產出導向法以學生學習的產出成果衡量教學目標是否實現,強調通過“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多元評價”三大教學流程,提高外語教學效率和學生的關鍵能力。在新課標視域下,英語學科教學重視和強調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為獲得更好的寫作教學效果,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素養,初中英語教師有必要對產出導向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以及相應的應用方法進行探索,這對寫作教學的創新優化和提質增效具有積極現實意義。
一、輸出驅動,夯實寫作基礎
初中英語教師在利用產出導向法開展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可在“輸出驅動\"階段通過以下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的表達欲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啟發學生的寫作思維,以此達到夯實寫作基礎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表達情境
本單元以“難忘的時間\"為話題,寫作教學的核心目標為導向,引導學生學習使用過去進行時和一般過去時講述過去發生的事情,并自己構想、撰寫一篇關于“難忘的事\"的記敘文。在產出導向法應用視域下,教師在導課環節可先播放一段標題為《2024:那些熠熠生輝的溫暖瞬間》的短視頻,視頻中既包含不同網友提供的記錄溫情瞬間或難忘時刻的照片,又包含眾多網友在經歷難忘瞬間后獲得的感觸。通過以上方式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以及對單元話題的思考。隨后利用“回顧你的2024年,是否有值得分享的難忘之事?\"教學語言創設出有關單元話題和寫作教學目標的表達情境。上述視頻資源的展示和表達情境的創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難忘的時間、事情、經歷\"的回憶,使其在視頻內容的感染下產生較為強烈的情感共鳴,并渴望像視頻中的網友一樣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情感感悟,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表達與寫作興趣,為后續的寫作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組織交流討論
當表達情境成功激發學生的表達意愿后,教師可讓同桌之間進行自由交流,學生用英語向同桌講述自己經歷的難忘之事、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悟。聆聽者則需記錄描述過程中的關鍵詞或關鍵詞句。當全體學生完成交流討論后,教師隨機點選幾名學生,要求其說說“自己的同桌是否能夠清楚地描述出經歷的難忘之事?自己是否感受到同桌想要表達的情感?”通過師生互動,學生會發現“自己對難忘之事及情緒情感的描述并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并由此產生“如何簡明、清晰地描述具體事件,有效傳遞情感感悟\"的疑問,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產生更強烈的學習欲望。此時,教師可在黑板中展示“Whathappened?”“Where did it happen?”“When did it happen?\"“What did you do?”“Why do you remember thisevent?”五個問題,并要求學生在上述問題的提示和引導下,重新組織語言,再次向同桌講述自己的難忘之事和情感感受。通過對比,學生發現:以問題答案為線索梳理表述思路、組織描述語言能夠獲得更好的表達效果。由此充分認識到,準確把握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六要素,是講述事情或撰寫記敘文的關鍵,進而為后續的記敘文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明確寫作任務
經過上述兩個驅動環節,學生已經對本次寫作教學主題產生了濃厚的表達興趣,并初步掌握了記敘文寫作的關鍵要素。此時,教師就可提出本次寫作教學的具體寫作任務。如以“AnUnforgettableThing\"為題目,寫一篇150字左右的記敘文,以此向他人講述自己經歷的難忘之事以及產生的情感感悟。為使寫作任務具有更突出的教學引導性和針對性,充分發揮出產出導向法的特點和優勢,教師還需針對寫作任務提出具體的寫作要求,如使用恰當的時態和句型,注重記敘文六要素的把握,至少使用8~10個高級詞匯,注重情感融入與合理表達等。相較于泛泛地提出寫作任務,上述細節要求的提出能夠使學生的寫作過程更具自的性,更有助于學生按照本次寫作教學的要求和需求進行思考和實踐。同時,也能夠一定程度上提升寫作難度,利用學生的\"好勝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從而更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
二、輸入促成,助力知識構建
初中英語教師在利用產出導向法開展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可于“輸入促成\"階段通過以下幾個促成過程,幫助學生完成文本寫作相關知識的構建以及寫作
思路的梳理和文章框架的設計,以此助力學生的知識內化與應用,促進寫作教學的提質增效
(一)寫作內容促成
在此環節,教師可鼓勵學生以“AnUnforgettableThing\"為核心詞,以\"when\"\"where\"\"who\"\"what\"\"why\"“how”為分支詞匯繪制思維導圖,然后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補充思維導圖,以此擴大文章寫作范圍,使學生找到更多寫作內容,從而促成文章內容框架的構建。在“思維導圖\"這一學習支架的輔助下,學生在寫作時能夠從事件發生的時間、參與事件的人物、事件發生的地點、事件的發生原因、事件的發展經過和轉折點、事件的結果和影響等角度對“AnUnforgettableThing\"進行完整、詳細的描述,這樣既能夠保證寫作內容的完整性和充實性,又能夠簡明、清晰地描述事件,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幫助其更好地完成產出任務。
(二)語言形式促成
在此環節,教師需引領學生以單詞、短語、語法為基礎,通過“選詞填空\"“連詞成句\"\"重組語句\"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學習掌握過去進行時和一般過去時相關的語法知識,豐富學生有關“事件描述\"的英語詞匯,鍛煉學生的詞語運用和語言組織能力,以此幫助學生構建“記敘文寫作”相關的語法知識體系,促進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助力學生更好地完成產出任務。例如:教師可通過如下“段落填空\"練習,鞏固學生對過去進行時和一般過去時相關的語法知識的掌握;通過如下“重組語句\"練習,訓練學生的表達思維和表達能力等。
【段落填空】
Whenlwas(be)in the sixth grade,I joined (join)a piano competition,Ipracticed(practice)for four hours every day and my piano teacher,came (come)three timesa week to help(help)me.Then thebig day finally arrived (arrive),Iwas(be)so nervous when they called(call)my name.I went (go)up and started(start) to play.
【重組語句】
重組以下詞語使其形成正確的語句:
教法新探
1.Last summer/when/l was/l experienced an unforgettableafternoon/extremelyafraid.
2.the tourists/all of them/by/watching the sunrise/As the sun/from the horizon/slowly rises/from the mountain top burst into exclamations of delight/beforethem/the spectacular view.
(三)文本結構促成
在此環節,教師可通過問題引導、范文閱讀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梳理寫作思路,合理安排文章布局,以此幫助學生形成完整、合理的寫作篇章結構,確保文本寫作的邏輯性、整體性和連貫性,進而實現學生寫作思維的培養。例如:(1)教師可在大屏幕中展示“故事山\"思維模型圖,借助該模型圖引導學生梳理敘事思路和文章寫作邏輯;(2)教師可在黑板上呈現“What kind of passage are we going to write?\"\"Howmanyparagraphs can we use in the passage? Whatarethey?”等教學問題,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合理規劃文章結構,設計文章寫作框架;(3)為學生提供一些與寫作主題相關的優秀短文,要求學生在認真閱讀范文的基礎上,提煉文章“六要素”繪制文本思維導圖、圈畫文中關鍵性連接詞。通過以上方法,學習、借鑒優秀文章中的寫作技法、表達邏輯和布局技巧。
三、多元評價,推動全面發展
“多元評價”是產出導向法實施過程的第三個階段,強調通過多種評價方式的綜合運用,幫助學生識別寫作中的優點和不足,推動學生的自我改進。在夯實教學成果的同時,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激勵、啟發與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利用產出導向法開展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可于“多元評價\"階段,通過以下幾種評價形式深化教學效果,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學生自評
當全體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可在大屏幕中展示學習成果自評表(表1),然后要求每位學生利用自評表,對自己的文章進行評分,并結合評分結果,反思寫作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記敘文寫作”方面存在的知識盲點。
表1學習成果自評表

(二)同伴評審
學生根據《學習成果自評表》完成自評后,需對文章進行修改完善,然后同桌之間交換所寫的文章并開展閱讀。閱讀完畢后,在空白處寫下自己對文章的評價,評價應包含“文章的可取之處”和“待改進之處”通過同伴之間的互評,促進學習經驗和感悟的交流。
(三)教師點評
同桌互評后,學生根據同桌寫下的閱讀評價,對文章進行二次修改。然后,教師對修改后的作文進行收集和批閱。一方面,采用當面批閱的方式,針對每個學生作文中易糾正的錯誤,及時評價、指導,以直接、高效方式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另一方面,梳理學生普遍存在的錯誤,組織學生圍繞這些錯誤展開交流討論,帶領學生一同修改這些錯誤。除診斷性、指導性評價外,教師還應積極展示學生作品中的亮點,引導學生賞析、評價、積累、借鑒這些寫作亮點,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通過上述多種評價形式的整合運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閱讀評價能力以及英語寫作能力得到全面鍛煉和提升,從而有效推動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的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產出導向法是一種符合中國外語學習者特點的先進教學方法,它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通過“輸出驅動”“輸人促成\"“多元評價”三個實施階段產生夯實寫作基礎、助力知識構建、推動全面發展的教學價值,對于寫作教學提質增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曉婉.產出導向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J].海外英語,2024(22):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