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重點指出,應大力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使課程實施更具情境性與實踐性,創新學習方式,拓寬語文學習范疇,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情境閱讀教學法作為凸顯語文學科人文特質的有效途徑,通過構建栩栩如生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仿若置身其中,從而大幅提升他們的理解力與審美鑒賞力,同時顯著提高閱讀教學效果。在這樣的背景下,VR技術憑借出色的場景搭建能力,給情境教學帶來全新機遇。它讓教學方法更加多樣,極大地增強了課堂互動,提高了教學效率。
一、教學目標與學習者特征分析
在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的文言文篇章里,文體多樣、各具特色,而酈道元的《三峽》無疑是山水游記散文中的杰出代表。該文以簡潔凝練的筆觸,勾勒出“七百里”三峽的壯麗景象,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極具品味與感悟價值。因此,采用《三峽》進行教學設計,對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實踐虛擬現實技術的情境教學具有深遠意義,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文本魅力,親歷一千五百年前的三峽風光,深切感受其雄奇與壯美,對傳承經典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教學目標分析
明確的目標是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對于《三峽》這篇文章的虛擬現實情境教學而言,其核心目標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期望學生能夠“親歷”三峽的自然風光,深切感受其壯麗與秀美;二是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領悟文本語言的細膩與獨到,學習并借鑒古人描繪景物的技巧;三是通過這一過程,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使他們能夠深切體會作者蘊含于文中的情感,同時培養他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三峽》一文以其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三峽地區壯麗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文化底蘊。然而,由于文中描繪的景象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一定距離,理解作品背后的自然景觀、人文故事及其承載的文化歷史內涵成為教學難點。八年級學生充滿求知欲與表現欲,在學習《三峽》前,他們對說明文已稍有認知。通過VR技術構建出身臨其境的學習場景,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深人探索文本的深層意義,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二、虛擬現實助力初中語文情境教學路徑
(一)教學內容分析
《三峽》一文遵循著“概覽—景致—意蘊\"的邏輯
脈絡來描繪三峽的壯麗風光:開篇概述三峽的地理位置與總體特征;中間段落運用生動細膩的筆觸,結合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以及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的空間順序,詳盡描繪了三峽四季變換中的自然風光,展現了其雄奇、險峻與秀美;結尾部分通過對三峽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感的融合,升華了文章主題,揭示了三峽既是地理奇觀,也承載豐富文化精髓與民族情懷。文章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借助景物描寫傳情達意、蘊含哲思,能讓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三峽的“壯美”與“深遠”。
教授《三峽》時,教師可運用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仿若置身于三峽的絕美風光中。這種沉浸式教學法,能將平面文字轉化為3D立體場景,使學生目睹三峽山川河流、四季變換。這不僅豐富了他們的感官體驗,還讓他們更直觀領悟文章樣式、景物描寫細膩度及背后情感價值。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更深刻地感受三峽魅力,激發對自然的熱愛與對祖國河山的自豪感。
(二)教學資源分析
《三峽漫游VR之旅》應用生動重現了《三峽》文本中的壯麗景觀,其三維虛擬場景為學生構建了一個既充滿互動樂趣又極具欣賞價值的學習空間。在這一虛擬現實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踏入\"三峽,使他們能夠親身觀察峽谷的每一處細節,從巍峨的山巒到湍急的江水,從四季變換的自然風光到隱匿于山水間的文化遺跡。學生能近距離地感受三峽的自然之美,“穿越\"至不同的季節,體驗三峽春之生機、夏之熱烈、秋之斑斕與冬之靜謐,從而更深人地品味文章中的文字魅力,感悟作者筆下三峽所蘊含的深厚情感與哲思除此之外,通過這種沉浸式的VR體驗,學生還能在虛擬的互動中探索更多文本未及之處,比如通過模擬乘船游覽,體驗古人行舟三峽時的震撼與敬畏;通過觀察虛擬環境中的動植物生態,加深對三峽生物多樣性的認識。這樣的學習方式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促使他們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深化對文章情感內涵的領悟,提升文學鑒賞與審美能力。
(三)教學實施過程
本課遵循情境教學“形象逼真、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寓理于情\"的核心原則,整合《三峽》高清影像資料與《三峽漫游VR之旅》應用等資源,遵循“激發—感知一內化—輸出\"的認知發展路徑,設計如下教學流程,促使學生的認知、行為及情感全面融人閱讀活動之中。
初讀階段,學生應先快速通讀《三峽》全文,獲取初步的全文認知。隨后,教師利用《三峽》的高清影像資料,借助其定位、縮放、平移等功能,引導學生細致觀察三峽的自然風光,如巍峨的山巒、湍急的江水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識記文章中描述的具體景象。例如,教師可以放大影像中的峽谷段落,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峽谷的險峻與壯美。在這一環節,教師應引導學生遵循從整體到局部的閱讀策略,逐步梳理文章的寫作脈絡,引導學生初步進入作者描繪的三峽情境。
細讀階段,其教學重點是利用VR資源再現《三峽》中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強化學生的感官認知,觸動他們的情感深處,使他們深人理解和感受文本的內涵。在此階段,教師會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反復沉浸于《三峽漫游VR之旅》的情境體驗中。一方面,借助VR資源,讓學生仿佛“穿越\"至三峽,目睹那連綿不絕的山巒、奔騰不息的江水及四季變換中的自然風光。在VR設備和資源的輔助下,學生仿若置身于三峽的壯麗景色中,能夠聽到江水拍岸的轟鳴,目睹山峰之巔云霧縈繞的壯麗景象,仿佛置身于“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等詞語所描繪的雄奇景象之中,深刻理解這些文字背后蘊含的壯美感。同時,通過VR技術的細膩呈現,學生也能深刻理解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精妙之處,以及作者如何通過文字捕捉并傳達三峽的自然之美。另一方面,利用VR 資源重現三峽沿岸的典型場景,如峽谷、瀑布、古鎮等,并設計一系列互動體驗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例如,呼應課文中描述三峽夏季江水暴漲、水流湍急的場景,學生在VR情境中化身為勇敢的航行者,駕駛著小船在波濤洶涌的江水中前行,體驗與自然的抗爭與和諧共處。在穿越峽谷時,他們需要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利用VR提供的工具解決可能遇到的困難,如避開險峻的礁石、調整航向等。通過與虛擬環境的互動,學生在VR體驗中,既感受到“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等詞語所描繪的幽深峽谷與昏暗天空,又能準確理解這些詞語的含義,切身領略三峽沿岸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他們直觀了解三峽地區的地理特征、氣候特點及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從而加深對文中所描述的勞動人民的生活情趣、社會地位等的理解,深刻體會它作為中華民族精神象征的重要價值。
精讀階段,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挖掘《三峽》精髓,細細品味文本的獨特韻味,在此基礎上,生成個人的閱讀情感與理解。為深化這一教學過程,教師巧妙借助《三峽漫游VR之旅》這一虛擬現實應用,將學生引領至一個近乎真實的三峽情境中,引導他們深入探究作者為何選用特定的詞句來勾勒三峽的壯麗景致。以“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等一經典語句為例,通過VR應用中的動態演示,讓學生目睹三峽兩岸連綿不絕的山脈及那重重疊疊、遮天蔽日的巖石。這種直觀的感受,使學生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作者的筆力,如何以簡潔有力的筆觸,勾勒出三峽自然風光的雄奇與壯美。這種融合語言賞析與自然風光領略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研讀階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虛擬現實(VR)技術,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體會三峽之水在不同季節的獨特魅力,領悟作者蘊含其中的情感。依托VR資源,學生仿佛置身于三峽之中,真切感受到文章“先寫山、再寫水\"的邏輯架構。山水相依,山為水之因,水是山之果,水因山勢蜿蜒流淌,因此,作者行文時先勾勒山的輪廓,再描繪水的姿態,層次清晰、邏輯嚴謹。在四季描繪順序上,作者的構思同樣精妙:夏季時,洪水在高山峽谷間洶涌澎湃,盡顯三峽的磅礴氣勢,最能代表三峽的獨特風貌,所以優先描寫夏季湍急迅猛的水流;春冬時節,江水相對平緩,便將二者一同描繪;秋季水勢漸枯,峽谷空曠寂寥,便單獨成章。從夏到春冬再到秋,水勢由盛轉衰,這種安排順應自然規律,讀來合情合理。學生在誦讀過程中,一句一景,景隨句變,再次領略三峽的壯美,體驗作者描繪的“無限樂趣”,從而深切理解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深厚情感。
(四)教學評價
教師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基于情境教學理念,構建了閱讀素養與情境體驗兩大方面的評價體系,全面評估《三峽》一文的教學效果。在評估學生的閱讀素養時,教師借助VR情境,從學生對關鍵詞語的理解、文段主旨的把握程度及他們在閱讀時的興趣和情感投入等維度,全方位考量學生的閱讀水平。學生在借助VR沉浸式學習《三峽》時,不僅對“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類經典語句的含義有精準透徹的領悟,還學會運用空間順序和對比手法描繪自然景觀,閱讀素養得到了顯著提升。在情境體驗方面,VR技術為學生打造了可以身臨其境的三峽世界。與傳統的文字或圖片相比,VR情境以其直觀性和沉浸感,讓學生仿佛置身于三峽的四季變換中,與虛擬環境進行深度互動。這種全新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增強了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使學生在互動中深化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情感體驗,閱讀素養與情境體驗實現同步提高。
三、結束語
虛擬現實(VR)技術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方法。以《三峽》的教學為例,借助VR技術,學生以第一人稱視角“親歷\"三峽,仿佛穿越時空,目睹千年前的三峽風光,更直觀地領略三峽之美,深入理解文本精髓,深切體會作者的情感世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相信VR技術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和全面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倪成苗.初中語文情境教學優化策略研究[D]塔里木大學,2024.
[2]沙璇.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的初中語文情境教學探索[D].揚州:揚州大學,2023.
3]陳璐.基于虛擬現實技術(VR)的初中閱讀情境教學探究[D].長沙:湖南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