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一教一學一評”一體化模式的提出,旨在通過整合備課、教學和評價多個環節,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課堂即時評價作為這一模式中的關鍵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能夠為教師提供及時的反饋信息,幫助教師調整教學策略,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從而實現全面發展。
一、“備一教一學一評”一體化模式概述
“備一教一學一評”一體化模式是指教師在備課階段就充分考慮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活動,并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即時評價,最后根據評價結果進行反思和調整。
該模式強調教學與評價的有機結合,使評價成為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獨立于教學之外的環節。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即時評價的意義
1.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課堂即時評價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道德認知、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等方面的優點與不足。通過積極的評價反饋,如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肯定、對正確價值觀的贊揚,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
同時,即時評價也能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促使學生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從而在道德與法治素養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2.優化教師的教學策略。
即時評價為教師提供了學生學習情況的第一手反饋信息。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回答問題的情況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等,能夠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這種基于即時評價的教學調整,能夠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優化教師的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
三、基于“備一教一學一評”一體化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即時評價方法路徑
1.設計與教學目標相匹配的即時評價工具。
為了實現“備一教一學一評”一體化,教師需要設計與教學目標緊密相連的即時評價工具。在此之前,教師首先要明確本單元教學目標,然后根據單元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設計具體的評價工具形式。這些工具可以是口頭提問、小測驗、觀察記錄表、學習單等,它們應能夠快速、有效地捕捉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對問題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說說我們的學校”這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份觀察記錄表,用于記錄學生在課堂討論中的表現。表格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一參與度:記錄學生是否積極發言,是否主動參與小組討論;表達能力:記錄學生在描述學校時語言的流暢性和準確性;理解程度:觀察學生是否能夠準確理解并回答關于學校設施、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問題;合作態度:記錄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通過這些即時評價工具,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教學策略,從而實現“備一教一學—評”一體化的目標。
2.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即時反饋。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即時評價和反饋。如使用課堂應答系統讓學生通過點擊器回答問題,教師可以立即獲得學生的答題情況,并根據數據調整教學進度和難度。
以“生命最寶貴”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與生命教育相關的問題,通過課堂應答系統讓學生進行回答。例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學生通過點擊器輸入自己的答案后,教師隨即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全班的答案分布情況。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迅速了解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和態度,并根據這些數據,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討論,幫助學生更深人地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3.建立學生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機制。
在“備一教一學—評”一體化模式中,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同樣重要。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反思,鼓勵他們根據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同時,同伴評價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幫助他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提高批判性思維。
例如,在討論“爸爸媽媽在我心中”話題時,學生可以先進行自我評價,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責任,以及與父母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自我反思,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接下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同伴評價,互相分享自己對“爸爸媽媽在我心中”話題的看法和感受。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傾聽和表達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家庭關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4.整合評價結果,優化教學設計。
即時評價的結果應及時整合到教學設計中。教師應根據評價結果,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例如,在“生活離不開規則”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與規則相關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理解規則的重要性。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份小測驗,了解學生對規則的理解程度。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你認為在模擬交通規則活動中,哪些規則是最重要的?請列舉,并解釋原因。
(2)在扮演司機的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難?你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3)作為行人,你認為在過馬路時應該注意哪些安全事項?(4)請描述一個你在活動中看到的不遵守規則的例子,并解釋它可能導致的后果。
通過這些問題,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規則的重要性,以及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應用這些規則。如果發現學生對某些規則的理解不夠深人,教師可以在接下來的課程中重點講解這些內容,甚至設計更多的相關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5.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評價。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在學習能力、知識儲備、性格特點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即時評價中,教師應充分關注這些個體差異,實施分層評價策略。
例如,在“愛心的傳遞者”的教學中,對于學習能力較強、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教師可以拋出具有深度和廣度的問題。如:“在互聯網時代,網絡眾籌成為愛心傳遞的新形式。網絡眾籌在快速匯聚愛心的同時,面臨哪些信任與監管難題?我們應如何完善相關機制確保愛心不被濫用?”在評價這類學生的回答時,教師要著重考量其思維的邏輯性、對復雜問題剖析的透徹程度及提出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對于學習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引導與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認可,從而增強學習信心,也對如何更好地表達有了清晰的認知。通過這種貼合學生個體差異的分層評價,助力每個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學習中都能收獲成長,切實將“備一教一學—評”一體化理念融入對全體學生的培養之中。
綜上所述,“備一教一學一評”一體化模式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通過實施有效的課堂即時評價,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未來,教師應不斷探索和創新即時評價方法,使之更加科學、合理,以適應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平市永福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
[1]何遠鵬,陳麗紅.“備·教·學·評”一體化下小學道德與法治大單元主題教學的設計理路[J].教育藝術,2024 (01):29-30.[2]邱小鷹,許美玲.基于“備·教·學·評”一體化的小學道德與法治大單元主題教學行動邏輯[J].教育藝術,2024 (0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