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14(2025)08-192-03
一、引言
新質生產力是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質態\"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然選擇的戰略取向,它需要職業本科教育培養與之相適應的數字型高層次新質技能人才[3]。培養提升職業本科學生的數字素養是職業本科教育順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時代需求,是培育數字型高層次新質技能人才的重要環節[13]。本研究以山西省域職業本科高校大學生為調研對象,基于新質生產力發展視角,對當前職業本科學生數字素養的現實情況從數字意識、數字知識、數字運用、數字創造、數字責任5個維度進行調查,根據實證調研的結果,明析現狀和問題,有針對性地出提升職業本科學生數字素養的建議,為職業本科高校精準制定提升職業本科學生數字素養水平的培養方案提供決策參考。
二、研究方法
(一)問卷編制
本研究基于新質生產力發展視角,在查閱國內大學生數字素養內涵、框架、量表相關文獻的基礎上14-8,參照高振華關于職業本科生涯教育教師數字素養調查問卷的設計思路與方法,編制了《職業本科高校大學生數字素養調查問卷》。問卷包括職業本科學生的基本信息和數字素養現狀問題兩部分。職業本科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級、家庭所在地、所學專業、是否為學生干部。學生數字素養現狀問題部分包括5個維度17個指標(見表1)。
(二)調研對象和數據處理
調研對象為山西省域職業本科高校的大學生,通過問卷星發放并收回有效問卷450份。其中,男生155人 (34.4% ,女生295人( 65.6% );大一學生195人( 43.3% ),大二學生79人(17.6% ,大三學生150人 (33.3%) ,大四學生26人 (5.8%) ;家庭所在地為農村的234人 (52.0% ),小城鎮的181人 (40.2%) ,大城市的35人 (7.8% ;學生干部124人 27.6% ),普通學生326人(72.4% ;專業涉及大數據與會計、審計、企業數字化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建筑設計、無人機應用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法學等22個專業。運用SPSS26.0進行問卷信度檢驗,總量表和分量表均有較好信度。
三、研究結果
(一)職業本科學生的數字素養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表1 職業本科學生數字素養各維度的得分值

從表1可以看出,職業本科學生整體具有中等偏上的數字素養水平,學生在五個素養維度的總體平均得分達到3.56,在理論平均值\"3\"之上些許。從各個維度的平均得分值來看,得分范圍在3.44~3.86之間,呈現出不均衡性。學生數字責任的平均得分值最高,達到3.86;數字意識和數字運用的平均得分值次之,二者幾乎相當,分別為3.53和3.50;數字創造的平均得分值為3.46;數字知識的平均得分值最低,為3.44,但也高于理論平均值,僅略低于數字創造。以上結果說明,職業本科學生的數字素養雖然已達中等偏上總體水平,但是距理論滿分“5分”還有較大差距,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需進一步加強培養,特別是需要進行有側重的針對性培養。
(二)職業本科學生整體的數字意識呈現相對較高水平
調研結果顯示(見表1),職業本科學生在數字意識維度四個指標的平均得分值為3.53,表明學生具有相對較強的數字意識;然而學生在四個指標的平均得分值具有較大差異,學生對數字素養提升必要性的認知得分高達3.86,而對數字技術發展的認知得分僅有3.38。在受調研者中,有多達 65% 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提升自己的數字素養,以適應數字時代新興產業、新型職業的需求,推動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但仍有 6.3% 的學生對提升數字素養的必要性認識不夠,特別是還有 1.6% 的學生一點都沒意識到提升數字素養的必要性,這個比例雖然很低,但是關系到職業本科學生整體數字素養的提升,仍應引起重視。有40% 以上的學生表示了解或非常了解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發展狀況及其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力,并能主動學習新興的數字知識與數字技術,主動搜索關注數字技術更新迭代的信息;但也有 15% 左右的學生對數字技術發展的認知較低,甚至完全沒有認知,對數字技術的學習、對數字技術更新的關注都不夠主動,甚至全然不去主動學習和關注。
(三)職業本科學生整體的數字知識儲備相對不足
調研結果表明(見表1),職業本科學生在數字知識維度四個指標的平均得分值為3.44,處于中等水平,各指標得分之間無較大差異,學生對數字技術的基本理論和使用方法的了解熟悉程度相對較低,而對數字安全知識與數字安全準則的習得了解程度相對較高。在調研樣本中, 40% 以上的學生了解或非常了解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學科領域中數字化學習相關設備、軟件的使用方法,特別是有約 50% 的學生了解或非常了解數字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但是,仍有 10% 以上的學生對數字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使用方法、對數字安全的知識和準則只是稍有了解甚或完全不知。
(四)職業本科學生整體具有相對較強的數字運用能力
從調研結果來看(見表1),職業本科學生在數字運用維度四個指標的總體平均得分值為3.50,各指標的平均得分值相近,均在3.50左右,表明其數字運用能力處于相對較高水平。在受調查者中,有約 45% 以上的學生表示能夠或能夠熟練使用學習軟件等數字平臺與技術在線學習,熟練運用搜索引擎、互聯網數字平臺快速、準確地搜索到自己所需的數字信息內容,并能對所獲數字內容進行適當的分析、處理、整合、存儲,也能或非常能夠熟練利用數字技術與老師、同學進行很好的溝通互動。但仍有 10% 以上的學生表示對這些數字技術均較不能或不能熟練運用。
(五)職業本科學生的數字創造能力總體處于中等水平
從表1可見,職業本科學生在數字創造維度兩個指標的平均得分值非常近似,分別為3.44和3.47,表明學生的數字創造能力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在調研樣本中,有 45% 以上的學生表示能夠或非常能夠運用數字資源設計、制作課件,能把自己的原創想法制作成視頻音頻發布在B站、抖音、快手等各類數字平臺上;有約 40% 的學生表示比較會創造這些數字資源,還有 10% 以上的學生表示比較不會甚至一點都不會創造。
(六)職業本科學生整體具有較強的數字責任感
從表1可以看出,職業本科學生在數字責任維度三個指標的得分范圍為 3.8~4.0 ,各指標的得分值比較相近而且均高于理論均值較多,表明職業本科學生整體具有較高的數字責任水平。在調研樣本中, 60% 以上的學生表示會注重或非常注重網絡安全及隱私信息的保護,并能或非常能夠遵守數字倫理規則,以健康、文明的方式使用數字技術;不太注重數字網絡安全防護、健康使用數字技術的學生占比較小,僅有約 4% ~6% 。但還有 1.3%~1.8% 的學生全然沒有一點數字責任,對他們也不應忽視。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職業本科學生的數字素養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在五個維度上具有不均衡性。職業本科學生整體具有較強的數字責任感,六成以上的學生在使用數字技術時會注重個人與他人隱私信息的保護以及網絡安全的防護,并能遵守數字倫理規則,健康使用數字技術。學生整體對數字時代適應新質生產力需求提升自身數字素養的必要性有較高認知,但是對數字技術發展趨勢的認知、對學習新興數字技術和關注數字技術更新迭代的主動性相對不高。學生整體的數字知識儲備、數字運用和創造能力還有相對較大的提升空間。
(二)建議
1.高校層面。高校教育對大學生數字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具有很重要的正向作用。因此,職業本科學生數字素養的培養和提升需要職業本科高校予以高度重視并積極發力。(1)進一步完善數字化教學設施,構建良好的校園數字學習環境。職業本科高校要進一步完善在線數字學習平臺、在線互動支持系統、數字圖書館等數字化教學配套設施,建設虛擬實驗室等數字化實訓實踐場所,建設穩定快速安全的數字化網絡,為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實踐提供良好的條件保障。(2)提升教師數字素養水平,引導學生增強數字意識。職業本科高校要組織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專項培訓,對各科教師及輔導員分類型分層次進行全維度、全方面的數字素養培訓,切實有效提升教師整體的數字素養水平,確保教師能夠有效地傳授相關數字知識、數字技術,并以身作則,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數字技術,引領提升學生的數字意識水平。(3)加強數字融合教育,創新數字教學方式。職業本科高校要重視和加強數字技術在各學科教育與各項教學活動中的融入使用。要積極關注數字技術的發展趨勢,與時俱進,及時將新興的數字技術和行業領域的最新成果以及產業發展的最新需求納人教育教學內容,確保教育教學內容的時效性、實用性、精準性與前瞻性。要積極探索利用新興的數字技術手段,創新構建趣味性高、互動性強的數字化教學方式,增加課堂活動的活躍度,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字知識水平與數字運用能力。要積極探索創建豐富多樣的數字實踐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字項目、數字競賽等數字實踐機會,培養學生在數字學習情境下利用數字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字創造創新能力,使學生在數字學習情境中進一步強化數字意識,提升數字素養水平。
2.學生個人層面。(1)主動關注,提升數字意識水平。職業本科學生要通過多平臺多渠道多方式主動關注了解數字技術、新質生產力、學科領域發展的新動態新趨勢,主動關注了解行業產業職業的新變化新要求新需求,積極了解國家教育政策和就業政策的新指向,充分認識數字經濟時代提升數字素養的重要性,自覺提高數字意識水平。(2)主動學習,增加數字知識儲備。職業本科學生要主動利用網絡資源和學校提供的在線數字學習平臺,自主學習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學習學科領域中相關數字技術的使用方法,增加自身的數字知識儲備;自主學習辨別網絡數字信息內容來源真偽的方法,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提高數字安全意識,規避可能產生的誤導和偏見;自主學習數字技術安全使用的相關法律法規準則,提升自己的數字社會責任感。(3)主動參與,提高數字運用能力。職業本科學生要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內外數字網絡平臺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積極參與學校和社會組織的數字學術研究等各項數字實踐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數字運用與創造創新能力。
[基金項目: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思政教育專項)一般項目:職業本科高校輔導員新質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路徑研究(課題編號:2024zsszsx152);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橫向委托研究項目:校企合作實施職業生涯教育的實踐。]
參考文獻:
[1]高振華.新質生產力背景下職業本科生涯教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路徑研究—基于現狀調研分析.產業科技與論壇,2024(19):93-96.
[2]潘海生,楊影.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背景下職業教育的角色使命與責任擔當[].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4(10):36-43.
[3]高振華.新質生產力背景下職業本科生涯教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個體影響因素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5(07):33-36
[4]梁欽,吳涵,沙星雨,陸程程.中國大學生數字素養現狀、問題與對策——基于全國29425名學生的樣本數據[.電化教育研究,2025(04):73-78+85
[5]張其林,吳娟.醫學生數字素養:量表開發與影響因素分析[].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24(07):787-792.
[6]鄭雪薇,李朝乾,李書明,鄧貴斌.師范生數字素養的量表編制與分析[].考試研究,2024(03):99-108.
[7]朱曉茜.數字時代提高大學生數字素養的路徑探索.傳播與版權,2025(07):95-98.
[8]徐國興,孔新宇,管佳.數字融合背景下大學生數字素養培育:模型與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24(02):53-60.
[9]高振華.新質生產力背景下職業本科生涯教育創新教學方式探究[I.產業科技與論壇,2024(20):205-207.
[10]孫紹偉.大學生數字素養調查研究[].圖書館建設,2024(03):127-138+149.
(作者單位: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管理學院山西晉中030619)
[作者簡介:高振華,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與職業生涯教育。]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