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14(2025)08-217-03
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技術驅動的新型商業模式,引發全球商業變革并催生新興職業崗位,其人才需求呈現多元化與專業化特征,要求從業者兼具信息技術素養與商業運營能力。然而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與行業關鍵崗位技能需求存在顯著脫節,過度側重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與創新培養。面對行業技能需求的動態變化,高校需緊密追蹤行業趨勢,靈活調整課程體系,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強化實戰模塊、構建動態更新機制,實現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的精準對接,以提升教育質量并確保專業教育與行業發展的高度協同。
一、電子商務行業關鍵崗位技能需求分析
(一)商務型人才崗位技能需求
商務型人才在電子商務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崗位技能需求體現了對專業知識、技術操作與戰略洞察的深度融合。
1.市場分析與營銷策劃能力。商務型人才需具備敏銳的市場分析能力,系統采集并解析市場數據,精準捕捉需求動態與競爭格局,為營銷決策建立數據驅動基礎。同時需具備策略創意轉化能力,將分析結果轉化為差異化營銷方案,通過精準渠道布局與內容設計提升品牌競爭力,實現市場份額的有效拓展。
2.客戶關系管理能力。商務型人才需構建多元化客戶溝通網絡,運用數字化工具實現需求精準捕捉與實時反饋,設計個性化服務方案提升體驗價值。同時需建立糾紛快速響應機制,通過專業化解決方案化解矛盾,維護客戶關系穩定性,確保客戶生命周期價值的持續創造與企業品牌聲譽的穩固提升。
3.商務談判與合同簽訂技能。商務型人才在商務談判中需展現出卓越的溝通與協商技巧,能夠與客戶或合作伙伴就合作條款進行深入探討,達成雙贏協議。同時,其合同簽訂技能亦需精湛,需深入理解并熟練運用合同法及商務合同相關條款,確保合同內容的合法性、完整性與有效性,為企業合作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二)技術型人才崗位技能需求
技術型人才在電子商務行業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其崗位技能需求全面而深人,涉及網站設計與開發、網絡安全與維護以及網站推廣與營銷等多個維度。
1.網站設計與開發技能。技術型人才需掌握網站開發核心技術棧,熟練運用HTML/CSS/JavaScript構建前端交互界面,通過PHP等后端語言實現功能邏輯,同步具備數據庫架構設計能力,可熟練操作MySQL/Oracle等管理系統,確保數據高效存取與動態更新,為網站運行提供穩定的技術支撐與流暢的用戶體驗保障。
2.網絡安全與維護能力。電子商務技術型人才需構建多層次網絡安全防護體系,掌握人侵檢測、數據加密等核心技術,有效抵御網絡攻擊與數據泄露風險,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同時需具備網站運維能力,通過實時監控與定期審計及時發現并修復漏洞,保障平臺服務的持續可用性與數據完整性。
3.網站推廣與營銷策略。技術型人才需掌握SEO/SEM優化策略與社交媒體營銷技法,基于用戶行為分析制定精準推廣方案,通過創意內容策劃與多渠道投放提升網站曝光度,運用數據監測優化營銷效果,實現流量增長與品牌價值的雙重提升,構建完整的網絡營銷閉環體系。
(三)營銷型人才崗位技能需求
營銷型人才在電子商務中至關重要,負責產品推廣與銷售,其崗位技能需求聚焦于網絡營銷能力及營銷策劃能力,是企業連接市場與消費者的關鍵。
1.網絡營銷能力。營銷型人才需掌握SEO/SEM優化策略與社交媒體營銷技法,熟練運用郵件營銷工具實現精準觸達,同步具備網絡廣告創意設計與投放能力,通過數據驅動優化廣告效果,提升曝光轉化率與品牌認知度,構建完整網絡營銷閉環,驅動商業目標高效達成。
2.營銷策劃與數據分析能力。營銷型人才需具備戰略級營銷策劃能力,圍繞企業目標構建系統化推廣方案,同步掌握數據分析方法論,運用統計建模與挖掘技術解構市場信號,通過效果量化評估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動態監測與響應機制,實現營銷策略的精準迭代與商業價值的持續釋放。
(四)管理型人才崗位技能需求
管理型人才為電子商務企業之領袖,需具備卓越的戰略思維與高超的業務素質,擅長客戶溝通,文字功底深厚。同時,應精通電子商務工具應用,以引領企業穩健發展。
1.戰略規劃與洞察力。管理型人才需具備戰略遠見,通過系統分析企業生態與行業趨勢,構建長期發展藍圖與階段性實施路徑。同時需培養敏銳的市場感知力,精準捕捉市場機會并預判風險,在動態環境中保持戰略定力,實現持續穩健發展。
2.團隊協作與激勵。管理型人才需構建目標導向的高效團隊,通過科學劃分職責與優化任務配置強化協同,建立有效溝通機制促進信息共享。同時需掌握團隊激勵藝術,通過績效反饋與精神激勵激發成員潛能,打造高凝聚力團隊,持續提升組織效能。
3.項目管理與風險管理。管理型人才需掌握項目管理方法論,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精準管控,同步構建風險預警與應對體系,通過量化評估與預案設計保障執行穩定性,以高效資源調配與動態優化推動戰略目標落地,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現狀分析
(一)公共基礎課程設置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中,公共基礎課程如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等承擔基礎能力培養職能。英語課程強化國際交流能力,適應全球化需求;高等數學培養邏輯思維與數據分析能力,支撐電商領域復雜決策。但部分課程內容與行業實踐存在脫節,尤其是高等數學中的抽象理論難以直接應用,制約人才培養質量。隨著行業快速發展,亟需優化課程結構,增強理論與實踐銜接,以提升電商專業人才培養效能。
(二)通用技術課程設置
通用技術課程是電商專業教育的重要支撐,包括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核心技能培養,通過理論授課與實踐訓練夯實學生技術基礎。當前,高校普遍開設電子商務概論、計算機網絡等課程,但面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革新,傳統課程內容已顯滯后。行業技術迭代加速要求人才具備新技術整合與創新能力,亟需更新課程體系,融入前沿技術模塊,以適配電商領域技術升級需求。
(三)職業核心課程設置
電子商務專業職業核心課程是培養專業素養的關鍵支撐,涵蓋網絡營銷、物流管理及支付結算等領域。然而,面對社交電商、跨境電商等新興模式,傳統課程內容面臨挑戰。精準營銷需求要求革新推廣策略,全球化物流需重構管理框架,支付技術需升級安全機制。課程迭代需緊跟行業技術革新,融入新興業態實踐案例,以培養適應數字經濟時代需求的專業人才。
(四)實踐環節設置
電子商務專業實踐環節是培養實踐與創新能力的核心,通過多元實踐體系促進理論向技能轉化。然而,資源投人不足、師資行業經驗欠缺、校企合作淺層化等制約實施效果。實驗設備更新滯后限制新興領域實踐,教師案例教學與項目設計仿真度不足,校企合作形式化導致實習機會短缺。需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師資培訓、深化校企協同,以提升實踐育人效能,適應行業技術升級需求。
三、電子商務行業關鍵崗位技能需求與專業課程設置對接策略
(一)優化公共基礎課程設置滿足電子商務行業需求
面對電子商務行業對復合型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高校需對公共基礎課程設置進行優化,以增強其與電子商務專業的關聯性。大學英語課程應著重提升學生的商務英語應用能力,通過引入電子商務行業案例、模擬國際商務談判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掌握語言技能的同時,增強國際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為未來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打下堅實基礎。高等數學課程則需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與建模能力,緊密結合電子商務領域中的實際問題,如消費者行為分析、市場趨勢預測等,通過案例分析、項目實踐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理論應用于具體的電子商務場景中,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應增加電子商務相關軟件的學習內容,涵蓋電商平臺操作、數據分析工具等,以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建議增設電子商務法律與倫理課程,幫助學生全面了解電子商務領域的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為其成長為具備專業素養和良好職業操守的電子商務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二)更新通用技術課程內容適應時代需求
電子商務技術的迅猛發展要求通用技術課程內容必須不斷更新,以確保學生所學知識與行業需求保持同步。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應全面涵蓋最新的電子商務模式、趨勢和技術,如社交電商、跨境電商的興起,以及大數據營銷、人工智能推薦等前沿應用,使學生能夠緊跟行業發展的步伐,把握未來趨勢。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則需引入云計算、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同時加強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和安全防范意識,為他們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網絡安全實踐提供有力支持。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應強化大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的培養,結合電子商務中的數據倉庫構建、數據挖掘與分析等實際應用場景,通過項目實踐、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學生掌握數據處理和分析的核心技能。此外,建議增設電子商務技術前沿講座或研討會,定期邀請行業專家、學者分享最新技術和應用案例,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培養具備前瞻性和創新精神的電子商務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三)調整職業核心課程內容緊貼市場需求
面對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新興業態的不斷涌現,職業核心課程內容的調整顯得尤為關鍵。網絡營銷課程應緊跟時代步代,融入社交媒體營銷、內容營銷、搜索引擎優化等新型營銷策略,使學生掌握多元化、全方位的營銷手段,提升市場競爭力。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課程則需關注智能物流、冷鏈物流等新興領域的發展趨勢,同時加強物流信息化、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教學,提升學生的物流規劃、組織與管理能力,為學生在電子商務物流領域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電子支付與結算課程應緊跟支付技術的發展潮流,涵蓋移動支付、數字貨幣等新興支付方式,同時加強對支付安全與風險管理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支付技術素養和風險防控意識。此外,鑒于跨境電商的蓬勃興起,建議增設跨境電商實務課程,全面涵蓋跨境電商平臺操作、國際物流、支付結算、海關通關等關鍵環節,為學生提供系統性的知識和技能培訓,能夠更好地適應和從事跨境電商領域的工作,為電子商務行業的國際化發展貢獻力量。
(四)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實踐環節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此,高校應進一步加大對實踐教學資源的投入,優化實驗設備和軟件配置,確保實驗課和實習實訓活動的高質量開展。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組織教師參加企業實踐等方式,提升教師的實踐經驗和指導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實踐指導。此外,深化校企合作是拓寬學生實踐渠道的有效途徑。高校應積極與企業建立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項目式教學、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等活動,使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的電子商務環境中進行實踐操作,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電子商務競賽、創新創業項目等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還能激發他們的創新潛力和創業精神。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行業前沿技術和應用案例,拓寬知識視野,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五)深化校企合作機制對接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與行業需求
在電子商務專業教育領域,構建緊密的校企合作機制是確保課程設置與行業需求無縫對接的核心策略。為此,高校應積極尋求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攜手制定全面的人才培養藍圖,共同探索課程資源的創新開發路徑,并協同實施高效的教學管理體系。具體實踐中,高校可邀請企業界的資深專家深度介人課程設計、教材編纂及日常教學活動,通過引入企業實戰案例與項目,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實際,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建立雙向交流機制,鼓勵高校教師赴企業掛職鍛煉,吸納企業專家走進課堂授課,以此促進雙方師資力量的互補與共同提升。此外,校企雙方應合力共建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創業指導、資金扶持、市場推廣等一站式服務,旨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育其創業實踐能力。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與行業優勢的互補,共同孕育出既精通電子商務理論又具備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從而推動電子商務專業教育與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實現精準對接,為社會輸送更多高質量的專業人才。
四、結語
電子商務行業關鍵崗位的技能需求正趨向多元化,要求從業者不僅具備扎實的電子商務理論基礎,還需精通市場分析、網絡營銷、客戶關系管理及網站設計與開發等實際操作技能。當前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存在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關聯度低、通用技術課程內容更新緩慢、職業核心課程內容與市場需求脫節等諸多問題。鑒于此,優化公共基礎課程設置以增強其與專業的關聯性,及時更新通用技術課程內容以反映行業最新趨勢,調整職業核心課程內容以貼近市場需求,并強化實踐環節教學,同時構建校企合作機制,成為提升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策略。這些策略的實施將有效提升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使其更加符合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為電子商務行業輸送更多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基金項目: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十四五”規劃教師研究與發展專項課題“基于行業需求分析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的對策研究\"(項目編號:JSFZ/2024/119)]
參考文獻:
[1]丁錦簫,陳雅.基于復雜系統視角的高職專業群人才培養改革背景、邏輯與實踐[].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26(05):48-51.
[2]侯明玉.城市物流業集群競爭力多維測度及時空演進研究—以京津冀地區為例[].商業經濟研究,2024(07):189-192.
[3]邸,張曉,陳晨.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探索與實踐[].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06):226-230.
(作者單位: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四川閬中637400)
作者簡介:李春燕,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陳文,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