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14(2025)08-129-03
一、引言
研究型審計作為新時代審計工作的方法論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任務。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迅猛發展,工程結算審計作為確保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的關鍵環節其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傳統工程結算審計主要關注工程項目的造價、工程量以及各項費用的計算和支付是否符合規定,旨在確保工程項目的結算金額準確無誤防止施工單位虛報、冒領工程款,卻忽視了剖析問題的形成的原因,導致審計人員難以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審計建議。為此研究型審計作為一種以研究為主題開展審計工作的審計方法,其在工程審計中的應用與實踐,顯得尤為迫切。
本文旨在探討研究型審計在工程結算審計中的具體應用,期望為提高工程結算審計的質量和效率,推動工程建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同時亦期望為研究型審計在工程審計領域的深入應用和實踐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二、研究綜述
李功耀(2010)通過南京特派辦的實際案例,展示了研究型審計如何提高審計效果和建設性建議。王永梅等人(2022)的研究則從審計特質到制度環境,系統地探討了研究型審計的必然性及內在邏輯,為理解研究型審計提供了深入的視角。戚振東和張紫璇(2022)通過構建理論分析框架,強調了研究型審計在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開展研究型審計的幾點建議。鄭石橋和劉星銳(2022)的研究則聚焦于研究型審計的內涵、類型及運用條件,為研究型審計的未來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謝志華和范文昕(2024)通過對研究型審計本質的辨析,分析了審計監督為什么要進行研究型審計。
馮弋洋等(2023)在預算執行審計中應用研究型審計模式,提出了具體的運作流程和應用保障的研究。石水平等(2024)以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成本控制為例,探討了研究型審計的應用,并引入了PDCA模型進行案例分析。這些研究為理解研究型審計的理論和實踐提供了基礎,并為后續的應用研究奠定了基礎。蘇昱霖和舒啟航(2024)探索了公立醫院重大基建項目內部跟蹤審計在研究型審計模式下的實施路徑。秦榮生(2024)的研究強調了研究型審計的現實使命實,并提出了具體的實現路徑。
當前,研究型審計已成為審計領域學術界與實踐探索的熱點話題,其應用范圍日益廣泛,涉及眾多行業與領域。研究型審計的實際應用正處于不斷探索與優化的關鍵階段,尤其在復雜工程項目的結算審計中,其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展望未來,研究型審計有望在工程審計研究領域內開辟新的增長點,引領審計實踐邁向更高的水平。
三、研究型審計的概念與特征
研究型審計是基于審計全流程開展的研究,其具有更高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筆者認為研究型審計作為審計實踐與經驗總結的有機結合體,需要審計人員在全面系統的觀念下,堅持問題導向,運用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對審計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審計建議。這種方法不僅僅局限于對工程造價的審查,而是涵蓋了更深層次的業務流程、管理效能、風險管理和決策過程。研究型審計不是孤立地對待審計項目,而是將其放在整個組織中考慮,綜合分析多方面因素,以揭示工程項目的潛在風險和深層次的問題根源,為審計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四、研究型審計在工程結算審計中的實施步驟
研究型審計作為一種創新的審計方式,其核心理念在于對審計問題的深入研究和細致挖掘全面覆蓋審計的每一個環節。工程結算審計工作本身具有復雜性和風險性的特點,它涉及多個專業領域涉。審計人員受自身專業限制,面對工程結算過程遇到的施工技術、合同糾紛、法律等問題難以做出精準的判斷。因此研究型審計從全局角度對項目進行系統分析,以問題為導向,可以全面提高審計的準確性。以下是對研究型審計在工程結算審計中的實施步驟探討。
(一)事前風險評估
在工程結算審計的初步階段,審計人員在全面系統的梳理資料的基礎上,對項目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包括招投標文件、施工合同、圖紙、各種措施費用、變更資料、簽證以及會議紀要等資料進行深人研究,并結合行業標準和法律法規相關規定,評估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點。例如,對工程變更資料進行深人研究,評估其變更引起的潛在風險及對結算金額的影響;對施工現場管理進行細致分析,關注施工過程中現場管理人員行為及管理漏洞;對工程量清單描述進行審查,確保其準確性和完整性;對計價依據進行深入探討,確保其合理性和公正性。基于風險評估,精準識別風險。審計人員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應的審計策略,為后續審計工作的準確、高效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事中審計實施
在風險評估結果的基礎上,審計人員對風險重要性進行分析研判,確定重點審計項目并制定審計計劃。審計人員根據重點審計項目對其送審工程量、材料價格、計價依據、簽證內容等核心資料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和重新計算,并通過現場踏勘對施工內容、工程量、材料的質量等進行核對,核實驗收記錄和施工現場的真實性。并與項目相關人員進行交流,收集第一手資料。此外審計人員將實際費用與預算、合同價格以及類似工程進行對比,通過多維度審查分析,研判出審計發現的問題。同時審計人員還需深入探討分析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包括管理、制度、技術等因素,并基于分析結果提出審計建議,以提升審計報告的質量和深度。
(三)事后研究分析
項目結算審核完成后,審計人員對整個研究過程進行認真回顧和歸納總結。這其中包括反思研究設計、數據搜集和分析實施方法優劣,歸納審計過程中的合規性、準確性、效率性等方面的結論。同時審計人員還要對審計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不足進行識別,并對其背后原因加以探究,對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完善。另外,審計人員還應根據項目特點和條件,建立審計案例庫,以便為今后的審計實務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審計人員通過對經驗教訓的總結,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從而不斷提高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
五、研究型審計在工程結算審計中的實踐
以筆者親歷W高校圖書館消防整改項目為例,圖書館覆蓋總面積68085.54平方米,建筑高度為地上九層及一層架空結構,合同總價為4286413.26元人民幣,約定工期30天,合同形式采用固定單價。施工單位依據消防評估公司的消防安全評估報告、工程量清單及圖紙,按照國家相關規范和標準進行消防整改施工,包括消防工程改造及消防設施升級等內容,項目完成后由消防評估公司出具消防安全評估合格報告。
(一)事前風險評估
審計人員在項目啟動之初,便對項目所有相關文檔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審查,涵蓋了預算編制、合同條款、工程變更記錄及現場簽證等多個維度。經過分析研究,審計人員發現了如下問題:一是甲方在編制招標控制價時,因設計圖紙未能及時到位,招標控制價編制主要采用消防安全評估機構梳理的工程量清單,加之時間緊迫,編制過程中并未對現場進行復核。工程量清單雖然由消防安全評估機構經過現場梳理匯總而來,但其準確性和可靠性卻難以得到保障。二是施工單位進場施工時,甲方未能提供施工圖紙,這使得施工單位僅能依據消防安全評估機構提供的工程量清單進行作業。三是項目竣工后,施工單位同樣未能提供竣工圖。此外,由于甲方對施工過程管理不規范,同時施工單位提交的結算資料不完整,進一步加劇了項目計價依據的不充分性。
審計人員通過細致分析發現了清單描述模糊、招標控制價編制不規范、結算資料不全、施工圖紙缺失、變更管理松散等一系列風險隱患。這些風險直接威脅到工程量的真實性和項目計價的準確性。基于此審計人員憑借對項目特征的深刻理解與自身掌握的專業知識,精心構建了一套以“關鍵要素為核心,資料復核與現場復勘并重\"的審計策略。此策略旨在通過精準鎖定審計重點,并結合資料審核與實地核查,確保審計結果的精準無誤。
(二)事中審計實施
1.資料梳理與審計重點明確。審計人員在全局思維下詳盡審查送審資料,結合重點審計法,側重于工程量大且費用高的清單項,審計人員識別出了柴油發電機組、無管網氣體滅火系統充裝與鋼瓶檢測、氣體驅動瓶更換等重點審計項。以上審計項因涉及高額費用、復雜工藝或對項目安全至關重要而成為審計的重中之重。
2.審計策略優化與現場監管強化。因為施工圖紙的缺失,審計人員特別加強了現場監管。審計人員通過組織造價咨詢單位、項目管理部門及施工單位進行現場實地踏勘、測量與送審資料進行比對分析,確保施工內容與招標要求高度一致。對于重點項目如驅動瓶充裝證明,審計人員實施了嚴格的審核流程,要求施工單位提供驅動瓶充裝影像資料和充裝證明,確保每個更換點是真實充裝的。同時,針對項目中部分技術復雜、數量龐大的清單項,審計人員采用了抽樣審計與重點核查相結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審計效率與覆蓋面。
3.審計發現主要問題及對策。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發現了柴油發電機組規格不符、氣體驅動瓶更換情況不明等主要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審計部門聯合相關部門進行了深入研討,并制定了相應的應對策略:一是由甲方委托的消防安全評估機構對柴油發電機組的實際性能進行重新評估,評估目的在于確定現有柴油發電機組是否能夠滿足項目的技術要求和使用條件。如果評估結果顯示該設備滿足使用要求,將按照合同約定重新進行組價,若評估結果表明柴油發電機組不滿足項目使用要求,那么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原中標清單上注明的規格進行設備更換,這一決定旨在確保項目質量和安全標準得到嚴格執行。二是對于消防驅動瓶的更換問題,鑒于其并非常規項目,審計人員將采取更加謹慎的處理方式。具體來說,結算時不能簡單地進行項目核減。審計人員要求施工單位必須提供充分的充裝憑證,以證明驅動瓶已按照要求進行了更換和充裝,只有在憑證齊全的情況下,才會進行相應的結算工作。
4.問題根源剖析。研究審計團隊經過深人分析認為問題根源在于監管機制不健全、合同條款不完善以及施工單位誠信意識缺失。一是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甲方未建立或執行嚴格的監管流程,對現場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監管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使得施工單位有機會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進行虛假報備。內部審計和監理等監督機構的職能未能充分發揮,未能對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檢查。二是合同條款不嚴謹。合同中未對違約行為設定清晰的界定和相應的違約責任,使得施工單位在違規操作時感知不到風險,且缺乏有效的變更條款,未能對設備更換或升級后的審批、驗收和結算等進行詳細規定。施工單位可能利用這一點,在未經甲方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變更設備規格。三是施工單位一味追求經濟利益。施工單位可能考慮甲方不專業,不會對設備規格深入核查,因此,抱著僥幸心理進行虛假操作,想通過申報更高的設備規格來提高結算額度,從而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施工單位可能受到以往成功案例的誤導,認為即使被發現虛報設備規格,所面臨的懲罰也相對輕微,如支付少量的罰款或賠償,相比通過虛報結算額度得到的利潤微不足道。
5.審計建議。一是甲方應加強項目監管。建立完善的項目監管機制,監管人員定期對施工現場進行巡查,通過定期對施工現場開展系統性的巡查工作,及時發現并糾正施工未按合同執行的問題,并迅速采取糾正措施,以確保施工活動始終沿著預定的軌道穩步推進。加強內部審計的力度,審計人員深入監督項目執行過程,審查并驗證項目操作的合法性與合規性;同時,也要充分發揮監理的監督作用,讓其成為項目質量與進度把控的得力助手。二是甲方應加強工程合同管理。建立合同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以促進合同管理規范化、流程化,避免合同爭議風險。合同制定過程中應明確合同主要條款,包括施工標準、工程變更流程、設備規格型號、驗收條件、違約責任等,確保合同條款具體、可操作,避免模糊不清導致結算爭議。關注合同執行情況,強化合同歸口管理和合同評價,對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等各個環節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三是甲方應加強誠信體系建設。提升施工單位合規意識,為施工單位建立誠信檔案,記錄其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的表現,包括違規行為、整改情況等,作為未來合作的重要參考。加大懲罰力度,對于存在嚴重違規行為的施工單位,除依據合同條款進行處罰外,還應將其納人行業黑名單,限制其參與未來項目的投標資格。建立舉報獎勵機制,鼓勵項目參與人員積極舉報施工單位的違規行為,形成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
(三)事后研究分析
在本次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將研究型審計思維全面融入審計工作中,最終這一審計項目在合規性、準確性和效率性方面取得較為滿意的結果。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柴油發電機組這一關鍵設備,審計人員通過重新評估,發現其性能未能滿足既定的使用要求,這一發現對于確保項目整體運行的安全與穩定至關重要。基于此,審計人員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招標文件的規定,對柴油發電機組進行更換,從而有效規避了潛在的安全隱患。審計人員在審查過程中,可能存在對一些細節問題的忽視或對部分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導致部分審計結論不夠全面。在數據收集和分析方面,可能受到技術限制,影響了審計的質量。審計人員為進一步鞏固審計成果,提升審計工作的整體效能建立了案例庫,旨在將審計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典型案例進行系統化整理與歸檔,以便為后續審計工作提供豐富的參考依據和實踐指南。
六、結論與展望
研究型審計在工程結算審計中的應用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需要審計人員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和方法,以提高自身專業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審計環境和要求。隨著我國工程審計事業的不斷發展,研究型審計在工程結算審計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在未來的實踐中,學者應繼續加強研究型審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為提高工程審計質量、促進工程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吳漢利,張鵬翔.究型審計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內在機理與實踐路徑.會計之友,2025(03):142-149.
[2]李功耀.關于研究型審計:與李玲特派員面對面[].中國審計.2010(24):13-17.
[3]王永梅,許莉,周旭東,尹花.研究型審計:內在邏輯與實踐探索[]會計之友,2022(01):119-123.
[4]戚振東,張紫璇.研究型審計:一個理論分析框架.會計之友,2022(06)118-124.
[5]鄭石橋,劉星銳.研究型審計:內涵、類型及運用條件.南京審計大學學報,2022,19(01):18-25.
6]謝志華,范文昕.研究型審計之辨析[.會計之友,2024(17):8-18
[7]馮戈洋,宋夏云,楊麗霞.研究型審計模式在預算執行審計中的應用研究[].財會通訊,2023(21):106-110.
[8]石水平,吳文強,何敏燕,馬奕斌,李盟盟,羅德泉.研究型審計在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中的應用與實踐——以G項目成本控制審計為例會計之友,2024(11)41-46.
[9]蘇昱霖,舒啟航.研究型審計模式下公立醫院重大基建項目內部跟蹤審計實施路徑探索[].中國衛生經濟,2024,43(07):78-85.
[10]秦榮生.研究型審計的現實使命與實現路徑研究[.會計之友,2024(04):2-5.
[11]萬思蘭,趙恩波.研究型審計在養老服務專項資金審計中的應用研究[].財會通訊,2024(23):132-137.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大學審計處貴州貴陽550025)
[作者簡介:史麗娜,碩士研究生,審計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工程審計。」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