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5)08-190-02
進入新時代,我國開放大學系統轉型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綜合實力和社會聲譽顯著提升,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要求,開放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其中,教學科研團隊建設是影響和制約開放大學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因素。一流的教學科研團隊是開放大學內涵式發展的基礎和根本保障。當前,全國市州開放大學普遍把加強教學科研團隊建設作為“雙一流”建設的戰略重點。
一、市州開放大學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的必要性
(一)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的需要
教育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是體現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對處于轉型發展關鍵時期的市州開放大學來說,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加強教學科研團隊建設,對于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支持服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教學科研團隊建設,可以大幅提升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不斷改進人才培養質量,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開放大學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解決地方“急需、缺乏”的現實問題。市州開放大學更是要主動融入區域創新體系,切實發揮應用型高校作用,為地方發展輸送各類應用技術和創新創業人才,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這就要求市州開放大學必須加強學科專業、課程教材、項目咨詢等方面的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學科研創新團隊,提高服務發展、促進發展、引領發展的能力。唯有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打造一批優秀的教學科研團隊,才能更好地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開放大學的新期待、新要求。
(三)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的需要
教學科研工作是市州開放大學生存發展的立身之本,是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引擎。當前,普遍存在重學歷教育、輕非學歷教育,重規模速度、輕質量效益的問題,辦學經費不足、資源配置不盡合理、內部管理相對粗放。這就要求市州開放大學必須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資源配置,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聰明才智,不斷增強學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大力加強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特別是打造一批高水平創新團隊,對于帶動學校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提升,推動各項事業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市州開放大學教學科研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團隊建設規劃不明確
當前,不少市州開放大學對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缺乏系統性思考,工作主動性、計劃性不強,缺乏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一些學校雖然出臺了團隊建設文件,但往往重形式、輕實效,缺少可操作性。還有的學校對團隊建設認識不到位,把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等同于一般的項目申報、成果獎勵等,沒有形成科學規范的建設機制。總的來看,科學制定團隊建設規劃,系統設計團隊成長路徑,已成為市州開放大學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團隊結構不合理
科學合理的人員結構是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的基本要求,當前,許多市州開放大學的教學科研團隊人員單一,青年教師偏少,中青年學術骨干缺乏。特別是缺乏學科帶頭人和領軍人才,難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不少學校在教師引進中也存在重學歷、輕能力等問題,難以匯聚高水平人才。團隊成員的學術背景、知識結構、研究方向等差異較大,缺乏互補性和交叉性。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團隊的建設和發展。
(三)團隊管理機制不健全
健全規范的管理機制是加強教學科研團隊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多數市州開放大學對教學科研團隊的管理還不夠科學規范。主要表現在:團隊組建缺少明確標準,日常管理相對隨意;團隊運行缺乏有效的監督考核,導致部分團隊陷入形式主義;教學科研資源統籌管理不夠,團隊經費投入、設施配備等難以滿足需要;團隊負責人的權責不清,無法按照要求全面履職盡責;團隊考核評價體系不健全,導致積極性難以充分調動。這些管理中的問題,直接影響了教學科研團隊的建設水平。
(四)團隊建設激勵政策有待完善
當前,開放大學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缺乏有力的激勵政策,導致參與熱情不高,活力不強,創新不足。一些學校對教師參與團隊建設重視不夠,缺少學習培訓、項目資助等方面的支持。部分學校在職稱評聘、人才培養等方面沒有對教學科研團隊建設作出針對性引導。不少學校在教學科研團隊考核評價、成果轉化等環節也缺乏足夠的激勵保障機制。
三、市州開放大學教學科研團隊建策略
(一)面向區域發展需求,科學制定團隊建設規劃
1.立足區域需求,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市州開放大學要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調整學科專業結構,重點建設地方急需緊缺人才培養、產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的專業學科,集中資源打造一批區域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專業群。在團隊建設上,要結合學科專業發展需求,超前規劃、分類指導,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組建若干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科研創新團隊。在此基礎上,優化教師配置、統籌資源分配,引導更多教師參與到教學科研團隊建設中來,著力打造一批引領學科專業發展的高水平教學科研團隊。
2.明確階段目標,完善團隊建設機制。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科專業,市州開放大學要分類制定團隊建設目標,構建各具特色的團隊成長路徑。對于優勢特色學科,重點培育國內一流、區域領先的高水平創新團隊;對于重點建設學科,鼓勵組建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青年科研團隊;對于一般學科,著力打造“專而精”的教學科研團隊,要健全制度體系,規范團隊組建程序,明確團隊進入、考核、退出等機制,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通過目標引領、機制保障,推動教學科研團隊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二)圍繞學科專業發展,優化團隊人員結構
1.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優化團隊學緣結構。人才資源是教學科研團隊的核心要素。市州開放大學要根據學科專業建設需要,有計劃、有重點地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特別是引進一批學術造詣深、發展潛力大的領軍人才和學科帶頭人,形成以高層次人才為引領、各類人才梯次配備的人才隊伍。注重從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引進高水平博士,優化教師學緣結構。采取項目引智、柔性引才等多種方式匯聚優秀人才,為教學科研團隊注入新鮮血液。同時,要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在編制、經費、住房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為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施展才華提供良好環境。
2.加強青年骨干培養,優化團隊年齡結構。青年教師是學校事業發展的生力軍。開放大學要把培養青年學術骨干作為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的重要著力點,在人才選拔、項目資助、能力提升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完善“青年教師導師制”,為青年教師配備優秀導師,在學術研究、教學實踐、社會服務等方面給予“傳、幫、帶”。鼓勵青年教師脫產進修、掛職鍛煉,不斷拓寬學術視野、提升創新能力。設立專門的青年人才項目,引導和支持青年教師開展交叉學科研究。建立健全教學科研團隊青年人才選拔、培養、使用、激勵的全鏈條機制,著力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師隊伍[2]。
(三)聚焦人才培養需求,建立健全團隊管理機制
1.嚴格團隊準入退出,強化全過程管理。科學規范的準入退出機制是加強教學科研團隊管理的重要保障。開放大學要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可操作、易考核的團隊準入標準,重點考察學術水平、發展潛力、協作精神等關鍵要素。建立教學科研團隊動態調整機制,對不合格、不達標的團隊實行末位淘汰,對富有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團隊予以重點培育,形成優勝劣汰、有進有出的良性競爭機制。同時,要加強對團隊建設全過程的精細化管理,明確團隊各階段目標任務,加強分類指導、跟蹤問效。完善團隊建設督查督辦制度,定期組織開展團隊建設專項督查,及時發現并解決團隊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嚴格的準入退出機制和精細化管理,推動教學科研團隊良性循環發展。
2.優化團隊績效評價,引領創優爭先導向。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是調動教學科研團隊積極性、激發創新活力的關鍵。開放大學要建立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導向的團隊評價機制,把人才培養貢獻作為教學科研團隊考核的首要標準。制定切實可行的團隊績效評價方案,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全面考察團隊的教學質量、科研水平、社會貢獻、隊伍建設等情況。鼓勵教學科研團隊參與國家和省部級重點項目,在解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上積極作為。對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學科研團隊,在經費投入、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要用科學的評價機制引領教學科研團隊創優爭先,在服務人才培養上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四)立足教師發展需求,創新團隊建設激勵政策
1.健全多元激勵機制,提升團隊獲得感。科學合理的激勵政策是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積極性的關鍵所在。開放大學要建立健全精神激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增強教師對學校的認同感和獲得感。在精神激勵方面,要大力宣傳教學科研團隊的先進事跡,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學校領導、職能部門要經常深入教學科研一線,主動為團隊建設“傳經送寶”。在物質獎勵方面,建立以崗位職級與績效工資相結合的分配機制,向作出突出貢獻的團隊傾斜,建立教學科研項目補助制度,加大對承擔重大項目團隊的經費投入力度,為教學科研團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2.強化價值引領作用,凝聚團隊發展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動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市州開放大學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爭做“四有”好老師。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把加強黨的建設與教學科研團隊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推動教師成長發展與學校事業發展同頻共振。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師德師風教育,引導教師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爭當新時代“四個引路人”,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進一步堅定廣大教師投身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四、結語
教學科研團隊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建章立制。市州開放大學要切實把教學科研團隊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制定切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強化系統謀劃、精準發力,不斷優化團隊生態,激發創新活力。著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學術造詣精湛、教學水平一流、服務能力突出的教學科研團隊,為全面建設高水平開放大學、助推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基金項目:2022年湖南開放大學“地市州開放大學需求導向型教學團隊建設研究”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DK-2022-Z-9)]
參考文獻:
[1]李相琴.國家開放大學網絡教學團隊教學改革與實踐—以黑龍江分部會計學課程為例[J].山西開放大學學報,2024,29(03):83-88.
[2]許學寧.開放教育職業導向式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遼寧開放大學學報,2024(03):9-12.
[3]華驊.創優提質背景下的開放大學教育教學改革路徑[J].成功,2024(25):18-20.
(作者單位:衡陽開放大學湖南衡陽421001)
[作者簡介:黃倩,衡陽開放大學助教,研究方向:會計學。]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