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
門檻,有時候像難以逾越的高山
需要緊緊抱住,然后手腳并用,慢慢
翻越。那是三歲或者四歲,祖母的三寸金蓮是
我的
指南針。但她手里不停活計
總是忘了擋在大門或屋門的這道橫亙
長大才發現,看不見的門檻才更可怕,你在虛
空中
找不到翻越的抓手。你只能獨自一人站在
城市的街道,一任霓虹嘲笑你的孤單和無助
這時,你會明白
門檻從不會客觀地對待你,每次想翻過一個時
你都要重新分配你的體力和智力
“不能翻越的門檻太多了”
你的手和腳,會在某個節點感到切膚之痛
這像極了碎片般過去的幾十年
沒有人告訴你突然的變故。像草籽
被一只鳥銜著,落在哪里
這不是鳥的本意。現在,晨光熹微
剛剛清醒的人又聽到了鳥聲
這鳥聲既熟悉又陌生,合著夢中的節拍跳躍
“多么好,又是一個明媚的清晨”
你忽然發現,記憶的任性不只是真實或虛構
撿拾和粘貼碎片,也是一件
很有意思的事情
老照片
和夢類似
記憶的碎片
那天在老宅,撥開雜草
房門虛掩。堂屋東墻上的一排相框開始發酵
我和弟兄們開始忽大忽小
父親帥氣地推開眾多港星,用生產隊的莊稼、
牛羊、草垛…
一股腦地淹沒了我
一覺醒來,世界好像被重置
交叉、重疊之后的恍惚,替代了熟悉中的陌生
和陌生中的熟悉
我還看見,一條黑狗頂著一頭花瓣
從桃林中出來,沖我直搖尾巴,后面跟著扎
羊角辮的
鄰家小姑娘
白天的荒誕,忽然發覺滑稽得無以復加…
閱歷是一只殘酷的野獸,它在一點點吞噬你
的自信和囂張后
依然給你的人生定義為爛片
空宅賦
對于大部分人,還鄉是一種治愈
抖掉童年棉衣里的虱子,再給沒有準備好的
祖屋拔升高度。家族的陽光,根須一樣扎入木門
掙扎著拒絕腐朽。院子里,全是記憶的
碎屑。一只螞蟻豎起耳朵,盡力
躲開。一路趺跏
一路匍匐,一路探尋
閉上眼之前,他想:喪禮主持者應該慎重,至
少悼詞應委婉
畢竟,這也是為他自己的彌留演示草稿
深度求索,或者AI
空宅荒蕪多年,柿子樹是
最后的看門人。亦是麻雀或喜鵲秋天饕餐的
飯桌
只有一天我能作陪。但月光依舊清冷
我的骨頭和血,在夜晚放肆的
蝙蝠面前,恍惚為一絲嘆息
故鄉和故宅,就這樣被幾個傳統節日
覆蓋或翻新,兩個我會在潮汐中
偶遇:一人握著眷戀,一人背負逃離
你把我詩中的麥子、故居、野花都
拿走,用數學公式解構、建模
然后將詩意販賣給其他在你籮筐中淘詩的人
再回頭向我兜售你寶庫的鑰匙
我試著輸入“孤獨”,普呂多姆和普拉斯開始
拔河
裁判是皺著眉頭的里爾克
我笑。里爾克的孤獨是千年不化的山頂雪
而我的孤獨只是一頭饑餓的野獸
年老體衰,被鬣狗凱的老年雄獅
等待被掏肛,或者被憤怒的野牛群踐踏或角刺
“除非你能把里爾克的邊角料,進
我的骨頭縫,支撐起我搖搖欲墜的皮囊
直至恢復辛巴的桀。”
我知道,你做不到
我的求索,和屈夫子千年同頻
重構詩歌的集體記憶圖譜,我不如你
但我還是想當一次,21世紀的杞人
他并沒有躲開彌留
這場告別的雪有點瘋
彼此模仿,相互追逐后,平鋪成溫柔、美好的
假象
有一點是肯定的,數不清的擦起來的雪花
直至消失,都再也找不到曾經的自己
李緒廷山東高唐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聊城市詩人協會理事,《魯西詩人》雜志社編輯。作品散見于《詩刊》《小說選刊》《芒種》《星星·散文詩》《詩潮》《山東文學》《上海詩人》《星火》等報刊。出版《左宗棠家訓》等5部專著。
想到這些時,他已看到了牛奶的河流
但撬動地球的杠桿并沒有找到
曾試圖用暗夜里培育的優良詩歌,糾正
(責任編輯 王仙芳 3495728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