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能夠提升歷史學科教學質量,規避過去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真正培養具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人才。本文對初中歷史核心素養要素、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的內涵及原則進行了闡述,并結合目前教學情況給出了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的策略,希望能為相關從業者開展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
近些年,我國社會發展速度逐漸加快,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為了培養更加適合當今時代的人才,我國教育模式也在發生變革,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正在被摒棄,素質教育成為我國主流的教育模式。素質教育模式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考試成績不再是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探究能力,讓學生全面成長。想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需要教師尋求一些全新的教學方法。通過跨學科教學開展初中歷史教學,能夠優化歷史授課方式,讓學生更加深度地參與到學習中,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有著良好作用。
一、初中歷史核心素養要素內涵
初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包含五大要素,這些核心素養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事件,提升其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這五大核心素養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共同構成了歷史學科的核心知識體系。
唯物史觀是核心素養之一,是揭示人類社會歷史客觀基礎及發展規律的科學歷史觀和方法,通過學習,學生應能夠站在具體的歷史環境中理解歷史事件,揭示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時空觀念,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時空觀念,促進學生理解歷史事件是在特定的背景和時間下發生的,從而更好地通過時間軸、歷史地圖等內容理解和分析歷史事件。史料實證指的是學生能夠通過整理、辨析史料來對歷史事件進行實證和分析,形成正確、客觀的歷史認識。歷史解釋指的是學生能夠運用歷史知識和方法來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并對歷史事件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判斷。家國情懷,是指熱愛祖國和人民,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學習歷史,學生能夠了解國家的發展歷程,培養對國家的熱愛和責任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二、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的內涵及原則
(一)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的內涵
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是通過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教學方法,圍繞某一特定的歷史主題開展的綜合性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方法強調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自主地運用多學科知識和學習技巧來探究問題,從多個角度分析、解決問題。
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認知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同時,將歷史課程與其他課程整合,能夠讓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具體化,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時空觀念。同時,在更加具體化的內容下,學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并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也能學會收集史料來佐證歷史事件,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有著良好作用。
(二)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的原則
在開展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時,需要遵循多項原則。在搭建跨學科教學內容時,教師需要讓主題盡可能聚焦,跨學科主題設計要圍繞課程主干知識進行,這樣才能實現歷史學科教學目標,而其他學科知識要作為交叉知識出現,最大程度發揮跨學科教學的作用,避免出現主題混亂情況。在開展跨學科教學時,要盡可能優先使用教材內容,這能有效減少素材解讀時間,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探究時間,教師還要靈活的調整學生的學習內容,如果發現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則可以適當增加課外內容,對知識進行拓展。教師還要設置多元化、可操作性強的教學評價體系,圍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內容對學生進行評價。同時,跨學科教學的主題活動應該具有科學性、綜合性、探究性、可操作性等原則,這對于提升歷史跨學科教學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實踐策略
(一)關注核心素養培養,明確跨學科教學目標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往往不會主動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而一旦缺乏興趣支持,學生就無法獲得主動學習的動力,難以深度參與到教學中。多數學生參與歷史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得良好的考試成績,這些學生往往被限制在教材中,在學習時不會主動探究歷史事件背后的“故事”,而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的知識儲量,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提升自身考試成績。長此以往,學生會對歷史課程學習感到疲乏,并逐漸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學生會失去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意愿,甚至不愿意再參與到歷史學習中,這對于歷史學科教學會帶來較大影響。
教師在開展跨學科教學之前,要明確教學目標,并通過一些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投入歷史學科學習中,這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有著重要作用。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避免出現教學主題不清、教學內容混亂等情況,這會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帶來影響,同時也可能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出現主題偏差,無法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反而讓學生投入交叉知識的探究中,出現舍本逐末的情況。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不斷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的思維不會偏離正確的軌道,保證學生的前進方向始終符合最終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可以將大目標拆分為多個小目標,并圍繞這些小目標來設計跨學科教學內容。
例如,在開展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探尋新航路》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海洋文明”作為教學主題,其他學科內容可以圍繞“海洋文明”來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該主題的教學目標設定為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讓學生通過探究“海洋文明”,理解歐洲文明為什么執著于向海洋發展,并多次因為海上霸權發生戰爭。學生在學習這一內容的過程中,會逐漸理解歐洲的地理條件、人文發展、經濟發展等內容,學生就能認識到歐洲人向著海洋發展,是歐洲發展到一定過程后必然出現的結果。
(二)根據跨學科的要求,整合各學科教學資源
跨學科學習能夠讓學生在不同學科知識融合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歷史學習能力,在開展跨學科教學時,教師需要設計好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以古埃及為例,教師就可以與地理、科學等學科開展跨學科教學,教師為學生提供大量古埃及、現代埃及的內容,讓學生對埃及王國的演化過程進行梳理和研究。學生在研究歷史變遷的過程中,也會注意到埃及區域從古到今的地理環境變化、人文科學變化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了佐證自己的一些觀點,還會主動對一些內容進行探究,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同時,在梳理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能還會遇到一些感興趣的內容,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對古埃及內容進行探究。而在這個探究過程中,學生了解到的不僅是歷史知識,還有其他學科知識,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科核心素養有著良好作用。
開展跨學科教學,能讓歷史內容與其他學科知識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自主分析、探究知識,將歷史知識與現實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能夠更加深入地參與到課堂中,這對于課堂氛圍也會產生較大影響,歷史教學課堂不再枯燥乏味,這對于提升歷史教學質量也有著重要作用。
(三)立足教學提質增效,創新跨學科教學方法
在開展跨學科教學時,教師應該放棄過去的教學方式。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往往作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歷史知識,而學生要做的僅僅是記錄這些內容,在課后進行背誦。這種教學方式導致歷史課堂枯燥乏味,學生難以融入其中,教學質量受到了較大影響。同時,學生通過死記硬背雖然能夠記憶一些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和條件,但這些內容都是教師告知學生,學生并未自己理解這些內容,這也就導致學生雖然能夠掌握一些歷史知識,但并未具備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在開展跨學科教學后,教師就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地對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究,教師更多發揮的是引導作用,保證學生的學習方向不會出現偏差,同時能夠給予學生必要的指點。在開展跨學科歷史教學時,教師要盡可能避免過多干涉學生的探究,而是要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渠道對知識進行探究,當學生出現一些創新性思維問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尋找相關史料對自己的想法進行佐證,這對于培養學生初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有著良好作用。
例如,在開展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古代兩河流域》教學時,某學生提出,兩河流域文明在發展時是否受到古埃及文明的影響。教師此時應該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教材等方式尋找一些歷史線索,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學生在尋找歷史線索的過程中,會獲取大量兩河文明和埃及文明的知識,同時也會對地理、人文、科學等內容有所收獲,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思維、史料實證等能力也能夠得到提升。
(四)從跨學科角度出發,完善教學評價的機制
良好的教學評價體系對于教學有著重要作用。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學評價體系較為單一,且不夠客觀,多數教師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評價標準。但在素質教育模式下,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這就需要教師根據跨學科角度,結合核心素養培養背景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在全新的教學評價體系中,應該圍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以及跨學科教學進行。在評價體系中要重視學生的創新思維、發散性思維、邏輯思維、探究思維以及歷史學科要素成長情況,并根據這些內容來綜合性的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良好、客觀、完整的評價,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歷史學習情況,并根據其學習情況,為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更好地培養其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同時,教師也能根據評價結果來優化自身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讓其更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對于提升歷史學科教學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四、結束語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發生了較大變化,教師不能再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能夠自主投入歷史學習和探究中。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需要開展跨學科教學,利用這種教學手段來充盈歷史學科的內涵,通過其他學科知識讓歷史學科知識變得更加形象,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一些較為抽象的歷史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探究、佐證歷史觀點,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有著良好幫助。
【參考文獻】
[1]楊慧.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跨學科教學實踐[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4(9):97-99.
[2]宋麗婷.跨越學科距離,漫步科學空間: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化學跨學科教學實踐探索[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13):13-14.
[3]蔡子輝.初中歷史跨學科核心素養交融培養的探討[J].讀與寫(上旬),2022(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