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品質是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師應科學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與理解思維,將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作為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學生思維發展是在日常英語文本閱讀、文本理解、交流討論等學習環節中逐漸生成的。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就應讓思維培養貫穿課前、課堂、課后全過程,促使學生思維隨著閱讀理解的深入而發展。筆者根據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分別從課前引導、課中指導、課后遷移這三個環節入手,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思維培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Unit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的Section B是本章節重點閱讀部分,也是教師組織開展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本節課,教師依托文本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既要帶領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掌握文本中語言運用方法,也要側重啟發學生閱讀理解思維,側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索性閱讀,從而實現對學生思維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從課前環節入手,為學生提供閱讀指引,激活學生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利用學習清單、思維導圖、問題鏈三大要素為學生搭建課堂自主學習支架,充分發揮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支持學生閱讀時梳理文本內容、深入思考問題,循序漸進提升思維品質;課后,教師為學生布置遷移任務,鼓勵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解決課后閱讀問題,進一步強化學生思維品質,鞏固學生學習成果。
一、預習引導,激活學生閱讀思維
預習環節,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前置性環節,也是組織學生深入閱讀文本的準備環節。對學生而言,科學的預習任務可激活閱讀思維,激發自主閱讀與探索興趣,對學生思維品質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在預習引導下,學生率先提出對文本內容的預測,形成閱讀期待,帶著期待瀏覽文本內容,不斷驗證預測、滿足閱讀期待,這一過程就是其閱讀理解、語用思維發展的過程。為達到更好的預習教學效果,教師可根據文本內容類型,搭配不同的預習閱讀引導形式。例如,若閱讀文本為說明文,包含大量數據與客觀事實,教師可采用信息表格、思維導圖作為預習支持;若閱讀文本為歷史故事,可引入特定時期國家的歷史資料輔助;若閱讀文本為名人事跡,教師可將名人的生平經歷、榮譽事跡、客觀評價作為輔助預習資料。
Unit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的Section B閱讀課,文本為“Who’s Got Talent?”這是一篇討論才藝表演節目的議論文,教材內搭配了一張關于才藝表演節目的圖片。教師可將圖片作為課文閱讀預習的基礎資料,同時引入才藝表演節目視頻片段,制作成5 min微視頻。在視頻的最后,呈現問題:“What’s the mechanism of these talent show programs? Who decides the winner of the talent show? Does the article we are about to learn mention the details of the talent show program?”這些問題激活學生閱讀思維,學生根據微視頻中展示的各類才藝表演節目,結合自己觀看此類節目的經歷進行聯想,預測這篇文章可能提出的關于才藝表演節目的觀點,并且形成對文章的期待。這樣的預習既可以讓學生提前熟悉文本的話題與基礎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對文本產生期待與想象,促使學生在后續閱讀時帶著預測進行判斷,從而加深學生的閱讀印象,發展學生閱讀思維。
二、課中指引,搭建框架發展思維品質
(一)采用學習單瀏覽,獲取文本信息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課堂環節,教師要順應學生課前預習方向,為學生提供一個驗證自己課前預習猜測的機會。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前預習需求與課文內容,為學生提供文本初步閱讀的學習清單,要求學生根據清單要求快速瀏覽文本,在短時間內獲取基本的文本信息,并且對自己的預測是否符合文本大致內容做出簡單判斷,完成預測驗證,形成對文本內容的大致理解。這一環節,教師設置的學習單,其指引方向可以包含文本主要觀點、文本敘事方法、文本提及內容、文本內主要要素的邏輯關系等。教師可陪伴學生一起核對清單內提及的文本要素,引導學生初步閱讀與驗證,從而啟發學生閱讀思維。
教師根據“Unit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中的“Who’s Got Talent?”文本內容,設計閱讀學習清單,清單內提供的閱讀指引為:(1)請確定文本的大致類型。(2)請找到文本內提及最多的詞匯,判斷其是否為關鍵詞,說明原因。(3)請寫出文本內提到的例子(才藝節目),并且結合你的生活經歷引入更多的節目例子。(4)找到你認為是主題關鍵信息的句子,說明是否符合你的預測,哪里符合/不符合,與同伴說明原因。在課堂閱讀學習清單的指引下,學生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瀏覽文章,獲取題目、詞匯、關鍵語句等信息,簡單梳理這些基本信息,并且對基本信息是否與自己的預測相符合進行判斷,最終形成對這篇文本大致意思的了解,形成最初的閱讀認知,初步發展學生的閱讀理解思維。
(二)思維導圖輔助閱讀,支持學生分析與梳理
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就要讓學生經歷自己梳理文本內容,理解文本邏輯關系與語義邏輯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引入輔助閱讀工具——思維導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理解填寫思維導圖;也可以要求學生按照已經成熟的思維導圖提示閱讀文本。學生在思維導圖的支持下,確定本段的主題語句,歸納每段、每個部分的大意,并且概括總結這部分文本內容意思,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信息整理能力,也可以發展學生的閱讀理解思維、閱讀歸納與梳理思維,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在“Who’s Got Talent?”語篇中,關鍵詞是“Talent?”文本核心觀點的語句是“Who can play the piano or sing the most movingly? You decide.”教師將關鍵詞作為思維導圖一級主題,將核心觀點的語句作為中心結構,提出要求:“請大家閱讀文本,尋找與關鍵詞相關的詞匯,尋找中心觀點語句的‘前提條件語句’與‘論述佐證語句’。”學生快速找到文本中關鍵詞與中心語句所處的位置,觀看前后文,尋找相應的詞匯、語句,并且將其填入思維導圖中,完善思維導圖。在學生完成思維導圖補充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按照思維導圖結構再次閱讀文本,思考:“文本內,思維導圖的各語句、詞匯是如何分布的呢?這是為了說明什么?此種論證方法具有什么特點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思考文本的分布特征與大致結構,加深對此類觀點類文本的理解,同時形成自己對觀點類文本的表達見解,進一步發展學生閱讀思維能力。
(三)引入文本對比,發展學生辯證思維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引導學生思維有效發展,就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發揮的空間,要側重關注學生辯證思維等高階思維的發展。對比閱讀法,是一種側重引導學生深入剖析事物本質的閱讀方法,有助于學生客觀、全面理解文本,把握文本核心觀點,鍛煉學生辯證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在實際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同類文本,要求學生對比閱讀,從而實現對學生思維的培養。
在“Who’s Got Talent?”的思維導圖輔助閱讀之后,教師可以引入同樣的話題論證文——現代學生課余生活趨向現代化(The extracurricular lives of modern students are becoming more modernized)。這篇文章與課內文本的主題不同,但是都屬于觀點論證類的文本,可為學生提供強烈的對比。教師向學生提出對比閱讀要求:“請利用上一環節思維導圖,繼續提取這篇文本的信息,并且對比文本主題提出的方法、關鍵詞相關詞匯關系、觀點論證的引出層次等。”學生在對比閱讀中,進一步深刻理解了此類文本的語言表達邏輯,在論證對比的過程中發展辯證思維能力,最終獲得豐富學習成果。
三、課后遷移,鞏固發展學生思維品質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不僅要啟發學生思維、支持學生運用思維,更要讓學生思維得到拓展與落實,讓學生在遷移運用中升華思維品質,增強思維能力。因此,在課堂閱讀學習活動后,教師可結合初中學生的個人經歷與認知水平,結合本篇文本話題,設計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引入新的同主題文本,要求學生采用本節課學習中掌握的閱讀方法,找到文本的主題思想,結合自己的所學論述表達文本思想是
否正確,并且在理解文本思想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
根據學生對Who’s Got Talent?的閱讀學習結果,教師認為,大部分學生具備獨到的見解與獨特的視角。因此,教師根據近兩年國內較為流行的才藝節目,撰寫了一篇“才藝表演:名人的效應(Talent show: The power of celebrities)”文章,核心觀點就是此類表演節目的重點已經不是才藝表演,而是名人效應,更多的是娛樂效應,其文藝與藝術內涵較少。教師將這一文本布置為學生課后閱讀作業,并且提出課后遷移學習要求:“請大家閱讀文本,梳理文本觀點,并且結合你對此類節目的觀看感受,使用本章節學習的英語知識,提出你的觀點,辯駁或者贊同本篇文章的觀點,進行論述,將論述以文字的形式寫下來。”課后自主遷移作業,既可以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支持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閱讀思考,也可以為學生提出深層次見解提供支架。可見,這一環節對鞏固學生閱讀學習成果,深化發展學生思維品質而言具有顯著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維品質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也是學生日復一日英語學習中逐漸形成的基本學習素質。對學生而言,逐漸深入地閱讀理解、豐富的自主閱讀與思考經歷、充足的閱讀探索機會,是其思維品質提升、思維能力增強的關鍵。因此,本文從課前、課中與課后三個環節提出了相應的閱讀教學方法,為實現思維培養目標提供保障。在今后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落實思維培養的目標,不僅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獨立思考空間,也要適當提出較為復雜的問題,為學生設計層層遞進的任務,便于學生發散思維、升華思維。
【參考文獻】
[1]鄧尚尚.指向思維品質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英語教師,2024,24(20):91-93.
[2]馬娟娟.建構主題情境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高階思維的有效路徑[J].中學生英語,2024(36):133-134.
[3]楊棟梅.基于思維品質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4(17):51-53.
[4]郭沿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多元化思維培養策略淺析[J].名師在線,2024(24):77-78.
[5]張麗芳.指向批判性思維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浦東教育,2024(8):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