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提出,小學美術教學應構建系統性、綜合性、結構化的大單元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美術技能、審美意識,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本文從美術課堂教學準備、美術教學驅動設計與美術教學實踐實施三個角度出發,就大單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方式做出了講解、說明。
【關鍵詞】小學美術;大單元教學;策略
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作為美育核心課程之一的美術教學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此時,積極創新教學方法,調整教育模式,構建高效美術課堂,實施高質量美育就顯得極有必要。大單元教學法可有效促進學生理解美術本質,提升美術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對此展開研究,旨在進一步發揮出大單元教學法的實踐價值,創設更高效的美術課堂。
一、健全基于大單元的美術教學準備
(一)二次開發教材,整合教學內容
大單元教學與常規教育模式有所區別,不以教材給出的課程結構為唯一標準,而是圍繞某一特定主題重構課程內容,解決傳統課程結構中知識點碎片化的問題。所以,基于大單元的美術教學課前準備,要深入研讀美術教材內容,并對其進行二次開發,構建由特定主題引領、圍繞學科大概念內容,更全面、更具系統性的大單元主題課程。
如蘇少版小學美術“冷色和暖色”“黑白灰”“水墨改畫”教學中,圍繞色彩基礎與色彩應用展開,主題一致。考慮到色彩相關內容是美術學習之路上的重點知識,教師整合這三個內容,構建一個美術大單元,深化了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在對這三節課進行二次開發的過程中,教師優先確定大單元主題與單元核心大概念,要求學生通過本單元學習,形成對冷暖色調的基礎認知,以及黑白灰三色的正確使用方式。構建大單元課程體系時,教師稍微調整了三節課的順序,將其變更為“黑白灰”“冷色和暖色”“水墨改畫”,以黑白灰為出發點,走進色彩世界,再分析冷暖色調,感知其在視覺表現力與情緒傳達方面的差距,最后走進水墨世界,欣賞水墨畫的色彩,判斷不同色彩在相同意境與畫面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從美術教材出發,重構單元課程結構,是對教材的二次開發,也是對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有益于深化學生對美術本質內涵的認識與理解,能使學生更好地完成美術大單元學習。
(二)系統解讀課標,設定教學目標
基于大單元的美術教學應有清晰明確的目標為指引。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單元模式下的教學目標設計表現出多元化特征,不僅要確定在本單元教學中教師要教什么,學生要學什么,還要明確體現出單元課程結構間的關系、學生思維能力與素養發展的遞進性聯系,并以此實現課時與課時的關聯,形成一個具備課程特征的目標體系,助力大單元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如蘇少版小學美術“鳥和家禽”“我是一只小小鳥”“鳥的紋樣”“水墨畫鳥”這四個內容均與鳥類有關,教師分析教學內容后,將其整合為一個大單元。設計單元主題“美術世界的鳥”。基于核心素養教學目標,教師設計大單元教學活動:首先,整理并對比美術作品與攝影作品中的鳥,整理鳥的線條、紋樣、色彩特征,了解不同鳥的差異及不同美術形式對相同對象的差異化表達;其次,整理上述內容,總結美術作品中如何呈現鳥的體態特征,通過臨摹的方式創作鳥的美術作品;最后,在已有臨摹基礎后展開創新性的藝術創作。針對繪畫作品的二次創新,可設計自由創作環節,即教師不限制學生的二次創作作品類型,既可以是其他風格的繪畫作品,也可以是黏土或其他手工藝作品,使學生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循序漸進的大單元教學目標指引下,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美術大單元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要明確各階段、各課時的教學任務,使課時教學目標體現出清晰遞進性及當前階段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需求,從而使目標統領后續的單元教學,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二、優化基于大單元的美術教學驅動
(一)創設真情境,促進課堂參與
情境是大單元教學的核心驅動之一,圍繞大單元教育主題創設的教育情境應為真實情境,能喚醒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其主動走進大單元學習中。教師要立足整體,分析大單元內的課程信息,然后綜合判斷學情,掌握小學生當前的興趣取向與美術能力發展狀況。確定大單元主題后,整合多元化教育資源,創設出能調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大單元情境,促進學生參與課堂。
如蘇少版小學美術“門窗墻”“老房子”“我造的小房子”“漂亮的房間”這些內容主題相近,可構成一個大單元,展開整體性教學。綜合分析教材后,提煉大單元主題為“七彩生活”。大單元情境則與主題保持一致,從生活角度出發,融入生活化元素,構建出與學生過往生活經驗相關的情境,包括自己的家庭構成、自己的房間、夢想中的房子等。為進一步深化情境對學生的情緒引導價值,以及對大單元課程的驅動作用,教師還在該環節設計了“童年故事會”活動,要求學生整理個人生活回憶,以故事的形式與其他同學分享。此外,教師還融合了部分鄉土化教育元素,將大單元教學由課堂、家庭走進社會,帶領學生分析并說明家鄉傳統建筑物的建造風格,由此展開探究式學習,分析形成此類建造風格的原因。
基于真實元素構建的大單元教學情境,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作為大單元核心任務的載體,使任務不突兀地存在于單元教學中,構成完整的大單元活動。
(二)設計真任務,驅動高效學習
除情境外,大單元教學任務也具備驅動性作用,任務能夠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學生在目標引領與問題引導下,深入大單元主題,走進單元內核,探究真情境中的真任務。教師要根據大單元教學目標與學生素養發展的訴求,調整教育模式,在大單元情境中置入真實任務,再設計多個小任務作為引導,使其成為學生在大單元學習中的核心驅動。
如蘇少版小學美術“廚房”“干干家務活”這兩課與勞動教育內容相關,構建大單元時,除了這兩節課程,教師還合并融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素,設計了以“團圓過中秋”為主題的學科融合式大單元課程。本單元設計驅動性任務如下:講述中華傳統文化故事,說明中秋節的來源;參與小組網絡學習,收集與中秋相關的故事,并針對該故事,創造性地完成繪畫;思考并與全班學生分享上一次過中秋時自己都做了什么?你家有哪些獨特的中秋節習俗?小組探究性討論學習結束后,正式引出本課大單元綜合實踐任務——融合食育課程,學習制作月餅。
以任務驅動大單元學習,能有效促進學生對單元知識內容的深度構建,但教師必須準確把握驅動任務難度,既要保證任務的挑戰性,使其滿足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需求,又不能讓任務過難,以免學生無法完成。
三、完善基于大單元的美術教學實踐
(一)立足現實,創設綜合實踐
為進一步提高小學美術大單元教學水平,必須在原有課程教育的基礎上優化教學實踐,強化理論與實踐的融合,突出大單元教學的實踐性、綜合性。新課標提出美術大單元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為出發點,調整大單元情境素材,并設計綜合實踐任務,使實踐任務立足現實,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美術學習需求,讓學生在實踐任務中動腦思考、動手操作,順利完成任務,獲得寶貴的大單元學習經驗。
如蘇少版小學美術“我種的植物”“蔬菜”“水零畫蔬菜”“買菜”“菜的聯想”這五節課,可根據其具體對象整合為一個大單元,設置單元主題為“瓜果蔬菜趣味繪畫”,再圍繞該主題,設計基于現實生活的趣味美術實踐。首先,教師在美術課上展示了幾幅自己繪制的畫作,畫中對象是教師親自種植的植物,繪畫色彩豐富、內容飽滿,是極為優秀的寫實畫,教師帶領學生分析了這幾幅畫,加深了學生對寫實植物畫的認識與理解。隨后,教師用提前準備好的新鮮蔬菜作為教具,要求學生認真觀察蔬菜,把握蔬菜的特征后即可開始繪畫。注意,在本次實踐活動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蔬菜觀察指導,讓學生學會繪制寫實畫所必需的細微觀察技巧,能認真觀察蔬菜的各個細節,形成深刻記憶后,使用正確的繪畫技巧展開繪畫。后續再設計大單元任務,讓學生繪制以瓜果蔬菜為主題的黑板報,并在其中展現出自然、青春、活力、朝氣等元素。
基于現實創設新穎的單元教學實踐或活動,讓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問題,為學生提供更新穎、更有趣的學習體驗,可使學生在大單元學習中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二)真實場景,遷移運用知識
基于真實場景的大單元教學活動應圍繞大單元主題展開,與常規的大單元教學情境不同,基于真實場景的大單元實踐教學活動,往往會突破課堂限制,場景不再是教師創設的虛擬情境,而是真實存在的社會化且難度極高的現實情境。學生將在此類場景資源靈活運用此前學過的知識,探索任務或解決問題,在多元化的學習體驗中達成教師設計的目標。
如教師從蘇少版小學美術“橋”入手,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建筑藝術內容,在教材已有的課程基礎上做出了補充延伸,創設以“中國橋梁藝術”為主題的大單元教學,詳細描述了古代橋梁藝術的實用性、藝術性特征與環境適應性。教師與學生共同鑒賞了我國幾大經典橋梁,分析了這些橋梁的結構特征、力學特征及其設計思路。隨后,教師帶領學生來到當地某知名公園,讓學生觀察公園中的三座橋,并使用在美術課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說明這三座橋的類型,完成橋梁的鑒賞。隨后,教師就地組織公園寫生活動,要求本次寫生以橋為畫面主體核心對象,繪畫中要體現出學到的橋梁知識,確保橋梁結構正確。
基于真實場景的大單元教學能從本質上改變傳統美術課堂教學形式,學生將在真實環境中感知美術元素,分析美術作品,獲得美術創作素材,能開闊學生知識視野,使學生養成認真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并切實提升其美術創造能力。
四、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標背景下,創新美術課堂教學形式,創設以大單元教學為核心的高效美術課堂勢在必行。教師要明確美術學科的本質特征,在了解美術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二次開發教材,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重構,優化大單元課程體系。之后,基于課標對美術教學提出的需求,設定清晰、合理的教學目標,創設真實的驅動性情境與驅動性任務,促進學生深入大單元展開高效學習。最后,立足現實生活與真實場景,組織展開大單元主題實踐,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提供有效支持。
【參考文獻】
[1]江飛.“雙減”下小學美術大單元教學設計策略的研究[J].知識文庫,2023,39(21):17-20.
[2]王明靜.解構·重組·驅動:基于任務群的小學美術大單元教學策略[J].學苑教育,2023(36):79-81.
[3]李明輝.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美術大單元教學探討[J].智力,2023(33):32-35.
[4]陳莉莉.“雙減”背景下小學美術大單元教學探究[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23(Z5):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