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單元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多元能力并優化語言學習環境。為強化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高效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小學英語教師應堅持素養導向,宏觀規劃單元目標,積極加強多元教學,圍繞主題選擇教學內容,科學提煉單元主題,高度重視化零為整,科學歸納主體框架,引導學生體驗探究。確保學生能夠深入領悟單元主題,獨立完成英語聽說讀寫學習任務,形成良好的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主題意義;小學英語;單元教學
新課改及素質教育提倡小學英語教師結合英語教材編排特征組織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圍繞單元主題統整零散教學內容,逐步完善教學體系,提升學生認知高度,強化學生知識印象。在基于主題意義組織開展單元教學活動前,小學英語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深度剖析英語核心素養內涵,保持較強的主題意義及引領意識,優化設計單元整體教學方案,站在教材剖析、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多元視角有針對性地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單元整體意識。確保學生自主遷移新舊知識,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知。
一、主題意義與單元教學
主題意義是語言學習中的關鍵內容,涉及學生的思維發展及對語篇的理解情況,與學生的核心素養密切相關。教師應結合主題意義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強化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及認知,避免學生局限于思維淺層。單元教學以單元為最小單位,以整體推進教學實踐活動為核心,教師在深度剖析教材、優化設計教學方案的過程中整體推進教學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結合舊單元知識學習新單元知識,逐步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新課標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堅持主題意義引領,組織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結合新課程標準深度挖掘教材資源,整合優質教學內容,科學提煉單元主題意義,結合主題意義組織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促使學生順利內化和自主遷移多元知識,從感性認知過渡到理性認知。
二、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單元教學對策
(一)堅持素養導向,科學規劃單元目標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強調單元整體教學,要求教師以單元主題為線索,逐步強化素養立意,深度挖掘單元主題下的教育資源,圍繞核心素養這一教學主線引導學生探索知識奧秘,確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能夠順利落地。教師應始終堅持素養導向,科學規劃單元目標,聚焦于主題意義帶領學生探索英語知識奧秘,促使學生從淺層學習過渡到深度吸收。如在圍繞“weather”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單元語篇內容有效凝練單元主題意義。語篇一主要介紹了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講解了天氣與穿著的相關知識。教師可帶領學生深度分析不同地點的不同天氣,體會城市氣候差異以及國土面積的廣袤,增強學生根據天氣選擇服飾的意識。語篇二展示了主人公與父母的對話,設置了天氣情境。教師可引導學生探討天氣狀況,嘗試利用windy、cloudy、sunny等英語詞匯各抒己見。語篇三和語篇四則分別為英文歌曲和童謠,教師可圍繞“人與自我”“人與自然”等單元主題科學提煉主題意義,指導學生站在不同視角探討天氣,讓學生意識到語言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結構。
其次,教師應聚焦于主題意義科學劃分單元學習目標,提升整體的學科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此處仍以“weather”為例,在開展單元主題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科學設定多元單元學習目標,如“能夠自主利用‘How is the weather in...?’‘It’s raining/snowing’等常見句型探討不同城市的天氣并選擇穿著”“能夠自主利用‘It may...take...with you’與他人談論天氣變化,做到未雨綢繆”“能夠結合天氣預報圖介紹某一個區域的天氣情況,自主設計活動方案”,結合多元學習目標縱向推進單元教育活動。
(二)注重多樣教學,圍繞主題選擇內容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嘗試將游戲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靈活導入影視資源和歌曲,在豐富教學手段的過程中拓展課堂教學容量,增強學生語感,提升學生記憶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確保學生能夠深度領悟主題意義,掌握單元學習技巧。在組織開展多樣教學活動前,教師首先應做好摸底工作,了解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及英語學習基礎,結合學生最近發展區對比分析及整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實現群策群力,保障最佳的教學合力。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Helping each other”時,教師可圍繞“人與社會”這一主題正確指導學生人際交往,鼓勵學生主動關心他人,和他人和諧相處。該單元中的語篇較為簡單,教師可以結合語篇遷移多元知識,圍繞“I can help ...with”及“We can...take for...”等常見短語及一般現在時等基本語法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嘗試自主描述一件事情,利用遷移式教學、互動式教學以及問題驅動式教學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避免學生局限于“啞巴式”英語。
其次,教師應以單元主題為線索,精心選擇教學內容。在單元教學中教師應圍繞主題整合相關詞匯語言知識以及句型,創設真實語言學習環境,鼓勵學生深度分析特定主題,實現活學活用。比如在“Helping each other”單元主題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度剖析課本,圍繞插圖拋出多種問題,如“What can Wang Tao do to help his classmates?”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王濤如何幫助所有人這一問題上,鼓勵學生自主完成學習清單,深入理解話題。在強化學生的知識印象后,教師可以導入“Helping each other can make us feel warm”這一主旨思想組織開展讀寫結合活動,圍繞“My friends”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小練筆任務,讓學生理性思考自己的價值及為他人提供的幫助,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確保整體教學目標能夠順利落地。
(三)提煉單元主題,高度重視化零為整
作為單元文本內容的中心議題,其主題意義不容忽略,所有的教學內容都以主題意義為線索,教師應深度剖析單元文本內容,科學提煉單元主題,在化零為整的過程中打造品質課堂,實現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全面拓寬學生視野。其中多個板塊中語篇內容與單元主題邏輯關系的分析尤為關鍵,教師應指導學生深度分析文本,嘗試站在單元整體視角了解單元中不同文本的深刻內涵、語言框架、主要內容以及語用功能,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首先,教師應結合單元中不同板塊之間的邏輯關系明確單元主題意義指向。其中單元整體意識的梳理和踐行是第一步,英語教師需要放眼全局,宏觀分析單元內容,從單元語篇中的語法、句型、詞匯、語音、文化意識著手,組織開展語言學習活動,結合單元中不同板塊之間的邏輯關系明確主題意義指向。比如在講解“Summer vacation”時,主要講解了暑期計劃。學生需掌握關鍵詞匯和常見句型,習得“Summer vacation”話題的語言交際技能,靈活運用關鍵句型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暑期生活。基于主題意義教師可鼓勵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梳理學生思路,在化零為整的過程中提升單元整體教學質量。
其次,教師應深度剖析文本與學生之間的關聯,明確單元主題探究的實際意義和價值,在深度剖析單元文本的過程中滿足學生認知期待,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在激活學生思維后,教師應結合單元主題設計多樣問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指導學生自由探討、合作互助。結合課前摸底不難看出,大部分學生被動接受家長和教師的安排,暑期活動比較簡單。只有少部分學生自主制訂暑期計劃。基于此,教師需要站在不同視角分析單元主題意義,聚焦于計劃探究的實際意義和價值將課內引向課外,讓學生在校園“小課堂”和生活“大課堂”中深刻理解所學知識,不再局限于淺層思維,一知半解。
(四)歸納主題框架,引導學生體驗探索
單元整體教學的系統性較為明顯,涉及多個教學環節和步驟。為了實現環環相扣,教師應主動歸納單元主體框架,組織開展課外練習拓展活動,強化學生實踐體驗,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教師應結合實際科學歸納單元主題與框架,提升單元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將目光聚焦于核心單詞和句型,指導學生自主分析單元知識點并學會總結概括,完善學習框架,打下扎實的學習基礎。針對學生的課內外學習表現,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生活實際及單元主題開展課外拓展練習活動,將學生的學習引向縱深,逐步開闊學生視野。
比如在教授“Summer vacation”時,教師可圍繞“團隊暑期計劃”這一主題開展拓展練習活動,強化學生對單元整體知識的理解。在確保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個人生活經驗主動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暑期所聞所見,嘗試站在where、what、how三個視角分析目的地、交通方式及活動內容,逐步升華學生思想認知,提升學生認知高度。在對話拓展練習中學生的知識框架更加完善,語言學習目標逐步落地。學習基礎較強的學生自主搜集信息,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傳統文化及地理知識,自主梳理單元整體知識內容,迅速提升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最后,教師應扮演學習顧問的角色,引導學生體驗探索,提升整體實踐教學質量。新課標倡導教師從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著手,豐富英語教學內容。在圍繞單元主題意義開展整體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結合英語核心素養基本內涵講解英語知識,調動學生探索積極性。這里仍以“Summer vacation”為例,教師可結合學生知識經驗積累組織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強化學生對繪本內容的整體感知,引導學生自主歸納繪本內容,分析收集計劃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讓學生自主梳理知識結構,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形成較強的遷移創新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基于主題意義組織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時,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迅速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更透徹及深刻,學習熱情高漲。英語教師應正視學生主體地位,理性看待小學生有限的理解能力和生活閱歷,以強化學生對單元主題的理解為基礎,科學設計多元學習情境。確保所有的教學情境都能夠指向單元目標,促使學生透徹理解所學知識,形成較強的英語核心素養,從“學英語”過渡到“用英語”。
【參考文獻】
[1]繆留花.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以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4 Then and now的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2024(7):43-46.
[2]溫蕙如.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研究與實踐:以人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2 What time is it?為例[C]//廣東教育學會2023年度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六).2023:573-579.
[3]劉培培.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探究[J].數碼精品世界,2023(5):235-237.
[4]吳方婧.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J].新教育,2023(16):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