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討了略讀課文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定位與教學實踐。略讀課文在遷移運用與鞏固訓練、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養(yǎng)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緊扣單元主題和要素、引導自主學習、強化閱讀體驗等策略,教師可以更好地發(fā)揮略讀課文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略讀課文;價值定位;教學實踐;語文素養(yǎng)
略讀課文作為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不僅在于知識的遷移運用與鞏固訓練,更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養(yǎng)。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梅花魂》為例,本文將探討略讀課文的價值定位與教學策略。通過緊扣單元主題和要素、引導自主學習、強化閱讀體驗等策略,教師可更好地發(fā)揮略讀課文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略讀課文的價值定位
(一)遷移運用知識
統(tǒng)編版教材的編排獨具匠心,略讀課文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是單元精讀課文訓練點的延伸。它在知識和技能的傳承上起著關鍵作用,承擔著遷移運用與鞏固訓練的重要使命。以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為例,《祖父的園子》聚焦關鍵語句,引導學生體會情感。而《梅花魂》則通過敘事,刻畫老華僑形象。學生在理解課文后,能運用從《祖父的園子》中學到的方法,從借物抒情角度感受老華僑的思鄉(xiāng)之情及高貴品質。如文中梅花象征著老華僑對家鄉(xiāng)的眷戀,他的種種行為都體現(xiàn)出這種情感,從而實現(xiàn)知識技能的遷移。
(二)培養(yǎng)自主學習
略讀課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獨特的地位,為學生開辟了廣闊且自主的學習天地,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教授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梅花魂》這篇略讀課文時,教師要善于利用其特點。教師可先引導學生仔細研讀閱讀提示,讓學生依據(jù)提示展開自主探究。例如,學生可從閱讀提示中了解到文章的核心主題是關于“魂”,以及梅花所承載的特殊情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嘗試自己去理解文中老華僑的行為和情感,通過分析文中對梅花的描寫,體會其象征意義,進而逐漸掌握閱讀此類借物抒情文章的方法,不斷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三)提升綜合素養(yǎng)
略讀課文在語文教學中有重要作用,能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它提供豐富語言素材和多樣表達方式,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培養(yǎng)思維能力,學生需對內容進行多種思維活動,增強邏輯和批判性思維。同時可提升審美情趣,優(yōu)秀作品含美的元素,學生閱讀能感受美,培養(yǎng)鑒賞和追求美的能力。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梅花魂》為例,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老華僑對家鄉(xiāng)那深深的眷戀之情。文中通過對梅花的細致描寫,借梅花來抒發(fā)老華僑的思鄉(xiāng)之情,學生能夠學習到這種借物抒情的表達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在情感上受到觸動,更在語言表達、思維能力和審美情趣等方面得到鍛煉和提升,從而實現(xiàn)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二、略讀課文的教學實踐
(一)緊扣單元主題和要素
1.明確單元定位
教學略讀課文時,必須從單元整體視角出發(fā),這是因為單元內的課文及其他教學資源是相互關聯(lián)、相輔相成的。教師要全面挖掘略讀課文的教學價值,需對所有相關資源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和定位。教師應深度研讀單元的語文要素以及人文主題,以此為依據(jù),精確地確定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語文要素明確了學生在語文知識和技能方面應達到的標準,而人文主題則為教學注入了情感和思想的內涵。只有將二者緊密結合,才能使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既符合語文課程的要求,又能滿足學生情感和認知發(fā)展的需要。
例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一語文要素是教學的關鍵指向。整個單元的人文主題圍繞情感表達展開,各個課文都從不同角度詮釋著情感。對于《梅花魂》這篇略讀課文,教師要緊扣單元要求進行教學。從單元整體來看,學生已在精讀課文中對情感表達有一定的認識和體會。在《梅花魂》這篇課文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梅花這一關鍵意象,從借物抒情的角度深入體會老華僑的思鄉(xiāng)之情。例如,文中多次描寫梅花的傲雪凌霜,它象征著老華僑堅貞不屈的愛國情懷和對家鄉(xiāng)深深的眷戀。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梅花的語句,分析梅花與老華僑思鄉(xiāng)之情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實現(xiàn)單元教學目標的有效遷移和深化。
2.前后關聯(lián)教學
前后關聯(lián)教學是重要的教學策略。單元內的課文相互關聯(lián),共同服務于單元教學目標。通過梳理前面精讀課文的內容,能為略讀課文教學搭建知識和情感的橋梁。這樣的關聯(lián)教學有助于學生建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深化對語文要素和人文主題的理解,更好地實現(xiàn)知識與情感的遷移,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教學中,教授《梅花魂》之前,教師需先梳理《祖父的園子》。在《祖父的園子》中,情感表達細膩且獨特,通過對園子中事物的描寫以及祖孫間的互動,展現(xiàn)出蕭紅對祖父的深深眷戀及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這些情感表達方式,如對園子里植物、昆蟲的細致描寫、祖父的言行等。然后在學習《梅花魂》時,學生可將這種對情感表達的理解遷移過來。比如《梅花魂》中通過梅花的象征意義來表達老華僑的思鄉(xiāng)之情,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這種借物抒情的方式,從而更深刻地體會老華僑的思鄉(xiāng)之情。
(二)引導自主學習
1.提供學習支架
提供學習支架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依據(jù)課文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設計具有引導性的輔助工具,即學習支架。這些支架能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降低學習難度,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它可以是問題、提示、圖表等形式,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梅花魂》教學中,教師可精心設計問題作為學習支架。例如,“梅花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義?”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關注梅花這一關鍵元素。梅花在文中不僅代表著堅韌不拔的精神,更象征著老華僑對家鄉(xiāng)的深深眷戀。“老華僑的哪些行為體現(xiàn)了他的思鄉(xiāng)之情?”這一問題促使學生仔細研讀文本,尋找老華僑的行為細節(jié),如他對梅花圖的珍視,因不能回國而傷心落淚等行為,都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思鄉(xiāng)之情。通過這些問題支架,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鼓勵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在教育領域至關重要,為學生搭建獨特學習平臺,使其擺脫傳統(tǒng)個體學習模式。在小組合作中,學生能自由交流,思維碰撞出智慧火花,成員可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不同觀點相互交織、補充。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激發(fā)其探索知識的欲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合作交流能力,為未來發(fā)展奠基。
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梅花魂》時,那是一場思想與情感交織的盛宴。學生圍坐在一起,開始分享各自對老華僑思鄉(xiāng)之情的理解。有的學生結合自己與遠方親人分別的經(jīng)歷,聲情并茂地描述著老華僑內心深處對家鄉(xiāng)那如癡如醉的眷戀,仿佛能觸摸到老人那孤獨而又深情的靈魂。在討論梅花的象征意義時,氣氛更加熱烈。有的學生從梅花在寒冬中獨自綻放的堅韌品質出發(fā),認為梅花象征著老華僑在異國他鄉(xiāng)頑強生活的精神;有的則從梅花的純潔之美,聯(lián)想到老華僑對家鄉(xiāng)純凈而又熾熱的愛。這種愛沒有絲毫雜質,就像梅花傲雪凌霜的姿態(tài)一般,歷經(jīng)歲月依然熠熠生輝。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在交流中不斷深化對課文內涵的理解,書本上的文字仿佛有了生命,將老華僑那復雜而深沉的情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充分展現(xiàn)了自己的思考,不僅提升了對課文的理解能力,還鍛煉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強化閱讀體驗
1.多元解讀文本
多元解讀在語文學習中有著重要意義。它打破了傳統(tǒng)單一解讀的局限,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這一方式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視角和理解能力,讓學生成為知識探索的主體。在多元解讀中,學生不再被動接受,而是積極挖掘文本內涵,使學習過程更具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通過從不同方向剖析文本,學生能深入理解文學作品的復雜性和豐富性,提升文學素養(yǎng)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為培養(yǎng)綜合閱讀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在學習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梅花魂》時,多元解讀展現(xiàn)出獨特魅力。從老華僑的行為來看,他對梅花圖的珍視、因不能回國而落淚等舉動,深刻體現(xiàn)出海外游子對祖國的眷戀之情。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情感,即便歲月流逝、距離遙遠,依然無法磨滅。對于梅花的象征意義,梅花傲雪凌霜的姿態(tài)象征著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的精神,也代表了老華僑在異國他鄉(xiāng)堅守民族之魂的決心。在借物抒情的表達方法上,作者以梅花為寄托,將老華僑對祖國的思念、熱愛之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學生在這些不同角度的解讀中,仿佛走進了老華僑的內心世界,感受到那份跨越山海的深情,豐富了自己的閱讀體驗,也對文學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
在學習過程中,知識若脫離了生活,就如同無根之木。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能為抽象的課文內容搭建起具象的理解橋梁。它能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和情感體驗中找到與課文的共鳴點,使知識變得鮮活起來。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課文情感和內涵的領悟,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讓學生明白文學源于生活,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所傳達的思想,提高知識的內化程度。
例如,在教授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梅花魂》過程中,當教師引導學生將課文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時,能碰撞出奇妙的思維火花。比如,讓學生回憶自己思念家鄉(xiāng)的經(jīng)歷。有的學生想起了自己在寄宿學校時,夜深人靜望著窗外明月,思念家中溫暖被窩和父母關懷的場景。那是一種淡淡的惆悵,像絲線般纏繞心頭。當把這種情感和老華僑的思鄉(xiāng)之情對比,會發(fā)現(xiàn)老華僑的情感更加深沉、復雜且持久。老華僑面對的是不同的文化、遙遠的距離,甚至可能是長期無法回歸的無奈,他們的思鄉(xiāng)之情是對祖國一草一木、風土人情的魂牽夢繞。而學生自己短暫的離家思念只是小插曲,但這一對比讓他們能更好地理解老華僑那種深入骨髓的眷戀,深刻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情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老華僑的情感世界中,感同身受。
三、結束語
總之,略讀課文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價值,教師應正確認識其價值,并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通過緊扣單元主題和要素、引導自主學習、強化閱讀體驗等策略,能夠更好地發(fā)揮略讀課文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毅.基于語文要素的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24(11):47-48,60.
[2]崔翠翠.基于單元視角的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2024(10):17-19.
[3]吳中明.基于單元整體的略讀課文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4(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