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7662(2025)06-0018-03
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全面實施的背景下,市域層面推進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面臨三大現實困境:課程實施缺乏系統性設計、“學、練、賽”鏈條存在斷層、評價體系難以支撐核心素養培育。嘉興市作為浙江省“學一練一評”一致性學校體育新樣態改革實踐市,通過實踐構建“理念統一一技術支持一協同推進一過程督導一教研聯動一科研賦能”的市域推進路徑。在此基礎上,筆者通過剖析課程方案孵化、“學、練、賽”一體化、智能監測等典型案例,系統闡述嘉興市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策略,為新時代學校體育改革提供實踐參考。
一、理念統一:明確學校體育的育人價值
理念統一是市域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的邏輯起點,通過政策解碼與“本土化”實踐,可以將國家課程方案轉化為區域育人藍圖。嘉興市通過“三階解碼法”實現理念統一。
第一階:政策解碼。組織教研員團隊深入研讀《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等相關文件、標準和地方綱要,確立“育人為本”和“健康第一”的價值共識。
第二階:現狀解碼。通過多樣化的調研方式,全面了解各縣市區學校體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包括區域的質量監測機制、學校體育考核的管理機制、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大課間和運動會的開展情況、體育教研組的校本研修能力、體育課教學計劃與實際執行狀況等。
第三階:目標解碼。教研團隊在深度解讀政策和課程標準的基礎上,依據浙江省提出的“學一練一評”一致性學校體育新樣態的基本理念,探尋目標落地的有效途徑:一是構建嘉興市《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體育工作)實施方案》,并將其作為課程標準落地的關鍵環節。二是優化區域學校體育質量監測的評價體系,遵循課程目標、內容、評價一致性原則,引導核心素養的培育,切實體現以體育人、課程育人的理念。
二、技術支持:指導市域學校體育的方案制訂
理念統一的關鍵在于構建“頂天立地”的轉化機制:“頂天”即精準把握國家課程改革方向,“立地”則是通過“本土化”改造形成可操作的育人藍圖。技術支持聚焦于課程實施方案的研制路徑,通過專業指導幫助學校構建“目標一內容一評價”一致性的實施方案,重點解決課程設計系統性不足、實施路徑模糊等操作性問題,并分三階段推進。
第一階段:仔細研讀課程標準,融合學校理念;基于學校理念,分析先備條件;參照實施建議,梳理內容體系;針對內容體系,編寫教學大綱;規劃教學進度,明確單元內容;依據學業標準,制訂評價方案,通過“六步工作法”研制“學校體育工作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通過案例評比,遴選市域內學校體育課程實施方案的典型案例,以提供借鑒參考。
第三階段:通過主題講座、案例分享、公眾號推送、先行示范校現場展示等形式,讓更多區域和學校了解學校體育工作實施方案的內涵、價值與構建路徑。
三、協同推進:制定區域學校體育的監測機制
嘉興市創新構建行政、教研和學校“三維”評價矩陣,撬動各方整合資源、協同推進,構建形成“行政主導、教研支撐、學校主體”的多元共治體系,核心目標是解決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打造“監測一反饋一改進”的閉環管理系統。
在行政層面,將體育工作考核納人學校發展性評價體系,權重設定為8%~10%? 如,桐鄉市教育局、教研室、督導室聯合推進,統一發文,明確學校體育區域質量監測的目標、內容、評價體系及賦分標準,三方合力引導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
在教研層面,開發“學一練一評”一致性學校體育新樣態監測指標體系,如桐鄉市設計實施基于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全員競賽的“雙軌”監測,其中專項運動技能監測采用“班級聯賽”的方式,將抽象的核心素養轉化為可量化的賽場行為指標,核心理念是通過真實比賽檢驗學生核心素養的達成度,且區域內各學校的參賽班級通過抽簽確定,被抽中班級全員參與,比賽成績作為學校體育質量監測的重要內容,按相應等第賦分,納入各學校體育工作發展性評價體系。
在學校層面,構建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綜合性評價體系。嘉興市作為教育部中小學生綜合素養評價試點城市,率先將綜合素質評價(滿分100分,體育占20分)按等第賦分(A等20分、B等17分、C等15分)計入中考總分。為此,各學校探索構建形成相對完整的評價體系,如嘉興市北京師范大學南湖附屬學校構建“三維一體”體育評價體系,具體通過數字化平臺整合運動能力測試( 50m 跑、跳繩等達標項目和球類等專項運動技能)、健康行為記錄(日常鍛煉頻率、營養攝入、科學作息等)和體育品德觀察(團隊合作、遵守規則等行為量表),形成學生個性化成長報告,并將報告作為體育賦分的重要依據。
四、過程督導:監督區域學校體育的方案落地
嘉興市過程督導構建了“行政督查 + 專業評估”的雙軌機制,即行政督查部門對監測過程規范性進行全程督查,教研部門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診斷、反饋,確保課程實施方案的有效執行,重點解決政策落實“虎頭蛇尾”、執行過程失真等監管盲區。相關縣(市、區)已構建相對完整的監測體系,并將傳統的經驗判斷升級為數據驅動的精準監測,有效實現從粗放管理向精細治理的跨越。
在市級層面,開展“飛行檢查”。如,在市新優質學校評估、現代化學校評選、課改先行示范校遴選、“五育”并舉典型案例孵化、教育共富共同體活動中融入項目調研,深入了解各縣市區及相關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的完善與落實情況。調研采用“方案”查閱(是否有方案)、隨堂看課、觀摩大課間、觀看運動會視頻(方案是否落實),以及學生問卷、家長訪談、教師座談(滿意度調查)等形式,深度掌握課程方案落實情況,收集信息并給予反饋。
在縣級層面,實施創新評價。以南湖區為例,其作為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在體育質量監測過程中開發了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評價體系,該體系超越了過去評價中過度關注分數、排名和單一知識傳授的局限,強調評價的發展性、過程性、多元性和生態性,通過“表現性評價”的方式,對區域內相應年級進行輪流抽測,并第一時間將結果反饋給學校,以促進學校改進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
在校級層面,推行“自我診斷”。學校行政領導、教學校長、教務處、體育教研組多方聯動,構建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監測和考核辦法。通過全員運動會、專項運動技能班級聯賽,利用體育節、教學展示周等時間進行以賽促評、以評促學的過程監測,其核心價值在于建立問題發現、反饋改進的快速響應機制。
五、教研聯動:推動區域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
教研聯動聚焦課堂教學改革,通過“市一區一校”三級教研體系的協同發力,推動基于大單元教學的教學內容整體構建實施和學校體育“學—練一評”一體化教學的落地普及,重點解決教學改革“上熱中溫下冷”的傳導衰減問題。市級層面舉辦大單元教學設計大賽,并改進教學活動評比方式,主要體現在內容不再統一規定,而是規定水平段和年級,具體內容各學校根據課程實施方案確定。上課展示的課時多為大單元的后幾節課,具體課時在評比前兩天公布,旨在推動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扎實開展大單元教學,并注重教學質量的提升。區級層面則圍繞市級比賽的具體方案,要求區域內各學校通過校內選拔、校級競賽,最終選定區級一等獎第一名參加大市比賽。整個評比過程體現卷入式參與,從各學校教研組到縣市區教研室整體重視和落實評比活動,推進學校體育課堂教學的扎實開展,實現以評促教的目的。校級層面要求扎實開展校本研修活動,確保校本研修圍繞課程方案的目標、內容、評價有序進行,并針對教研組共同面臨的難點和困惑開展系列主題教研活動。若組內無法解決,則要求相關教研員下校蹲點教研,幫助明確方向、找到破解路徑,真正實現精準指導、高效研修的目標。
六、科研賦能:物化市域學校體育的研究成果
科研賦能聚焦實踐成果的理論轉化與推廣,通過“頂層設計引領一系統研究開發一多元平臺輻射”的三階推進機制,擺脫優秀經驗難以復制的困境。
在市級層面,以課題研究和課程開發為抓手,構建“問題一實踐一成果”的閉環研究路徑。如,由市體育教研員領銜的省級課題《三體系推進:“學練評”一致性學校體育新樣態》,整合全市200余所試點校開展實踐,提煉出“目標一內容一評價”一致性的操作模型,并獲浙江省教研成果二等獎,成果發表于《浙江教學研究》;縣區及學校層面圍繞實踐痛點展開針對性研究,如南湖區提出的《運動健康評價撬動教與學變革的區域實踐探索》,海鹽縣開發的《初中體育與健康增值性評價的四維優化路徑探索》等均在《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發表。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立項相關課題20余項,發表論文80余篇,并通過多層級展示平臺加速成果轉化,包括省、市級“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區域“科研學術節”展評及校本研修推廣。嘉興市近三年相關經驗已推廣至省內多個地市,為市域實踐提供了可復制的范式。
《(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解讀于素梅/著重磅出爐!
《《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解讀
★本書是 ? 體育與健康 gt; 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簡稱《指導綱要)》研制主要負責人于素梅的權威解讀。
★本書是《指導綱要》所著力的更新體育教育教學理念與方法的“貼心講解員”,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落實《指導綱要》的行動指南。
★本書可作為全國體育課程一體化和體育教學改革系列培訓的重要學習材料。
教育部辦公廳于2021年6月23日正式頒布了《lt;體育與健康gt;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為做好《指導綱要》的培訓與貫徹落實工作,應教育科學出版社的邀請,《指導綱要》研制主要負責人于素梅研究員特別為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獨家撰寫了《指導綱要》解讀讀本。希望本書能幫助體育教研員、廣大一線體育教師等系統、全面和快捷地了解與把握《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和具體落實方略,從而有利于體育教師在新時代更好地上好體育課,打造高質量課堂。
《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是體育學科領域有史以來首個由教育部辦公廳頒發的針對教學改革的文件,具有里程碑意義《指導綱要》為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打造高質量課堂等明確了方向,為細化組織保障、督導評估等提出了要求。本書對《指導綱要》進行了全面、準確、具體、實用的解讀,旨在為教育實踐中落全、落細、落實《指導綱要》以及發揮好《指導綱要》的引領作用提供專業指導,對于保障和規范學校、教師貫徹落實“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四位一體的目標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書從《指導綱要》的起草脈絡、《指導綱要》的內容解析、《指導綱要》的落實方略三部分展開,涵蓋了政策落實、實施、評價的方方面面。全書政策把握準確,政策解讀清晰。書后附錄了從專家學者到中小學校長、體育教研員和一線體育教師各個群體對《指導綱要》的理解和感悟,從不同視角展現《指導綱要》“是什么”“怎么落實”;書后還附錄了《指導綱要》文件全文,便于讀者檢索和學習。本書稿體現了作者較突出的政策水平和專業素養,書稿內容理論知識與實踐策略相結合,給學校、教師貫徹《指導綱要》,促進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有效指導和重要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