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7662(2025)06-0058-02
引體向上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和中考體育男生力量類的重要測試內容,也是成績相對不理想的項目。為了提升學生的引體向上成績,筆者將彈力帶“一物多用”,設計了多種趣味性引體向上輔助練習,訓練游戲,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動力策略:巧練局部,激發動力
1.“鋼琴大師”
游戲目的:通過趣味練習提升手指靈活性,增強手部握力,為引體向上抓握動作奠定基礎。
游戲方法:將手指對應音符,如大拇指對應do和la、食指對應re和si、中指對應mi、無名指對應fa、小拇指對應sol。以“手指彈鋼琴”形式,用手指拉彈力帶完成指定“曲目”,如《小星星》《兩只老虎》等。游戲限時60s,學生根據自身能力選擇不同磅數的彈力帶進行挑戰。支持一人練習(圖1-1)或多人一組練習(圖1-2)。
圖1-1單人“鋼琴大師”圖1-2多人“鋼琴大師”

游戲建議:該游戲適用于引體向上初學者和能力較低的學生。
2.“角力王”爭霸
游戲目的:通過趣味對抗鍛煉直臂拉力,提升手臂力量與身體穩定性。
游戲方法:2名學生1組面對面而坐,雙手緊握彈力帶,兩人同時身體后傾,率先將對方拉離墊子者獲勝。完成直腿挑戰后(圖2-1),可改為盤腿屈膝繼續比拼(圖2-2)。
圖2-1一字并腿式“角力王”爭霸賽
圖2-2盤腿觸膝“角力王”爭霸賽

游戲建議:比賽分組時,教師可以采用同質分組,也可以讓能力弱的學生挑戰能力強的學生。
3.“彈力對決”
游戲自的:通過屈臂拉伸彈力帶的專項練習,激活手臂肌群力量,強化上肢肌肉和核心力量,提升控制力與爆發力。
游戲方法:3名學生1組,其中2人負責固定彈力帶兩端,確保其穩固,另1人采用正手握姿,向下進行屈臂拉帶動作。下拉時需將彈力帶拉至下頦位置,隨后緩慢恢復至直臂狀態。可通過仰臥姿態(圖3-1)和站立姿態(圖3-2)兩種方式完成下拉動作,增強全身協同發力能力。
圖3-1臥式“彈力對決”圖3-2站位“彈力對決”

游戲建議:固定彈力帶的學生需與施力者保持默契配合,確保練習過程的安全。
二、助力策略:提升技術,增加自信
1.“升降機”
游戲自的:“半自動”助力,增強學生上肢發力,體驗完整動作。
游戲方法:3~4名學生1組,練習者雙手握杠做引體向上準備姿勢,2名學生握住彈力帶兩端,使練習者單腳或雙腳踩住彈力帶,拉彈力帶的2名學生利用彈力帶幫助練習者完成引體向上動作(圖4)。也可以再安排1名學生站在練習者后面進行保護。
圖4“升降機”

游戲建議:兩側輔助學生需依據練習者能力差異施加不同力度。
2.“彈跳蛙”
游戲目的:通過彈力帶輔助訓練,實現“全自動”助力引體向上,強化學生全身協調發力能力與上肢拉撐力量。
游戲方法:將彈力帶固定于單杠的中間位置,練習者雙手正手握單杠,單腳或雙腳踩住彈力帶,利用彈力帶的彈力輔助完成引體向上動作(圖5)。可安排1名學生對練習者進行保護與幫助。
圖5“彈跳蛙”

游戲建議:利用彈力帶的彈力上拉時,每次要下頦過杠。
三、阻力策略:挑戰極限,培養品格
1.“泰山壓頂”游戲目的:施加下壓阻力、極限挑戰。
游戲方法:2名學生分別站于練習者前后位置,將彈力帶放置于練習者的雙肩上。當練習者完成引體向上時,兩位輔助學生將彈力帶向下壓,給練習者一定的向下壓力,增加練習的難度(圖6)。
圖6“泰山壓頂”

游戲建議:該游戲適合引體向上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強化練習,當學生在練習上拉時給一個向下壓力,在恢復成直臂的過程中不要施加向下的壓力。
2.“羊腸小道”
游戲目的:限制擺動區域,增強核心肌群的穩定性。
游戲方法:3名學生1組,其中2名學生分別站于練習者左右兩側,在練習者身體前后各拉一條彈力帶,彈力帶距離身體 30cm 練習者在做引體向上時不能碰到彈力帶,以限制身體擺動。3名學生輪換練習(圖7)。
圖7“羊腸小道”

游戲建議:該游戲適合引體向上能力較強的同學,通過區域限制,增加了練習難度。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