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背景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在總結我們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時,第一條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領導”教育,這有助于提升學生對黨的全面領導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強化使命擔當。
五年級的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增強,對于他們而言,貼近他們生活的內容更能激發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探索的欲望。高鐵是學生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交通工具,然而,高鐵的發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高鐵是鐵路發展的一個縮影,鐵路發展的過程見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這一方面卻是學生知識的盲區。基于此,筆者開展本次主題班會,讓學生從中國鐵路的發展歷史中感受到正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民族才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引導少先隊員從小聽黨話、跟黨走。
班會準備
學生:了解鐵路歷史;準備“我家的春運故事”。教師:召開班委會議,商議班會主題;準備小組合作學習材料、主題探究材料、相關視頻、課件;準備“復興號踐行卡”。
班會過程
導入 我聲音里的鐵路
師:將一枚硬幣放在桌子上,能站穩嗎?如果移動桌子,你覺得硬幣還能站穩嗎?將硬幣放在飛馳的高鐵上呢?
班會目標
3.引導學生學習鐵路精神,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為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讓我們跟視頻去見證這神奇的一幕。(播放視頻)
師:看完這個視頻,你見證了高鐵的什么?
1.通過“我聲音里的鐵路”“見證:鐵路蓬勃發展”“推進: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等環節,知道中國鐵路的發展歷程是艱辛的,成就是巨大的。
2.通過“資料搜集”“合作學習”“故事講述”等活動,感悟到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離不開鐵路人的精神品質,激發學生學習黨員先鋒的熱情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學生交流后回答。
師:中國高鐵只是中國鐵路發展的一個縮影,中國鐵路的發展經歷了什么樣的歷程呢?今天我們的班會課就走進中國鐵路,聽聽來自鐵路的聲音。
【設計意圖】游戲導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由此引入中國高鐵,揭示本節班會課主題。
環節一 見證:鐵路蓬勃發展
師:同學們,請聽來自鐵路的第一段聲音。
聲音內容: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一)瞞珊起步,是從無到有的自強
師:你知道這是誰說的話嗎?他就是中國鐵路之
父——詹天佑。
他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聲音呢?這條鐵路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之下修建的呢?課前同學們通過搜集資料了解了這段歷史,接下來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
學生匯報:
1.背景介紹
一百多年前的中國還是清朝晚期,那時候我們國家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面對列強的入侵,清政府不僅腐敗無能,還拒絕、排斥鐵路。那時候鐵路是這樣的,幾乎都是洋人修建。
圖1中國出現最早的鐵路

2.圖片展示
這條鐵路長度僅有1里,是中國出現最早的鐵路,是1865年由英國商人杜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沿著護城河修建,后被人稱為“展覽鐵路”。不久,清政府以“觀者駭怪”之由勒令拆除。
唐胥鐵路是中國自建的第一條標準軌運貨鐵路。建設期間,也曾受到當時守舊勢力的反對,到第二年才允許被建。
3.視頻觀看
吳淞鐵路是中國第一條營業鐵路,是以英國怡和洋行為首的英國資本集團擅自修建的鐵路,全長只有14.5公里。經營了一年多時間,全部被清政府贖回拆除。
4.閱讀分享
“侏儒是不可能一夜之間變成巨人的。”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出世呢!”
面對西方列強的嘲諷,學生談感受:憤怒、恥辱、難過……
師:聽了同學們的介紹,現在讓我們走進這段歷史。在這樣的情況下,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張鐵路。這條鐵路由我國一(引讀:自主設計、自主研發、自主建造)
再來聽聽詹天佑的聲音,他想表達什么?
預設: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自力更生、自強不息。
師小結:在詹天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第一代中國鐵路人對祖國深沉的愛,在他們的努力下,中國鐵路從無到有。
【設計意圖】中國鐵路的發展歷程是曲折的,而這段歷史離學生非常久遠。通過讓學生課前自主搜集資料,在課上分享交流,以及播放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時的聲音,幫助學生了解中國鐵路瞞跚起步的艱辛,知道京張鐵路修筑的意義,感受到第一代鐵路人立志報國的民族精神。
(二)興路強國,從“跟隨”到“領跑”的飛躍
過渡: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鐵路又有怎樣的發展呢?下面讓我們走進“新聞直播間”。
活動1:新聞播報知崛起播放視頻:看完這則新聞,讓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預設:我們建設了越來越多的鐵路,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
師:老師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個數字:66428公里。這段鐵路里程到底有多長呢?
出示活動要求:地球的直徑約為1.28萬公里,新中國成立后鐵路里程約6.64萬公里,我們的鐵路約能繞地球幾圈呢?
預設:5圈多。
提問:當我們用腳步丈量后更真切地感受到什么?
預設:鐵路建設越來越多、發展速度快、國家不斷強大。
師小結:是的,短短40多年,我們修建了越來越多的鐵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中國鐵路不斷崛起。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腳步丈量,學生直觀感受到新中國成立后,鐵路修建越來越多,中國鐵路飛速發展,不斷崛起。
活動2:小組學習銘進取此時此刻,鐵路向我們發出第二段聲音:
“同學們,大家好,我們是中國鐵路工人。偉大的成就是值得慶賀的,但背后的歷程也值得銘記。”
師:中國鐵路工人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聲音呢?讓我們進入小組學習。
出示:成昆鐵路、川青鐵路、青藏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和若鐵路修筑故事。
圖2湄洲灣跨海大橋

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讀一讀:四人小組共同閱讀文字材料。
說一說:在學習材料里,鐵路人攻克了什么難題?你在他們身上看到鐵路人怎樣的品質?
想一想:鐵路建設者想讓我們銘記的是什么?
學生交流分享。
師小結:中國鐵路人在海上修建了跨海鐵路,抵御了風的干擾,解決了水的問題;在大漠中修建鐵路,直面風沙,與風沙作戰;在蜀道上建設鐵路,穿山架橋,穿越地震帶我們的技術在不斷進步。
圖3和諧號

【設計意圖】播放第二段聲音,激發學生思考:鐵路建設者想要我們銘記什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從成昆鐵路、川青鐵路、青藏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和若鐵路的修建過程中看到鐵路建設者面臨的困難、擁有的品質,明白在鐵路崛起的歷程中,我們的技術在不斷進步。
活動3:溫情故事贊突破
過渡:2009年12月,武廣高鐵建成通車,將武漢到廣州的通行時間從12個小時縮減到3個小時,這是首條具有長途客運意義的高鐵,它的開通標志著中國鐵路進入“高鐵時代”。
春運故事分享:我們與高鐵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接下來讓我們進行“我家的春運故事”講述。
播放視頻:從大家的故事講述中,我們感受到中國高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以前的春運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來看一段視頻。
師小結:技術突破與創新,讓我們的生活更具幸福感。
出示復興號圖片:你認識它嗎?它是中國科技創新的又一重大成果,你知道為什么嗎?
預設1:它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
圖4復興號

預設2:它集合了很多高新技術的突破。
預設3:它的最高時速可達350公里,世界第一。
師小結:老師從你們的介紹里聽出了強烈的自豪感。是的,同學們,2004年我們引進德國、日本等國的動車組技術,生產出“和諧號”列車。現在,我們自主研發“復興號”,這是技術的“突破”與“跨越”。一輛輛奔馳著的“復興號”已然成為中國的“國家名片”。
播放第二段聲音:同學們,再聽聽鐵路的這段聲音。鐵路工人想讓我們銘記的是什么?
預設:不屈不撓、勇往直前、不怕犧牲、敢為人先、堅毅執著、不畏艱險、敬業創新…
師小結:是啊,正是在這種銳意進取、突破創新精神的引領下,中國高鐵跑出了領先世界的加速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
【設計意圖】“高鐵時代”是中國鐵路的又一次突破與跨越。本環節通過讓學生講述“我家的春運故事”、認識“復興號”,拉近學生與鐵路的距離,更激發他們的情感:感受高鐵時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激發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環節二 推進: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過渡:如今,中國鐵路已經走出國門,造福全球。你聽,在肯尼亞的蒙內鐵路上傳來這樣的聲音。
播放《蒙內之歌—鐵路修到了我家鄉》:“朋友你要來看,來看這高高的橋梁,來看這中肯共同創造的奇跡,我的家鄉,不再是遙遠的地方,我的家鄉,增添了新的模樣,我的鐵路,我的鐵路….”
提問:從這段聲音中你感受到什么?肯尼亞人民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聲音呢?
預設:快樂、激動。
播放視頻:2023年10月,雅萬高鐵投入使用。這是中國第一次將高鐵修在異國他鄉。
提問:看了這段視頻,你又有怎樣的感受?
預設:激動、自豪、開心…
補充:同學們,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雅萬高鐵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標志性代表。除了雅萬高鐵,還有中老鐵路、中歐班列、非洲莫三魯鐵路,它們都是中國鐵路走出國門的重要見證,你知道為什么我們要幫其他國家修建鐵路嗎?
預設:方便國與國之間的往來,有助于經濟的發展;增進我們國家和別的國家的友誼,大家一起努力,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世界會更加和平。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都很好!我們看到鐵路讓世界更聯通,促進了共同發展;也看到合作建設的過程增進了國與國之間的理解和友誼。那么,這其實引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我們最終想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對于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答案。
播放“習語金句”視頻。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也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面對人類面臨的挑戰,世界各國應該加強團結而不是制造隔閡、推進合作而不是挑起沖突,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習近平
師小結:中國鐵路為全球經濟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巨大貢獻。
【設計意圖】播放來自鐵路的第三段聲音,這段聲音來自國外的鐵路,學生通過聽聲音、看視頻不僅知道中國鐵路已經修到國外,更明白中國鐵路走出國門的意義—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
環節三 踐行:少年擔當復興大任
過渡:從列強掠奪中國資源的工具,到成為中國的“國家名片”,中國鐵路歷經一個世紀的發展,見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同學們,未來,我們將修建怎樣的中國發展之路,相信中國鐵路人的精神與品質一定給了你啟發,拿出“復興號踐行卡”,寫下自己的理想與行動。
小組圍繞以下問題進行交流、分享。
1.明目標
強國復興,鐵路先行。這是鐵路人一直以來的目標,少年們,你們的目標與理想是什么?
2.談困難
鐵路人為了實現目標,克服了種種困難,你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和挫折?打算如何克服?
3.知踐行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鐵路人身上的精神與品質一定深深感染了你,今后的你預備怎么做?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中國鐵路的發展史,感受到鐵路人的精神,并以此自勵,讓我們發出這樣的聲音!(引讀: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設計意圖】此環節旨在讓學生明晰自己的理想,并讓學生懂得,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需要不畏艱難、奮勇向前。
班會延伸
1.教師、家長帶領學生共同策劃“強國復興鐵路先行”愛國主義教育研學實踐活動方案,挖掘、了解鎮江鐵路發展史,尋訪鎮江鐵路建設者,了解鎮江鐵路故事,厚植學生家國情懷。
2.為中國鐵路設計名片或制作宣傳畫、小報,在年級、班級內展覽。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生長教育’理念下的小學主題班會課程化建設的區域實踐”(課題編號:B/2023/03/329)階段性研究成果]
周娟江蘇省揚中市實驗小學。
王燕江蘇省揚中市油坊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