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紀初, 歷經數十年發展的中國旅游業,正從單一觀光模式向深度休閑度假轉型。區域旅游競爭也隨之升級——從景區、城市的“單點對抗”,邁向區域旅游目的地的“綜合博弈”。
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的山東,于2007年創新推出“好客山東”文化旅游品牌,開創了全國區域旅游品牌化發展的先河。次年,央視熒屏上,泰山雄姿、趵突騰空、蓬萊仙霧等齊魯勝景,伴隨一聲渾厚的“好客山東歡迎您”,直抵觀眾心間,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這聲熱情的邀請,絕非偶然,而是深植于齊魯大地的文化基因使然。四五十萬年前,沂源人在洞穴中點燃篝火,那跳動的火焰是最早的“迎賓燈火”;兩千多年前,孔府學堂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教誨,穿越千年至今仍飽含待客的溫度;泰山十八盤的石階上,既承載過帝王封禪的莊嚴儀仗,也回蕩過挑山工與游人的爽朗笑語;水泊梁山的酒旗之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情,展現出待客的別樣方式。
加之岱青海藍的山東,自然景觀得天獨厚,歷來為游人所青睞。泰山以萬仞雄姿撐起齊魯蒼穹;黃河在此完成最后一程奔涌,將其深情注入沃土;3500公里海岸線如串珠般綴滿港灣,內陸的河湖則藏著細膩溫柔的閑適。這一切,皆令“好客山東”成為天然打卡勝地。
經過十七載深耕,“好客山東”已從單一旅游概念,升級為文旅深度融合的生態體系:在熱鬧的山東大集里,非遺手造、特色小吃升騰著人間煙火氣,讓游客在趕集中觸摸鄉土的脈動;“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將沿途的文物古跡與自然景觀串聯成線;威海千里山海自駕旅游公路直通“詩和遠方”;而樂陵影視城里的沉浸式演藝,更是成為年輕游客的新寵。此外,以“好客山東”為統領,“泉城濟南”“親情沂蒙”“好運榮成”等城市品牌次第綻放,形成“一城一特色,處處有驚喜”的文旅矩陣。
過去, 一張票根的價值止步于檢票口。如今,在山東,這張紙片被賦予更多可能——它不僅是景區的入場券,更是開啟城市深度體驗的“密碼”。一張演唱會門票,能解鎖周邊酒店、景區門票折扣;一張馬拉松比賽號碼牌,可享受住宿、餐飲優惠;一張電影票根,可以在商超購買打折優品……小小的票根串聯起多元消費場景,釋放出撬動文旅消費的大能量。
而圍繞票根打造的一系列“ 寵客”舉措,讓游客真切感受到“好客山東”滿滿的誠意。2024年《好客服務標準》的發布,更將“賓至如歸、主客共享”的熱情升華為規范:從“一客一巾一消毒”的景區細節服務,到“30分鐘響應”的投訴機制,再到“主客共享”的公共空間設計……“寵客”正從零散的熱情,轉變為有標準、有溫度、可持續的服務體系。
山東的好,不僅洋溢在“好客山東”的淳樸笑容里,更熔鑄于“好品山東”的過硬品質中。從管仲“以質取信”的治國之道,到魯班“毫厘不差”的匠心追求;從《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智慧,到賈思勰《齊民要術》蘊含的標準化理念——這些綿延千年的質量文化瑰寶,塑造了山東人忠厚守信、重諾踐行的精神品格,也成為“好品山東”的底色。
2021年2月,山東省政府印發《關于共建共享“好品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全面謀劃“好品山東”品牌建設,開啟全國區域品牌建設新范式。次年3月,首批涵蓋制造業、消費品、農產品等14類223家品牌的名單發布,品牌價值高達4.5萬億元,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
如今, “ 好品山東” 陣營中:濰縣蘿卜、魚臺大米、煙臺蘋果等地標臻選,以地道風味享譽四方;淄博陶瓷琉璃、濰坊風箏、魯錦織物等匠心手造,以傳統技藝承載文化,用創新設計點亮生活;濰柴柴油機熱效率四次刷新世界紀錄,濟南重工全球最大直徑智能盾構機“山河號”投入使用……從農產好物到手造珍品,從日用消費品到國之重器,“好品山東”無不彰顯著對品質的極致苛求。
山東省獨特的區位優勢, 更賦予了“好品山東”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開放特質。每年數萬款產品隨“好品山東”海外宣推走出國門,享譽全球。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質量”,從“山東品牌”到“世界名片”,“好品山東”正成為“中國質量”的生動縮影。
當“好客”的溫度遇上“好品”的厚道,便勾勒出山東最鮮活的模樣——這里有風光可賞,有故事可聽,有好物可尋,更有熱情可感。“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期待您來解鎖更多專屬驚喜。
編輯/刁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