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萬泉小學以“營造綠色教育生態,傳遞教育幸福”為辦學理念。綠色教育生態是一個包含自然、和諧、美好、多元、可持續發展等元素的適宜師生共同成長的教育生態系統。學校希望將其打造成人人有追求、人人有享受、人人得以發展的幸福磁場。
1.塑造品牌,開設心理教育繪本課程
萬泉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以心理教師為引領,以點帶面,將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化,初步形成一師、一室、一課、一周的品牌鏈,即彩虹老師、心理輔導室、繪本心理學堂、彩虹節。以品牌夯實心理健康教育基礎,不斷擴展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心理教育繪本課程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心理教育繪本課程以年級為單位,圍繞生命教育內容開展,主要包括人與己、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生命四個板塊,通過繪本故事和學生們一起討論他們在成長中遇到的挑戰,演練解決方法。
例如,學生們在《我有友情要出租》中體會友誼的重要,了解交友的方法;在《妮妮的紅長褲》中討論父母與子女間的相處方式;在《情感餐廳》中了解自己的情緒并且選擇調適的方法。繪本閱讀有效幫助學生們培養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態度,增強愛心和社會責任感。
2.開展活動,發揮心理周主渠道作用
萬泉小學面向全體師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彩虹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發揮主渠道作用,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基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其心理潛能,培養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并努力營造相互關愛、彼此關心、尊重差異、包容全納、幸福成長的教育生態環境,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彩虹節至今已舉辦7屆,每屆主題各不相同。教師們根據各年級學生特點,針對性設計不同的心理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習得真誠、勇敢、感恩等優秀品質。
一年級學生觀看心理宣傳片,認識彩虹信箱和心理輔導室的位置,當遇到心理困擾時可以給彩虹老師寫一封信。此外,學生還在心理輔導室參加沙盤、球浴池、自理練習等活動,初步感受如何進行心理健康自助。
二年級學生觀看有關情緒調適的動畫片,并畫出了自己和情緒的故事,讓教師走進了孩童純真的情緒世界,了解學生的內心。
三年級學生要充分利用手中的6張贊美卡,留意身邊人,身邊事,為同學、父母、老師、朋友、教職工以及周圍的人們送出最誠摯的贊美。送出點贊卡的同時,學生也收獲到了別人對自己的稱贊,真誠點贊迎來更好的自己。
四年級全體師生參加了“神奇的多米諾骨牌”活動,學生們分小組齊心協力共同搭建多米諾骨牌。活動培養了學生耐心、細致的態度與不怕輸的意志品質,發揚了團隊協作精神。
五年級學生在彩虹節中組隊出發,在彩虹志愿家長的輔助下完成三項拓展活動。活動中,組員們總結失敗的原因,在反思中不斷成長、前行。
六年級的學生要適應青春期到來后自己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也要面對即將升入初中的環境變化。在彩虹節中,我們邀請相關專家、教師進行講座,幫助學生建立面對改變時不懼怕、積極調整的良好心態。
3.建立機制,關愛特殊學生健康成長
除了面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對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也給予了特殊的關愛,做到“一個都不能少”。
學校通過實踐總結形成了以主管校長牽頭, 德育辦公室負責,心理教師主抓,班主任及任課教師配合的全員參與體系。同時,構建班主任觀察轉介、心理教師隨班觀察、如需篩查和治療的需轉介、初步制訂IEP(個別教育計劃)、邀請家長參加個案研討、實施IEP的干預流程。工作機制環環相扣、人人負責,為特殊兒童搭建成長的平臺。
我們堅持實施家庭、班級、心理資源教室三位一體的干預模式。例如,家庭中,親子關系的調整、對孩子期望值的調整、全情的陪伴;班級中,寬松、接納的氛圍,積極的評價機制,班主任的科學干預;心理輔導,積極的個別關注、適當的方法干預、綜合支持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