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小規模學校不僅是鄉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培養鄉村人才、推動鄉村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探討鄉村小規模學校的發展之路,不僅是對教育公平的追求,更是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響應。北京市懷柔區重視鄉村小規模學校的發展,積極對鄉村小規模學校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并探尋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的實踐路徑。
目前,懷柔區有5所鄉村小規模學校,包括琉璃廟鎮中心小學、寶山鎮中心小學、喇叭溝門滿族鄉中心小學、九渡河小學(九渡河學校校址之一)、黃花城小學(九渡河學校校址之一)。鄉村小規模學校在發展中面臨著共同問題:一是班額小,學生逐年減少,2024年7月招生中,有3所學校一屆學生不足10人;二是學校實際人員配置與編制標準存在結構性不匹配的問題,雖有政策的特殊傾斜和照顧,但仍難以留住優秀教師和青年教師;三是在校教師專業發展環境較薄弱,教師研修存在困難;四是留守兒童居多,家庭教育質量有待提高,家校合作存在困難;五是現代化教學設施雖不斷完善,但利用率較低,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六是教育質量有待提高,學生學科素養與城區學生存在較大差距。面對以上問題,懷柔區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堅持系統觀念、民本情懷、質量優先,多措并舉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讓鄉村孩子能在家門口上好學校。
1.優化農村學校布局
懷柔區充分考慮現實條件和學生需求,統籌規劃農村學校發展,合理調整布局。
首先,堅持合理保留。每個鄉鎮原則上應該保留一所中心幼兒園和一所中心小學。同時,注重因地制宜和特色發展,全力打造小而精的鄉村學校樣態。
其次,適當進行撤校。可根據學生數量和學生需求等實際情況進行撤校,最大化利用好教師資源,緩解教師資源不足的困境。
再次,根據實際并校。同一個鄉鎮區域內的小學不同教學點可以合并,少數鄰近的鄉鎮中心小學如果學生數量極少可以合并。懷柔區可以將北部5個鄉鎮的5所中心小學合并至湯河口地區,成立1所至少滿足600人左右寄宿規模,同時開設40個班級的全寄宿制山區學校,以集約資源,提高質量。
2.完善山區學校公共服務配套設施
建議針對山區學生分布和居住特點,面向所有山區行政村開通山區通學公交,每天由固定車輛接送學生上下學,解決學生通勤問題,所需經費由政府提供全面保障。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和初中學生,學校可以提供住宿,政府提供農村寄宿生生活補助。同時,為在山區工作的教師提供更加宜居、溫馨的教師公寓。對于學校文體設施、信息化設備、生活設施,按照“抓重點、補弱項”的思路按需配備,特別是要充分借助信息技術,推進“互聯網 + ”教育,加強空中課堂、“雙師課堂”和融合課堂建設。
3.探索推行全科教師制
義務教育階段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開足開齊課程,在鄉村小規模學校,如果不同的學科需要配備不同的學科教師,可能會造成教師配置超編,因此,可以探索推行全科教師制,既保證課程開足開齊,同時實現教師合理配置,也有利于在小學階段嘗試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或主題教學、單元教學。
4.組建山區教育聯盟
針對山區學校普遍規模較小,單個學校教師數量也較少,教師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缺少氛圍,而學校又距離城區較遠,教師參加區級教研活動不便等問題,可以推動建立山區教育聯盟,鄰近學校“抱團取暖”,就共性問題加強研討交流。自前,懷柔區正在探索由九渡河小學牽頭成立山區小學教育聯盟,建立教育合作共同體,加強教育教學交流和共性問題研究。同時,進一步推廣應用九渡河小學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的成功實踐。
就北京而言,要充分發揮北京市教育學會農村中小學教育研究會專家指導團隊作用,從學科指導、專題研究、教師培養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沉浸式、診斷式服務,指導鄉村小規模學校圍繞共性問題開展研究,如圍繞鄉村小規模學校如何開展校本教研、如何提升鄉鎮寄宿學生校園生活質量、如何利用地方資源開展特色課程建設、農村中心小學如何管理下轄完小、“互聯網+”如何助力農村中小學發展等專題進行研究和實踐。
5.因地制宜打造學校品牌
充分利用鄉村教育資源,積極探索學校課程建設,開發具有鄉村地域特色的鄉土課程。結合鄉村教育特點,統籌山區幫扶政策,一對一、點對點打通鄉村學校的成長路徑,形成一校一特色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發展新樣態。
在課后服務方面,可以通過跨校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課后活動和學習機會;充分發揮寄宿制學校全天候育人和農村教育資源的獨特優勢,合理安排學生在校時間,統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學校管理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
6.統籌落實傾斜政策
在政策落實上,采取更加靈活多元的策略,綜合考慮山區學校地理位置偏遠、教育資源匱乏、交通不便等特殊挑戰,以及在基礎設施建設、教學設備更新、師資培訓、學生資助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為山區學校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例如,針對山區學校的特殊性,依據教師管理晚自習、住宿、晨練、三餐等的實際工作量,核定學校編制;加大對山區學校的經費支持;在職稱評審中,對山區學校教師給予政策上的傾斜,最大化激勵干部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總之,鄉村小規模學校的發展問題不僅是教育層面的挑戰,也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努力,最大程度維護學生利益、發揮資源配置效益、提高鄉村學校教育質量,助力鄉村振興和教育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