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黨建”品牌標識遵循“共一個基因,立一種思路,創一個系統”的設計理念。彩虹和五角星與紅色主體構成一個開放的圓,寓意在以彩虹門為地標的“發現教育”場域中黨建發展的無限可能性與多元深邃性,又喻指在學校品牌發展之路與黨建品牌創建之路中,“黨團工少群”共振共生,同心構筑黨建引領下的學校可持續發展之路。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通州區第一實驗小學以“發現”為關鍵點,舉“發現黨建”之力,深耕學校教育的內涵化與品牌化發展,以黨建品牌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1.發展教育平臺資源,增強黨員教師主體學習力
學校開展了五項修煉工程、“3+3”骨干教師引領工程、青年教師五項攻關工程等多項教師培養工程,通過主題講座、學習討論、微黨課等途徑,開展系列特色教育活動,實現黨員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常規化、紅色教育學習系統化、愛國主義教育制度化。一是把“學思想”作為首要任務貫穿始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學校黨總支依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校級落實主題教育實施方案,整體布局,科學籌劃,深入推進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二是采取“1+3”學習模式,即1次黨支部集體學習和3次自主學習,線上與線下學習相結合。三是強化學習效果。在理論學習中,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在交流分享中,深刻領悟主題教育內涵,堅定初心、牢記使命,求真務實、潛心育人,努力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2.發掘科研課題資源,提升黨員隊伍整體研究力
學校建立了黨員教師全員參與課題研究機制,鼓勵全體黨員干部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形成濃厚的研究氛圍。舉辦專題培訓班、研討會,提高黨員干部對黨建課題研究重要性的認識,并提升他們的研究能力。開展了“學校黨支部引領黨員學習素養提升的有效途徑與方法的研究”“學校黨支部引領黨員自學能力提升的行動研究”課題研究并順利結題,申報“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策略研究——以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為例”“融合信息技術應用 提升管理能力”課題,參與“黨組織加強對中小學干部培訓工作領導的研究”子課題研究,逐步實現黨員課題研究全覆蓋。
3.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學校品牌力
在“黨團工少群”共振中,充分發揮“發現黨建”對團支部、工會、少先隊的示范引領作用。特別是在“雙減”背景下,黨員教師們主動亮身份,以創新爭優的姿態積極投身到“雙減”工作中,他們履職盡責,爭當主力軍、做好排頭兵,沖在課后服務的第一線。同時,以“環境提升百日行動”為契機,促使黨員教師積極主動回社區報到,參加主題黨日活動等,實現了黨員百分之百參與社區服務,他們用最美的行為詮釋愛與奉獻。
發乎于心,現之于行。在“發現黨建”的引領下,黨員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做好教育,讓“發現之光”引領學校走向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