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對于培智學生而言,識字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有效的識字教學,能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增強對周圍世界的認知,進而提升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然而,培智學生在認知、記憶和學習能力等方面與普通學生存在較大差異。在識字教學中,筆者探索出了適合培智學生特點的教學策略,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培智學生的全面發展。
1.凸顯直觀
培智學生理解能力、記憶力較弱,對形象化、直觀化的內容更易接受。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教師應根據字的特點選擇實物、圖文展示的方式進行教學,演示漢字的原始狀態,以幫助學生記憶字形、理解字義。利用真實的物品進行識字教學,讓培智學生通過觀察、觸摸實物,建立漢字與實際物品之間的聯系。例如,在學習“蘋果”這兩個漢字時,教師拿出一個真實的蘋果,讓學生看一看蘋果的顏色、形狀,摸一摸蘋果的表皮,聞一聞蘋果的香味,同時展示“蘋果”兩個漢字,并反復告訴學生這就是“蘋果”。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對漢字所代表的事物有更深刻的認識,便于記憶。當無法提供實物時,可借助圖片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可以收集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圖片,如動物圖片、植物圖片等,在展示圖片的同時呈現對應的漢字。例如,出示一只可愛的小貓圖片,旁邊寫上“貓”字,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中貓的特征,如毛茸茸的身體、長長的尾巴等,然后一邊指著圖片,一邊教學生認讀“貓”字。通過圖片與漢字的結合,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漢字。
2.注重趣味
培智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短,為此,教師通過趣味化教學、多感官刺激、游戲化等方式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培智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形體語言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創設形象生動的情景,讓學生將語言、表情、動作和手勢等聯系起來,內化語言,使獲得的語言信息在大腦中以“動作情景”的形式留下痕跡。教師利用漢字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識字的愿望和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識字的快樂。教師制作識字卡片,一面寫上漢字,另一面畫上與漢字對應的圖案。將卡片打亂順序放在桌上,教師說出一個漢字,讓學生找出對應的卡片,或者教師展示卡片上的圖案,讓學生說出漢字。這種游戲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識字成果。
3.聯系生活
在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生活場景引領學生學習漢字,提升識字效果。有不少漢字是對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描摹,是具體生活的再現。針對這些字的教學,可以通過展示生活中的實物,深化形象記憶,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意識。首先,教師充分利用校園環境中的文字資源進行識字教學。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常見漢字,如“門”“窗”“黑板”等;在校園的各個場所,如操場、圖書館、食堂等張貼場所名稱的標識牌。教師在日常教學和活動中,引導學生認讀這些漢字,讓學生在熟悉的校園環境中自然而然地學習識字。其次,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指導家長在家庭生活中進行識字教學。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上貼上對應的漢字標簽,如在冰箱上貼上“冰箱”,在電視上貼上“電視”等。當孩子使用這些物品時,家長引導他們認讀上面的漢字。此外,家長還可以在帶孩子外出時,引導孩子觀察路邊的商店招牌、交通指示牌等,教孩子認識上面的漢字,讓識字教學延伸到家庭生活的各個角落。這些生活中的現象都會成為學生積極識字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識字方法的引導,力求識用結合。
4.溯源文化
對于培智學生來說,單個漢字記憶相對抽象,但若把漢字轉化成一幅畫則有利于學生記憶。通過追溯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過程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漢字,從漢字起源及演變歷程出發幫助學生學習漢字,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識字教學效果。教師從漢字的古代形態出發,結合漢字的意義和演變過程,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掌握漢字。而且,將原始形體和創字意圖與內在理據清晰地擺放在學生眼前,符合大腦對漢字的認知特點,能有針對性地提高識字、寫字效率。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漢字過程中,通過展示不同階段的漢字,讓學生認識、分析漢字的發展過程,了解中國古人的智慧、漢字發展的過程以及文字背后的文化價值。例如,華夏先民通過對自然的觀察,發現了太陽和月亮的特點和變化過程,形象地創造了“日”和“月”兩個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原這些符號的圖形原型,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特點和變化,同時可以感受到我們華夏先民的思維方式和對宇宙的探索與認知。
5.善用人工智能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培智學生認識漢字。教學中,教師利用智能識字軟件,借助圖像識別技術,對書本、圖片中的漢字進行識別和解析,通過語音讀字、筆畫演示、組詞造句等功能,幫助培智學生和初學者快速掌握漢字的讀音、含義和用法。通過語言交互系統,基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智能語音助手可回答用戶關于漢字的問題,如解釋字義、辨析字形、提供漢字相關的故事或知識等,實現人機互動式的識字學習。通過有趣的互動方式、生動的多媒體展示,能提供精準的發音示范、詳細的筆畫順序指導和豐富的例句,幫助學習者正確掌握漢字的音、形、義,還可及時糾正發音或書寫錯誤。
通過多種教學策略的探索與實踐,培智學生在識字能力和語言表達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研究適合培智學生的識字教學方法,結合新的教育技術和理念,為培智學生提供更優質、更有效的識字教育,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實現自身價值。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4年度一般課題“培智學校有效落實課程標準的實踐研究”(立項編號:CDDB2452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