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中國與泰國建交50周年。50年前,當新中國與泰王國在世界風云中撥開迷霧、共同掀開兩國現代雙邊外交的扉頁,我們同步啟程,踏上了探索曼谷的歷史長路。
泰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我們用數年時間反復觀望,反復接觸,積年思考,也很難總結。但我們所知道的是,這個東南亞唯一一個從未被西方殖民的國家,在思想深處,有著相對而言最為連貫的對儒家文化的思考與借鑒。
如今,每年都有數百萬中國人赴泰國旅行、投資、創業、康養,他們每一個人都記述著所經歷的故事。正是這些故事,在詮釋“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的道理。
泰國素有“微笑國度”的美譽,是很多國人開啟海外之旅的第一站。這里有美麗的海島、潔白的沙灘、獨特的寺廟文化和誘人的美食,吸引著世界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旅游業是泰國的支柱產業,多年來在泰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占比在10%以上。泰國旅游業在亞洲起步較早,最初是作為“新馬泰”三國游的一部分。但發展到今天,泰國旅游業已經自成一體,目的地從曼谷、清邁、普吉島等擴展到蘇梅島、大城、甲米等多地,游客的選擇也日益豐富,從傳統的旅行社跟團游到越來越受歡迎的自由行,應有盡有。
除去旅游資源豐富等得天獨厚的優勢,泰國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泰國政府的大力推動。


泰國旅游與體育部是負責旅游事務的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旅游政策、監管市場秩序及國際合作談判等事務。該機構下設泰國國家旅游局,主要負責市場推廣、產品開發及國際合作等,以市場化的方式推廣泰國旅游業。
泰國國家旅游局的作用類似于一個公關公司,負責經營泰國整體的旅游形象、推廣重點旅游城市和項目。泰國國家旅游局每年都有推廣重點項目,2025年是“神奇泰國盛大旅游與體育年”,通過盛大節日、盛大時刻、盛情邀請等五大理念,展現泰國的自然美景與文化魅力,推動泰國成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泰國旅游業的高水平還體現在完善的旅游服務體系上。泰國相關管理部門、從業者對外國游客友好、熱情,在入境服務、組織接待等方面以客為尊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泰國與人為善、平和親近的國民文化,也打造了泰國旅游品牌的口碑。作為一個生活節奏舒緩的國家,泰國很好詮釋了什么是休閑度假——讓游客在一個舒適的環境里享受慢節奏的快樂時光。
當外國游客在曼谷百麗宮挑選榴蓮干時,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一旁數碼店里的移動硬盤也是名副其實的“泰國特產”。在西部數據公司泰國工廠的無塵車間里,一塊塊嶄新的移動硬盤正從這里被發往全球。
作為世界最大的移動硬盤出口國之一,泰國的自動數據處理設備與載人機動車輛、集成電路共同構成了泰國對全球出口的前三大商品。
泰國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國家,但實際上,泰國2024年旅游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14.7%,而工業產值在GDP中的占比高達29.7%。泰國是東盟國家中的“工業強國”,因此泰國人會打趣說:“外界總把我們和沙灘畫等號,但泰國的經濟骨架是鋼鐵鑄成的。”
除了數碼產品,機動車及零部件制造產業堪稱泰國工業皇冠上的另一顆明珠。在曼谷國際車展的聚光燈下,泰國的經濟引擎在轟鳴,一輛輛嶄新的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占據了展臺“C位”,其中一部分車型就出自泰國工廠。
泰國曾有“亞洲底特律”之稱,自20世紀90年代起,就確立了出口導向型汽車工業發展模式,先后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積極引進全球眾多知名汽車品牌在泰國投資建廠或設立研發中心,并將產品出口至國外。

經過多年發展,泰國已成為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國之一,并擁有較為完備的汽車產業鏈。自2015年起,泰國政府開始關注電動汽車技術,并陸續出臺政策促進電動汽車行業發展,致力于將泰國打造成東南亞電動汽車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泰國工業部常務秘書長柯布差表示,未來,泰國汽車行業將瞄準世界汽車市場的發展方向,計劃到2030年電動汽車產量占到汽車總產量的30%。
目前,包括比亞迪、上汽、廣汽、長城、長安在內的多家中國車企已在泰國建廠投產。中國車企在實現全球化目標的同時,也在助力泰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如今,工業與旅游已成為泰國經濟發展的“雙翼”,“左手螺絲刀,右手雞尾酒”的模式是泰國經濟的常態。
在旅游勝地普吉島的碼頭,游艇制造基地與五星級度假村僅一墻之隔。夜幕降臨,芭提雅中天海灘的游客舉起手機拍攝煙花秀,椰風海灘、煙花璀璨。
為了在國際上推廣泰國的文化、創意和價值,泰國專門成立了國家軟實力戰略委員會。自身潤物細無聲的發展,加上政府的助推,讓泰國文化走向國際,也吸引了更多人前來感受泰國文化的魅力。
泰國有多處古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到大城、素可泰等地專程尋訪遺產古跡的外國游客越來越多。
除了遺產古跡,泰國還有多個文化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包括孔劇、泰式傳統按摩、宋干節、冬陰功湯等。這些都是泰國重要的文化符號。
正午陽光下,涂著宋干節彩繪圖案的大象,在音樂烘托下踏出有節奏的舞步,不時拿長鼻子當“水槍”向周圍人群噴水——這是今年宋干節慶典上的一幕。據了解,每年4月13日至15日是泰國傳統新年宋干節,又稱潑水節,人們會以互相潑水的方式表達迎新祝福。2023年12月,泰國宋干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此后,為吸引全球游客,同時提振經濟,泰國政府每年都在宋干節期間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游客們也慢慢發現,盡顯松弛感的泰國旅游,與文化的連接是如此密切。
202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冬陰功湯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冬陰功湯,也叫酸辣蝦湯,是泰國中部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尤其盛行于湄南河流域。冬陰功湯不僅在泰國本土是國民美食之一,在世界各地的泰餐館里,也都是必點菜品之一。制作冬陰功湯需要新鮮蝦肉、草菇、檸檬葉、生姜、辣椒和香菜等,還有除腥味的香茅草。這道湯品是平衡風味與營養的泰式烹飪藝術的極佳體現。
雖然只有冬陰功湯入選非遺,但泰國其他美食也絲毫不遜色:黃、綠、紅咖喱各具風味,青木瓜沙拉酸辣爽脆,芒果糯米飯清甜幽香,烤豬頸肉外焦里嫩,炒河粉盡顯煙火氣……
如今,越來越多文化名人正在成為泰國文化軟實力的代言人。作為泰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的影片多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2021年,他導演的影片《記憶》斬獲第74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該部影片讓影迷直呼:泰酷啦……
(摘自《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