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子蔓
我最早認識的、自己從土里鉆出來并散葉開花的野生植物,是苦子蔓,那時候我還穿著開襠褲,故而只知道這個土得掉渣的本地小名。知道它還有更普遍的牽牛花、喇叭花的叫法,是上學以后的事。等了解到它還有一個更為詩意的“勤娘子”的名稱時,我已經賦閑在家,幾乎天天跟它糾纏在一起了。叫喇叭花很好理解,因為它開出來的花狀如敞口朝天的大喇叭,色有紅、粉、紫多種。叫它牽牛花,我只能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因為它的纏繞本領是我親眼所見。如果鏟除不及時,指頭粗的幼樹,都有可能會被它纏繞而死。在清理樹園時我發現,幼小的椿樹、榆樹、楊樹,被它螺旋式地纏繞,且歷年來纏繞上去并死掉的慘白的莖,像干硬的繩,扯都扯不下來,成為樹干的一部分。以它這種死纏爛打的功夫,牽個牛,恐怕也不在話下。為什么有的地方又叫勤娘子呢?細心人觀察到,這種草在每天雞啼頭遍就莖動葉搖,開始生長,就像那些勤勞的婦女,聞雞起身,開始一天的勞作,所以叫勤娘子。這一點我并未親見,但深信不疑。
苦子蔓這種草,原本就是野生。姥姥不疼,舅舅不愛,能不能存活,全靠它自己的造化。所以,它要自己努力,自我革命,自個兒進化出生生不息的生存本領來。喜干、耐旱,沃土田、沙礫地、石頭縫,根本不做選擇。結出種子來,就落地生根,慌不擇地地繁衍生息。如果菜園子里任由苦子蔓生長,我所種的辣椒、茄子、西紅柿根本不是它的對手。煩惱的是,它恰巧利用了栽植這些蔬菜翻松了土壤的機會,緊貼著蔬菜的根苗,使出纏繞的本領,吸足了水分和養料,比蔬菜長得還高。
這是一種苦命的草,所以我們叫它苦子蔓。在清理它們的時候,我會想起,童年時所有人都鏟它,是為了不讓它纏繞莊稼,造成糧食減產,也用它來喂豬以增肥。過去了幾十年,我都老到退休了,它還是沒有絕種,照樣生在這土里,長在這世上,開著喇叭一樣的花,結著芝麻一樣的黑籽。所以,除非它把根生在了菜苗的根部,莖葉纏繞到了菜苗上,影響到蔬菜的生長,其他地方,我都沒趕盡殺絕,它想怎么長就怎么長吧。在菜園旁的空地上,就有許多已經開花的苦子蔓,全都舉著喇叭,給菜園里的蔬菜每時每刻地喊著加油。因為對苦子蔓起了這樣的心思,所以我對其他冰草、刺蓬、駱駝草、節節草、牛筋草等也都網開一面,由著它們在地上綠,像沒娘的娃一樣野。
紅梅杏
前后五年時間,經我的手種到園子里的紅梅杏,不下二十棵。當初栽植的時候,樹根是不帶土的,看上去就是個枯枝。我挖了很大的坑,按合理的深度,墊上潮潤的土,樹苗栽下去,掩上虛土,把樹苗提一提,保證根在土里都是豎直向下的,然后把土壓實,澆上水。就是這樣嚴謹的操作,還是死了四棵,存活的只有十六株。我犯了一個低級錯誤,沒有預判到紅梅杏長勢強盛,只不過三五年的工夫,已經蓬勃如巨傘,根須如龍盤,上面遮陽不透光,下面霸地吸水分。而這塊地地勢高,機井水從地邊過,就是進不來。光照不足,澆水不夠,種的那點菜,抵不上所花的心思和力氣。五年前最早栽下去的那棵樹,一枝獨秀,舒枝散葉,郁郁蔥蔥,但就是不結一枚杏。老媽對它很有意見,不結果,還鋪下一地陰涼,影響樹底下種的菜,幾次要把它砍了去。我說:就當是個風景樹嘛,看看就好了,干嗎非要讓它結出個果子來呢?今年新開了菜地,老媽才不提這事了。沒想到,它今年突然覺悟了,開出一樹繁花來,像是要補償似的,結了繁密的果子。
其他的,第一年栽植,第二年開花,第三年結果,就像那些不好好念書急著戀愛的孩子一樣。可惜連續三年年年霜凍,一顆不留,悉數脫落,竟沒吃上一顆。今年,十六棵都開花都掛果,而且躲過了“四月八”的霜凍,四棵大樹,看上去很繁盛。可是又每日大風,一夜過去,樹底下總會有二三十顆青澀的落果。櫻桃好吃樹難栽,紅梅杏也好吃,樹同樣不好栽,長大結果了,能不能吃到嘴里,也是個未知數。成人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紅梅杏的世界里,成熟,也是遙遠的事情。
小樹,還是盡量往大里長吧。每棵樹上挑著那么一兩枚青果,就像沒成年的女子拖著她的孩子一樣讓人感到難過。我拿把樹剪,咔吧咔吧把斜枝全剪了,好好長吧,我并不指望在你們的身上吃到紅梅杏,只要綠葉年年發,能鋪下一地陰涼,就好。
草莓
草莓跟韭菜一樣,都是多年生草本。在地面上看,其莖纖細,葉子碧綠,但在土層下面,根系深而碩。如果不勤打理,每年秋天開土壤,剔除老根、枯根、死根,來年春天雖說照樣發,但只會越來越稀疏。而如果懂得繁殖的道理并勤于勞作,它的根就會蔓延,不過兩年,十幾株就可以鋪開一大片。
舊菜園的這幾株草莓,原也是移栽的。沒兩年,直接有了炕大的一方,繁盛的時候,一次可以采摘一小盆。但是自然生長的東西,都是慢的,就像從前的時光一樣;也是小的,且就是草莓自身的酸甜,怎么可能成為溫棚里種植出來的“牛奶草莓”,長出超霸的體型呢?但是人們已經習慣了溫棚里的草莓,對自然長大成熟的草莓并不待見,小孩子們更是不屑于摘食了。
去年直接用鐵鍬挖出來,不要了。
春風吹又生。這幾株是漏網之魚,它們是門前最早的綠色,也是最早開出花的植物。我于是不無愧疚地清理了枯根、黑根、莖葉下的雜草,澆了水,它又開始源源不斷地奉獻出果實。
草莓是那種四五世同堂的鮮果。最早的果實從青綠到微黃,最后滿身紅艷,還未被人摘食,后面已經陸續地開花、坐果,緩慢地長大,而更多的花開出來,這里一朵,那里一朵,既像是睜開的眼睛,打量著這個世界,又像是支棱的耳朵,在聽頭頂紅梅杏樹上麻雀的吵架聲。一旦花朵枯萎結出小小的果實,草莓的細莖就撐不住重壓,彎下腰去,藏在墨綠的葉子下,直至低到土地上,偷偷地搽脂抹粉,等你撥開葉子,才能發現一臉羞紅的成熟的草莓。
我很奇怪:麻雀們是怎么發現草莓成熟的?幾乎每一顆深藏的紅透了的草莓,都被麻雀啄食過,一個洞,或者兩個洞,幾乎貫穿了草莓果小小的身子。它們啄食了最香甜的部分,然后去啄食另一顆,像那些始亂終棄的渣男。而被它們啄破的草莓果流出香甜的汁液,立馬引來無數頭大腰細的螞蟻,很快就只剩下一個黑色的干枯的殘骸。
秋天到來的時候,我終于還是一狠心,將這幾株草莓連根挖掉了,翻地,施肥,栽植了一畦韭菜。
好多花
在每天新開辟的菜園里勞作,鏟草除蟲,但我也沒有放棄舊菜園。除了地角那一簇綠汪汪的草莓,其他地方光禿禿一片,去年種菜時覆的膜,基本上還保持著原貌。趁著有次落雨,土地墑情好,我把母親收拾的三包花籽,全部種到原來薄膜上的“窩子”里。樸素的想法是:既然樹下種菜不行,那就全部種花。至于是些什么花,我沒有問母親。也不管高矮胖瘦,赤橙黃綠青藍紫,只要它能出苗,散葉,開花,綻一地五顏六色就好。每天在新菜園巡察一番后,我必然回到舊菜園,看看花苗,同樣除草。東面的菜園,提供物質;西面的舊菜園,關乎精神。東面的菜園可以機灌,西面的花,我就提著水壺,一窩一窩搞滴灌。但顯然,菜園里的菜,因為換過了水土,拔節開花,而專門種的花,卻只是形狀不同的簇簇綠植,跟雜草好像也沒有什么不同。
我是很有耐心等待它們開出五顏六色的花朵的,凡是緩慢的事物,都是美好而值 得期待的,總有一天,它們會給我驚喜。讓我擔心的是,靠近它們的根部,往往都有一個非常標準的低矮的圓土堆——螞蟻當然有掘洞的能力,而偷懶是一切生物的本能,螞蟻也在借助植物向下扎根的力量,把自己的窩很輕松地修建在了花的根部,畢竟那里的土壤是松軟的。那么小那么多的螞蟻,有時候會爬上花的頂部,做很危險的動作。我想不明白,它們到那樣高的地方去做什么呢?那里又沒有它們需要的食物——是不是它們妨礙了開花呢?
吾愛吾園
曾經荒蕪的園子在我的手中變得潔凈有序、美麗豐饒,通過勞動改變土地的質地,改變土地的命運,土地的命運,取決于人。人改變環境,環境決定生態和諧與否,即便只是園子這樣很小的范圍。除了陽光和空氣,其他人類生存所需的一切,都可以從土地上獲得。擁有土地而不勞作,收獲的只能是荒草;擁有了土地,付出艱辛的勞動,還有情感、心血和汗水,則家園周圍的樹木、花草、流水、莊稼,也能成為鳥雀、昆蟲們的樂園。人在勞動中獲得收成,靈魂也在勞作中變得純粹和干凈;而土地上的一切動植物,在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悄然完成著生存和繁衍的全部偉大的使命。
我愛這小小的園子,就像我愛著那首民歌一樣——
園子里長的是綠韭菜
不要割
你讓它綠綠地長著
哥是陽溝妹是水
不要斷
你讓它慢慢地淌著
…………
責任編輯:田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