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山水畫壇,余建華的作品如同一泓清泉,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勾勒出山水的靈韻與精神。他的畫筆下,傳統與創新交融,自然與心境共鳴。余建華深諳傳統山水畫的精髓,卻不拘泥于程式化的筆墨套路。他的線條蒼勁而不失靈動,皴擦點染間盡顯深厚功底,無論是勾勒山石的輪廓,還是渲染云霧的縹緲,都能讓人感受到千年丹青文脈的傳承。同時,他又大膽突破,將現代藝術的構成理念與審美意趣融入其中,畫面布局新穎獨特,色彩運用巧妙大膽,既有傳統水墨的含蓄雅致,又具現代藝術的視覺沖擊力。
走進他的山水世界,每一幅都似一首無聲的詩,承載著對天地萬物的深情,仿佛踏入了一個虛實相生的夢境。巍峨的群山層巒疊嶂,在云霧繚繞間若隱若現,展現出大自然的雄渾壯美;潺潺的溪流蜿蜒而下,靈動的水紋仿佛帶著清脆的聲響;茂密的林木郁郁蔥蔥,或挺拔直立,或姿態各異,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這些景物在他的筆下,不再是單純的自然再現,而是融入了個人的情感與哲思,成為了精神世界的外化。
余建華對色彩的運用堪稱一絕。他巧妙地調配墨色與色彩的比例,時而以濃墨重彩凸顯山水的磅礴氣勢,時而以淡雅水墨營造出空靈悠遠的意境。在《云起青山》中,他以石青、石綠為主色調,描繪出青山的蒼翠欲滴,又以淡墨渲染云霧,使畫面呈現出一種如夢如幻的層次感;而在《秋山暮靄》里,金黃、赭石等暖色調的運用,將秋日山林的絢爛與靜謐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寧靜而美麗的秋景之中。
此外,余建華的山水畫還蘊含著深刻的人文精神。他以山水為載體,抒發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傳遞出一種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在他的作品中,我們既能看到“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閑適恬淡,也能感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氣概,這種精神境界的表達,使他的畫作超越了單純的視覺審美,具有了更深遠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
余建華的山水畫,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對話,是自然與心靈的深情相擁。他用一支畫筆,繪盡山水之美,寫透天地之魂,為觀者帶來一場場震撼心靈的藝術盛宴,也為當代山水畫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 。相信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他將繼續以獨特的視角和精湛的技藝,創作出更多令人贊嘆的山水佳作。
余建華
號愚夫、漁夫,北京華藝翰墨書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中心寫意山水畫導師,中國水墨畫院研究員,中國山水創作院畫家,中國書畫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委員。
作品在國家及省市展覽中入展并獲獎,刊發于《美術報》《中國書畫報》《中國城市經濟報》《文化周報》等報刊;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地方電視臺有報道;并被有關機構和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