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中石書法各體兼備,尤善行草,師宗東晉書風,博采周金漢石、碑刻法帖之長,形成溫潤而醇厚,遒勁而內斂的風格,厚重中透出靈動之氣;用筆厚重樸實、圓融含蓄,格調清新高雅,沉著端莊。結字、取勢、布局皆獨具匠心。先生的書法潔凈、明晰、澄澈、淳樸;用筆老辣,疏密得宜,舒卷自如,把胸中之氣,通過純熟的技巧,清晰傳于紙上;點畫生姿,章法得體,書文相映,煥人心儀,給讀者呈現出整體如一的感受。筆下流淌出的筆情墨韻不但深合古法,且又頗具現代審美意識,濃、淡、干、濕、枯、潤在作品中共榮共生,表現得淋漓盡致,抑揚頓挫,極具奇妙,統一又不失特色,顯示了先生駕馭筆墨的技藝。
歐陽中石
(1928年10月—2020年11月5日),出生于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陽鎮。畢業于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學院教育系書法博士生導師,當代書法家、教育家、書法理論家、京劇藝術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主要著作有《中國邏輯史》《中國邏輯思想史教程》《書法與中國文化》《中國書法史鑒》《書法教程》《中國的書法》《章草便檢》《學書津梁叢書》《章草字典》等,錄制出版了《中石唱念自娛》《武家坡》等光盤,撰寫了《中華頌》《中華美德頌》等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