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萬全山水花鳥畫作品
付萬全,2006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山東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澳門科技大學博士生在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永城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商丘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2024年《黃河源》獲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進京作品。2024年《春之源》入選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2019年《和諧家園》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2022年《黃河源》獲第七屆全國青年美展最高獎(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畫直送作品)。2024年《一曲黃河貫中原》獲批國家藝術基金美術創作個人項目。2025年入圍“新時代青年美術人才培養計劃——繪畫100”項目。2025年《南枝春暖》入選第十二屆全國工筆畫作品展。2024年《秋風塬上》入選第四屆全國青年水彩畫展。2023年《竹林群賢》入選第五屆全國中國畫展。2023年《關系》等系列作品參加中國青年工筆學術提名展。2023年《黃河塬上》獲第八屆全國畫院展進京作品。2021年教育部主辦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教育專業教師基本功展示獲個人全能一等獎。2020年《林間清音》獲第十一屆全國工筆畫作品展入會資格作品(最高獎)。2024年《黃河源》獲第十四屆河南省美術作品展一等獎。2024年《春之源》獲第十四屆河南省美術作品展一等獎。2019年《和諧家園》獲第十四屆河南省美術作品展一等獎。

付萬全黃河源紙本設色 180cm×190cm 2022年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

生活和藝術本身就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它們之間充滿矛盾,這種矛盾是產生藝術的必然趨勢。但必須通過藝術家的創作把兩者結合起來,這一過程就是把生活演變為藝術的過程。所謂藝術創作者的“生活”由兩個階段組成,前一個階段是客觀地深入生活,后一階段是主觀地體驗生活。生活是藝術創作的唯一源泉,藝術作品反映出來的生活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級、更強烈、更典型、更理性、更有集中性,因此就更帶普遍性。我的創作來源于生活,生活源泉決定了我的藝術觀念、藝術樣式以及我的藝術人生。
對于繪畫我懷揣敬畏之心,個人認為:畫畫不易天天,但必須天天想著有這么個事。猶如有個情人兒,不必天天見面,如若三天未見總會讓心底掀起波瀾。大師必須功夫在畫外,如果張旭不觀公孫大娘舞劍器估計會晚幾年悟得筆法,或許一輩子都不得開悟。那么多人看大娘舞劍器也只有張旭的認知達到了大娘的高度,所以產生了共鳴,更提升了自己的藝術水平。其他人都是看看熱鬧、打打醬油罷了。所以藝術需要不斷精進自己,自身的提高需要外力加持才能如虎添翼,完善自我。繪畫同時是非常敏感的事,繪畫前期是懵懂的狀態,稀里糊涂像無頭的蒼蠅。沒有目標,沒有表達,這個階段需要幾年時間甚至更長,有的人也會一輩子入不了繪畫的法門。所以初級階段需要多看圖片資料,反復地錘煉繪畫技法,多寫書法,通過書法掌握毛筆的特性,八面出鋒,如蟲噬木、得殺紙、留得住…。繪畫難以入門不在于技法的提高,而在于提升思維認知的高度,就是從一個面轉向另一個面的問題,而不是一個面不斷地延伸。在任何一個可以稱之為藝術的門類里,道理始終都是屬于第一位的,技法永遠只是從屬。理是道的層面,技是術的層面,學再多的術,若不通理,將僅得皮毛,流于表面,缺乏深度,不要說創新,連繼承都談不上。而畫的道,只能在傳統經典里找,在自然造化中悟。他山之石不一定能攻玉,因為很可能是來自假山。

付萬全黃河塬上紙本設色 180cm×190cm 2022年
本專題責任編輯:薛源③ 付萬全綠金紙本設色 69cm×138cm 2023年
付萬全春之源亞麻布、丙烯、宣紙、沙土 240cm×200cm 2024年


付萬全天外松 絹本設色 25cm×80cm 2018年

付萬全林間清音 絹本設色 180cm×160cm 20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