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日益深入,鄉村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成為關鍵。本文以紅旗渠精神為核心動力,探討其在推動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應用與影響,在對紅旗渠精神內涵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梳理了紅旗渠精神對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作用,為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繼續傳承和弘揚紅旗渠精神提供了新思路。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今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歷盡千辛萬苦,付出難以想象的艱苦勞作修建的人工天渠。紅旗渠的修成不但徹底解決了林縣人民千百年來缺水問題,更是在十年的修渠過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偉大的時代成就了偉大工程,偉大工程的成功修建產生了偉大精神。“修渠過程中所形成的紅旗渠精神,是林縣人民所創造的偉大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戰天斗地的又一輝煌篇章。”紅旗渠精神彌足珍貴,歷久彌新,必將在新時代發揮出巨大的精神引領價值。紅旗渠精神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發展鄉村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發揚紅旗渠精神,把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發揚光大,把“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作為紅旗渠精神之要義,必將助推鄉村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紅旗渠精神內涵
紅旗渠精神根植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蘊含著豐富而深邃的思想內涵。紅旗渠精神的內涵主要包括“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四個方面,彰顯著鮮明的黨性和人民性,是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
“自力更生”體現了紅旗渠精神中的獨立自主精神。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林縣人民沒有依賴外部力量的援助,而是依靠自身力量,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最終完成了這一壯舉。這種精神鼓勵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勇于依靠自身力量去解決問題,不依賴外部條件。
“艱苦創業”是紅旗渠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林縣人民面臨著艱苦的自然環境和匱乏的物質資源,但他們沒有被困難所嚇倒,而是憑借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通過艱苦創業、不懈努力,最終實現了引漳河水入林縣的夢想。這種精神鼓勵人們在創業過程中要勇于面對困難,敢于挑戰自我,通過艱苦努力創造美好的未來。
“團結協作”是紅旗渠精神的重要體現。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林縣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斗,形成了強大的合力。他們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共同克服了各種困難和挑戰。這種精神強調人們在面對共同目標時,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通過團結協作實現共同的目標。
“無私奉獻”是紅旗渠精神的最高境界。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無數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為了共同的目標,無私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熱血和生命。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為了集體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這種精神鼓勵人們在追求個人價值的同時,也要關注集體利益和社會責任,通過無私奉獻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
“紅旗渠精神是黨的全面領導、社會主義優越性、人民群眾創造精神的有機統一,彰顯著鮮明的黨性和人民性。”紅旗渠精神確實彰顯著強烈的黨性和人民性,這兩者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紅旗渠精神的核心內涵。
紅旗渠精神中的黨性體現
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紅旗渠的建設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黨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紅旗渠建設中發揮了領導核心作用。黨的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領人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展現了黨的堅強領導和強大號召力。
黨的群眾路線實踐:紅旗渠的建設過程充分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黨始終與人民群眾保持緊密聯系,了解群眾需求,調動群眾積極性,確保紅旗渠建設符合群眾利益。
黨的艱苦奮斗精神:紅旗渠的建設是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黨領導人民群眾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不畏艱難險阻,用雙手和簡易工具在太行山上開鑿出了一條“人工天河”。這種艱苦奮斗的精神,正是黨性在紅旗渠建設中的生動體現。
紅旗渠精神中的人民性體現
人民利益至上:紅旗渠的建設是為了解決林縣人民的飲水困難問題,體現了黨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則。在紅旗渠建設過程中,黨始終關注人民群眾的需求和利益,確保建設成果能夠惠及廣大人民。
人民主體地位:紅旗渠的建設是人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結果,體現了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主體地位。黨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紅旗渠建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人民無私奉獻:在紅旗渠建設過程中,人民群眾展現出了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為了修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有的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人民性在紅旗渠建設中的深刻體現。
紅旗渠精神是一種具有深刻內涵和廣泛影響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初心和使命的集中體現,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堅韌不拔和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在當今社會,這種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它激勵著我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紅旗渠精神對發展鄉村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作用
新質生產力與鄉村振興
新質生產力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新質生產力是信息化和工業化高度融合、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型生產力形態。新質生產力不僅關注物質資料的生產,更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它以創新為核心,通過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培育高素質人才、優化創新環境等方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展新質生產力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新質生產力通過引入先進的農業技術、智能化設備和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顯著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通過引入新技術、新產業和新模式,可以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增收渠道和生活改善機會。
發展新質生產力可以促進農業現代化。新質生產力推動了農業從傳統生產模式向現代化生產模式的轉變。通過引入智能化、自動化和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農業生產的精準管理、高效運營和可持續發展。這有助于提升農業的整體競爭力,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
新質生產力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應該積極推廣和應用新質生產力,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在新時代背景下,紅旗渠精神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紅旗渠精神與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高度契合,對于破解“三農”問題、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紅旗渠精神所蘊含的愛國主義情懷、集體主義觀念、艱苦奮斗作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紅旗渠精神與鄉村新質生產力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時期。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對于破解資源環境約束、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挖掘“紅旗渠精神”的時代內涵,對于在新時代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啟示意義。“紅旗渠精神”蘊含著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拼搏意識,體現著集體主義價值取向和開拓創新意識,這正是新時代發展新質生產力所必需的精神動力。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弘揚“紅旗渠精神”,必將激發億萬農民的內生動力,為打造鄉村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紅旗渠精神猶如璀璨星辰,照亮了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之路,扮演著無可替代的核心引領角色。這股精神力量不僅深深植根于歷史的長河之中,更在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戰略中大放異彩,成為驅動鄉村經濟轉型升級、煥發新質生產力的不竭源泉。
紅旗渠精神引領和推動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主要體現
堅定信念,勇于開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紅旗渠的建成是堅定革命理想信念,堅信這項建設祖國的事業必然成功的結果。紅旗渠精神彰顯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力,強調面對困難時在黨的領導下,保持堅定的信念和決心,勇于開拓新的道路。在鄉村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過程中,同樣需要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凝聚起人民的強大力量,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推動鄉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團結協作,共同奮斗:紅旗渠精神強調團結協作,共同奮斗,以實現共同的目標。在鄉村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中,也需要加強各方合作與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動鄉村經濟繁榮發展。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安陽調研時強調,“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紅旗渠精神倡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是推動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動力。通過自力更生和艱苦奮斗,鄉村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推動經濟的自主發展和轉型升級。
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紅旗渠精神鼓勵人們勇于創新、追求卓越。在鄉村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中,同樣需要這種創新精神,以推動鄉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升級。
紅旗渠精神不僅為鄉村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還在實際操作中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它激勵鄉村居民勇于探索未知,敢于創新實踐,不斷突破傳統產業的束縛,開辟出一條條符合自身實際、具有鮮明特色的鄉村發展道路。這種精神力量,不僅促進了鄉村經濟的快速增長,更在深層次上改變了鄉村的生產生活方式,提升了鄉村的整體面貌,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發揚紅旗渠精神,助力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發揮紅旗渠的價值引領作用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任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加強黨的領導,形成發展合力
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鄉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對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統籌規劃和組織協調。加強鄉村黨組織建設,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鄉村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強化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促進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財政扶持、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工作,確保政策措施能夠真正落到實處,惠及廣大鄉村居民。加大對鄉村人才培養和引進的力度,提高鄉村人才素質和創新能力。鼓勵和支持鄉村人才到鄉村創業創新,為鄉村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弘揚紅旗渠精神,強化思想引領
深入宣傳紅旗渠精神,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如宣傳欄、廣播、電視、網絡等,廣泛宣傳紅旗渠精神的內涵和實質,讓廣大鄉村居民深刻認識到紅旗渠精神對推動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意義。舉辦紅旗渠精神主題教育活動,如講座、展覽、演出等,引導鄉村居民學習和傳承紅旗渠精神,激發他們的發展熱情和創業激情。培養紅旗渠精神傳承人,在鄉村中選拔和培養一批具有紅旗渠精神特質的青年才俊,通過培訓和實踐鍛煉,他們可以成為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中堅力量。鼓勵和支持青年才俊在鄉村創業創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新能力,推動鄉村經濟轉型升級。
借鑒紅旗渠經驗,推動實踐創新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借鑒紅旗渠修建過程中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的經驗,加大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完善鄉村交通、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提高鄉村基礎設施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為鄉村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優化產業結構,借鑒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形成的農業與工業協同發展的經驗,推動鄉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鼓勵和支持鄉村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鄉村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借鑒紅旗渠修建過程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的經驗,加強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鄉村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提高鄉村生態環境質量。鼓勵和支持鄉村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等綠色產業模式,促進鄉村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在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發揮紅旗渠的價值引領作用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加強黨的領導、弘揚紅旗渠精神、借鑒紅旗渠經驗等。只有將這些措施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推動鄉村新質生產力的持續健康發展。
“紅旗渠就是紀念碑”,紅旗渠精神如同一股強大的正能量,不僅引領著鄉村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更以其深遠的影響力,為鄉村的全面發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與希望。總之,紅旗渠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對于激發鄉村內生動力,推動鄉村新質生產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立足新的歷史方位,賡續紅旗渠精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作者單位:中共湯陰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