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象更新。2025年的春天帶著蓬勃的希望,悄然走進了鄉村的每一個角落。在這充滿生機的季節里,本刊與您如期相見。
路暢百業昌,路通萬家富。“路”在中國文化中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它既代表著具體的道路,也象征著人生道路、發展歷程。“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從脫貧攻堅路到鄉村振興路,在這不平凡的歷程中,每一步都凝聚著汗水與智慧,每一刻都閃耀著希望的光芒。
在鄉村振興的奮斗之路上,駐村第一書記辛勤忙碌、心系群眾,用熱情與汗水,踐行著共產黨員的誓言,將答卷寫在希望的田野上,奮進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以山西省呂梁市嵐縣東村鎮麻會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劉剛為例,其扎根鄉村,以黨建為引領,在產業培育發展、基礎設施完善、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及數字鄉村建設等方面真抓實干,帶領村民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道路上穩步邁進。
在鄉村文化繁榮之路上,挖掘民俗非遺,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發展鄉村教育,提升村民文化素養;培育新時代文明鄉風,提升鄉村精神風貌;重塑鄉村文化生態,增強鄉村文化影響力。無論是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馬家小村的陶藝傳承,還是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小窯頭村的紅色文化,亦或是太原市陽曲縣棘針溝村的古建遺存,都在時光的淬煉中沉淀出鄉村獨特的人文底蘊,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的文化動能。
在鄉村產業發展之路上,朵朵黃花,綻放大同云中的致富路;顆顆粟米,堆出太原吉家崗村的創新路;串串芒果,牽起云南元江的高原產業路;片片桑茶,匯聚德州夏津的發展路。因地制宜挖掘鄉村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鋪就差異化路徑,憑多元業態繪就共富新圖景。
鄉村振興路,你我共同行!本刊愿做那架春耕的犁,深耕鄉村發展的沃土;愿為那縷穿堂的風,傳遞前沿理念與實用方法。我們深知,每一位鄉村工作者都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您的每一次嘗試、每一份努力,都在為鄉村的明天添磚加瓦。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讓我們以實干為筆,以創新為墨,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壯美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