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大盂鎮棘針溝村,柏油路寬闊平坦,兩旁的樹木長出了嫩綠的芽。民居院落整潔靜謐,青石鋪就的小徑被清掃得一塵不染,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幅和美鄉村的畫卷在這里徐徐鋪展,呈現出新時代農村的嶄新風貌。
棘針溝村隸屬于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大盂鎮,位于陽曲縣東北方向。村莊距離大盂鎮人民政府8.5千米,臨近55國道和108國道,交通條件較為便利。棘針溝村北臨小泉溝村,東接東南窊村,全村戶籍人口217戶556人,農田面積達3 500畝(約2.33平方千米)。世代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汗水澆灌著這片希望的田野。種植業作為棘針溝村的支柱產業,不僅養育了一方百姓,更孕育出淳樸的民風與深厚的鄉土情懷。
漫步村中,只見民居錯落有致,街巷干凈整潔,村道旁花草搖曳。這里沒有都市的喧囂和紛擾,唯有田園的靜謐與裊裊的炊煙。近年來,棘針溝村黨支部以黨建為引領,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在廣袤的田野上,傳統種植業煥發出新活力,溫室大棚中,草莓、番茄等果蔬長勢喜人。
與此同時,棘針溝村也在大力發展文旅產業。多處古跡的修繕,讓老建筑在新時代煥發新生;依托青山綠水,棘針溝村開發了生態田園綜合體項目,吸引了眾多城市游客前來觀光游覽;每逢節慶,村民們自編自演的“村晚”、非遺剪紙展、農耕體驗活動輪番上演,讓鄉村文化“活”了起來。
如今的棘針溝村,正以從容而堅定的步伐,走出一條“黨建強村、產業富村、文旅活村”的特色發展之路,讓田園牧歌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夯實黨建工作
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抓好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就會形成生產力、凝聚力、戰斗力。近年來,棘針溝村黨支部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推出了“談心談話+”新模式,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多元融合、特色鮮明的鄉村振興之路。
棘針溝村黨支部以常態化、精準化為目標,構建起“前端發現”察實情、“中端評估”解難題、“后端服務”暖民心的“談心談話+”立體化工作體系。
首先,棘針溝村通過組織黨員干部常態化、主動傾聽村民對產業發展、環境整治、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訴求,從而更好地了解村級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和村民的實際困難。其次,棘針溝村黨支部針對談心談話中收集到的“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問題臺賬”,聯合村民代表等多方主體,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最后,每名黨員包聯若干農戶,定期上門服務,從代繳醫保到農業技術指導,從矛盾調解到政策宣傳,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村”。
“談心談話+”這一模式的實踐,不僅卸下了黨員的思想包袱,更激發了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通過交流工作心得,強化了黨員們的責任意識。通過講述工作中的心得體會,堅定了他們扎根鄉土、服務鄉親的理想信念。“談心談話+”模式促進了黨員間的溝通與交流,增進了黨員團結,營造了積極向上、團結奮斗的整體氛圍。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棘針溝村黨支部將主題黨課作為黨員教育的“主陣地”,打造“沉浸式、互動式、實踐式”黨課新模式。主題黨課涉及黨的光輝歷程、黨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如堅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等。在主題黨課上邀請優秀黨員分享扎根基層的奮斗故事,以互動式分享引發黨員的精神共鳴;將主題黨課搬到田間地頭,在主題黨課研討中創新工作模式,以實踐促發展。
主題黨課活動的開展,不僅加深了黨員們對黨的宗旨和奮斗目標的理解,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學習、交流平臺。在主題黨課上,黨員們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交流工作經驗,這種互動不僅增強了黨員之間的團結協作,也激發了大家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
棘針溝村黨支部還組織黨員走進黨史館、紅色教育基地,通過實地參觀和情景教學等形式,沉浸式學習黨史,重溫黨的光輝歷程。
以產業謀發展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動力源泉。喜躍發集團創建于1984年,是棘針溝村的本土企業。位于棘針溝村東南的喜躍發生態園,不僅是本土企業與鄉村發展深度融合、互利共贏的生動典范,更成為村集體經濟壯大的“新引擎”。
喜躍發生態園占地面積約200畝(約13.33公頃),這里土質肥沃,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良好條件。2024年,棘針溝村以“村集體入股+企業運營”的創新模式,投資50萬元入股生態園34座高標準溫室大棚。企業承諾每年按營收額保本分紅,并于5年后全額返還股金。這一舉措既為村集體開辟了穩定的增收渠道,又為生態園注入了發展活力,形成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緊密型合作關系。
對于村民而言,喜躍發生態園不僅是“菜籃子”,更是“金飯碗”。生態園為全村及周邊農村的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園區內,一座座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棚內生機盎然:有機蔬菜的種植采用了生物防治技術,全程無農藥殘留;水果試種區里,陽光玫瑰葡萄、紅顏草莓等優質品種長勢喜人,通過精準控溫、水肥一體化管理,實現了品質與產量的雙提升。
更令人矚目的是,喜躍發生態園正積極探索“魚菜共生”新模式。在這種新型復合耕作體系下,養殖用水經過凈化,成為蔬菜的“營養液”,形成“魚肥水—菜凈水—水養魚”的生態循環。這種模式不僅能節約水資源,還能提高蔬菜產量,真正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此外,棘針溝村和喜躍發集團還計劃打造“公司+村集體+農戶”的全新管理模式,以棘針溝村全村3 500畝(約2.33平方千米)農田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村莊,定向種植各類具有觀賞性的農作物。
在這一模式下,農戶以土地和勞動力入股,公司提供種子、技術、市場“三統一”服務:統一供應優質種苗,確保品種純正;統一開展技術培訓,推廣綠色防控、節水灌溉等新技術;統一對接商超、電商平臺,解決銷售難題。村集體則扮演“橋梁”角色,負責土地流轉協調、質量監督、利益分配等事務,真正實現“種出風景、收出財富”。

村莊換新貌
近年來,棘針溝村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目標,以基礎設施升級、人居環境整治、智慧鄉村賦能為抓手,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建設成果。從道路硬化到房屋改造,從環境美化到數字治理,村莊的每一處變化都承載著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彰顯著新時代農村的蓬勃生機。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棘針溝村投資35萬元,對村莊南部的街道進行拓寬改造,硬化長度達2.5千米,在拓寬基礎上,道路鋪設了瀝青混凝土,徹底解決了會車難、排水不暢的問題。在同步實施的“綠化工程”中,880余株柏樹、金葉榆等景觀樹在棘針溝村落地生根,美化了棘針溝村的人居環境。
2024年12月,棘針溝村實施了房屋節能保溫改造工程,為全村180余戶村民的房屋披上了“新衣”。工人在房屋原有基礎上加裝了彩鋼屋頂,不僅防雨隔熱,還提升了房屋的美觀度。外墻上加裝的保溫板,配合真石漆涂層,可以提高村民家中溫度,提升墻體的隔熱和防火性能。與此同時,村民家中的自來水管道也全面更新,隨著雨污分流管網的鋪設,天然氣管道及壁掛爐安裝覆蓋率不斷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實現了質的飛躍。
此外,棘針溝村以“環境美、生態優”為目標,構建了“四級聯動”人居環境整治機制,村干部包片督導、網格員日常巡查、保潔員劃區清掃、村民落實“門前三包”,形成了完善的責任體系。每逢村里開展“衛生大掃除”,黨員干部帶頭清理衛生死角,村民自發參與垃圾分類、庭院美化。
如今的棘針溝村,街道整潔、庭院秀美,村頭巷尾處處可見村民栽種的花朵,一幅“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棘針溝村還啟動了“數字鄉村”項目,利用科技為鄉村治理插上“翅膀”。
棘針溝村在主要路口、廣場等區域安裝高清攝像頭,實現全村公共區域監控全覆蓋。這些攝像頭不僅能實時監控交通狀況,也能更好地保障村民的出行安全。
棘針溝村干凈整潔的街巷
除視頻監控系統外,“數字鄉村”項目還涵蓋了環境、水質檢測、森林防火等系統,整合治安、環保、民生等數據,極大地提升了棘針溝村的治理效能。
同時,棘針溝村的“數字鄉村”建設拓寬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渠道。棘針溝村充分激發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熱情,鼓勵引導村民結合自身特長參與環境整治、垃圾分類宣傳等工作,將村民的主動性、積極性化作了助推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
文旅融合促振興
近年來,棘針溝村充分利用村內豐富的文化資源,實現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棘針溝村的周邊有菩薩寺、觀音堂、關帝廟等多處古跡。這些古跡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是棘針溝村珍貴的文化印記。為了更好地傳承鄉土文化,凸顯地域和鄉土特色,棘針溝村加大了對古建筑的保護力度。此外,棘針溝村還在村子西面的土城墻舊址上,修建了一座仿古城墻。站在城墻之上,遠處的田野和工廠盡收眼底。城墻的修建,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休閑漫步、感受歷史韻味的好去處。
2021年,喜躍發集團出資為棘針溝村建設了一座現代化的科普基地。科普基地位于村莊南面,建筑面積達4 800平方米。科普基地建成后,棘針溝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與距離村莊1.2千米的“營響未來·千曲國際教育營地”開展合作。雙方攜手合作發展研學旅游,將科普教育、農業體驗、文化傳承等元素有機融合,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寓教于樂的學習平臺。學生們可以通過農業實踐課程,親手種植農作物,體驗勞動的艱辛與樂趣;可以參觀科普基地中的路橋博物館,了解路橋建設歷史的源遠流長;還可以參加各種文化活動,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隨著研學旅游的不斷發展,文旅產業鏈逐漸形成,為棘針溝村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了進一步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棘針溝村與喜躍發集團共同打造喜躍發生態田園綜合體項目,將農業觀光旅游和康養產業作為項目發展的主導方向,積極培育和拓展第三產業,以農業觀光、民俗風情體驗為主要特色,精心打造出一個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養、居”需求的經濟模式。
2023年,喜躍發生態田園綜合體項目被山西省工商聯認定為“萬企興萬村”山西行動省級實驗項目。
在棘針溝村,游客們可以漫步在田野中,欣賞金黃的麥浪和五彩斑斕的花海,感受大自然的饋贈;可以走進農家樂,體驗傳統的民俗風情,品嘗地道的農家美食;還可以在康養中心享受愜意時光,讓疲憊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如今,站在棘針溝村新建的城墻上,整個村莊的美景一覽無余。平坦的道路兩旁花草繁茂,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橙色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城墻下古老的廟宇、戲臺,仿佛留住了時光,一花一葉、一磚一瓦,都散發著獨特的韻味。
棘針溝村,以獨有的自然之美與人文之韻,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馳神往的鄉村畫卷,成為人們心中的桃源凈土。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棘針溝村的村民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奮力書寫和美鄉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