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創新是鄉村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白登山街道馬家小村深耕鄉村經濟,在經濟上下苦功夫,讓藝術與文化奇妙地交融碰撞,迸發出耀眼璀璨的火花,澆灌出如今的“致富花”!
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白登山街道,有一個名為馬家小村的村莊。藝術、文化與科技元素在此激情碰撞,不斷點燃鄉村經濟火花,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馬家小村依托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發展了鄉村文旅產業,精心策劃了包括北魏民俗文化街、魏唐國際陶瓷藝術空間、夢太空嘉年華在內的文化旅游項目,使得馬家小村經濟發展多點開花,貢獻了鄉村全面振興中當之無愧的“馬家小村活樣板”,為村落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

文化元素助力經濟綻放花朵
公元398年,北魏王朝將都城遷至平城,在宮城之北建成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鹿苑,專供皇室游獵,景色無比瑰麗壯觀,如同世外桃源。馬家小村位屬北魏鹿苑舊址,是大同市離中心城區最近的古村落。在北魏鹿苑的遺址上,馬家小村精心打造了北魏民俗文化街,并依托當地的文化資源,建造了如北魏鹿苑文創公社、百工造辦銅制品文創館等特色文化場所。此外,大同非遺保護展示館、北魏民俗文化園、北魏文華傳習館、大同知青文化紀念館等眾多優質項目紛紛入駐北魏民俗文化街,為當地文化傳承與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馬家小村積極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利用傳統的陶藝、剪紙、刺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非遺元素從文化符號到消費商品的躍遷,為馬家小村經濟發展打開了新的窗口。為全力將北魏民俗文化街打造為文化與經濟融合的典范,馬家小村一方面積極敞開大門,熱情歡迎非遺傳承人入駐北魏民俗文化街;另一方面,通過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力鼓勵非遺傳承人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元素巧妙融合,創作出更多兼具傳統韻味與時代特色的非遺作品,以此增強北魏民俗文化街對游客的吸引力,為馬家小村經濟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漫步北魏民俗文化街,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錯落有致,游客可以在此體驗網紅“摔碗酒”特色活動;參觀炕圍畫專題展;親手制作陶藝品、學習剪紙技巧、體驗刺繡工藝等。在此過程中,游客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而游客的到來也為馬家小村帶來了經濟收益,推動了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馬家小村為深化文旅融合發展,除打造北魏民俗文化街外,還開展豐富多樣的非遺民俗活動。2025年春節期間,馬家小村熱鬧非凡,一場以“非遺中國年·馬家小村過大年”為主題的《平城宴》新春演藝活動在魏唐陶藝制作展示園區舉辦。《平城宴》將美食與文化相結合,參照北魏崔浩所著的《食經·宮廷食》的相關記載,精心復原并呈現了大同傳統的春節美食。除為市民游客提供原生態的大同傳統的春節美食外,還配套開展文藝演出活動,讓食客們在品嘗地道美味的同時,也能結合視覺和聽覺,沉浸式感受北魏文化的獨特風韻和歷史底蘊。在舞臺上,演員們身著精致的北魏服飾,生動演繹著宮廷禮儀和古典舞蹈,仿佛為觀眾開啟了一扇通往北魏時期的大門,讓大家沉浸式地感受那個時代的韻味。
此外,在2025年春節期間,馬家小村還舉辦了書畫筆會。在這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上,眾多知名畫家與非遺傳承人齊聚一堂,他們以筆為媒、以墨為韻,現場揮毫潑墨,創作出一幅幅精美絕倫的書畫作品。這些作品充分展現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為馬家小村的文化藝術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鄉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馬家小村借助非遺文化發展文旅產業,通過打造北魏非遺民俗文化街、開展非遺民俗活動等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為游客帶來沉浸式的文化體驗,有效促進了當地文旅產業的繁榮。文旅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餐飲業、住宿業等,村民可以通過積極參與鄉村文旅項目,如為游客提供旅游服務、銷售特色農產品等方式,增加收入來源,提高生活水平,馬家小村的“致富花”開得更加鮮艷!

魏唐陶藝——鄉村經濟發展的藝術引擎
在鄉村振興之路上,馬家小村不僅依托當地文化資源發展鄉村經濟,還挖掘鄉村的藝術潛力,建設了魏唐國際陶瓷藝術空間,使之成為鄉村經濟發展的“引擎”。
魏唐國際陶瓷藝術空間以大同市古老的黑陶制作工藝為基礎,融合現代設計理念和創新技術,打造了一個集陶瓷藝術展示、創作、交流、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培植鄉村藝術土壤,釋放馬家小村鄉村經濟發展的活力。魏唐國際陶瓷藝術空間將陶瓷藝術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為游客提供了一個既能欣賞到精美陶瓷藝術品,又能體驗鄉村風情的絕佳場所。魏唐國際陶瓷藝術空間通過銷售陶瓷藝術品、提供陶瓷制作體驗服務等方式,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來源,為村莊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走進魏唐國際陶瓷藝術空間,仿佛進入了一個“陶瓷王國”。這里將黑陶與大同巖礦彩釉瓷及其背后的制瓷文化進行梳理,精選了諸多精美的陶瓷藝術品進行展示。
走入展廳內,藝術作品琳瑯滿目,從古樸典雅的黑陶罐到精美絕倫的青花瓷瓶,從簡約現代的陶瓷雕塑到色彩斑斕的陶瓷壁畫,每一件作品皆凝聚著匠心,令人贊嘆不已。陶瓷藝術家們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他們盼望著在馬家小村撒下藝術的種子,讓藝術之花在鄉土綻放。
魏唐國際陶瓷藝術空間的定位不只是陶瓷藝術品的展示平臺,更是致力于成為推動陶瓷藝術創新與發展的孵化器。這里會定期舉辦陶瓷藝術研討會、工作坊等活動,吸引了眾多陶瓷藝術愛好者和游客前往參觀交流,推動了陶瓷藝術的創新發展。此外,吸引了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黑陶藝術研究所、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工作室等的進駐,它們圍繞陶瓷藝術自由扎根,各自結合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創新理念,發掘發展潛力,實現互利共贏,這也在無形中激發了馬家小村的經濟發展活力。在這里,藝術家們相互學習、相互啟發,陶瓷藝術愛好者們結伴而至,體驗陶瓷制作的樂趣。對于村民而言,他們足不出戶便可以接受藝術的滋養,創作屬于自己的陶瓷作品,提高了其文化及藝術素養。在馬家小村,一場藝術的傳遞正在上演,“美美與共”的理念成為現實。
夢太空嘉年華——鄉村飛出的科技夢
馬家小村除在文化、藝術領域深耕,勾勒經濟藍圖之外,還利用科技元素、鄉村農業特色,將航天科技與智慧農業產業相結合,開發夢太空嘉年華園區,成為鄉村經濟與科技融合發展的范例。
夢太空嘉年華園區主要以展示航天科普為特色,以智慧農業為底色,文創旅游為發展方向,集科普教育、研學觀光、休閑體驗為一體,是一個農業科技旅游綜合體。園區建造了連棟玻璃溫室,并利用虛擬現實、巨型屏幕等現代科技手段,為游客打造了一座宜學、宜游、宜觀的專業科普知識旅游園區。
夢太空科技館是夢太空嘉年華園區中極具特色的場館,展館分為“追溯”“現今”“未知”三大展陳區域,串聯了我國長達數千年的星空宇宙脈絡,將可考證的歷史記錄及神話傳說與展覽融合,多維度展現我國對浩瀚宇宙的探索歷程。游客在這里可以近距離感受地球演變的宏偉景象,體驗太空失重漫步,用聲音點亮天燈,還可以參與航天模型展覽、科普知識問答等互動活動,開啟一場沉浸式的太空之旅。
夢太空嘉年華園區內還設有航天農業展示區,集中展示航天育種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成果。游客可以在這里近距離接觸經過太空育種的番茄、生菜等農作物,了解航天育種技術的原理和特點。同時,夢太空嘉年華園區還設有太空種植實驗區,游客可以親身體驗太空種植的樂趣,感受現代農業的魅力。
為了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夢太空嘉年華園區還設有航天兒童樂園和航天文創主題區。航天兒童樂園內設有各種航天主題的游樂設施,如模擬返回艙、太空漫步機等,讓孩子們在玩耍中了解航天知識。夢太空嘉年華園區還成為一個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為青少年提供了解航天知識和科技發展的平臺,激發了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此外,航天文創主題區還銷售各種航天主題的紀念品和文創產品,如航天模型、航天服飾等,讓游客可以將航天元素帶回家中。
夢太空嘉年華項目的成功運營,為馬家小村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一方面,項目為村莊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項目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體驗,帶動了馬家小村餐飲、住宿等產業的發展。
謀篇布局下好發展“一盤棋”。馬家小村以全局觀念引領鄉村發展,激活了鄉村的無限活力,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村民們勠力同心,將平凡的泥土化為致富珍寶。未來,馬家小村將繼續加強鄉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乘風破浪,勇創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