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質量文化體系能幫助企業應對挑戰、實現發展,已是企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它對企業發展的戰略意義顯而易見。企業需圍繞核心競爭力提升,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的新思路與新舉措,結合自身實際深化實踐,總結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體系,同時營造全員倡導、全員踐行的文化氛圍,借此提升員工思想覺悟與綜合素質,為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筑牢文化根基。基于這一需求,國有企業要發揮文化引領作用,把“五化”模型作為重要抓手,這樣才能為自身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文化動能。
“立意”做好國有企業
高質量文化體系的“固化于制”
企業要從制度層面入手,把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行為準則及使命愿景深度融入公司各項規章,搭建完整的企業文化制度體系。這一過程需實現管理制度與文化理念的和諧統一,強化文化理念的穿透力,為文化體系提供清晰遵循與堅實支撐,唯有將文化理念根植于制度之中,才能確保其在企業內部有效貫徹落實。
企業文化制度頒布實施后,要明確負責審議文化體系建設重大事項的主體。企業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作為文化建設領導機構,結合實際塑造特色價值理念;綜合部門承擔日常工作并歸口管理;各部門及基層單位負責具體執行。廣大干部員工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牢記文化理念,力爭成為企業文化的踐行者。
此外,為文化“立意”需深耕底蘊。企業可借大事記、周年慶梳理發展脈絡,挖掘并展示文化底蘊與改革成果,提煉優秀文化基因。這樣一來,既展現企業輝煌歷程,也可以總結人才培養、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鑄魂”做深國有企業
高質量文化體系的“內化于心”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國有企業肩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任,實施“鑄魂”工程,將企業文化體系“內化于心”,已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然選擇。企業文化不只是企業的精神支柱,更是凝聚員工力量、激發創新活力的關鍵。國有企業需明確,文化建設絕非可有可無,而是關乎企業長遠發展的重點。
國有企業應挖掘自身歷史底蘊與行業特色,提煉兼具時代價值和企業個性的文化理念,通過多樣文化活動、專題培訓、文化陣地建設等形式,讓這些理念深入人心,并轉化為員工自覺行動。同時,國有企業還可以梳理企業歷史、挖掘各階段優秀文化,并將其融入日常管理,或是選取關鍵發展事件為文化理念注入靈魂。
“蓄勢”做細國有企業
高質量文化體系的“外化于行”
這里總結十大渠道供國有企業參考。國有企業可打造“企業負責人講企業文化”品牌文化課,使企業管理層成為文化理念體系的領航者、篤信者與傳播者,持續深化對文化內核的解讀并提供實踐指引;定期舉辦負責人與青年員工座談會,既宣講理念也交流情感,讓企業文化在基層扎根。
企業管理層需要身體力行,在調研考察、基層授課、談心交流等環節,加強對一線員工的文化理念宣講。同時選拔精英擔任內訓師,并組建專業通訊員隊伍,提升傳播專業度與影響力,保障文化理念落地。
在線上,國有企業可依托官網、微信公眾號搭建文化陣地;在線下,可借助豐富的企業活動,讓員工在參與中感悟文化。還可挖掘內部感人事跡與典型故事,以小切口展現企業的人和事、挖掘基層員工“閃光點”,講好“企業故事”“企業人”故事,引發員工共情共行。此外,國有企業可以嘗試開展員工表彰、勞模工匠評選,拍攝宣傳片與主題小視頻,借助視聽語言展現企業文化魅力。通過這些舉措,國有企業能夠讓企業文化深入人心,成為引領員工奮斗的精神力量。
“賦能”做實國有企業
高質量文化體系的“實化于行”
國有企業以經營發展戰略為導向,堅持“三個圍繞”,能將企業的文化優勢轉化為強勁的發展動力。具體而言,就是圍繞企業發展戰略,使文化理念與經營發展目標保持一致;圍繞員工發展需求,讓文化理念緊密貼合員工需要,提升員工認同感與歸屬感;圍繞社會價值,結合企業文化履行社會責任,提升企業社會形象,助力文化落地與企業發展。
國有企業要讓企業文化更好地落地并充分發揮作用,需依托企業內部各類組織,群團組織就是其中重要一環。它是企業聯系員工的重要橋梁與紐帶,在高質量文化體系建設中,發揮其優勢能更好地凝聚合力、強化文化建設。例如,企業可以建立網上青年之家、開展青年創新創效活動,或是選樹青年模范,既能豐富員工生活,也能借文化實踐增強員工認同感與歸屬感。
除群團組織外,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同樣不可或缺,是推動文化落地的重要力量。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機構,國企工會可建立固定活動機制,定期為職工組織紅歌大賽、趣味運動會、戶外活動等,在企業內營造團結向上、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促進員工合作交流,增強幸福感與凝聚力,使企業文化通過生動的活動載體在員工心中落地生根。
企業文化建設對國有企業發展意義深遠,新時代背景下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文化凝聚發展合力,能強化員工價值觀共識,增強其對企業發展的認同與歸屬,促使員工更積極主動投身企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發展的核心,高質量文化建設能讓員工在文化熏陶中形成共同準則,有助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聚力”做實國有企業
高質量文化體系的“優化于效”
企業可結合生產經營重點工作,組建突擊隊、先鋒隊、服務隊等團隊。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團隊成員通力配合、攜手同心勇挑重任,憑借頑強拼搏的精神與精湛專業的業務能力,展現企業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影響力。這些舉措能帶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不僅能提升員工專業素養與團隊協作能力,還能增強其對企業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使員工在工作中更積極主動,愿意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讓企業文化將員工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同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
基于這樣的現狀與需求,國有企業需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構建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的工作理念文化體系,是其新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強化文化軟實力能為員工提供精神支持、激發潛能、提升企業競爭力,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更好達成這一目標,國有企業需要科學有效的方法支撐,“五化”模型便由此產生。借助“五化”模型——固化于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實化于行、優化于效,可打造高質量企業文化體系。文化立意階段,國有企業可將企業文化固化于制度奠定基礎;文化鑄魂階段,要注重讓文化內化于心增強員工認同;文化蓄勢階段,要加強文化外化表現提升影響力;文化聚力階段,要推動文化實化于行,確保滲透到企業的每個角落。國有企業運用這一模型,能有效增強文化軟實力,為硬實力發展注入動力,推動企業整體高效協同運轉。文化落地后,企業內部信息交流順暢、協作緊密,幸福風貌隨處可見,向上向善氛圍更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