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星河World商務區的夏夜,一盞路燈靜靜佇立。當有路人經過時,它便應聲亮起;遇到霧靄,濕度傳感器即刻啟動防霧模式,智能調節光線;燈桿之內,還藏著國內首座5G微基站,正默默為人們傳遞著信息流——這便是楊遠團隊于2020年4月26日建成的深圳市第一座5G智慧路燈。
照明工程里的技術革命
2013年,楊遠加入粵大明智慧科技集團。次年執掌智慧城市業務研發時,他牽頭的“智慧路燈平臺系統”項目撞上了硬茬——深圳高密度城區里,百萬級設備的實時數據處理成了攔路虎。傳統中心式架構在50萬QPS(每秒查詢率)以上的設備數據洪峰前徹底失靈,多源異構數據更是纏成一團亂麻。
楊遠帶著團隊“關起門來”啃硬骨頭,幾番頭腦風暴后,“分層邊緣計算”的破局思路終于成型。他們在各行政區部署邊緣節點做數據預處理,自研的輕量級流處理引擎直接過濾掉 ? 無效數據;更創造性地自主研發出面向物聯網設備的時空索引結構,將原本十多秒的城市級查詢速度壓進秒級,效率整整提升15倍。這套融合了邊緣計算與云計算的混合架構,既能支持多協議自適應切換,又集成AI調光算法,最終成了深圳市城管局“深圳智慧城管”的核心平臺,節能率高達" 。
深圳四十周年慶典上,上千棟樓宇同時亮燈,畫面與指令響應實現“零誤差”。這背后,是由楊遠設計的精密方案:每棟樓主控器依托GPS衛星同步信號,后臺將畫面切割成500個板塊精準傳輸,分控器再把指令送達每個像素點。“供電穩定性就是生命線。”楊遠說。這套控制系統以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為核心的照明驅動器作為基礎,搭配24位數字電流控制技術,即便在最大功率全亮狀態下,燈光畫面依舊穩如磐石。當夜幕中萬家燈火漸次亮起,映照的正是這份極致的技術匠心。
自主OS改寫規則,定義“中國智造”
2019年,舊友陳總邀請他共同執掌專注智能穿戴的微克科技。2020 年初,楊遠正式出任這家初創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團隊從幾十人擴充到兩百余人時,技術出身的初創團隊在管理上徹底卡了殼。核心成員接連離職,讓楊遠痛下決心調整管理模式。他親自牽頭,從組織文化重塑、人效體系搭建到運營流程優化,花了近一年時間給公司換“內核”
“人效就是公司的生命線。”新上線的信息系統推行精細化管理,效率提上去了,用人量反而降下來了。這份從陣痛中淬煉出的管理筋骨,為后來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2021年,微克科技實驗室燈火通明。楊遠站在白板前,馬克筆重重圈住“操作系統”四個字:“不造自主OS,智能穿戴就永遠要受制于人。”彼時行業通用安卓裁剪方案,臃腫的系統讓手表續航撐不過一天。楊遠一錘定音:“自研OS方案。”隨即牽頭成立攻堅小組。
團隊從RTOS(實時操作系統)開源技術切入,開啟全棧自研。內核工程師王博士至今記得,為降低內存占用,楊遠直接對標蘋果WatchOS。數百個日夜的極限攻關后,WearfitOS驚艷亮相——微內核架構讓流暢度提升" ,功耗降低 ,更在底層創造性嵌入AI Agent框架。當友商還在通用功能里內卷時,微克已靠醫療級體征監測算法筑起護城河。
與阿里云的技術交鋒,才是真正的實力亮劍。2020年,楊遠帶隊將支付寶與乘車碼功能植入手表端。為通過銀聯安全認證,需三次刷POS機驗證加密算法,團隊12次重寫協議,最終實現全球首個雙功能集成突破。由此,微克躋身阿里云IoT核心伙伴陣營,簽下億元框架協議。2023年云棲大會上,作為唯一受邀的非上市公司創始人,楊遠在演講臺演示搭載Wearfit OS的手表刷抖音、實時導航,瞬間引爆全場。
技術壁壘催生生態裂變。當谷歌Wear OS因高通芯片斷供陷入停滯,Wearfit OS全面適配海思、藍訊等國產芯片的優勢即刻凸顯。與第四范式的戰略合作更注入AI大模型基因,讓操作系統能“聽懂”用戶指令自動生成表盤。截至2025年,Wearfit OS裝機量突破1.2億臺,覆蓋190個國家,在巴西市占率甚至超越蘋果。深圳總部展廳里,法國設計獎金獎獎杯靜靜矗立,見證著中國操作系統的逆襲之路。
從技術深耕到邊界拓展
2024年戰略會上,楊遠在白板上寫下All in AI。當時的微克科技已經獲得深圳市國資委、第四范式等機構的戰略投資,估值突破十億。但楊遠的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戰場—端側AI。
要把AI從手機里解放出來,戴在身上,讓它用視覺、聽覺乃至觸覺感知世界。楊遠展示的新一代AI智能眼鏡原型機,輕按即可喚醒AI助手讀取郵件。而江西贛州的生產線上,工人們正調試智能戒指的微型氣囊與血壓監測模塊,誤差被死死鎖在臨床級±3mmHg。這些搭載自研AI芯片的設備,共同構成微克“端云協同”生態的神經末梢。
最關鍵的落子,是與北斗的深度融合。2024年,微克參與的“北斗高精度定位及支付技術”項目斬獲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二等獎。項目工程師展示的測試視頻里,戶外工作者佩戴的手表遭遇險情時,一鍵即可觸發北斗定位與加密支付功能,救援人員憑厘米級定位精準抵達。“政府機構需要軍工級安全。”楊遠點出技術內核——銀聯加密芯片與北斗三頻定位的深度融合,讓穿戴設備跳出消費電子的邊界。
步入微克科技龍華總部展示廳,墻面“WAKE UP”的英文標識在光影中熠熠生輝。從點亮城市的路燈到守護身體健康的腕表,從50萬節點管理系統到1.2億終端操作系統,楊遠用12年技術長征詮釋:“真正的創新從不是跟風,而是在無人區修路。”當行業扎堆熱議大模型參數規模時,他正帶著團隊攻堅端側模型輕量化——這條少有人走的路,或許正是中國AI穿越周期的密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