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盱眙縣農廣校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以農民需求為導向、以促進產業興旺為目標,創新實施“一二三四”培育工作法,推動高素質農民培育從“任務型”向“服務型”“節點型”“鏈條型”轉變,構建起精準化培育體系,在鄉村人才振興道路上奏響和美樂章。
一、錨定“一”條主線基調
盱眙縣農廣校將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置于鄉村振興戰略全局中謀劃,以提升培育質效為主線,構建“政策保障+機制創新+典型引領”的工作格局。
強化政策支撐體系。盱眙縣將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納入“人才新政20條”,從創業資助、教育培訓等五個維度強化政策支持,為鄉村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笆奈濉币詠恚醒?、省級財政每年用于縣級農民教育培訓的資金超過200萬元。
創新培育工作機制。盱眙縣農廣校緊扣鄉土產業需求,通過前期走訪調查,摸清小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基本情況,分類施策,統籌安排,多方論證,精準制定縣域實施方案。搭建“涉農院校+科研院所+農業園區”協同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滿足農民對培訓的多樣化需求,不斷提高培育成效。
加強典型選樹推介。樹立宣傳一批業態新、模式新、效益高的創業創富典型案例及發展能力強、示范作用好的高素質農民,營造有利于高素質農民成長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聚焦“二”大核心維度
盱眙縣農廣校精準把握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兩大關鍵領域,構建產業發展與人才成長深度融合的培育生態。
鍛造產業發展動力源?!笆奈濉币詠?,盱眙縣用產業化思維發展農業、功能化理念拓展農業、品牌化策略經營農業和項目化辦法實施農業,構建以綠色稻蝦為主導、精品果蔬為特色、農業休閑觀光與數字農業為延伸的綠色生態循環發展的農業產業體系。根據盱眙縣現代農業發展要求,規劃形成“一核四區”的空間布局,其中“核”為盱眙縣各鎮街66.5萬畝的稻蝦產業核心區,“區”為4個生態農業建設區,形成“區域特色鮮明、產業鏈條完整”的現代農業格局。
打造人才賦能活力源。盱眙縣農廣校繪制盱眙縣13個鎮街人才分布地圖,圍繞產業布局,統籌政府及社會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實施“三類培訓”精準滴灌。技術普及型培訓,圍繞全年關鍵農時農事,以穩產保供、地方產業發展等為培訓專題,年計劃培訓2000人次。技能提升型培訓,依托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強化實踐實訓,發揮產業示范、引領作用。創業創新型培訓,聚力打造盱眙龍蝦“土特產”文章,緊扣“種苗、擴面、加工、標準、品牌”五大重點,延伸培育鏈,服務融合產業鏈。拓展高素質農民學歷教育,實行學習費用減免,融合疊加農業創新創優帶頭人評比評選,給與表彰獎勵,培養盱眙龍蝦全產業鏈人才,為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三、創新“三”類培訓矩陣
盱眙縣農廣校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構建分層分類的培育體系,年培訓規模3000余人次。
技術普及筑基工程。以小農戶為培訓主要對象,圍繞地方主導特色產業,開展糧食穩產增效、農業“四新”(新技術、新裝備、新品種、新模式)技術、支農惠農政策等內容培訓。普及型培訓人數占全年高素質農民培育任務的50%,覆蓋所有涉農鎮(街道)、農村(社區)。培訓時間一般為上半年、下半年各1次,每次安排3個以上培訓專題。
技能提升賦能工程。以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業人員、返鄉創業者等為主要對象,開展農業產業建設與新業態、農業產業化經營與社會化服務、涉農法律與支農惠農政策等內容培訓,培訓時間不少于3天,通過“理論教學+實踐操作”提升專業技能。
創業創新領航工程。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農業創業創新帶頭人等為培訓主要對象,圍繞生態農業與綠色生產、品牌建設與市場營銷、農業經營管理與金融保險等內容開展培訓。創業創新型培訓規模占全年高素質農民培育任務的10%,集中培訓總時長不少于7天,其中創業實踐實訓時間不低于2天。開展2次現場指導服務,形成受訓學員“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培訓鏈條。
四、打造“四”季培育場景
盱眙縣農廣校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為脈絡,開展應季專題培訓,讓培育工作貫穿全年。
春訓強基保糧安。為全力做好冬春農民大培訓,圍繞國家糧食安全與重要農產品供給的主題培訓班在每年春節后定期集中舉辦,通過解讀中央一號文件、糧食保護價格等政策,第一時間傳遞“三農”聲音,讓廣大農民吃上“定心丸”。各鎮街同步開展春季農業技術培訓,內容重點涵蓋小龍蝦苗種繁育技術及小麥、油菜苗期田間管理要點。
夏培提質護生態。盱眙縣農廣校聚焦“農田退水、漁業尾水、畜禽糞污”生態農業建設重點工作,結合盱眙縣科學技術協會科普宣傳周活動安排,邀請南京農業大學、省市科研院所等行業專家,舉辦農業綠色種植單產提升、稻田綜合種養、畜禽高效養殖相關培訓班等。通過培訓,提升基層一線農產品質量安全隊伍生產管理水平。2024年,盱眙縣新獲證綠色食品6個,累計獲證綠色食品80個,有機產品5個。
秋訓增效創品牌。為打造盱眙縣農業品牌產品,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盱眙縣農廣校抓住農民豐收節前后農產品收獲和城鄉節慶消費的有利時機,做好“土特產”文章,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農產品直播帶貨培訓,推薦學員參加盱眙縣農民豐收節農產品電商直播大賽。從實操到實戰,打通“學用貫通”培育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有6名選手獲得盱眙縣“十佳鄉村振興助農電商主播”稱號。
冬訓蓄能促提升。2024年結合“三下鄉”,盱眙縣農廣校在盱眙縣13個鎮街各選取1個村(社區)開展素質素養培訓,共培訓農民812人。邀請縣委黨校教師進行黨的政策法規專題授課,縣人民醫院醫生講解農村常見病的預防,農民身邊的“道德模范”“盱眙好人”現身說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為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優選全縣“有意愿、有基礎、有經驗”的高素質農民86人,組織開展“數智”新農人技能應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不斷夯實農業農村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力資源基礎。
如今的盱眙大地,一批產業體系“頭雁”群體,正成為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他們通過“聯農”向下扎根,厚植沃土,促進了富民產業發展;通過“帶農”向上生長,群雁齊飛,書寫著鄉村全面振興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