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自然資源警察(Natural ResourcePolice)歷經百年發展,已逐步構建起一套全方位、多層次的執法體系。其職責范疇從傳統的漁獵管理,逐步拓展至生態資源保護、公共安全維護以及跨部門協同治理等多個維度。在科技賦能的時代背景下,美國自然資源警察通過引入先進技術手段,不斷革新執法模式,提升執法效能。同時,美國各州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執法實踐。

一、核心職責體系:從傳統執法到多維治理
(一)生態資源保護執法
美國自然資源警察的生態保護職責已從早期的單純打擊盜獵,逐步拓展為涵蓋非法占地、盜采礦產、污染排放等多元行為的綜合監管體系。為實現精準執法,美國構建了“天一空一地”一體化立體監測網絡。華盛頓州利用高分辨率衛星遙感技術,對全州耕地進行實時監測,成功識別并遏制了多起耕地非糧化行為。一旦發現疑似違規圖斑,立即派遣無人機進行實地勘查,獲取高清影像資料,為后續執法行動提供確鑿證據。地面巡查隊伍則借助先進的地理信息系統(GIS),對重點區域進行定期巡邏,確保執法無死角。
在證據固定與追溯方面,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為生態資源保護執法帶來了革命性變革。特拉華州通過區塊鏈技術,將執法過程中獲取的各類證據,如現場照片、視頻、檢測報告等,進行加密存儲,確保證據鏈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執法的公信力,還為后續的司法訴訟提供了堅實保障。
(二)公共安全與災害應對
美國自然資源警察在公共安全與災害應對領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馬里蘭州自然資源警察局配備了先進的貝爾429直升機,具備強大的空中救援能力。該直升機可在4.5小時內覆蓋全州,優先執行醫療急救任務,為突發疾病或受傷的人員提供及時的救援服務。2023年,該直升機參與搜救行動超過200次,成功挽救了眾多生命。

在水下作業方面,弗吉尼亞州的水下作業團隊裝備了先進的側掃聲吶系統,能夠對水下環境進行高精度探測。該團隊曾利用這一技術,成功打撈沉船證據,并鎖定了污染源,為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提供了關鍵支持。
紐約州環保警察(具有自然資源警察的職責)與聯邦調查局(FBI)聯合開展跨境危險廢物走私專項行動。通過情報共享與協同執法,成功查獲含多氯聯苯變壓器油300 噸,有力打擊了跨境環境犯罪行為,維護了區域生態安全。
(三)跨部門協同治理
美國自然資源警察與聯邦、州及地方機構建立了緊密的三級聯動機制,實現了信息共享、資源整合與協同作戰。西弗吉尼亞州與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USFWS)合作,共建瀕危物種數據庫。通過DNA追蹤技術,警方成功破獲多起非法象牙貿易案件,有效打擊了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鏈條。
二、人員選拔與職業發展:精英化培養路徑
(一)基礎資格與招聘程序
成為美國自然資源警察需滿足嚴格的基礎資格要求。以馬里蘭州為例,申請人必須為美國公民,年齡在21~37歲之間,擁有高中以上學歷,且無犯罪記錄。
申請人需經過書面考試、體能測試、面試、測謊與心理評估、身體檢查、綜合評估等環節,擇優錄取。
(二)培訓體系與職業晉升
美國自然資源警察的培訓體系涵蓋基礎培訓、專項認證與持續教育三個層面。
基礎培訓由聯邦執法培訓中心(FLETC)負責,為期6個月,課程內容包括環境法、刑事偵查、危機談判等核心領域,為警員奠定堅實的執法基礎。
專項認證培訓針對不同執法場景,提供野火調查、船舶操作、戰術醫療支援等12類專業證書課程。警員可根據自身崗位需求和職業發展規劃,選擇相應的專項認證,提升專業技能。
在專業能力方面,美國自然資源警察需掌握一系列先進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空間分析技術可幫助警員精準定位違法區域,規劃巡邏路線;無人機操作技能使警員能夠對偏遠地區進行高效監測;Python編程語言與SQL(結構化查詢語言)數據處理能力則有助于警員分析海量執法數據,挖掘潛在違法線索。部分特殊崗位,如水下作業、空中巡邏等,還要求警員具備潛水或飛行資質。

持續教育要求警員每年參加至少40小時的進修課程,緊跟行業發展趨勢,掌握最新技術與執法理念。課程內容包括AI(人工智能)執法系統操作、碳匯計量等前沿領域,確保警員始終保持專業競爭力。
在職業晉升方面,以馬里蘭州為例,警員職業發展路徑清晰,從警員起步,逐步普升為高級警長、中尉等,直至上校局長。每一級晉升都對警員的專業能力、領導才能和工作業績提出更高要求,激勵警員不斷追求卓越。
(三)薪資待遇
2025年數據顯示,美國自然資源警察薪資具有較強競爭力。初級警員年薪約6.8萬美元,資深警監年薪可達12.3萬美元。加州等經濟發達地區,還會根據地域差異,額外提供 15% 的地域津貼。聯邦層面,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刑事調查局特工平均年薪8.6萬美元,辦理重大污染案件時,還可獲得績效獎金,充分體現了對警員工作價值的認可與激勵。
他們還享有一系列福利,如醫療保險、退休福利、帶薪休假等。醫療保險能夠保障警員及其家屬在生病就醫時的費用支出,退休福利則為他們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
(四)警銜與裝備
美國警察系統龐大且復雜,包括聯邦、州和市縣三級警察及各行業警察。各州的警銜并不統一。自然資源警察在每個州的警銜、服裝、武器裝備等也不盡相同。下面以馬里蘭州自然資源警察的警銜及裝備為例進行說明(該州自然資源警察警銜參考軍銜)。
1.警員系列(非委任警官):警員、一級警員、高級警員、警長。
2.委任警官系列:警司、警督、警監、少校、中校、上校。





2.武器與裝備
警員標配史密斯威森Mamp;P40全尺寸手槍(.40口徑)。執行巡邏任務的警員可配備巡邏步槍與霰彈槍,包括5.56×45mm 口徑的AR-15步槍及12號口徑雷明頓870霰彈槍,存放于巡邏車或船只的帶鎖槍架中。
執勤時,士官除配槍及彈匣外,腰帶需攜帶手銬、胡椒噴霧、伸縮警棍、個人手電筒及便攜式無線電皮套。
巡邏車為四驅警用皮卡,品牌包括福特、雪佛蘭和道奇公羊。標識巡邏車為黑色車身配黃色機構名稱及徽章,懸掛自然資源警察牌照;非標識車輛使用常規車牌。車輛配備應急燈、警報器、警用無線電及電腦擴展塢。
巡邏船只主要是金屬鯊魚巡邏艇等型號船只。巡邏船裝備藍燈、警報器、甚高頻及警用無線電、電腦擴展塢和導航系統。
3.制服規范
A類(正裝):僅允許穿綠色正裝襯衫、領飾、徽章、姓名牌、獎章、長袖襯衫、領帶、冬褲、斯泰森氈帽,搭配黑色牛津鞋或高光正裝鞋。
B類(冬季常服):冬褲、長袖襯衫、領帶、斯泰森氈帽及武器腰帶,適用于冬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及大多數日常任務。
C類(夏季常服):夏褲、短袖襯衫、斯泰森草帽及武器腰帶,適用于夏季(5月16日至9月14日)及大多數日常任務。
其他還有長袖/短袖襯衫、棒球帽及網狀武器腰帶、 教官制服等。
三、技術創新:智能執法工具的應用
(一)預測性執法系統
華盛頓州率先部署AI預警模型,通過對歷史案件數據的深度挖掘與分析,結合實時監測信息,提前識別非法采礦、盜伐林木等高發區域,準確率高達 87% 。伊利諾伊州建立“違法黑名單”數據庫,將多次違規主體納入社會信用懲戒體系,實現對違法者的精準打擊與長效監管。
(二)移動執法終端
特拉華州警員配備5G執法記錄儀,可實時回傳現場視頻至指揮中心,確保指揮中心能夠第一時間掌握現場情況,作出科學決策。同時,通過DENRPTip411應用(環境監測與公眾參與結合的數字化平臺),警員可接收公眾匿名線索,拓寬執法信息來源渠道。馬里蘭州巡邏車裝載車載質譜儀,可在5分鐘內快速檢測水體重金屬超標情況,為水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提供關鍵數據支持。
(三)生態修復監督
紐約州運用“智能傳感器 + 區塊鏈”技術,對礦山修復區域進行實時監測。智能傳感器可實時采集修復區域的土壤、水質、植被等數據,通過區塊鏈技術加密上傳至州環保局監管平臺。一旦發現數據異常,立即啟動調查程序。2024年,紐約州通過這一技術,成功追責12起修復造假案件,有力保障了生態修復工作的質量與成效。(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劉長煌,江西省萬年縣公安局民警,全國公安作家協會會員,江西省作協會員,曾作為聯合國維和民事警察赴利比里亞、東帝汶等國三次維和,先后三次獲得聯合國和平勛章。
(責任編輯:馮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