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美國寵物狗現狀及其傷人情況
在美國,家庭飼養寵物是一個常見的現象,而養狗則是其中多數人的選擇。根據APPA(美國寵物用品協會)發布《2025年全國寵物主人調查》的數據,有9400萬美國家庭擁有一種或同時擁有多種寵物(比2024年增長了710萬家),相關數據顯示,排名前三位的是寵物狗(占比 45.6% ,比2024年增長了1個百分點)、寵物貓(占比 32.9% ,比2024年增長了1個百分點)、寵物淡水魚(占比 6.7% ,比2024年減少了0.9個百分點)。
另據哈里斯民意調查(HarrisPoll)2024年11月發布的抽樣數據, 74% 的美國人至少擁有一種寵物,其中喜好養狗占比為 57% 、養貓占比 42% 。2024年10月,據美國獸醫協會(AVMA)發布的一項市場調查結果,美國養狗家庭為5980萬戶,養狗8970萬只,占美國家庭寵物的比重為 45.5% ;養貓家庭為4201萬戶,養貓7380萬只,占美國家庭寵物比重為 32.1% 。這些數據均顯示,喜歡養寵物的美國人占比較大,而其中飼養占比最大的寵物是狗。
狗咬人一直以來是美國的一個社會問題。美國獸醫醫學協會的數據顯示,每年因流浪狗和寵物狗一主要是寵物狗—咬傷的人超過450萬人,醫院急診部門需要治療80多萬因咬傷尋求醫療護理的患者,其中約37萬人需要緊急處理,有些人被直接咬死或咬傷后不治身亡。美國的狗咬人情況呈現出四個問題。其一,在這些咬傷受害者中,兒童更容易受到狗的攻擊,兒童占所有被咬傷及相關死亡的 70% ;另外容易被狗咬傷的是郵遞員,如2023年,郵遞員就遭遇狗襲擊近5800人次。其二,每年因狗咬致死的情況不容樂觀。根據美國加州大學公共衛生(疫苗)數據庫(CDCWonderUCD)發布的數據,2005-2021年,美國寵物犬導致了662名美國人死亡。在2021年,有81人被狗咬死,成為近年來狗咬死人單年度最高數字。其三,比特犬和羅特韋爾犬容易咬人致死,盡管它們在美國寵物狗中僅占 6% ,但它們卻導致了 77% 的狗咬事件,其中比特犬咬人致死率高達 66.9% 。其四,根據美國保險信息研究所(Triple-I)的數據,2022年,保險公司在與狗有關的傷害索賠中支付了1.136億美元,包括嚴重的狗咬。2023年美國每起狗咬索賠的平均成本為58545美元。

二、美國寵物狗管理的立法規范
在美國飼養寵物狗,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結合美國聯邦、各州、縣鄉立法機構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的多樣化地方性養狗法規及其執法實踐,美國有三類涉及寵物狗的法律(Law)法規(Act),即動物保護類、惡犬管制類、遵守公共秩序類。
(一)保護動物的相關法律法規
在美國,保護動物的法律法規,數量上有100多部(項),總體而言,動物保護立法在聯邦層面數量較少,大多數還是在州一級。此外,城市和縣也通過了一些保護動物的法令。
《聯邦反虐待動物法》(Anti-CrueltyLaw),亦稱《聯邦動物保護法》。該法制定于1866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動物保護法。該法規定,如果任何人過度驅使、裝載、折磨、剝奪必要的食物,或無必要地殘酷毆打、殺害上述任何生物,或導致或促成此類行為的發生,則每項此類違法行為均應被判處輕罪。禁止斗雞、斗牛、斗狗,否則一旦被定罪,將被判犯有輕罪。對被圈養動物經常不給予充足食物和水,一旦定罪,將被判為輕罪。
《動物福利法》AnimalWelfareAct)。該法頒布于1966年,共經歷了8次修訂,其對象是在動物園飼養和在實驗室使用的動物,以及像繁殖場那樣商業繁殖的動物。該法禁止使用酷刑或其他方式殘害任何動物,包括讓某些動物過度工作,或用不必要手段進行殘害。有些州就此對寵物的生活空間、光線、清潔度、通風甚至系繩標準等作出了詳細規定。
《狗和貓保護法》(DogandCatProtectionAct)。該法案制定于1999年,禁止制造、銷售、運輸、進口和使用狗或貓毛皮制成的產品,違反本法每次罰款不超過25000美元,情節嚴重的,可并處不超過1年監禁。
《預防虐待動物和酷刑法案》(PACT)。該法生效于2019年,禁止對“非人類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或兩棲動物”故意壓碎、燒傷、淹死、室息、釘住或造成其他嚴重傷害,禁止拍攝殘害視頻,以及任何描繪殘忍行為的照片、電影、視頻、數字錄音或電子圖像,違反者將被處以罰款、最高7年監禁或兩者并罰。
(二)管制惡犬的相關法案
截至2025年1月,美國已經有40多個州頒布了《惡犬法案》(Vicious/DangerousDogAct),規范狗主人飼養行為,針對那些已被證明是危險或兇猛的狗,要求狗主人嚴加管理,甚至賦權州和地方執法部門在特殊情況下直接處死這些寵物狗。盡管這40多個州的《惡犬法案》在具體細節上會有所差異,但均包括如下一些基本內容。
確認惡犬(危險狗)的基本標準。如果狗有以下情況,將會被宣布為惡犬:一是在沒有受到挑釁情況下咬了或攻擊了他人;二是嚴重傷害了一人;三是攻擊一只家養動物或在無挑釁的情況下殺死另一只寵物;四是追逐人或動物,具有攻擊性;五是路人以一種合理的方式判斷該寵物狗會立即給他造成威脅;六是被訓練用于斗狗。不過,有些州的法律也明確指出,僅僅因為狗發出吠聲和咆哮聲,或者因為被挑逗或非法進入該狗被限制空間而受到該狗攻擊或威脅,該狗不會被判定為惡犬。
對惡犬的一般分類。一些州將問題犬分為多個類別。伊利諾伊州分為潛在危險犬、危險犬和兇猛犬三個級別。新罕布什爾州將一只狗的行為表現,如過度吠叫、追車、攻擊人類或動物,劃分為“障礙”“威脅”或“兇猛”等級。
確認惡犬的一般程序。根據美國法律,狗被視為財產。這意味著,政府可以剝奪這一財產,但在政府處置惡犬之前,主人有權獲得“正當程序”,包括通知和反駁的機會。為此,在宣布一只寵物狗為危險或兇猛狗之前,通常需要召開聽證會,但各州的程序各不相同。在一些州,主人必須請求召開聽證會;而在其他州,則在所有情況下都需要召開聽證會。在少數州,當局先作出決定,然后主人可以請求召開聽證會來質疑該決定。
對繼續飼養惡犬的特別規定。一旦寵物狗被宣布為危險動物,其主人為了繼續飼養這些動物,除了外出給狗系牽引繩,并戴口套,還必須滿足某些條件,如懸掛顯眼的“小心狗”或“危險狗”標志、購買一定金額的責任保險或繳納保證金、購買特別許可證(這通常比普通狗證貴得多)等。
對傷害人類的惡犬賦權警方射殺。在一些州,執法部門發現犬只危險或兇猛時,必須立即執行射殺命令。通常,只有當犬只嚴重傷人或對公眾構成威脅時,犬只才會被射殺。在密歇根州,如果寵物狗嚴重傷害了人或另一只狗,法官必須命令將危險犬只撲殺。新澤西州要求將所有嚴重傷人的兇猛的狗處以安樂死。在華盛頓州,狗咬人后,如果主人沒有糾正任何違規行為,這只狗將被處死。在肯塔基州,執法人員可以處死任何在逃的兇猛狗。
惡犬主人的法律責任。通常情況下,繼續飼養危險犬的主人如果違反相關限制,還可能面臨民事或刑事罰款,甚至在某些州還要被監禁。在哥倫比亞特區,如果主人違反了繼續飼養其惡犬的規定,將會被判定為輕罪,并可能面臨最高500美元的罰款、最長90天的監禁,或兩者并處。在新澤西州,如果狗主人違反惡犬法案,將會面臨每天最高1000 美元的罰款。在佛羅里達州,如果寵物狗之前被確定為危險狗,并且該狗攻擊并導致任何人類嚴重受傷或死亡,那么,該狗主人將構成三級重罪。在紐約,危險犬的主人如果通過任何行為或疏忽,使其犬只咬傷他人并造成嚴重身體傷害,將被判定為輕罪,可處以最高3000美元的罰款、最長90天的監禁,或兩者并處。在馬薩諸塞州、緬因州等,如果主人不遵守法官關于圈養或用口套約束狗的命令,狗傷到人,狗主人需要向受傷者支付2倍或3倍的賠償。在密歇根州,如果一只被宣布為危險的狗被發現丟失,或者傷害了某人,狗的主人將被判定輕罪;如果傷害是嚴重的,或者狗導致了某人的死亡,則狗主人會被判定重罪。伊利諾伊州將違反惡犬法案中任何限制性規定的行為定為輕罪,如果狗沒有被圈養并嚴重傷害了他人,主人將被判定重罪;如果被宣布為惡犬之后攻擊了某人,主人可能面臨刑事指控。在華盛頓州,如果一只狗攻擊某人并造成嚴重傷害或死亡,檢察官可以指控主人犯有重罪;當有證據表明狗的主人唆使自己的狗攻擊他人時,法庭會判定狗的主人使用狗作為危險武器犯下如攻擊之類的重罪;如果狗因為主人未能控制住而咬死人,主人可能會被指控犯有過失殺人罪。

(三)遵守公共秩序的相關法律法規
在美國養狗,必須遵守不得滋擾公共場所的相關法律。公共場所滋擾(PublicNuisance)的確切定義通常因州而異,并在民事和刑事法規中有所體現。加利福尼亞州《刑法》第360條規定:“任何對健康有害、不體面、對感官造成刺激,或對財產的自由使用造成阻礙,從而干擾整個社區或鄰近地區都是公共場所滋擾。”蒙大拿州法律規定,公共場所滋擾除了指任何可能聚集起來進行非法行為,還包括任何危害安全或健康、對感官造成刺激,或阻礙財產的自由使用,從而干擾生活或財產的舒適享受的行為。就此而言,犬吠之聲通常會對小區等公共場所民眾造成滋擾。為此,美國大多數州都有關于狗吠時間的法律規定,從10分鐘到30分鐘不等,未能遵守這些法律的主人或操控者可能會面臨處罰。紐約州法律規定,家犬在白天可以合法地吠叫10分鐘,晚上可以吠叫5分鐘。加利福尼亞各縣和市鎮的法律對合法吠叫時長的規定各不相同,平均而言,犬吠不能超過30分鐘;洛杉磯縣規定,犬吠超過法定時間的,狗主人可能會面臨高達1000美元的罰款。阿拉巴馬州沒有規定狗可以合法吠叫多長時間的法律,然而,如果鄰居有證據證明狗有2次或以上的過度吠叫,就可以將案件提交到法院。阿拉斯加法律允許狗在5分鐘內不停地吠叫,但超過5分鐘繼續吠叫的,則狗主人可能需要支付100美元到200美元的罰款。此外,這類法律均要求狗主人在遛狗和帶狗外出時要及時清理狗的糞便,不要給社區環境造成污染。

三、美國寵物狗管理的法律實施
美國警察對其國內寵物狗的執法管理,主要包括保護,以及處罰、抓捕或射殺等情形。一方面,寵物狗是美國人的財產,它的這一屬性使得其成為憲法權利的內容,因而構成警察執法保護的對象。美國憲法修正案第4條規定:“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不受無理搜查和扣押的權利,不得侵犯。”第5條規定:“不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被剝奪生命、自由或財產,不給予公平賠償,私有財產不得充作公用。”如《狗和貓保護法》列舉的數據,每年有 200萬只狗和貓被宰并作為國際皮草貿易的一部分出售,包括皮草大衣和夾克、皮草裝飾服裝、帽子、手套、裝飾品、填充動物和其他玩具。因有利可圖,一些寵物狗被不法分子盜竊用于皮草貿易。有媒體報道,每年美國有大約 200萬只狗被偷,而這些被偷的狗中只有1/10能夠被警察找回來還給它們的主人。在美國,盜竊是一項嚴重的罪行,當涉及偷狗時,其法律后果因管轄權和具體情況而異。該犯罪被歸類為輕罪或重罪通常取決于狗的價值。在許多州,盜竊價值超過一定金額(如1000美元)的財產構成重罪。如果是入室盜竊寵物犬,或者在犯罪過程中使用威脅或暴力,或者是盜竊服務犬(如導盲犬),其處罰將會更為嚴厲。輕罪指控通常會導致罰款和短期監禁。罰款可能從幾百美元到幾千美元不等,監禁時間可能從幾天到一年不等。首次犯罪者可能會被判緩刑而不是監禁。重罪指控的后果更為嚴重,包括超過5000美元的罰款和一至數年的監禁。除了刑事處罰,狗的失竊受害者還可以通過民事訴訟尋求賠償。民事救濟可以解決刑事賠償之外的損失,如精神痛苦和經濟影響。處理狗被盜的法律程序始于受害者的報警。執法部門受理案件后開始收集證據,如監控錄像、目擊者陳述和現場的物理證據。一旦收集到足夠的證據,案件將被轉送到檢察院,檢察官將決定是否提起指控。檢察官會評估證據,并根據盜竊法考慮任何從重情節。如果提起指控,被告將被逮捕并帶到法庭進行提審。

另一方面,對于疏于管理寵物狗導致其擾民、傷人情況,警察將依據《惡犬法案》對寵物狗及其主人予以處置、處罰。對寵物狗的處置最后手段是對惡犬的射殺。根據一些州處置寵物狗的執法指導方針,“如果動物變得具有攻擊性,在使用胡椒噴霧、警棍或電擊槍等措施之后,射殺一只家養動物應是最后的手段”。同時,執法指導方針要求警官們應避免“射殺動物的頭部”,或“在公眾尤其是兒童的視線內射殺”。美國司法部(DOJ)估計,每天有25到30只狗被警方射殺,有些數字甚至高達每年10000只。實際上,這個總數可能更高,因為大多數警局并不正式記錄涉及動物的警員開槍事件。在底特律,警方在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至少射殺了25只狗;根據警方記錄,兩名偵探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共同射殺了至少100 只狗。與此同時,亞特蘭大地區的警方每年平均射殺50只狗,而紐約州布法羅的警方在3年內射殺了92只狗,其中一名警察就射殺了26只。
針對警察射殺寵物狗的行為,通常,狗主人很難對該警察追責。美國的法律規定,只要警察感到有狗咬人的威脅存在,即使沒有實際的威脅,就可以射殺。根據第六巡回上訴法院的裁決,只要狗移動或吠叫,就構成對警察的足夠威脅,警察便可以開槍,由此正當化了警察開槍情形。根據美國法院的裁決,要想追究警察射殺寵物犬的行為,狗主人必須證明警察的行為是“明顯的能力不足”或違反了法律。盡管狗被視為憲法權利的“財產”,但為了證明警察殺害其狗時違反了憲法,狗主人必須證明警察的行為在當時情況下是“不合理的”。狗主人的這類證明通常很難被法官采納。另外,盡管狗主人也可以因失去財產(狗)而向警方提起賠償訴訟,但損害賠償通常都限于狗的“市場價值”,即市場購買價格。一些州確實有因狗被警方射殺后狗主人起訴而獲得了法院支持并得到損害賠償的案例,但賠償金額不多,而警察通常在此賠償措施下免于承擔責任。
【作者簡介】黃悅波,博士,行政法法學副教授,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民警,首都法律法學人才庫專家、教育部國別研究備案中心“湘潭大學南亞研究中心”研究員。歷任北京警察學院“國別與區域警務研究中心”主任、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國別和區域研究專家”。研究方向為行政法、國別警務。出版專著編著6部,相關書籍獲得省級二等獎;發表文章近70篇,相關文章被“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責任編輯:古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