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5)28-0093-04
群文閱讀教學,顧名思義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圍繞某一特定主題或議題,選擇一組具有內在聯系、結構化的文本,引導學生進行集體閱讀、比較分析、討論交流的教學活動。這一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單篇文本教學的局限,強調文本之間的關聯性與整體性,有助于學生在更廣闊的語境中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立足實際學情,持續探索科學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為教學質量的提升貢獻力量。
一、初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一)拓寬閱讀視野,增強語言感知能力
通過群文閱讀教學,學生能夠接觸更多元化的英語文本,從而拓寬了他們的閱讀視野。這些文本涵蓋了不同的文化背景、社會現象和人生哲理,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感受英語的魅力,增強對語言的感知能力。這種感知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語言的結構、音韻和節奏,為他們的口語表達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培養批判性思維,提高閱讀理解深度
群文閱讀教學強調文本之間的關聯與比較,這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要理解單個文本的內容,還要能夠將其與其他文本進行對比分析。這種閱讀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他們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問題,深人剖析文本背后的意義和價值。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深度將得到提升,他們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意圖和文章的主旨。
(三)激發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群文閱讀教學以主題為引導,通過多樣化的文本選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當學生對某一主題產生濃厚的興趣時,他們會主動尋找更多的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從而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快節奏的學習生活,還能夠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促進綜合素養發展,實現全面育人目標
群文閱讀教學不僅關注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還注重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討論、交流等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他們還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汲取知識、感悟人生,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原則
(一)學生主體原則
核心素養視角下,學生主體原則強調將學生置于學習活動的中心,尊重其主體地位,促進其主動學習和自我發展。初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應首先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非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應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閱讀過程,激發其內在的學習動力。學生主體原則還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監控學習進程、反思學習成果等方式,培養其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綜合性原則
綜合性原則強調在英語群文閱讀教學中,應將語言知識與技能、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多個方面有機融合,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將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與閱讀策略、技能等相結合,幫助學生構建扎實的語言基礎。同時,還應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引導學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多樣性。通過對比分析、討論交流等方式,幫助學生拓寬國際視野、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確定主題,整合文本
在初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中,主題的確定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基石,它不僅關系到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更直接影響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其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階段的主題,能夠促使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從而更有效地吸收和內化知識。因此,教師應廣泛調研,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及社會熱點,科學合理地設定教學主題。文本的整合是群文閱讀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需要圍繞既定主題,精心挑選多篇具有內在聯系、難度適中、風格多樣的英語文章。這些文章可以是教材內的選篇,也可以是課外優質資源的引入,旨在通過不同視角的呈現,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其跨文化理解和交際能力。在整合過程中,教師還須注意文章之間的邏輯關系,確保它們能夠相互補充、相互印證,形成一個有機的閱讀整體。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Unit2“I think that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教學為例,SectionA3a部分提供了文章“FullMoon,Full Feelings”,SectionB2b部分提供了文章\"TheSpiritofChristmas”,由此可以確定本單元的群文閱讀學習主題為“Festivalsandcuisine”,在這一主題下,教師可以選取Representative festivals of various countries aroundtheworld、MyfavoriteFestival等作為群文閱讀學習的材料。學生在閱讀時能夠發現語篇與教材文章的主題一致,從而在豐富的群文材料的幫助下發散自己的閱讀思維。
(二)設計問題,理解探究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問題的設計至關重要。有效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促進其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探究。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針對性,即問題應緊扣文本主題和關鍵信息;二是層次性,問題應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深人文本;三是啟發性,問題應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主動探索;四是開放性,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其創新思維。理解探究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閱讀文本、回答問題、交流討論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探究文本意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同時,教師還應適時提供指導和反饋,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障礙,深化對文本的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學策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提高其團隊協作能力。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Unit1“Howcan webecome good learners?”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閱讀學習圍繞“學習方法與習慣”展開,教材提供了“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和“ How Can YouBecomea Successful Learner?”兩篇文章。九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與學習能力,對英語學習有一定的興趣與需求。然而,不同學生在學習策略、學習習慣及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需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與需求,設計貼近學生實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鏈。首先是導入性問題,如What doyou think is a good learner? What difficulties haveyou encountered in learning? How have you overcomethem?其次是主體性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圍繞學習策略、時間管理、合作學習等方面展開,如Whatlearning strategies do you think are most effective inimproving English learning efficiency? How do youmanage your study time? What role do you usuallyplay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what benefits do yougain?通過這些問題鏈的引導,幫助學生深人理解學習策略與習慣的重要性,并學會運用這些策略優化自己的學習。最后是拓展性問題,在主體性問題解決的基礎上,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開放性的拓展性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如If you were an English teacher,how would youdesign a course on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changesdoyou think will occur in futurelearningstyles?Howareyou planningto respondto these changes?通過這些問題,鼓勵學生跳出課本束縛,大膽想象與實踐,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適應能力。
(二)細迭入牛,歸羽忘紹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細讀文本是提升閱讀效果、深化理解的重要環節。為了幫助學生有效進行細讀,教師可以傳授一些閱讀技巧,如掃讀以獲取文章大意、略讀以尋找特定信息、精讀以深入分析文本細節等。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文本中的關鍵詞匯、短語和句子結構,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態度。歸納總結能力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它有助于學生將零散的信息整合成有條理的知識體系,提升其信息處理能力和表達能力。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完成閱讀筆記、繪制思維導圖、撰寫讀后感等方式,培養其歸納總結的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歸納總結成果,以促進思維的碰撞和知識的共享。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Unit9“Ilikemusic thatIcandance to”的教學為例,根據教材提供的文章“WhatDo You Feel Like Watching Today?”和“SadbutBeautiful”,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風格的音樂和電影作品,引導學生討論音樂和電影對他們學習和生活的影響,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參與度。緊接著,教師可以引入與主題相關的其他文章,如有關音樂與電影作品的搭配、如何欣賞音樂作品的文章,讓學一邊閱讀,一邊歸納總結關鍵信息,如不同風格音樂以及不同類型電影的特點。學生的閱讀和交流活動是他們獲取知識、拓寬視野的重要途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要引導學生走人文本深處,更要教會他們如何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提煉出核心要點,并以簡潔有力的語言進行概括總結。教師可以采取多種策略來展示學生的總結成果,如書面展示、口述再現以及精美的海報等,激發學生表達的熱情,提高他們的表達技巧。通過細致入微地閱讀文本,并運用歸納總結的技巧,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主題思想,挖掘文章的深層含義。
這種方法不僅僅是對已知信息的簡單羅列,更是一種深度思考和批判推理的過程。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能力。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學生需要整合各種零散的信息,形成系統化的認識。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構建起一個全面、系統的知識網。
(四)讀寫結合,提升能力
讀寫結合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理念,它強調在閱讀和寫作之間建立緊密聯系,通過相互促進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積累詞匯、學習語法、理解篇章結構;而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則需要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表達和交流。因此,將讀寫結合起來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能夠使學生在理解和運用之間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其語言能力的全面提升。為了實現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在閱讀前設置寫作任務,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本,激發其閱讀興趣和動力;其次,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的語言特點和寫作技巧,如描寫手法、論證方式等,并鼓勵其在寫作中加以運用;最后,在閱讀后組織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如寫讀后感、續寫故事、仿寫段落等,以檢驗其閱讀效果并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升。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Unit 13“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的教學為例,教材文章包括“SavetheSharks!”和“Rethink,Reuse,Recycle!”,在群文閱讀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寫作任務:近年來,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因此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政府和人們的重視,學校準備舉行“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英語征文比賽,你打算投稿,請根據以下內容寫一篇英語短文。
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廠增加,隨意傾倒污水。2.汽車增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人們亂扔垃圾。3.保護環境的必要性:沒有好的環境,人們身體就受到威脅。
4.自己建議:2~3條。
在學生完成作文之后,教師可以讓他們以小組形式互相閱讀討論,對文章進行初步修改,提高作文修改質量。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性的點評,統一解釋學生在作文中普遍存在的語言知識問題,鞏固學生的讀寫結合學習成效。
(五)反饋評價,培養習慣
首先,整合過程性與形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參與度和努力程度,而形成性評價則側重于學生在某一階段學習后所達到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在初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中,將兩者結合,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過程性評價通過課堂觀察、學習日志、小組討論記錄等方式,記錄學生在群文閱讀過程中的表現。教師可以觀察到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討論、是否能夠主動提出問題、是否能夠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等,從而評估其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有效性。同時,過程性評價還能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給予指導和幫助。形成性評價則通過定期的測試、作業和項目展示等方式,評估學生在一定時間段內對群文閱讀內容的掌握程度。這些評價方式能夠清晰地展現學生在知識理解、閱讀技巧、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與不足。結合過程性評價,教師可以更準確地判斷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并據此調整教學計劃。
其次,整合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是促進學生自我反思和合作學習的有效手段。在初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和相互評估,以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學生自評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通過自評,學生可以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制訂更加合理的學習計劃。同時,自評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自我激勵的習慣,激發其學習動力。互評則能夠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和評價中,發現他人的優點和亮點,從而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在互評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他人,同時也能夠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此外,互評還能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班級氛圍的和諧與融洽。教師評價則是整個評價體系中的關鍵一環。教師的專業評價和反饋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指導。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肯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同時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通過教師評價,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學習狀況,明確未來的努力方向。
最后,構建優化反饋機制。教師應建立明確的反饋標準和流程,在制訂評價標準時,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制訂具體、可操作的評價標準,還應明確反饋的時機和方式,確保學生能夠及時收到反饋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在反饋過程中,教師應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避免使用模糊、籠統的評價語言,還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反饋和指導。反饋不是一次性的活動,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定期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和學習數據,對教學策略進行反思和調整,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反饋過程,共同推動教學效果的提升。
四、結論
總而言之,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要求,實施群文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從“確定主題,整合文本”“設計問題,理解探究”“細讀文本,歸納總結”“讀寫結合,提升能力”“反饋評價,培養習慣”等方面人手,全方位落實群文閱讀,實現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提升和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的雙贏,為學生后續的學習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黃華燕.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亞太教育,2024(16):46-48.
[2]冉杜娟.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24(25):87-89.
[3]李文芳.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英語群文閱讀“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的分析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4(12):83-84.
[4]張鑫.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4(10):85-86.
[5]林靜璐.基于群文閱讀思想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路徑探究[C]/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國陶行知研究會202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九),2023:198-201.
[6]黃俐.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中學生英語,2021(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