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5)14-0124-03
幼兒園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擁有專業的師資隊伍和完善的教育設施,遵循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致力于為幼兒提供全面、系統的教育服務。幼兒園教育中,幼兒可以參與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如語言、數學、藝術、體育等領域的學習,激發他們的潛能和興趣愛好。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環境也為幼兒提供了鍛煉社交能力、學會合作與分享的機會,幫助他們逐漸適應社會規則,實現從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變。
一、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效結合的價值
(一)助力幼兒行為習慣養成
幼兒時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幼兒園里,教師會教導幼兒規律作息,比如安排固定的午睡時間,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小明剛入園時,中午總是精力充沛不愿午睡,經過老師耐心引導和一段時間的培養,逐漸能按時午睡。回到家中,如果家長不配合,任由孩子中午玩耍不休息,那幼兒園培養的習慣就難以鞏固。若家長能與幼兒園保持一致,在家也為孩子營造安靜的午睡環境,堅持讓孩子午睡,就能強化這一習慣。這種幼兒園與家庭在生活習慣培養上的協同,能讓幼兒更快、更好地養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二)促進幼兒認知能力提升
幼兒園用豐富多樣的課程促進幼兒認知發展,在科學課上,老師會用簡單有趣的實驗,如“會跳舞的鹽”,讓孩子們了解聲音振動的原理,激發他們對科學現象的好奇。回到家后,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類似的小實驗,比如“彩虹牛奶\"實驗,進一步拓展孩子對科學知識的認知。或者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觀察自然現象,像下雨前螞蟻搬家等,與幼兒園的教育內容相互呼應,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加深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全方位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提升。
(三)增強幼兒情感健康發展
在幼兒園,教師關注幼兒的情感需求,當幼兒之間發生矛盾時,老師會引導他們正確表達情緒,學會理解他人感受。比如小紅和小伙伴鬧別扭后傷心哭泣,老師耐心安慰并教導她如何說出自己的想法,化解矛盾。回到家后,若家長也注重情感教育,當孩子遇到類似情況時,傾聽孩子的心聲,鼓勵他們用恰當方式處理情緒和人際關系,孩子就能在一個充滿理解和支持的環境中成長,內心更加堅強、自信,情感表達和處理能力也會不斷增強,有利于幼兒形成健康的情感狀態。
二、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效結合的策略
(一)搭建多元溝通橋梁,共商幼兒發展
暢通的溝通是促使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融合的關鍵所在,幼兒園應當借助多樣化的方式,精心搭建起與家庭溝通的穩固橋梁。[2]
設立家長開放日是極為有效的舉措,幼兒園誠摯邀請家長走進課堂,讓他們能夠目睹幼兒在園期間的學習與生活場景。比如在某幼兒園舉辦的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家長們興致勃勃地觀摩了一堂妙趣橫生的美術課,課堂上,孩子們在老師富有創意的引導下,全神貫注地投人到創作之中。有的孩子用五彩斑斕的畫筆描繪出心中美麗的家園,有的孩子則用黏土塑造出形態各異的小動物。家長們看到孩子在藝術創作方面展現出的潛力和熱情,對孩子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課后,家長們與教師圍坐在一起,熱烈地交流孩子在繪畫過程中的表現、興趣點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教師能夠更精準地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況,家長也能獲取專業的教育建議,從而更準確地把握孩子的發展方向。
除了家長開放日,利用線上溝通平臺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今,班級微信群或專用教育App成了家園溝通的便捷工具,教師可以在這些平臺上及時分享幼兒在園的精彩瞬間,比如孩子們在操場上歡快奔跑嬉戲的照片、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的視頻,讓家長即使不在身邊,也能隨時感受到孩子在園的快樂時光,教師還會上傳孩子們的學習成果,一幅精美的畫作、一篇稚嫩卻充滿童趣的作文,讓家長見證孩子的成長進步。家長同樣可以借助這些平臺隨時反饋孩子在家的表現。一位細心的家長通過App上傳了孩子在家自主閱讀繪本的視頻,視頻中孩子專注地翻閱著繪本,嘴里還不時嘟嚏著對故事的理解,教師著到后,在幼兒園里特意對這個孩子提出表揚,大大激發了孩子的閱讀積極性,使其更堅定地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開展特色親子活動,增進情感聯結
親子活動在促進家園共育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兒園有計劃地定期舉辦各類別出心裁的親子活動,為家長和孩子創造更多親密互動的機會。[3]
親子運動會是頗受家長和孩子喜愛的活動之一,幼兒園精心設置各種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趣味項目,“兩人三足\"考驗著親子間的默契配合,家長和孩子的腿綁在一起,喊著整齊的口號,奮力向前奔跑;“接力運球\"則需要親子之間迅速傳遞小球,在速度與協作中感受運動的樂趣,親子運動會的現場,加油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家長和孩子攜手并肩,為了共同的目標全力以赴,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鍛煉了身體素質,學會了堅持和拼搏,親子間的情感也在一次次的互動中不斷升溫。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支持與陪伴,家長也更加了解孩子在運動方面的潛力和喜好。
親子手工活動同樣充滿魅力,教師提前準備好豐富多樣的制作材料,如彩色卡紙、剪刀、膠水、毛線等,引導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制作獨具創意的手工藝品。例如,在一次以春天為主題的親子手工活動中,教師鼓勵家長和孩子用彩紙折成五顏六色的花朵,然后一起用細鐵絲將花朵固定在樹枝上,制作成漂亮的插花作品用來裝飾教室。活動過程中,家長和孩子圍坐在一起,一邊動手操作,一邊交流創意。孩子提出新奇的想法,家長給予耐心的指導和鼓勵。親子手工活動讓孩子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釋放,親子間的默契在合作中不斷增強,情感聯系愈發緊密,家庭氛圍也更加溫馨融洽。
(三)設立家長助教崗位,豐富教育資源
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擔任助教,能夠充分挖掘和利用家庭中蘊含的豐富教育資源,為幼兒帶來別樣的學習體驗。4
有的家長從事消防員職業,幼兒園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資源,誠摯邀請這位家長到園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消防安全知識講座。活動當天,消防員家長身著筆挺的制服,帶著專業的消防工具走進教室,立刻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家長先是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孩子們講解火災發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預防火災的重要性,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接著,家長現場演示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詳細介紹每個步驟的要領,并邀請孩子們上臺親自體驗。孩子們踴躍參與,在家長的指導下,有模有樣地拿起滅火器進行模擬操作。孩子們對消防安全知識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火災以及遇到火災時該如何正確應對。
除了消防員家長,還有一些家長在音樂領域頗有專長,幼兒園組織音樂活動時,這位擅長音樂的家長走進課堂,為孩子們帶來一場充滿藝術氣息的音樂盛宴。家長帶來了吉他、尤克里里等樂器,首先向孩子們介紹了這些樂器的特點和演奏方法,然后親自彈奏了幾首簡單動聽的曲子。孩子們被美妙的音樂深深吸引,眼中充滿了好奇和向往。隨后,家長耐心地教孩子們彈奏一些簡單的和弦和節奏,讓孩子們親身體驗音樂的魅力。這種家長助教活動,讓孩子們接觸到了不同類型的音樂元素,豐富了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拓寬了幼兒的視野,為幼兒打開了一扇通往藝術殿堂的大門。
(四)制訂家園同步計劃,強化教育效果
制訂家園同步的教育計劃,能夠確保幼兒園與家庭在教育目標和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切實強化教育效果。
以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例,幼兒園精心制訂每周閱讀計劃,幼兒園里,教師會安排固定的閱讀時間,為孩子們營造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教師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挑選適合的繪本,如充滿奇幻冒險的《大衛不可以》富有情感教育的《猜猜我有多愛你》等,引導幼兒閱讀,閱讀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與孩子們互動,幫助他們理解故事內容,感受閱讀的樂趣。讀完繪本后,教師還會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與此同時,幼兒園向家長發放家庭閱讀計劃建議,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孩子的閱讀培養中。家長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繪本帶回家,每天晚上抽出15~20分鐘的時間,與孩子一起沉浸在書的世界里。親子閱讀過程中,家長可以用生動的聲音朗讀故事,與孩子一起探討書中的角色和情節,引導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例如,在閱讀《小紅帽》的故事時,家長可以問孩子:“如果你是小紅帽,遇到大灰狼你會怎么做呢?\"激發孩子的思考和想象力。一段時間后,幼兒的閱讀興趣明顯提高,閱讀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他們不僅能夠自主閱讀簡單的繪本,還能在閱讀中學會思考、表達自己的觀點,充分體現了家園同步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結語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效結合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建立多樣化的溝通渠道,如定期家長會、日常交流平臺等,確保信息及時傳遞與共享,使家長和教師能隨時了解幼兒在園在家的情況,共同商討教育對策。開展家園共育活動是關鍵,通過親子活動、家長志愿者等形式,讓家長深度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中,同時幼兒園也能給予家庭教育指導,提升家長的教育素養。構建家園一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體系也不可或缺,幼兒園應發揮引領作用,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確保家庭與幼兒園在教育目標、原則和方式上保持一致。
參考文獻:
[1]陳琪淇.協同育人導向下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組織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4(13):39-41.
[2]王少茹.幼兒園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能力的提升策略[J].家長,2024(21):79-81.
[3]吳金霞.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過程中的問題與優化建議[J].讀寫算,2024(25):119-121.
[4]張洪燕.協同育人視域下幼兒園“星級爸媽”家庭教育項自實踐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5.45(2):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