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基層黨建工作承載著重大責任,也被賦予了光榮使命。我們不僅要充分運用基層黨建百年來積累的寶貴經驗與成熟做法,也要結合時代特點、企業特點、行業和地方特點,實事求是,及時總結新經驗、推進新探索、創建黨建特色品牌。國有企業現階段“偏、遠、小、散”單位數量日益增加,如何充分發揮其黨組織的領導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克服黨組織在黨建過程中面臨的實際挑戰,成為當下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一)研究背景
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出必須抓基層思想理論教育、基層黨支部建設、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筑牢基層黨組織思想根基、組織根基、人才根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為新能源項目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利好時期。廣東能源集團積極響應,迅速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自建設。由于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地理位置和特性決定了其具有“偏、遠、小、散”的特點。隨著新能源項目大發展,這些“偏、遠、小、散”單位數量不斷增加,并將長期存在,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和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顯,成為廣東能源集團重要基層黨組織形態。
(二)研究意義
通過深入研究當前“偏、遠、小、散”單位黨組織所面臨的挑戰,總結提煉“偏、遠、小、散”單位黨組織在建設實踐活動中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為其他同類單位黨組織建設提供參考,促進黨組織工作高質量開展,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取得新的成效和經驗。與此同時,“偏、遠、小、散”單位黨組織的建設和實踐活動具有其獨特性、復雜性和典型性,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可以為黨的組織工作理論提供新的研究視角和材料,為“偏、遠、小、散”能源項目建設領域黨建作用發揮路徑貢獻成功經驗。
二、“偏、遠、小、散”單位黨組織的特點與挑戰
(一)“偏、遠、小、散”單位黨組織的特點
1.地域特色明顯:由于分布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中,這些黨組織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工作,如地形、氣候、資源和文化等因素。
2.組織規模較小:由于單位規模小,這些基層黨組織的成員數量通常也不多,存在黨組織架構不夠健全,人員配備不夠完善,支部工作運轉緩慢,缺乏保障機制等問題。
3.資源有限: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因素,這些單位往往缺乏足夠的財力和物力支持,這就要求基層黨組織在開展工作時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
4.黨員流動性強:由于工作性質和要求,這些單位的黨員流動性較強,使得單位黨員較為分散,黨員之間聯系不便。黨員流動性強、難以集中成為此類單位的特點之一。
5.與群眾聯系緊密:由于其獨特的位置,黨組織成員與當地群眾有著緊密的聯系。他們不僅要負責單位內部的工作,還要關心和服務于當地的群眾,促進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6.靈活性強:由于環境特殊、黨組織規模小,這些基層黨組織在開展工作時需要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創新性,要求黨組織成員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和調整工作策略。
7.監督難度大:鑒于單位偏、遠、散的特點,監督的觸角難以全面覆蓋。如何發揮黨組織的監督職能,使之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運行成為難點。
(二)“偏、遠、小、散”單位黨組織面臨的挑戰
1.人力資源匱乏。“偏、遠、小、散”單位因其受地理位置、交通狀況、生活環境、薪酬機制等各方因素的影響,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員工流失率較高,導致基層黨組織人力資源有限,缺乏有經驗、綜合素質高的黨務工作者。現有“偏、遠、小、散“單位黨務人員身兼數職,黨建工作專業度不夠,這對于組織的建設和日常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2.黨組織管理和黨員教育管理難度大。由于各類業務分散、偏遠,黨員分散各地,導致黨組織集中學習、授課、活動協調難度增大,同時黨支部的學習和交流途徑比較閉塞,缺少學習和交流的平臺,黨建工作水平會有所欠缺;黨員長期處在“偏、遠、小、散”的情況,對黨員日常教育和管理比較困難,這也制約黨組織建設及功能發揮的效果,一定程度影響了黨組織的工作效率,限制了黨組織的服務能力和發展潛力。
3.組織工作復雜。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偏、遠、小、散”單位雖然人員精簡,但是一般單位的各項任務、職能卻并沒有減少太多。由于任務繁重且多樣,黨組織需要在完成單位內部工作、服務群眾、推動地方發展等多個方面發揮作用,如何平衡這些任務、并確保每一方面都得到充分的關注和支持,加強黨建與項目、業務的融合、推動企業發展,是組織工作的一個挑戰。
4.重大事項前置研究存在困難。“偏、遠、小、散”單位黨組織由于黨員人數不足,沒法成立支委會,在涉及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項時,難以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前置審批。決策機構的缺失和不健全,使得黨組織在面對這些關鍵事項時,缺乏科學、民主、規范的決策機制,影響了決策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三、“偏、遠、小、散”單位黨組織建設實踐
(一)立足國企使命,堅持黨的政治引領
始終把黨的建設置于至關重要的位置,把黨的建設作為快速發展的政治保證,以強有力的黨建工作引領推動企業大發展,打造與項目建設深度融合的黨建品牌,不斷提升各級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通過構建強有力的黨建工作體系,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方位推動企業高質量大發展。
(二)立足業務特點,加強對各單位的組織覆蓋
堅決落實黨的基層組織設置標準,按照“就近、就便和有利管理”原則,由負責各項目建設的二級平臺企業黨組織確定黨組織的設置方式和管理方式并批復,堅決做到“一企一品”,項目黨員人數不足3人時,成立聯合黨支部或由上級指定掛靠一個黨組織管理,項目黨員人數達到3人時,成立臨時黨支部或黨員先鋒隊,確保黨組織在每一個角落都有顯示、在每一個陣地都有力量,讓黨旗在“偏、遠、小、散”單位一線高高飄揚。先后開展“織密建強基層組織體系”專項行動、黨支部規范化管理、消除“空白班組”等專項工作,黨組織的覆蓋率不斷提升,黨組織數從2020年底的363個增加到目前的603個,增加了 66.1% 。
(三)立足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基層黨建的創新
“偏、遠、小、散”項目對企業戰略布局意義重大,立足此類項目建設推進基層黨建創新很有必要。項目獨立運作前,深人調研項目特性、人員等情況,提前規劃黨組織組建方案。項目運作后,結合實際細化黨組織建設要求,合理設置架構與機制,鍛煉黨員干部。注冊成立公司后,完善黨組織規章制度,促進黨建與公司管理融合,保障黨的政策落實。圍繞這些項目,開展特色黨建主題活動,如“黨員先鋒崗”“技術攻關黨員突擊隊”“項目一線黨旗紅”等。同時,打造“立足崗位做貢獻、示范帶頭促發展”的爭創載體與激勵機制。通過科學考核評價,表彰獎勵優秀黨員,宣傳先進事跡,營造比學趕超氛圍,以黨建創新推動項目高質量發展。
(四)立足項目廉潔,助推新能源項目高質量發展
在“十四五”新能源大發展背景下,廣東能源集團新能源工程建設項目遍地開花,更多權限逐步下放至“偏、遠、小、散”黨支部,如何健全完善適應新形勢的監督體系,有效將黨風廉政建設向一線延伸和推進,防范工程建設中的吃拿卡要、內外勾結承攬工程項目等貪腐問題,成為當下項目建設過程中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有效開展的思考重點。通過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示范項目的創建及實踐,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由專職紀檢人員、分公司專職黨務人員與項目現場黨員、各參建單位駐項目黨員代表共同組成三級監督網絡,通過月度聯席會議等形式形成監督合力,實現監督全從源頭上預防工程領域的腐敗。
四、“偏、遠、小、散”單位黨組織建設的實施路徑
(一)夯實支部基礎,加強“偏、遠、小、散”單位建設保障基層黨組織作為落實組織生活制度的關鍵依托,其是否能夠嚴格施行組織生活制度,已然成為衡量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的重要標尺。高質量的組織生活制度彌補平日工作中“偏、遠、小、散”單位黨員間聯系少、交流難的缺陷。通過黨建管理模式中的精準化黨建工作統籌安排,進行線上線下活動聯動,抵消見面難等問題,對于“偏、遠、小、散”單位黨組織尤為重要。在對時間綜合利用、統籌安排的基礎上,通過在同一時空,安排多項任務,或通過采用適當方法把各項任務聯系起來,提高時空利用效率,組織黨員同時開展主題黨日、場站安全隱患互查、專業技術交流以及相關文體活動等,達到“一次集中,多項任務”的效果。
首先,“偏、遠、小、散”單位黨組織要以“三會一課”黨組織制度作為履行黨建主體責任的切入點,加強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相融合,重點解決基層黨員“原子化”問題。拓寬領導點題、自主選擇、組織派餐等精神食糧獲取渠道,著重于將傳統學習方式和現代信息技術加以結合,把集中學、會上學、領導講跟自主學、網上學、黨員談結合起來,提高學習頻次,凝聚黨員合力。
其次,“偏、遠、小、散”單位可以通過建立黨建幫扶督導制度,降低標準制度“空白化”影響。上級黨委班子成員定點聯系“偏、遠、小、散”黨支部的指導幫扶制度,通過作調研、講黨課、談心談話等方式,落實對黨建和業務工作“雙指導”,實現黨務業務“雙提升”。指定黨委相關部門專責督導“偏、遠、小、散”支部建設,組織開展區域黨建聯盟活動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通過“一對一”指導、“手把手”帶動、克服人手不足、業務不熟、經驗不足等難題,大大縮短新建支部適應期,保證黨建工作高標準起步。
再其次,“偏、遠、小、散”單位要加強兼職黨務人員培訓,抓好人員保障,避免黨務人員“單項化”。要打破地域限制,定期到三級單位兼職黨務工作者進行黨建業務培訓。突破信息不對稱,制定業務指導手冊,確保“偏、遠、小、散”單位黨務工作有人做、能做好。不斷提高黨務工作者的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為“兼職”的崗位賦予“專業”的業務能力。
(二)發揮先鋒作用,凝聚“偏、遠、小、散”單位黨員力量
首先,充分認識到每一名黨員都是黨的脊梁,集中展現了黨的廣大成員的特質以及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積極發揮每個“偏、遠、小、散”單位黨員的力量,鼓勵并引導每一名一線黨員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一是加大黨員培訓教育力度,強化先鋒引領,實施“向日葵”工程,持續提供一線黨員教育培訓,通過各種方式如網絡讀書會、業務技能培訓等,持續提高黨員的政治覺悟和業務能力,使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項目現場組以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等為載體,建立“紅旗領航黨員責任區”、舉行“鐵軍亮劍沖刺”主題黨日活動等,引領項目參建人員發揚“三千精神”和“三牛精神”,形成突出重圍的攻堅合力。二是表彰先進典型,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對表現突出的黨員進行表彰和獎勵。同時,對優秀黨員事跡進行宣傳,發揮優秀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開展“三比一做,爭當先進”黨支部品牌創建工作,比黨建工作、比安全生產、比發電效率,做優秀黨員,爭當先進黨組織,促進黨建與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其次,要實現“偏、遠、小、散”單位黨建工作與地方發展同頻共振,營造企地和諧氛圍。實施政企共建功能型聯合黨組織,以業主項目部為主陣地開展黨建共建聯建等活動,主要包括黨組織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工作直報”綠色通道機制、黨員培訓教育機制、黨員服務工作機制、“黨建+”產學研陣地服務機制等五大機制,在政治引領、溝通協調、聯農惠農、品牌培育以及企業文化等諸多方面充分發揮效能,切實推動黨建工作與項目建設達成深度融合。
再其次,堅持“偏、遠、小、散”單位黨建工作和業務發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以分散的項目點為單位劃分一批“黨員責任區”,以項目建設中的急難險重任務為單位組建一批“黨員突擊隊”,以發揮作用為標尺設置一批“黨員先鋒崗”,以業績表現為衡量評選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借助“四個一批”舉措,有力推動“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活動的開展,帶動全體參建人員攻堅克難、奮發有為。真正將黨組織的工作不局限于傳統的政治學習,而是以解決“偏、遠、小、散”單位企業發展中的問題、提供強大動力為目標。通過思想理論在項目一線深化、復雜問題在項目一線解決、黨員先鋒作用在項目一線發揮、優秀黨員干部在項目一線磨礪“四個一線”機制,讓全體參建單位黨員在思想、管理、技術、資源等方面得到深入融合。
(三)契合從嚴治黨要求,樹立“偏、遠、小、散”單位建設正氣
堅決貫徹落實從嚴治黨的要求,鼓勵“偏、遠、小、散”單位黨員在忙碌的一線業務中參與有關學習活動,堅持自我教育、自我修養,并以鮮明的理想信念和堅決的政治立場,為廣大員工樹立典范。一是加強黨員廉潔教育,開展經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黨規黨紀教育,重點圍繞新能源項目收并購、工程建設等內容強化廉潔教育,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營造好氛圍。二是聯合開展警示教育活動,不斷豐富宣傳教育的載體,改變工程項目黨建融合不充分、引領作用發揮不足、黨風廉政宣傳教育空白的現狀,組織工作比賽、先進事跡報告會等活動,推崇先進,樹立典范,同時厚植黨員隊伍先進性的土壤。三是定期組織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嚴肅“偏、遠、小、散”單位黨內生活,堅決防止和糾正黨員不良風氣的產生,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四是加強專項審計工作,組織開展“偏、遠、小、散”專項治理提升等,著力開展重大支出、重大項目、重要風險點等的審計,結合制度建設、流程設計等方面查找根源,不斷推進公司治理體系邁向現代化,全面提升治理能力。
(四)服務基層群眾,激發“偏、遠、小、散”單位黨員工作熱情
基層黨務工作者承擔繁重的黨務工作,尤其是“偏、遠、小、散”地區,這就需要想方設法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成為中流砥柱。一是建立激勵機制,對表現優秀的“偏、遠、小、散”單位黨務工作者除給予榮譽鼓勵外還應給予相應的薪酬激勵和職位晉升,提供通暢的職業發展空間,團結帶領群眾共同去推動公司發展。二是建立關懷機制,不僅關心黨務工作者的工作情況,還應關注“偏、遠、小、散”單位黨員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情況,結合黨員實際情況提供個性化服務的理念。提高群團組織服務效能,加大人文關懷力度,開展困難職工幫扶互助、節假日慰問和生日慰問等,建立家屬聯絡站運作機制,開展家屬座談會,試點家屬聯絡站。組織慰問外派黨員家屬,向留守家屬表達組織的關心和掛念,為他們送上黨的關懷和溫暖。三是打造宣講方陣,打造“書記講黨課、骨干講制度、一線講實踐、先進講事跡、群眾講故事”宣講方陣,通過開展“學習身邊榜樣”、“身邊人講身邊事”等活動,進一步豐富組織生活內容,創新方式方法,使組織生活的感染力、吸引力、針對性、實效性得到有效增強。
(作者單位:廣東省能源集團貴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