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從嚴治黨大背景下,多元支撐服務類企業如何提升黨風廉政風險防控能力成為重要課題。筆者以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調研、問卷調查方法,深入分析綜服中心黨風廉政風險防控的現狀、問題及其成因,并提出針對性的防控策略。研究發現,由于綜服中心特殊的管理組織結構,導致其在黨風廉政風險防控方面存在認責領責意識不強、風險點梳理識別不夠精準、風險監督和防控不夠到位問題?;诖?,筆者提出以黨建引領、責任落實、監督協同、方式創新和文化賦能為核心的“五強化”策略,以期為類似的多元支撐服務類企業黨風廉政風險防控力提升路徑提供參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體推進“三不”機制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和開展反腐敗斗爭。對于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新型電力系統、新型電網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電力行業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新時代新征程,能源電力行業進入新發展階段,面臨新形勢新挑戰。與之相關,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基礎和支撐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領域,電力行業的黨風廉政建設及風險防控就顯的尤為重要和必要,提升電力行業的黨風廉政建設及風險防控不僅是電力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更是發揮行業自身優勢、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本研究聚焦黨風廉政風險,立足(以下簡稱綜服中心)矩陣式管理現狀及問題,通過問題調研調查、成果經驗梳理和防控路徑探索,嘗試提出契合多元支撐服務類企業的黨風廉政風險防控力提升路徑。
一、綜服中心黨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現狀
綜服中心是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2012年8月基于國網“三集五大”建設要求,立足業務支撐與實施機構建設思路成立的下屬二級組織。期間,歷經“初創起步”、“多元推進”和“轉型發展”三個階段,逐步發展壯大、成功轉型為秉持“服務戰略、服務主業”職責定位,涵蓋“黨建引領工作、業務支撐保障、戰略人才儲備、風險防范管控和共享服務運維”具體職責,體現“多元支撐”服務保障性、“矩陣式管理”架構的管理組織。2023年綜服中心紀委成立,綜服中心的黨風廉政風險防控建設進入新的階段,通過一體系統施治統籌推進,開始逐步推動黨風廉政風險防控的有效覆蓋和深度滲透。
從現代企業組織視角看,綜服中心涵蓋了現代企業為完成特定任務專門組建起來的正式群體、具有制度化的角色結構和領導管理體系、具有體系化的管理規章制度等的基本要素,是一個標準性的“正式組織”。但從管理工作實際看,綜服中心內設業務部門及中心與省公司對口部門縱向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又從管理架構和職能履行上,部分消解了其作為“正式組織”的正式化屬性,更類似于是一個“半正式組織”。從組織管理學視角看,綜服中心內設業務部門及中心與省公司對口部門的縱向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也與矩陣式管理組織結構同屬一個組織內的經典特征相沖突,即其管理架構也非嚴格意義上的標準化矩陣式管理組織結構。
從組織行為視角看,“半正式組織”及“非標準化矩陣式管理組織架構”的客觀實際,造成綜服中心在中心的“組織管理”與員工的“組織服從”方面,存在著組織與個體間的雙向“失協”。從“組織-個體”視角看,作為“正式組織”的綜服中心,理應對其員工具有完整意義上的管理權限、職責職能,但多元業務部門及中心與省公司對口部門縱向的一體化管理模式,造成其難以在業務上對他們的管理做到全面、充分且有效的履職;從“個體-組織”視角看,多元業務部門及中心與省公司對口部門縱向的一體化管理模式,不僅使得業務部門及中心員工具有了某種意義上的“雙重身份”屬性認定,且這種“雙重身份”的屬性認定在給他們造成身份困惑困擾的同時,并會影響到他們對綜服中心的集體歸屬感。綜服中心“半正式組織”的組織特性、非標準化的“矩陣式管理”組織架構,使得綜服中心黨風廉政建設、尤其是黨風廉政風險防控要求,難以有效深入滲透到業務領域。這種特殊的組織架構導致黨建與業務很難深度融合,業務部門/中心辦公場所的分散化布局、黨員組織關系隸屬與黨組織活動開展的不協調等客觀現實,造成綜服中心日常黨組織活動的開展較難實現一體化有機管理,綜服中心橫向一體化管理的黨建工作,與縱向一體化的垂直業務管理之間較難有效銜接。
二、綜服中心黨風廉政風險防控問題
綜服中心成立之初乃至后期不斷新增的各類業務中心,省公司已明確將其作為“本部專業管理的延伸,與本部對口部門實施一體化管理”,即強調業務中心與省公司對口部門的“縱向一體化”。同時,基于干部員工人事、黨員黨組織的關系隸屬及中心黨委作為二級黨組織的成立,綜服中心便成為全體干部員工、下設各黨支部及全體黨員的管理主體,即明確綜服中心及中心黨委對干部員工、黨員的“橫向一體化”管理。進而,黨建“橫向一體化”與業務“縱向一體化”的“縱橫交織”,在某種程度上便部分削弱了綜服中心作為一級正式組織理應有的“一體化”管理要求和目標達成。同時也使得其黨委肩負的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及紀委主抓的黨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具有結構性短板,綜服中心黨委黨風廉政建設及紀委黨風廉政風險防控一體化的管理要求,與綜服中心多元支撐業務縱向一體化的管理架構,產生了現實沖突,即黨風廉政建設無法精準嵌入到縱向的業務管理領域,黨風廉政風險防控無法高效滲透到縱向的業務管理領域。
1.黨風廉政責任認責、領責意識不強。訪談中發現,個別業務干部對紀律要求不關心不了解,對可能觸碰的職務違紀違法缺乏必要的警醒意識。從整體上來看,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鏈條尚未擰緊,從綜服中心黨委到各業務部門/中心黨支部、再到各黨支部每個黨員,認責領責、履責擔責的黨風廉政風險防控意識,呈逐級衰減、漸趨松散甚至斷鏈現象。在業務管理領域個別黨員干部“一崗雙責”意識不強,對黨風廉政責任認識模糊不清。
2.黨風廉政風險點梳理識別不夠精準。個別被訪談對象提出,綜服中心對共性的黨風廉政風險點的排查還能夠做到相對精準識別、評估,但對于不同崗位個性的黨風廉政風險的排查還無法做到精準的識別、評估。一方面,綜服中心涉及多個不同的業務領域,中心層面未必能做到對所有業務領域的熟悉熟知,因而其風險點的排查識別、評估未必精準到位;另一方面,各個部門/中心的具體業務領域跨度較大,彼此之間也難以做到對其他業務領域的熟悉熟知,因而也無法有效評判彼此黨風廉政風險點的排查是否做到了精準識別、評估。
3.黨風廉政風險監督和防控不夠到位。綜服中心對業務領域黨風廉政風險點排查識別評估不夠精準,對黨風廉政風險點的異動缺乏預警意識和動態管理機制,“五位一體”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中心與業務機構省公司對口部門的外部監督協同不夠,黨風廉政風險的防控舉措缺乏實效性和創新性,存在老辦法不頂用、新辦法不會用、軟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的現象。黨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總體成效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業務領域的黨風廉政風險防控方面,缺乏有效舉措、有力抓手和實用辦法,導致黨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無法有效滲透到各個業務領域,無法有效發現業務領域潛在的黨風廉政風險隱患,無法有效防控潛在的黨風廉政風險行為的發生。
三、綜服中心黨風廉政風險防控成因
1.組織架構和管理特點的影響。在國企管理過程中,黨風廉政風險防控與業務融合難是一個同性問題,部分領導者在開展基礎業務工作時往往會忽視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
作為多元支撐服務類企業,綜服中心縱橫交織的管理架構在很大程度上又削弱了其作為一級組織的管理職能發揮,導致黨風廉政建設更加難以深度融入業務管理領域,黨風廉政風險防控無法有效滲透到業務領域,從而影響了黨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總體成效。
2.制度建設和執行力度不足。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缺乏一套完善的制度體系,部分關鍵領域和環節的制度規定不夠明確,導致在實際操作中難以落實。一些已建立的規章制度未能得到嚴格執行,存在執行不力、監督不嚴的問題,使得制度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對于違反制度的行為,在責任追究上不夠嚴格,缺乏有效的懲戒措施,導致員工對制度的遵守意識不強。
3.監督機制和文化建設有待加強。監督機制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和方法,導致制度執行情況難以得到有效監控。從實地訪談和問卷調查情況看,部分員工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黨建工作的約束考核激勵獎懲機制難以得到充分落實。部分成員對綜服中心集體歸屬感并不高,綜服中心“奮斗共同體”的文化氛圍還未真正形成。
四、綜服中心黨風廉政風險防控能力提升路徑
本研究基于綜服中心矩陣式的管理現狀,立足管理工作中面臨的現實問題,全面梳理排查風險點,分析評估風險類別等級,采用相應機制策略措施,建立健全監控體系,監督檢查控制潛在風險的發生,聚焦黨風廉政風險防控力提升的核心要求,我們探索提出了“1235”的黨風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即“1”指圍繞一個核心,即黨風廉政風險防控能力提升;“2”指關注兩條主線,即黨風廉政風險的“梳理”與“防控”;“3”指落實“三不”機制,即黨風廉政建設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5”指提出黨風廉政風險防控五大具體舉措,即著力聚焦綜服中心黨委黨建引領作用的充分發揮、黨風廉政風險防控責任認知認領的有力夯實、“五位一體”監督主體橫向貫通和省公司業務對口管理部門縱向協同的有效形成、紀委專責監督方式方法的改革創新、綜服中心文化賦能發展作用的充分彰顯,嘗試提出“強化黨建引領、強化責任落實、強化監督協同、強化方式創新和強化文化賦能”的“五強化”黨風廉政風險防控舉措,全面提升綜服中心黨風廉政風險防控能力和水平?!拔鍙娀钡狞h風廉政風險防控舉措具體如下。
1.強化黨建引領性。發揮黨委引領作用,把黨建旗幟“立起來”。把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作為最大的政治,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走深走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錘煉黨性、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圍繞多元支撐業務領域并存現狀,定期、分批、深入核心業務領域,將黨風廉政總體要求細化、具體化為契合不同業務特色的防控舉措。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把黨建要求“傳下去”。健全“抓書記、書記抓”工作機制,壓緊壓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鏈條,打通黨風廉政建設“最后一公里”。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責任“扛在肩”。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做到入腦入心、增強“思想自覺”;落實省公司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做到走深走實、增強“政治自覺”;自覺踐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抵制“四風”問題,做到見行見效、增強“行動自覺”。
2.強化責任擔當性。優化“認責領責”責任體系,明確責任主體,著力解決好“誰”來認責領責。明確責任事項,著力解決好“認什么責”、“領什么責”。細化“擔責履責”責任落實,部署黨風廉政建設目標任務,修訂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清單,定期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議。健全完善規章制度,完善責任分解制度,規范業務工作流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發揮工會、職代會民主監督作用。分期、分批、分類、全覆蓋開展專題業務培訓,提高員工履職本領能力、有效防范廉政風險。加強風險預警與動態管理,定期開展風險梳理排查,動態調整識別評估風險類別等級。強化“追責問責”責任考核,開展專題述職評議,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建立考核結果與業績評定、薪酬兌現、組織推薦和獎勵懲處等強掛鉤機制。
3.強化監督協同性。健全一體化監督“小協同”機制,完善紀委向黨委定期匯報制度,夯實黨委全面監督、紀委專責監督、黨支部日常監督、部門職能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五位一體”監督體系;健全“紀監巡審”聯動機制和黨委紀委、人事財務、法務輿情定期會商制度,形成專責監督與專業監督相互融合、共同促進、協同發展的監督格局。建立聯動性監督“大協同”機制,立足矩陣型管理組織架構,針對業務部門及中心核心管理職責,聚焦業務黨風廉政風險防控重點,綜服中心紀委主動與省公司紀委聯系對接,推動建立綜服中心紀委與省公司對口部門定期溝通反饋的工作聯動機制,分領域、分場景、全方位做好業務部門及中心機構的監督工作。
4.強化方式創新性。轉變監督方式,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督,結合內設部門及中心核心職責和業務特點,全面梳理排查識別評估黨風廉政建設風險點,動態調整全程監控黨風廉政風險防控重點,充分發揮日常監督探頭和前哨作用。拓展監督視角,變窄口徑監督為全口徑監督,在聚焦關鍵少數、關鍵領域、關鍵崗位監督基礎上,進一步延展監督廣度,織密織細監督網絡,實現監督對象、業務范圍“零死角”“全覆蓋”。革新監督技術,變常規性監督為數智化監督,統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大數據數智化管理平臺,把分散的、碎片化、靜態性監督數據,整合融通為聚合的、一體化、動態性的監督數據流,提高監督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5.強化文化賦能性。著力打造“奮斗共同體”企業文化,增強“奮斗共同體”自覺意識,營造“奮斗共同體”文化氛圍,形成“奮斗共同體”文化品性。聚力打造“奮斗共同體”廉潔文化,以偉大建黨精神為引領,傳播深耕中心廉潔文化,圍繞“干凈做事、風清氣正”要求,打造“清風廉聲”廉潔文化品牌,為中心講好蘇電故事、傳播蘇電聲音、彰顯蘇電特色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撐。通過開辟“清風·閱讀”空間、“執紀者·說”欄目和優秀廉潔文化作品評比活動,充分發揮廉潔文化熏陶感染作用和教育影響功能。
五、結語
綜服中心作為多元支撐服務類企業,在黨風廉政風險防控方面面臨著諸多挑戰。通過深入分析和研究,筆者提出了以黨建引領、責任落實、監督協同、方式創新和文化賦能為核心的“五強化”策略,以期為綜服中心提升黨風廉政風險防控能力提供參考。未來,綜服中心應進一步深化對黨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認識,不斷創新防控策略和方法,為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和國家的能源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執筆人:塵穎陳功張永取史晟瑋)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