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25)8-0036-6
在“三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課程積極構建項目化教學模式,通過真實情境驅動實現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目標。依據《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版課標\")要求,課程設計應注重跨學科整合,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工程技術、社會發展等領域深度融合,踐行“生活-物理-社會\"的課程邏輯[1]。本文以“制作樓梯雙控燈”為例開展跨學科實踐項目,通過系統設計的工程實踐活動,重點強化學生分析探究、協作實踐及問題解決等綜合能力,同步滲透工程思維培養,促進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為物理課程改革提供可操作的實施范例。
1 項目化學習教學現狀分析
傳統物理教學中存在3個亟待解決的問題:① 知識碎片化,如:電路知識以公式記憶為主,缺乏真實場景應用; ② 思維淺表化[2],如:實驗多為驗證性操作,缺乏高階思維(如系統設計、問題解決),很難培養創新人才; ③ 評價單一化,如:過度依賴紙筆測試,忽視工程思維與創新能力評估。
為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引入項目式學習并進行改進。項目式學習通過提供真實、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驅動學生自主參與探究任務,從而將學科知識的學習貫穿于解決問題的科學實踐中,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發展素質教育的教學提供一種新的選擇[3]
2 構建\"5E ?+ 工程設計\"項目化教學模式
筆者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 5E+ 工程設計”項目化教學模式,將科學探究( 5E+ 模式)與工程設計思維形成互補雙鏈,通過“情境一問題一方案一產品”的迭代實現思維進階,突破傳統5E模式止步于理論解釋的局限,增加工程實踐環節,形成“認知建構一實踐創造\"的完整閉環。
3基于 665E+ 工程設計\"的樓梯雙控燈項目化學習設計策略與任務實施
在教育實踐創新的浪潮中,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成為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基于 ?5E+ 工程設計”教學模式,構建如下項目化學習設計策略與對應任務。
3.1 設計策略
基于現實性、實現性與主題性原則,從現實需求出發確定主題方向,以合理物料方案搭建實踐基礎,緊密結合教學設計優化教學過程,為樓梯雙控燈項目化學習筑牢根基。圖2是樓梯雙控燈項目化學習設計策略圖。

依現實性,初定主題方向。通過查閱資料,在相關課例的基礎上,初定主題方向并遵循以下兩個原則:實踐性原則,與現階段所學知識緊密結合,利用現階段知識解決主題中的實踐性問題;實用性原則,跨學科實踐要具有現實需求的實用性,以滿足學校、班級、家庭或社區等的實際需要。
依實現性,以物料方案得雛形。在設計實踐過程中:首先,考慮實現功能,明確搭接方案;其次,考慮物料成本,明晰是否符合現有情況,合理控制成本,以保證跨學科實踐的持續開發;最后,明確成果形式,根據具體需要及主題選擇成果的展示形式。
依主題性,結合教學設計出成品。開發的目的是優化教學設計,故需要考慮教學實踐。首先,是時間成本,優化時間分布;其次,是整合優化設計,優化各環節的設計,以建立相對穩定和諧的設計結構;最后,是預留接口,要設計出學生能感受的未來接口,為未來觀察留有方向和機會。
3.2 任務實施
依托學情、學法,基于項目化學習設計策略,構建了如圖3所示的樓梯雙控燈項目化學習任務群。

任務一:明用途,整體感知。留心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樓梯燈,明確任務,找到樓梯燈的工作原理。
任務二:試設計,定電路圖。通過需求分析,找到樓梯雙控燈的開關需求,找到所需元件,動手設計電路圖,教師引入新元件—單刀雙擲開關,學生嘗試運用新元件設計電路圖,接著在小組內討論并評估。
任務三:連電路,制作模型。小組合作制作雙控燈,思考連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接著調試電路,理解雙控電路的工作原理。
任務四:展項目,評估交流。探究方式: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本組項目作品,各組利用評價表格打分,匯總評價后,評出一、二、三等獎,教師點評發言,表揚優秀之處,指出改進點,幫助學生發展物理核心素養。
任務五:改項目,進階優化。觀察各組項目成果后,取他組精華之處,優化本組項目,使其功能更加完善,結構精簡。優化展示平臺,使其真正成為可使用的產品。
任務六:改智能,項目應用。小組間討論雙控燈在生活中的應用,找到各種應用中的共性,探索出實現電器智能化的簡便方法。
4 “5E + 工程設計”思想下“制作樓梯雙控燈\"項目化教學實施
在核心素養與項目化融合深化的背景下,4 5E+ 工程設計\"模型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跨學科建構的有利橋梁。“制作樓梯雙控燈\"項目化教學以物理電學原理為內核,嵌人工程設計的需求分析,通過結構化的5E流程設計,推動學生在跨學科實踐中實現知識建構與問題解決能力的雙向提升。圖4是基于“ 5E+ 工程設計”思想下的樓梯雙控燈項目化學習實施流程圖。
圖4樓梯雙控燈項自化學習實施流程圖

4.1 項目背景
4.1.1 教學內容分析
2022版課標對電路的要求是會識別電路、連接電路、繪制電路圖,這些技能也將直接關系到以后各章電學知識的學習。學生在學習電學基礎后,對電學內容已有初步認識。基于此,本節課組織學生從生活現象出發,分析樓梯雙控燈的電路原理,嘗試動手設計電路,并制作模型。
4.1.2 學生學情分析
基于九年級學生的認知,學生已掌握電學的相關知識,但大部分學生僅停留在對知識的機械記憶上,缺少深度學習研究,很少與生活實踐聯系,不會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在思維方式上,學生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慢慢具備基本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但物理與工程融合的能力還比較薄弱。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注重物理核心素養和工程思維的培養,促進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4.2 基于\"5E + 工程設計”的核心素養目標
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模式下, …5E+ 工程設計\"以“分析、探究、優化、總結、拓展、評價”為教學方式,融合工程實踐的問題解決邏輯。本項目聚焦物理學科核心素養,通過跨學科實踐搭建核心素養培育的立體平臺,表1為核心素養目標。
表1核心素養目標

4.3 設計教學情境,組織課堂實施
4.3.1 Engage(引入問題,激發興趣)
教師播放自制微課視頻一學生在校探究樓梯雙控燈(學生從二樓打開開關,發現燈亮,下到一樓再次打開開關,發現燈滅)。播放時引導學生分析樓梯雙控燈的原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深入思考。
子問題1觀察生活中的樓梯燈,你發現了什么?
子問題2如何通過設計與制作樓梯雙控燈揭秘它的工作原理?
設計意圖由自制微課視頻引入,拉近學生與物理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之后設計“一燈雙控\"電路打下堅實的認知基礎,
4.3.2 Explore(探究原理,方案設計)
為了完成樓梯雙控燈的項目產品,首先要進行“一燈雙控\"電路設計,細化問題,引導列出驅動問題串。
任務一明用途,整體感知
子問題1在黑暗的環境下,同學們下樓時對
燈光的要求是什么?到達一樓后對燈光的要求又是什么?
子問題2要實現雙控燈的功能,需要哪些電學元件?
工程實踐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建立對樓梯雙控燈項目的整體認知,初步用工程實踐的思想形成問題意識。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具化項目內容,層層遞進實施項目,發散思維,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任務二試設計,定電路圖
小任務1嘗試根據電學元件,初步設計雙 控燈電路。
子問題1你能利用桌面所給器材,設計雙控燈電路圖嗎?
小任務2對初步設計的雙控燈電路圖進行小組交流評估。
子問題2你設計的雙控燈電路圖能實現雙控功能嗎?如果不能,如何改進?
小任務3優化設計,認識單刀雙擲開關,并設計雙控燈電路圖。
子問題3你能利用單刀雙擲開關再次優化設計雙控燈電路圖嗎?請在圖中設計。
工程實踐通過初步的分析,建立對物理概念與規律的認知,構建樓梯雙控燈的完整體系。
設計意圖通過電路分析理解雙控電路原理,讓學生初步設計解決方案。
4.3.3 Explain(知識建構,理論驗證)
小任務1對設計的雙控燈電路圖進行小組交流評估。
子問題1你設計的雙控燈電路圖能實現雙控功能嗎?你能分析雙控燈的工作原理嗎?
工程實踐培養學生設計項目的能力,形成工程設計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設計意圖小組展示初始設計,接受師生提問,如“如何防止短路”,結合反饋優化電路圖,明確元件布局與安裝邏輯。學生逐步細化項目任務,以層層深入、科學推理的方式列出本項目的問題串,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思維。
4.3.4 Elaborate(深化實踐,原型制作)
任務一連電路,制作模型
小任務1小組合作制作雙控燈。
子問題1如何利用實驗室或家庭電路的器材,小組合作制作雙控燈?
子問題2連接電路時,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小任務2調試電路(可行性分析)。
子問題3調試電路,檢查電路是否能實現雙控燈功能?
小任務3理解雙控燈電路的工作原理。
子問題4雙控燈電路是如何實現雙控的?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設計的電路圖,結合細化任務,小組間合作完成項目制作,圖5所示是學生分小組完成的項目作品。教師在巡視過程中發現學生遇到的問題,并及時解答和指導。
圖5樓梯雙控燈制作模型

工程實踐利用設計的原理圖,動手連接實物圖,實現科學技術原理向技術產品的轉化,通過制作樓梯雙控燈的模型,讓學生自主評估技術的可行性。
設計意圖學生小組動手制作樓梯雙控燈,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4.3.5 Evaluate(多維評估,遷移應用)
任務一展項目,評估交流
根據制作的項目成品,組織各組組長匯報展示。教師組織學生利用評價表給各組評分,注意公正、有效評分(表2)。
表2“雙控燈”作品評價表

工程實踐教師提供展示平臺給學生展示制作的成品,各組員利用多元評價表對工程設計實踐進行評價,同時也為工程實踐優化提供有力支撐。
設計意圖創新綜合評價改革,全方位、多角度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強化學生對項目化課程的理解與掌握。
任務二改項目,進階優化
小任務1小組合作,優化雙控燈。
子問題1你覺得雙控燈電路有哪些地方可以進行優化,變得更美觀?
小任務2小組合作,優化展示平臺。
子問題2為了更好地演示、講解雙控燈的應用價值,如何優化展示裝置平臺,變成一個完整的、美觀的產品?
工程實踐通過評價的結果進行反饋和思考,通過深度思考實現思維的優化,促進工程產品的升級與提升。
設計意圖通過優化設計,改進連接方式,促使學生深人思考,最終形成美化后的項目產品。
任務三改智能,項目應用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雙控燈在生活中的應用。
小任務1小組討論雙控燈的應用。
子問題1除了樓梯雙控燈,說說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到雙控燈?
小任務2小組討論如何改進雙控燈。
子問題2如何使樓梯雙控燈更智能一些?
工程實踐通過融合智能化組間協作,激發學生的創新工程思維,不斷迭代優化,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
設計意圖引人智能家居,讓學生感受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使學生感受物理與科技相結合的力量。
任務四綜合評價,反思提升
教師組織學生利用表3進行多元綜合評價與實踐反思。
表3項目化學習效果評價表

設計意圖此評價表從多元化評價主體、多維度評價內容和多樣化評價方式出發,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努力的方向。
5結語
通過開展項目化學習,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創設真實情境和設計驅動問題,從“情境一需求分析—電路圖設計—質疑優化一分析原理—制作作品—交流評價一優化產品一解決問題—評價反思”入手,在課堂上以學生為本,層層引導,推動教學,旨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在這一過程中,不僅促進教師教學水平提高,還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發展高階思維,不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 5E+ 工程設計”思維的形成。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吳興海.指向科學思維培養的初中科學深度學習教學設計——以“電荷與電流\"第一課時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4,53(11):40-44.
[3]龔佳雯,須萍.基于項目式學習的教學設計研究以“自制留聲機”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4,53(11):36-39.
(欄目編輯 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