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灤河源頭
你站在源頭,讓淺淺的水浸濕腳步
你站在草原,讓風吹進骨頭
此時,目光越過白云
東猴頂,山很低,壩上草原無遮無掩
萬物被蒼茫夷平,留下風
繼續播撤溫柔,讓你此刻風情萬種
沒有雁陣成行,沒有雄鷹俯瞰
下游有馬群散步,眼前花海草叢生
水的清亮,在樹叢與花草中穿行
涓流如絲漫游,汩汩之聲若訴
有你的聲音從遠古而來,踏破寂靜
山水盡頭,飛翔的視野留下剪影
俯坐在草地上看花,花的搖曳
是水的語調,也是你剛打開的心跳
所有的源頭都是樸素的,灤河源頭
擁有四周山坡,片狀松林與云朵
騰空的盆地,是出發的中心
折一枝小小松塔,陪你一起走天涯
大灘
將內心的光亮,化為一地青草
在現實之上開花,鋪展草原的透明
想象真誠是一杯水,來自你手中
讓意識孕育情緒的激動,再次澄清
水草之間的道路,延伸到山頂
地平線挪移的速度,與理想相同
正午時刻,靈魂沒有返回之路
水流的狀態,在美麗映照之前誕生
大河口
無數次出發,從真實的管道泄出
問愛,問報答,問季節的反復
以成敗論英雄,掠過出口的堵塞
一個人,是最小的單元
一滴水,是渺茫的所有
蓄積,再蓄積,永不忘閘門的關注
獨立的,平凡的,高天厚土
綠色的夢與土壤里金色菊的絨頭
如此自然從容,風有些許荒謬
水說了什么?植物清楚
黑暗中的燈光知道,交流與溝通
繁雜而美麗的結構,顯現自由
多倫諾爾
聽不見風聲,也沒有音樂
我仰望草原的高處,有云朵的出口
上都河,大河口,白城子
7條溪水圍繞的多倫,草甸嬌嫩
江宗寺,善因寺,48位王爺
會盟漠南的昔日時光,超越隱喻
多倫諾爾,以蒙古漢子的性格
讓錫林郭勒聆聽灤水,傾訴細語
多倫湖
黑色的玄武巖有許多氣孔,陡立的
山坡上向下滾動,曾經稚嫩的瀝青
并非凡手造出,要有光就有了光
同一幅畫,由二種意境構成
這里有鳥兒飛過,那兒植物歌唱
藝術的長度,在切割剪輯處粘合
渤海走失的鯨魚,順河道溯游
寬闊的水域中心,留下身軀
幻化的石頭,或者尾巴依然擺動
我要尋找的多倫玉藏在暗處,油脂
震顫草原的光澤,留聲機或電影
讓故事留給立體的水域,不斷重復
小灤河濕地
西風送我,站在一朵花上
御道口在左邊,你在右邊
一群小鳥,飛過來俯瞰游濕地的男女
盡收眼底的事情,人比鳥笨
野草沒有姓名,花的名字經過反復考證
乳名與學名難以統一,此非彼
地域不同,植物的花期存在不同的差異
鳥兒在身后跟隨,接近水邊
飛進叢林,在低處尋覓,偶爾瞅一眼
攝像留影的人群,似乎要找曾經的熟悉
比天空低的花,托舉跳躍的你
更加接近水的環繞,綠色簇擁花的嫵媚
今年雨多革肥,水流也有激動的心
濕地平坦,可以望見山腳的樹林
那兒有成群的牛馬,游移在視野的邊緣
小灤河的流量,曾經讓康熙駐足
也會讓你笑逐顏開,引流到手的秘密
是一條小魚,或者花草茂盛的根
萬里無云的天空更低,水草讓你癡迷
西風送你,跳入我的眼底
雙峰寺水庫
雙峰寺不在,僅留一片水域蓄積
承德的北方有一個巨大的母體,被山巒包圍
我相信來自上游的四股水流,知道歸宿
也明白人與自然的溝通,以水為媒
寺院不在了,還會有人嗎?
何年何月何人,念著經文祝愿蒼天大地
沒有廢墟,沒有任何遺存可以記憶
河流養育承德,補給皇家圍獵的興趣
雙峰肯定并列在一起,無數山峰環繞
只有距離心胸最近的地方,信念能夠達到
有人說佛性:雙峰體現人心,心到意到
一段美好,往往在詞語或者名稱上隱隱閃耀
塞罕壩
從一棵樹到百萬畝森林,60年
穿了多少衣服,蛻了幾層皮
三代人的堅持不懈,讓荒漠化為綠色奇跡
說不容易,那是對苦難與汗水失去敬意
也對嚴寒與干渴缺乏體會,地窩子
就是天地,兩條腿一雙手,不知東南西北
369人,年齡沒有超過52歲的
生命與血液,面對一個人的殘酷
只有以精神來定義,包括家人與鄰居和親戚
如果以樹比喻個人,你挺立的姿勢何以蒼翠
你的葉掌鼓舞的是人心,還是流水
密集繁復的塞罕壩,消失的不僅是沙暴和黃塵
今天晴空萬里,道路筆直,引無限清爽慰藉
曾經的饑餓與寒冷,無法書寫無畏
以英雄的名義頌揚,每一棵樹都是一座豐碑
烏龍磯
流水的心跡,以真誠的深入相對
潛行或者暴漲,水天相接
地平線壓低在河面上,迷茫緊隨
真正危險的是發生洪水,遠離村莊
與人群,遠離朋友與親人
流量,流速,截面之上的匯聚
是自然密碼,也是勇敢的定義
長期在河邊住居,仿佛與水一體化
平靜因為靜水,狂躁因為急迫
突破狂流的位置,淹沒烏龍磯的石體
唯一的高度,認真即水性
不可同日而語,吊箱測繩連接儀器
自動測流,瞬時觀測
數字在表格上跳動,支流的動態
以視頻在網絡的核心匯流,信息
具有生命的味道,水質成分
有敏感的階梯,幾十年光陰飛速
仿佛過了許多世紀,時間刻度很深
背負大山的照片,怎能不添皺紋
似乎回歸故里,手摸鉛魚的尾巴
讓思維繼續懸垂,水流在心
河流語言以代碼傳遞,哺育子孫
石佛水文站
佛是岸上的山體,或坐或臥
莊嚴靜默,似乎釋知心靈起伏成因
山谷中的流水,波濤即經文
陽光鍍金,月光撒銀
一年四季點亮的光陰,是水文人
水文人認識水,也認識自我的結構
獨處無奈,河床上的石子是數過的
云也一樣,蔬菜與昆蟲是鄰居
有時沉默與無聊,與星辰對飲
習慣是陳釀的濃酒,水也醉人
有佛坐在內心,萬物沉淀水性
一個水文人,與河流一體
夢中的歌兒唱給誰聽?愛水的姑娘
站在山坡上招手,石佛睜眼
穿過樹林,跨過河流
西城峪副壩
自然的缺口,往往在山粱背后
轉過許多彎曲的山道,狹路相逢
河流承載的高度,以及束縛的自由
大壩的產生為了蓄積,截流的副壩
輔助水域的誕生,值守人
以安全至上的理由,拒絕進入
懸崖斷壁,鞍馬地形
誰把長城引入水中,讓塞外的雄壯
沿水而下,在華北平原風流
潤澤萬物的人,具有徹透的水性
宛若大篆行草書法,筆力蒼勁
游走飛龍,字里行間聽見水聲迂回
繞岸行走,靜水也有無限的層次
靚藍,深藍,幽藍,更深的藍
讓石頭上岸吧,等待時光的篩選
灤河入海口
大海的胸襟,擁抱山川河流的哀愁
敞開船篷,在淵深的低處,唯有港灣
可以托枕入夢,把困倦與疲憊
輕輕一把,攬入懷中
如果蘇醒可以傳遞,我愿意告訴星星
今夜的渤海,有十二萬分的溫柔
聽灤河水的沉默,期許與回歸
以最短的距離,躍入東方燦爛的夜空
山脈以陡峭下泄光明,水的載體
豐盈千里路程,從草原到大海
只有短暫的回憶,沒有任何逗留
看慣風云變幻的目光,此刻仍然澄明
海上的風,請你盡情吹奏明天的樂曲
我衣舞翩躚,洗滌腳后的塵埃
攜帶所有泉水和溪流歌唱。飛奔而走
只為你的宏大與寬容,淹沒來世
作者簡介:凌曉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部副主任,水利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