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著名的國畫家、書法家、教育家。
他生在黃河岸邊,行走于大河上下,用手中的筆,為時代放歌,為大河鑄魂。
他畫的黃河系列山水畫,被譽為“社會主義時代山水畫的里程碑”,他被譽為“自五代荊浩以后真正畫出北方山水神韻的第一人”,作品被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中國美術館、外交部駐外使領館等陳列、收藏。
他的書法榮獲河南省書法“龍門獎”唯一的大師獎,作品參加全國第一屆至第五屆書法篆刻展。他與沈曾植、王世鏜、王蓬常、沙孟海被稱為“現當代章草五大書家”。
他主持創辦河南第一所公立藝術院校并任校長,是河南第一位藝術專業教授。從事藝術教育38年,“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書育人傳正道,深受學生愛戴。
他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第一屆美術家協會主席、河南省第一屆書法家協會主席。
他就是河南當代美術、書法及藝術教育事業的主要奠基者,“知識分子的杰出典范”一 謝瑞階。
謝瑞階為藝術事業奉獻一生,成就卓著。本文對他的藝術人生進行闡釋,解析其所帶來的思考,相信會對當下藝術和教育工作者有所啟迪。
謝瑞階的藝術人生
謝瑞階(1902—2000),祖籍河南鞏縣(今鞏義市)焦灣村。生于耕讀世家的他,自幼隨父學習國學、書法,自學國畫,臨《芥子園》畫譜,顯現其藝術天賦。青年時期赴開封、上海求學,學習國畫、西畫;1924年,從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后,回到當時的河南省會開封,在多所學校從事藝術教育;1962年,調入河南省文聯,從事專業書畫創作。他的藝術人生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國畫創作、書法創作和藝術教育。
國畫創作
20世紀20年代,謝瑞階主要畫油畫,著名油畫家曹新林對他早年的油畫評價道:“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已被公認為省內最優秀的、最有影響的青年畫家,實際上,謝瑞階已經成為河南美術史上第一位油畫家。”在教學和創作中,謝瑞階發現多數人更喜歡中國畫。于是,從20世紀30年代起,他逐漸轉向國畫人物畫,“抗日戰爭時期,隨學校在山區生活多年,對自然山水有較多的接觸,很自然地慢慢側重于畫山水畫”。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他深受鼓舞,之后將畢生精力用于黃河山水畫創作。為畫好黃河,從1955年開始,他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直接幫助下,多次考察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建設期間,他深入工地,與建筑工人、技術人員同吃同住,學習交流,一待幾個月。他坐纜車從高空觀察黃河,他蹲河邊仔細察看河水流態。1963年,他橫跨7省(區),從甘肅劉家峽到山東河口進行考察,行程上萬里,積累大量寫生素材。為畫好黃河,他精研技法,將西畫的焦點透視與國畫的散點透視結合在一起,把中國傳統線描與西畫的明暗處理結合在一起,把國畫的筆墨和西畫的筆觸糅合起來,畫出了黃河奔騰咆哮的氣勢和一瀉千里的壯闊。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他創作的黃河系列山水畫,因主題突出、氣勢雄偉、畫法精湛,贏得廣泛贊譽,備受關注和推崇。代表作《大河上下浩浩長春》,從1981年起一直陳列于人民大會堂國賓接待廳,受到國家領導人、駐外使節、中外各界人士的高度稱贊。《黃河三門峽地質勘探圖》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并多次在國家重大主題展覽中展出。《黃河在前進》被選入國家義務教育通用語文教材封面(七年級上、下冊)。他畫的黃河,洶涌澎湃,彰顯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大度從容、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他畫的黃河工程建設,展現了生機勃勃的宏大場面和建設者的昂揚精神,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令人鼓舞、催人奮進。
嶺南畫派國畫大師關山月對他的黃河山水畫大加贊賞,說:“黃河就是謝瑞階,謝瑞階就是黃河。”
著名詩人王懷讓為謝瑞階賦詩《你是黃河》:“你也是一條黃河,同黃河一樣風采!…
書法創作
謝瑞階在書法創作上只寫章草。他其實無意成為一位書法家,把字寫好,主要是為了國畫題款,同時提高對用筆的把控能力,為國畫創作服務。“無意于佳乃佳”,由于他對章草的喜愛、專注與執著,終成一代大家。
謝瑞階之于書法,起步早、基礎厚、功底深。他父親謝友三善寫顏體,他自幼從父學書,先后學過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歐陽詢、薛稷等人的書法,出于上學抄書的需要,還臨過王羲之、褚遂良的行草貼。為追本溯源,他學習了漢隸和蒙書,傳世的漢隸作品他幾乎都認真摹寫過,廣泛的習書經歷,為日后熔鑄獨具特色的章草打下了基礎。10多歲時,他就曾受邀為家鄉長者碑文書丹,名揚鄉里,傳為佳話。
《高路入云端》 謝瑞階
之所以寫章草,在他看來:“章草古雅厚重、結體樸實、行筆規范、布局整齊,觀之賞心悅目。”
章草作為古老書體,因便于書寫,適用性強,從漢代起廣為流行。自唐之后,章草式微、沉寂。20世紀以來,章草得以復興,涌現出許多章草大家,沈曾植、王世鏜、王蘧常、沙孟海、謝瑞階的章草,因各具審美風格,而成為代表書家。在香港刊物《書譜》(總第95期)刊登的章草專輯中,專門對他們5位的章草風格進行了介紹,其中寫道:“5位大師,5種不同審美風格的章草書,締造了章草的新輝煌。”
謝瑞階的章草,用筆勁健、放達,結字寬博、疏朗。早期清雅灑脫,晚期蒼勁厚重。他于書法,雖無心插柳,卻柳蔭濃郁。
著名文化學者、曾獲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的書法大家沙曼翁評價謝瑞階:“河南的謝瑞階很了不起,章草寫得好,境界很高。”沙曼翁家小客廳桌子上的玻璃板下,壓著謝瑞階書法的印刷品,其為未得到謝瑞階的書法而感到遺憾。
藝術教育
謝瑞階十分鐘愛教育事業,特別喜愛教師這個稱呼。他說:“有人說我是畫家、書法家,我不敢承認,我卻可以承認我是一個教師。我覺得教師這個工作很光榮。”
從1924到1962年,他先后任教于開封東岳藝校、北倉女中、開封女師。新中國成立后,他主持創辦河南第一所公立藝術院校一一開封藝術學校并任校長,之后任河南師專副校長,鄭州師專副校長,鄭州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等。
他從事教育工作,堅持立德樹人理念,把愛貫穿教育的始終,教書育人走正道。他用心、用情、用力、用愛教育學生。他精心備課,上講臺,從來不帶書本,內容爛熟于心,講課生動、風趣、幽默。他每次上課,教室爆滿,濟濟一堂。
他愛生如子,不僅教學生知識,還教學生要誠實,做個好人;要好好學,有一技在手,才能有益于社會;要勤奮,一個勤字,足抵世上之萬難。他平易近人,和藹慈祥。他任校長時,學生也經常去他家,請教、交流、暢談,歡聲笑語。他因高尚的師德、寬厚的人格和高質量的教學而深受學生愛戴。
1982年,他80歲,他教過的從20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的近300名學生,自發在鄭州市人民公園為其慶生,目的就是見老師一面,再聽老師講課。他不顧年邁,滿懷喜悅地給大家上了一課,并為學生題詞:“剛健、篤實、輝光。”1992年,他90歲時,在臺灣的學生組團專程到鄭州為其慶生。
這樣的師生情誼,這種穿越時空的恒久大愛,生動詮釋了一個教育家的博大情懷和人格魅力。
發揮余熱,老有所為。1983年離休后,由于眼疾,他少有創作。他著不清,但還能講。他曾受邀到鄭州大學、河南政法大學等院校及省直機關演講,受到熱烈歡迎,收到良好效果。
1994年11月11日,《河南日報》頭版頭條發表長篇通訊《大河赤子記知識分子的杰出典范謝瑞階》;1996年,他被河南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這是對他70多年藝術人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褒獎
他曾擔任河南省首屆美術家協會和書法家協會主席,為推進河南書畫發展做了大量工作,為中原書風、中原畫風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書法方面,在他的積極努力下,促成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于1980年成立。在他的領導下,在書法家張海、周俊杰等大力協助下,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開展了一系列有重大影響的活動,使河南書法實現跨越式發展,使河南省短期內由書法的中下游省份躍升為書法大省乃至強省。他為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所作《三立》詩:“書畫筑基貴立品,立志立學盡在人。本固枝榮方結果,弄虛作假徒勞心。”“立品、立志、立學”成為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的座右銘。
《青銅峽》 1 謝瑞階
此外,他還是一位詩人,他作詩雖然不多,但通俗易懂、格調不凡,要么體現創作思想,要么抒發個人情懷,都積極向上、催人奮進。如他的題畫詩《草鞋老農》:“自己要走自己路,扎緊鞋帶莫遲誤。種瓜種豆各有得,何必依樣畫葫蘆。”再如《書畫自戒》:“青春虛度苦樂夢,白首空慚啼笑間。詩文休為釣魚餌,書畫莫作敲門磚。”
謝瑞階藝術人生帶來的思考
謝瑞階一生從事書畫創作和藝術教育,成果豐碩,業績卓著。他的藝術人生,也給藝術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帶來很多思考。
要注重藝術功能發揮
謝瑞階創作的書畫作品都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他不畫“臨泉撫琴”“梅妻鶴子”。他畫屈原、魯迅,畫勞模,他畫黃河的波瀾壯闊,他的畫給人以鼓舞和動力。寫書法,他寫格言警句、詩詞名篇。他用書畫弘揚正能量、傳遞真善美,體現他的藝術觀,也充分發揮了藝術的美育功能、社會功能、宣教功能。
要做好創作主題選擇
他后半生選擇黃河作為創作主題,他創作的黃河系列山水畫,不僅畫出了黃河的壯美氣勢,畫出了黃河的建設成就,還畫出了黃河勇往直前、不屈不撓所彰顯的民族精神。通過主題創作,記載歷史、傳承文化,描繪山河、激勵人心,鼓舞斗志、凝聚力量,使藝術的多種功能和價值得以實現。
要深入細致體驗生活
清代畫家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是對深入細致體驗生活最好的表達。謝瑞階為畫好黃河,多次到黃河沿岸體驗生活,他體驗生活不是泛泛的,而是認認真真,嚴謹、細致、深入,撲下身,下大功夫、苦功夫,做到對黃河的情況了然于胸。所以,才創作出了劃時代的作品,他年近80歲,還繼續考察黃河。他為藝術工作者體驗生活做出了示范。
要著力強化技法錘煉
他畫黃河,中西結合,把油畫的多種技法融入中國畫,充分學習吸取古代經典,尤其是水的畫法,體現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通過長期探索,他創立了獨特的“謝氏水”畫法。他把西畫的人體解剖學原理融入國畫,所畫人物畫形象生動、逼真,施之教學,用于創作,均效果良好,并出版《人物畫法簡述》一書。他在技法錘煉方面為藝術工作者建立了樣板。
要牢固樹立精品意識
他書法基本功扎實,本可寫多種書體,但他只寫章草,在專、精、深上下功夫,成為大家。藝術忌平庸,在精不在多。只有出精品,才能留傳后世,發揮作用,體現價值。謝瑞階專注一家,只寫章草,為藝術工作者樹立精品意識提供了借鑒。
要把愛貫穿教育始終
他從事教育工作,堅持教書育人并重,言傳身教結合。他對學生注重行為引導(言談舉止)、創作引導(書畫作品)、教學引導(課堂講授),努力把學生培養成道德高尚、人格健全、樂于奉獻、奮發有為的人。他對教育懷著滿腔的愛,對學生懷著深厚的愛,全身心投入,全過程施愛,最終成為學生愛戴的好老師、人民心中的教育家。他的教學實踐為教育工作者樹立了標桿。
謝瑞階,這位被譽為“世紀丹青的老一代藝術家,他對黃河有天生的愛,對教育有真摯的愛,對書畫有深深的愛,愛的疊加化作一種動力,鑄就其立體的藝術人生,取得非凡的藝術成就。謝瑞階一生淡泊、寧靜、超然,不逐名利,但他和他的藝術成果已凝聚成一尊雕塑,聳立于中原大地。
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張海在《黃河魂——謝瑞階書畫評論集》序言中有一句話:“歷史定會還他爭不來的光輝。”我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