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子湖的回響
五十年前的陽光
落在
河北漢子的行囊上
他從常德的稻浪里起身
把赤誠
疊進滁浦的褶皺
那些被旱魃啃過的田野
那些被洪水撕碎的炊煙
在他眼底
長成
丈量山河的標尺
鞋跟敲過每道山脊時
泥土會記得
他腳底的溫度
圖紙在油燈下舒展時
水流會聽見治、辦、改三個字在發芽
手臂揚起的瞬間
六萬聲號子撞碎峽谷的寂靜
九十八個日夜
是鋼釬在巖層上
刻下的
最陡峭的詩行
如今
稻浪在灌區翻涌
所有的沸騰都沉進湖底
粼粼波光
還漂浮著
當年未涼的汗滴
這汪清水
正以浸潤的方式
把一個名字
寫進
每粒生長的谷物記憶里
甘露
夕陽還沒沉進山坳
媽媽的吆喝已追著書包——
“擔水啦”
三個字,比竹扁擔更沉
壓得石階都直不起腰
日常十里.十擔星光晃進山坳
逢著旱季.二十里塵土
在木桶里晃成渾濁的苦笑
直到某天,草帽沾著晨露
一群人馱著儀器與圖紙進山
他們說自己是“水利人”
爬巖縫量水脈,蹲在石頭上畫線路
鋼釬敲醒巖層時
管道正順著山勢往上爬
蓄水池
在山腰捧出一面鏡子
如今我再不用摸黑起身
指尖一碰,清甜就漫過喉嚨
水龍頭里跑出來的
哪里是水
是當年他們埋下的河
養著整個春天的叮咚
呼喚沅江
每喚一聲沅江
母親耳畔
便涌起童年嬉戲的浪花
每喚一聲沅江
母親心底
便翻卷少年奔流的濤聲
每喚一聲沅江
母親唇間
便重溫青春灼熱的初吻
每喚一聲沅江
母親夢里
便漂浮洪峰吞沒的屋頂
每喚一聲沅江
母親淚中
便搖漾早逝雙親的容顏……
沅江啊,你豈止是姐姐的姓名?
你早已是母親生命里
無法剝離的河
那蜿蜒的刻痕
比歲月深
比離愁長
隨每次心跳在血脈中奔涌
每喚一聲沅江
母親耳畔
便涌起童年嬉戲的浪花
每喚一聲沅江
母親心底
便翻卷少年奔流的濤聲
每喚一聲沅江
母親唇間
便重溫青春灼熱的初吻
每喚一聲沅江
母親夢里
便漂浮洪峰吞沒的屋頂
每喚一聲沅江
母親淚中
便搖漾早逝雙親的容顏……
沅江啊,你豈止是姐姐的姓名?
你早已是母親生命里
無法剝離的河
那蜿蜒的刻痕
比歲月深
比離愁長
隨每次心跳在血脈中奔涌
星痕
午夜路燈熔影子為碎銀
踉蹌間——果籃傾覆
紫黑楊梅濺落柏油路
恰似夜色灼傷時
墜落的紅寶石
三雙帆布鞋碾碎石子聲
比詢問更早漫到腳邊
“姐姐,你怎么啦?我們幫你撿楊梅呀!”
發梢掃過手背的剎那
春末櫻花簌簌降下暖雨
她們將我與果箱移到花壇邊
“小心昵!”轉身蹦進光暈
漸縮成三粒躍動的休止符
低頭忽見鞋尖熒光綠
是她們遺落的星種
此刻云絮裂開
月亮突然澆透我
原來陌生人的溫度
能讓整筐星光
懸停在滾動的剎那
共生
有一種情感
是夜空里相望的雙星
你閃爍!便點亮我
彼此的光縷在宇宙間織成密網
有一種需要
如鑰匙與鎖的齒紋相扣
你留的缺口恰好容納我長成的棱角
缺了彼此,就是鎖死的形狀
有一種幫助
似石階與足印的相承
你托舉我登高時
我亦將險峻磨成你腳下的平仄
有一種快樂
像山澗躍出的朵朵浪花
你咬出磐石上綻放的音符
我在歡騰起中濺起滿谷激情的回響
有一種憂傷
是并蒂蓮在暮色里共垂的花瓣
你為一滴雨珠低眉
我的心脈會漫過同一片多情的
陰涼
作者簡介:胡衛玲,水利工作者,高級講師、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