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韶山,拜謁主席銅像
歲歲,月月,天天
人們都像潮水一般涌來
你站在那里
用一米八三的身軀
濃重的湖南話
堅毅、肯定而又不厭其煩
一一回答
原來你沒有離去
只是回到了湘潭的
韶山?jīng)_廣場
面向北京
長久地凝望
日新月異的祖國
有些疲乏的時候
就眨一眨眼
看韶河從家鄉(xiāng)出發(fā)
沿漣水、湘江、長江
那條越走越寬的道路
在奔赴中
日夜不停地歌唱
相信——寫在田漢故居
相信自己將是中國的易卜生
然后真寫出了劃時代的
《文成公主》《關(guān)漢卿》
在第二十九軍
你見證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
也看到淪陷長城
憤而創(chuàng)作《義勇軍進行曲》
——已唱遍全世界的國歌
匯聚起中華同胞
前進!前進!前進,進!
現(xiàn)在,此刻
繼續(xù)用名字叮囑來者
輾轉(zhuǎn)騰挪于撇捺間的大“漢人”
田園里耕耘的莊稼漢
要居安思危
讓奔騰的熱血
堅持鐫刻和發(fā)揚
五千年的一脈相承
花明樓謁少奇同志故居
中國湖南寧鄉(xiāng)
1898年誕出的后生
在炭子沖村
點燃理論的木炭
照亮和溫暖
凄風(fēng)冷雨中的勞苦人民
《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那盆炭火
是炸雷,醍醐灌頂
是猛火,淬煉執(zhí)念的人生
是春夜的細雨
潤天下而無聲
那一年
你帶5斤米探望姐姐
告訴老百姓
困難是暫時的
還用事實證明
1969年11月12日
你離開我們
遠赴連著大海的重洋
要在那里
守候一種名叫信仰的花
訪岳麓書院
湘江帶走一切
也一代代疊壘、沉淀
橘子洲和岳麓書院
2024年4月19日
在湖南長沙
拜訪宋、元、明、清
成達于此的群賢
他們實事求是,格物尋真
借蒼茫大地
筑臺
問天
楚有材,斯為盛
有的生前顯達
有的視生活如浮云
駐崇雅堂
松操鶴算
鳳凰城,在從文先生故居
晨曦中
夜的喧囂已潮水般退去
我們趕在晝鼎沸前
來作訪客
路上只有稀拉行人
大門側(cè)的書店
《邊城》《湘行散記》《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給一群學(xué)子施定身法
天尚未大亮
窄窄的小巷里突然人多起來
有人將《邊城》
總是與你一同想起
有人固執(zhí)地認為
你的鳳凰城
不是“邊城”
馬王堆一瞥
明日何其多
利蒼夫人——辛追
穿越2200多年仆仆風(fēng)塵
辛苦地一路追尋而來
我們邂逅于公元某年秋
一個薄暮時分
站立馬王堆四起的高處
低頭,瞻仰你曾久躺
深逾數(shù)丈的坑洼地
尚享著萬千注目之禮
漸行漸遠
一步步走向
太虛
你的金縷衣呢
那一捅即破的薄如蟬翼
還藏有多少時光穿梭的針腳
未曾抵達的
千絲萬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