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點,也是個體身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幼兒在這一階段所接受的教育將對其未來的成長與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作為人生教育的開端,家庭教育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作為學校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園教育承擔著幼兒啟蒙教育的重任。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共同構成了幼兒教育的完整體系,兩者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承擔著幼兒教育的職責。然而,當前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之間尚未形成有效的銜接,教育合力不足,導致幼兒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和困惑。因此,探討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合模式,實現兩者的優勢互補,對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前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現狀分析
(一)家庭教育現狀
家庭教育是幼兒接觸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教育形式。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其言行舉止、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將對幼兒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當前家庭教育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部分家長的教育觀念落后,過于注重幼兒的智力開發和知識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幼兒的情感教育、品德教育和習慣養成等方面的培養。這種片面的教育觀念導致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情感支持、道德引導和行為規范,容易出現自私、任性、依賴心理嚴重等不良品質。另一方面,部分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常常采用簡單粗暴的懲罰或過度溺愛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幼兒園教育現狀
幼兒園教育是幼兒接觸的第一種正規教育形式,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當前幼兒園教育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一方面,部分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和方法過于單一,缺乏創新和多樣性,無法滿足幼兒個性化發展的需求。這些幼兒園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幼兒的情感體驗、社會交往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導致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部分幼兒園的教育環境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幼兒園的教育設施陳舊、教育環境簡陋,無法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
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
(一)加強家園溝通與合作
家園溝通與合作是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融合的基礎。幼兒園應主動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系,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在溝通過程中,幼兒園應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了解家長的教育需求和期望,共同探討幼兒的教育問題和發展方向。同時,幼兒園應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如親子活動、家長志愿者活動等,讓家長親身感受幼兒園的教育氛圍和教育方式,增進對幼兒園教育的了解和認同。此外,幼兒園還應建立家園合作機制,如家長委員會、家園共育平臺等,為家長提供參與幼兒園教育的渠道和平臺,促進家園之間的深度合作和共同發展。
例如,在筆者任職的千燈中心幼兒園的教育實踐中,一直積極加強家園溝通與合作。一方面,幼兒園定期舉辦家長會,邀請家長到園聽取園方的工作匯報和教育計劃,同時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幼兒園還通過家訪、電話溝通、微信聯系等多種方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及時了解幼兒在家情況和家長的教育需求,為家長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指導和服務。此外,幼兒園還建立了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志愿者團隊,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和管理工作,共同推動幼兒園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是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徑。幼兒園應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為家長提供科學、系統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一方面,幼兒園可以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和培訓班,邀請專家學者和優秀教師為家長傳授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幼兒園可以為家長提供個性化的家庭教育咨詢和輔導服務,針對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進行專業的解答和指導。
在千燈中心幼兒園的教育實踐中,一直堅持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一方面,幼兒園定期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和培訓班,邀請專家學者和優秀教師為家長傳授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幼兒園還建立了家庭教育咨詢室,為家長提供個性化的家庭教育咨詢和輔導服務。家長可以在咨詢室內與專業的教師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尋求專業的解決方案。此外,幼幾園還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渠道為家長提供豐富的家庭教育資源和信息服務,方便家長隨時了解最新的教育動態和育兒知識。
(三)構建家園共育課程體系
家園共育課程體系是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融合的核心。幼兒園應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家長的教育需求,構建科學、系統的家園共育課程體系。一方面,幼兒園應開發具有特色的園本課程,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科學知識、藝術素養等內容融入課程之中,為幼兒提供全面、均衡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幼兒園應鼓勵家長參與課程的設計和實施過程,讓家長了解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共同探討課程的教育價值和實施策略。此外,幼兒園還應建立家園共育評價機制,對家園共育課程的實施效果進行定期評估和總結,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改進和完善。
千燈中心幼兒園在構建家園共育課程體系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幼兒園以“亭林故里,千娃有戲”為教育品牌,將顧炎武精神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園本課程之中,為幼兒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資源。同時,還鼓勵家長參與課程的設計和實施過程,讓家長了解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共同探討課程的教育價值和實施策略。例如,在大班語言活動《顧炎武讀書破萬卷》中,邀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參與故事配音活動,讓幼兒在模仿和創新的過程中感受顧炎武勤奮好學的品質。此外,幼兒園還建立了家園共育評價機制,對家園共育課程的實施效果進行定期評估和總結,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改進和完善。
(四)搭建家園共育平臺
搭建家園共育平臺是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融合的重要手段。幼兒園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家園共育平臺,為家長提供便捷、高效的家園互動渠道。一方面,家園共育平臺可以為家長提供幼兒在園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讓家長隨時了解幼兒的發展動態和進步情況。另一方面,家園共育平臺可以為家長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學習材料,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此外,家園共育平臺還可以為家長提供線上交流的空間和機會,讓家長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借鑒育兒經驗和方法。
千燈中心幼兒園在搭建家園共育平臺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首先,建立了微信公眾號和班級微信群等線上平臺,定期發布幼兒園的新聞動態、教育計劃和活動安排等信息,讓家長隨時了解幼兒園的工作進展和幼兒的發展情況。同時,還通過線上平臺為家長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學習材料,如育兒知識、家庭教育講座視頻等,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此外,幼兒園還鼓勵家長在平臺上進行交流和互動,分享育兒經驗和方法,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信任。
(五)強化家園合作的文化建設
強化家園合作的文化建設是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融合的重要保障。幼兒園應營造開放、包容、尊重的家園合作氛圍,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和管理工作,共同推動幼兒園教育事業的發展。一方面,幼兒園應尊重家長的教育權利和教育需求,鼓勵家長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為幼兒園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另一方面,幼兒園應建立家園合作的激勵機制和表彰制度,對積極參與家園合作的家長進行表彰和獎勵,激發家長參與家園合作的積極性和熱情。此外,幼兒園還應加強家園合作的文化宣傳和推廣工作,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同家園合作的重要性和價值。
千燈中心幼兒園在強化家園合作的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一是倡導“家園攜手,共育美好”的教育理念,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和管理工作。二是建立了家園合作的激勵機制和表彰制度,對積極參與家園合作的家長進行表彰和獎勵。例如,幼兒園在家委會活動中對積極參與家園合作的家長進行了表彰和獎勵,激發了更多家長參與家園合作的積極性和熱情。三是通過宣傳欄、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加強家園合作的文化宣傳和推廣工作,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同家園合作的重要性和價值。
結語
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合對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加強家園溝通與合作、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構建家園共育課程體系、搭建家園共育平臺和強化家園合作的文化建設等措施,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可以實現有效融合和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
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