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文化主題活動,旨在打破學科之間的限制,將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有機融合,讓學生在多學科知識學習和多元文化中深度掌握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提升數學素養。這種新型的數學教學模式更符合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升和培養需求,對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實現素質教育理念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高度重視文化主題活動的設計與應用,并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規律以及數學課程教學目標,把握小學數學文化主題活動學習模式開展要點,為學生開展高水平、高質量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
小學數學文化主題活動設計及實施的深遠意義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小學數學文化主題活動改變了傳統單一數學知識講授的模式,引導學生學習了解豐富的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構建綜合性的知識體系。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整合多學科的思維方式和思考方法,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角度更為寬泛,有助于推進數學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同時,在數學文化活動中融入歷史文化元素,讓學生了解古代數學的發展歷程,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數學的獨特魅力,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知識素養和能力也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總之,小學數學文化主題活動的設計及實施,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文化主題學習活動,是對數學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模式的有效拓展,改變傳統單一的數學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有趣的數學知識學習方式,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比如,以數學故事為載體,開展文化主題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探索數學知識,在故事場景中強化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與認識,在文化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與樂趣,不僅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也能強化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效果。
三、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少學生對于數學應用題和相關數學問題的解答比較薄弱,甚至數學應用題成了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絆腳石”。文化主題活動的開展,為學生創設多文化視角、多學科融合的復雜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多元知識的運用與分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問題解決和分析能力。如,在以“古代建筑中的數學奧秘”為主題的文化活動中,學生通過探究古代建筑的結構、比例等數學元素,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驗證方案并最終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驗證方案和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實現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突破應用類數學題目的難點和重點,讓學生輕松學好數學知識。
文化育人下的小學數學文化主題活動設計及實施路徑
一、把握教學基本方向,保障課程標準目標實現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文化主題學習活動設計時,基本方向依然是為了實現數學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對此,在開展小學數學文化主題學習活動中,教師應當把握數學課程教學基本方向,整合數學課程教學標準,將數學學科放置于主題學習活動的核心地位,保障數學課程標準目標的實現。只有把握數學課程教學的基本方向和數學課程標準核心目標,才能使得小學數學文化主題活動不偏離數學學科本質,同時又能促進多學科知識技能的協同全面發展。比如,在開展“數學與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時,除涉及數學知識中的計算、統計等內容外,還涵蓋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相關知識。小學數學教師應依據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確定活動目標,讓學生通過計算節日禮品的數量、價格等相關數據,掌握數學運算方法,并學會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為學生提供文化活動重點內容,使學生深入了解傳統節日文化,更扎實地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有效推進數學新課程標準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小學數學文化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基于課程標準整合活動目標,為學生提供清晰的文化主題學習導向,突出學習重點,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主題學習活動效率和效果,實現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目標的同時,也促進學生的多學科素養和能力發展。
二、深度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文化主題活動學習情境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內容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有著緊密的聯系,在開展小學數學文化主題學習活動中,也應當把握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生活化特點,深度挖掘生活中的數學資源,為學生創設文化主題的生活化學習情景。這樣既能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又能讓學生利用多學科文化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數學問題。比如,在開展以“家庭理財中的數學智慧”為主題的文化學習活動中,教師就充分挖掘學生家庭生活中的家庭收支數據,引導學生收集家庭儲蓄文化、投資文化等家庭理財的基本方式與文化背景,從而幫助學生鍛煉提升數據獲取、分析和計算的能力。學生借助數學知識對家庭財務狀況進行科學統計分析,激發學生的家庭經濟管理意識,讓學生借助科學文化知識去分析和探索家庭理財的方法技巧。當然,學生也可以采用科學文化知識對自己家庭的財產進行規劃,完成家庭理財的方案設計,將其應用于實際的生活中,幫助家庭解決財產資金短缺的問題。學生在這種生活化的文化主題學習活動中,借助熟悉的生活場景,會靈活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文化主題學習活動時,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資源,為學生創設真實生動的生活化情景,幫助學生探索、學習和應用,有效提升學生的多學科知識實踐和應用能力。
三、設計多元任務,促進合作探究學習
在因材施教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教育應當激發每一名學生的特長和優勢,以優勢促進他們在數學課程知識學習方面的效率和效果。在小學數學文化主題學習活動設計中,教師也應當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水平,針對性設計多元的文化主題學習活動任務,讓學生在文化主題學習中發揮自身優勢,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數學課程知識的探究學習任務,同步提升多學科綜合素養和能力。比如,在“數學與藝術創作”文化主題活動中,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文化主題學習需求,教師設計了系列多元學習任務,包括運用數學知識設計藝術圖案的比例與對稱關系、從藝術史角度探討數學在藝術作品中的體現、用材料科學知識選擇合適的創作材料等。這種多元的任務使得學生不自主地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協作,每個小組成員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完成文化主題學習任務。數學能力較強的學生負責圖案的數學設計,藝術素養較高的學生負責藝術創意與表現,對材料科學感興趣的學生負責材料選擇與應用。在文化主題學習活動中,每一名學生都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用自己的特長為本小組的文化主題學習探究活動作出相應的貢獻,并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方式強化學習交流,學生之間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共同完成文化主題學習任務,實現文化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同步提升目標。
四、善于運用信息技術,有效拓展文化主題活動空間
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小學數學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也成為必然趨勢。在小學數學文化主題活動設計與實施中,教師也應當善于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文化主題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智能化、信息化的文化主題活動平臺和工具,讓學生打破時間、空間限制,有效拓展文化主題活動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科寬度和深度,保障文化主題學習活動的開展效率、效果。比如,教師組織開展“數學與世界文化遺產”主題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借助虛擬現實技術,為學生構建更為真實的世界文化遺產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觀察建筑結構中的數學元素,測量、計算其比例與幾何特征,了解文化遺產背后的歷史文化、數學文化內涵。另外,教師還為學生提供在線學習平臺,讓學生在線收集世界各地文化遺產的相關資料與視頻,深入探究數學在不同文化遺產中的應用。學生對文化遺產有了整體的感官和認知之后,還可以利用數學建模軟件搭建文化遺產模型,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數學文化的理解,極大豐富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和視野。總之,在文化主題學習活動中,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更為有效的學習資源和工具,有效豐富、拓展學生的文化主題學習空間,將數學知識與多元文化緊密相連,有效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實現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提升目標。
五、開展項目式學習,促進創新能力培養
在小學數學文化主題學習活動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內生動力,引導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實踐、主動創新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又能提升文化主題活動項目的學習效果。對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文化主題學習活動中,可以采用項目式學習模式,引導學生自主規劃、實施和評價項目,綜合運用數學等多學科文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實現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素養的培養。比如,在“數學文化主題公園設計”項目式學習活動中,學生需運用數學知識規劃公園布局,如場地面積計算、游樂設施比例設計、游客流量統計等。除數學知識外,學生還需結合文化知識考慮公園的主題文化定位、歷史文化元素融入、景觀設計中的文化寓意等,同時運用信息技術規劃智能公園設施與服務,用藝術設計知識打造公園的視覺形象。在這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擁有極強的自主性,通過自主分組、自主合作的方式確定項目主題,詳細制訂實施計劃,收集相應材料,解決相應問題,展示小組探究成果。學生在這種文化活動項目式學習中,將自己的想法變為現實,激發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動性。為了激發學生參與項目式學習活動的主動性,教師還可以將競賽競技元素融入其中,讓各小組展示文化主題項目任務完成成果,并通過投票展示等方式凸顯小組的集體榮譽感,給各小組及小組成員帶來極大的內生動力。這樣,教師采用項目式學習與文化主題活動的融合模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自主的探究式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應用的平臺和機會,使得學生在探究中不斷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育實踐中開展文化主題活動,符合素質教育理念和要求,是對現有數學教育模式的創新和探索,有助于提升小學數學教育質量和水平。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把握文化主題活動開展的要點,通過整合新課程標準目標,挖掘生活資源,設計多元任務等方式,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文化主題教學活動課堂,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和把握,提升學生的多學科綜合素養和能力,實現新課改視域下的全體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簡介:
杜衍翠,1988年生,女,漢族,山東東平縣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佛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