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金流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此項工作質量與企業經營效率及可持續發展水平緊密聯系。基于此,文章首先對業財融合和現金流管理的概念進行概述,同時對企業現金流管理的主要特性進行介紹;其次探討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加強現金流管理的重要意義;再次對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現金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如業務與財務信息割裂、現金流管理缺少前瞻性、應收賬款管理不到位、現金流管控不全面、缺少復合型現金流管理人才等;最后結合上述問題,圍繞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現金流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改進及優化策略,包括構建業務與財務統一的管理平臺、科學制定現金流管理策略、強化現金流預算管理、重視應收賬款管理、全面管控企業現金流、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等。
關鍵詞:現金流管理;業財融合;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5) 26-0119-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5.26.030
1 引言
現金流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與企業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關。在當前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加強現金流管理尤為重要。基于業財融合的理念,企業應樹立現金流管理的全局觀,統籌兼顧業務運營與財務管控,實現現金流的高效配置及有效管理。因此,深入探討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現金流管理策略,對提升企業現金流管理水平、增強財務風險防控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2 業財融合與現金流管理概述
業財融合是指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將業務活動與財務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實現業務流程與財務流程的無縫對接,形成業務與財務高度融合的管理模式。業財融合強調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打破業務與財務的壁壘,實現信息共享、流程貫通、職能協同,全面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水平[1]。業財融合的核心在于制定全面的預算管理體系,將企業戰略目標與業務計劃、財務預算有機結合,實現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管控,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現金流管理是指企業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收支進行全面管理,更好地保證企業現金流的合理流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范財務風險。現金流管理涵蓋了企業經營、投資、籌資等環節,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現金流管理的目標在于維護企業的現金流健康,保障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支付能力,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現金流管理,不但要關注企業當前的現金流狀況,還應對現金流予以預測及分析,為企業的投融資決策提供依據,防范現金流風險。
3 企業現金流管理的特性
現金流對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反應十分敏感,企業銷售、采購、投資、融資等各項業務活動均會在一定程度影響現金流的流入與流出。同時,宏觀經濟形勢、行業政策變化、市場供需波動等外部因素也會對企業現金流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企業現金流管理需時刻保持敏感性,動態監測內外部環境變化,及時調整管理策略,保障現金流的安全與穩定[2]。
企業現金流管理還具有復雜性與系統性的特點。現金流管理涉及企業運營的諸多方面,與采購、銷售、生產、投資、籌資等業務活動相關,需統籌考慮各業務環節的資金需求與時間安排,協調不同部門之間的資金調配,平衡短期資金缺口和長期資金需求,兼顧流動性,考慮盈利性與安全性。這便需要企業能夠制定完善的現金流管理體系,從組織架構、管理流程、風險控制等方面入手,實現現金流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精細化。隨著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現金流管理的重點與策略也要不斷調整。企業現金流管理應具備前瞻性與預見性,并借助有效的現金流預測與分析,及時洞察潛在風險,并制定應對措施,動態優化現金流管理策略,為現金流管理的持續改進提供條件。
4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加強現金流管理的意義
4.1 業財融合有助于強化現金流的預測能力
在業財融合的管理模式下,企業業務活動與財務活動實現了無縫對接,業務與財務流程高度集成,使企業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業務端的信息,如銷售訂單、采購計劃、生產計劃等,為現金流預測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同時,業財融合促進了企業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及溝通協作,財務部門能夠深入了解業務部門的經營計劃及資金需求,結合市場環境、客戶信用等因素,運用科學的預測方法,對企業未來一定期間內的現金流量進行合理預測,為企業的財務決策和風險管理提供支撐。業財融合使現金流預測更加貼近企業經營實際,預測結果更加準確可靠,有助于企業提高現金流管理的前瞻性,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
4.2 業財整合助推高效的資金使用
在業財融合的管理模式下,企業可以全面統籌資金的收支與調配,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3]。業財融合打破了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了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實時共享,使企業能夠及時掌握各業務環節的資金需求及使用情況,優化資金配置,減少資金占用。同時,業財整合還應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與控制,并擬定完善的資金使用流程,避免出現資金使用風險。業財融合的充分運用,有助于企業實現資金的統一計劃、管理、調度,提高資金使用的規范性,降低財務成本,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與盈利能力。
4.3 業財融合助力企業優化現金流的決策支撐
在業財融合的管理模式下,企業可充分利用業務與財務相結合的數據信息,全面評估企業的現金流狀況,為現金流決策提供依據。業財融合使企業能夠實時掌握銷售回款、采購付款、投資支出等各項業務活動對現金流的影響,準確預測未來現金流量,識別潛在的現金流風險。基于業財融合的現金流分析,企業可以科學制定現金流預算,合理安排資金收支,保障企業現金流的均衡與穩定。同時,業財融合還應為企業的投融資決策提供參考,對比不同投融資方案對現金流的影響,選擇最優方案,降低財務風險,提高投融資效益。業財融合使企業現金流管理更加精細化,為企業的財務決策提供了全面、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持,有助于企業優化現金流管理,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5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現金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5.1 業務與財務信息割裂,缺乏有效整合
許多企業在現金流管理中存在業務與財務信息割裂的問題,業務與財務活動各自為政,缺乏有效的溝通及協作。業務部門掌握著大量的銷售、采購、生產等業務數據,但數據無法及時、準確地傳遞給財務部門,導致財務部門無法全面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難以對現金流進行有效管控。同時,財務部門的資金計劃和預算管理也沒有充分考慮業務部門的實際需求,與業務活動脫節,無法為業務決策提供支持。
5.2 現金流管理缺少前瞻性,預算管理薄弱
企業在現金流管理中普遍存在缺乏前瞻性的問題,對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測與分析不足,無法及時識別、應對潛在的現金流風險。許多企業的現金流管理仍停留在事后核算與被動應對的層面,缺乏對未來現金流的合理規劃。現金流管理的滯后性,使企業無法準確把握資金的需求及使用情況,難以實現資金的統籌安排與優化配置。同時,企業的預算管理也存在薄弱環節,現金流預算編制不科學、不嚴謹,與實際經營情況脫節,缺乏對預算執行情況的有效監控,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財務風險加大,企業無法準確把握資金的來源與去向,無法有效控制資金成本,對企業盈利能力與競爭力造成影響。
5.3 應收賬款管理不到位,資金占用嚴重
企業在銷售過程中,較多的采取賒銷、信用銷售等方式,導致大量貨款無法及時回籠,形成應收賬款。然而,企業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卻存在諸多漏洞,如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應收賬款催收不力、壞賬風險控制不嚴等,導致應收賬款余額居高不下,賬齡不斷延長,資金占用嚴重。大量資金被應收賬款占用,使企業現金流緊張,資金周轉困難,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營。同時,應收賬款的不斷累積也增加了企業的壞賬風險,一旦出現大額壞賬損失,將直接侵蝕企業的利潤,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發展。
5.4 現金流管控不全面,資金風險把控不到位
許多企業的現金流管理仍局限于單一的資金收支核算,缺乏對現金流風險的全面評估。企業缺少完善的資金風險預警機制,無法及時應對現金流風險,如資金鏈斷裂、債務違約、資金挪用等。同時,企業對現金流風險的管控手段也不夠豐富和有效,過度依賴銀行借款等外部融資方式,缺乏內部資金管理的手段。一旦外部融資環境發生變化,企業現金流將面臨重大風險。此外,企業對現金流風險的管控責任落實不到位,缺乏明確的風險管理制度,導致資金風險管控流于形式,無法真正發揮作用,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對企業資金安全及經營穩定性造成影響。
5.5 缺少復合型現金流管理人才,專業能力不足
現金流管理涉及財務、業務、管理等多個領域,需要具備全面的知識和能力。然而,許多企業的現金流管理人員只掌握單一的財務知識,缺乏對業務運作和管理實踐的深入理解,無法全面把握現金流管理的內在規律及要求。同時,現金流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也有待提高,缺乏現金流預測、風險管控、資金優化等方面的專業能力,無法運用先進的管理工具,難以適應現代企業現金流管理的需要,制約了企業現金流管理水平的提升。
6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現金流管理的改進及優化策略
6.1 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構建業務與財務統一的管理平臺
在數字化時代,企業應積極擁抱技術變革,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打造集業務、財務管理于一體的綜合性管理平臺。該平臺應具備強大的數據集成與處理能力,實時采集、傳輸業務端的各類數據,如銷售訂單、采購合同、生產計劃等,并與財務數據進行無縫對接,實現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的實時共享。綜合性管理平臺的有效運營,使企業能夠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業務活動對現金流的影響,準確預測未來現金流量,更好地應對現金流風險[4]。
同時,統一的管理平臺還應具備智能化的分析和決策功能,能夠運用先進的算法與模型,對業務、財務數據進行深入挖掘,識別現金流管理中的關鍵驅動因素,為企業的現金流優化及風險管控提供決策支持。該平臺還應提供可視化的報表及儀表盤,以直觀、易懂的方式呈現現金流狀況,方便管理層實時監控。此外,平臺應具備移動化與云化的特性,支持移動端訪問,實現現金流管理的時間、空間上的延伸,提高管理的靈活性。
因此,構建業務與財務統一的管理平臺是實現業財融合、推動現金流管理變革的重要抓手。企業應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打破信息孤島,打通業務與財務的邊界,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與協同共享,真正實現現金流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高效化,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財務保障。
6.2 結合發展目標與實際經營狀況,科學制定現金流管理策略
現金流管理不是孤立的財務活動,而是服務于企業整體發展的重要手段。企業在制定現金流管理策略時,應站在全局的高度,綜合考慮企業的發展愿景、戰略目標、業務布局等因素,保障現金流管理策略能夠與企業整體發展方向保持一致,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財務支撐。同時,現金流管理策略需結合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充分考慮企業所處的行業環境、市場形勢、競爭格局等外部因素,以及企業自身的資源稟賦、經營能力、財務狀況等內部條件,保障現金流管理策略的可行性。
在制定現金流管理策略時,企業應堅持目標與問題導向相結合,既要著眼于企業發展的長遠目標,又要立足于現金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5]。企業應借助全面的現金流分析與診斷,針對其中的薄弱環節制定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針對應收賬款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制定嚴格的信用政策,加強應收賬款的控制;針對現金流預測不準確的問題,建立科學的預測模型,提高預測的時效性;針對資金使用效率低下,應加強資金的集中管理與統籌調配,提高資金使用的規范性。
6.3 強化現金流預算管理,減少企業資金浪費
現金流預算是企業現金流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企業對未來一定期間內現金流入和流出的計劃。科學、合理的現金流預算,使企業能夠更加準確把握資金的需求與使用情況,優化資金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減少資金浪費。
在編制現金流預算的過程中,企業應全面收集、分析業務部門的資金需求信息,結合企業的銷售計劃、生產計劃、投資計劃等,準確預測未來現金流量。同時,企業還應充分考慮市場環境、政策法規、融資條件等外部因素的影響,提高預算的適應性。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企業應加強預算的監控與分析,及時發現預算執行中的偏差,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并搭建預算管理系統,實現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監控的全流程管理,提高預算管理的規范性。
強化現金流預算管理,可以幫助企業合理安排資金的收支與調度,避免資金的閑置及占用,減少資金浪費。有效的預算管理,促使企業實現資金統一調度及集中管理,不斷提高資金使用的協調性,防止資金分散、重復投入。同時,預算管理還可以加強資金使用的約束,建立健全資金審批和使用流程,杜絕資金的非計劃使用,從源頭上控制資金浪費。
6.4 重視應收賬款管理,降低企業資金使用成本
應收賬款是企業現金流管理的重要部分,對企業資金周轉及運營效率提升具有重要影響。為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降低資金使用成本,企業應從多個方面入手,構建全面、系統的應收賬款管理體系。在信用政策方面,企業應根據客戶的信用狀況、付款能力等因素,科學制定差異化的信用政策,合理確定信用額度與信用期限,避免過度授信及盲目銷售[6]。對于高風險客戶,企業應采取預收款、現款銷售等方式,降低應收賬款風險。在應收賬款的催收方面,企業需制定完善的催收機制與獎懲制度,明確催收責任及考核標準,并借助合法合規的催收方式,提高催收的有效性。對于逾期賬款與壞賬,企業應加大清理力度,制訂專項清理計劃,采取債權轉讓、資產重組、法律訴訟等多種手段,盡可能減少壞賬損失,回收資金。
企業還應加強對應收賬款的動態監控與風險預警,及時解決應收賬款管理中的問題。企業可建立應收賬款管理系統,實現應收賬款全生命周期的實時監控與智能化管理,并對客戶信用狀況、付款行為、逾期賬款等數據進行采集與分析,及時識別應收賬款風險,預警潛在問題,提高風險防范及管控能力。同時,企業還應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考核,將應收賬款回收率、賬齡結構等指標納入業績考核體系,激發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形成應收賬款管理的良性循環。
6.5 全面管控企業現金流,削弱資金安全風險
為了全面管控企業現金流,削弱資金安全風險,企業需構建全面、完善的現金流風險管理體系,從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等環節入手,實現現金流風險的全流程、全方位管控。在風險識別方面,企業應對風險來源及類型予以全面梳理,如應收賬款風險、存貨風險、投資風險、融資風險等,建立現金流風險識別的標準,預警潛在風險;在風險評估方面,企業應借助科學方法,對識別出的現金流風險進行評估,明確風險發生概率,制定風險評級標準與風險應對策略;在風險應對方面,企業應針對不同類型和級別的現金流風險,采取有針對性的管控手段。對于應收賬款管理、對外投資等高風險領域,企業應制定嚴格的審批與授權機制,加強過程監控與績效評估,及時處置風險隱患。對于資金使用的重點領域,企業應加強資金預算管理與執行監督,嚴格控制資金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不斷加強與銀行、供應商、客戶等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協調,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保障資金安全。
6.6 積極培養具備業財融合素養的復合型現金流管理人才
面對日益復雜的經濟形勢與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應打破業財壁壘,培養既懂業務又精財務,既能管理又善決策的復合型現金流管理人才。復合型人才不僅要具備會計核算、稅務籌劃、財務分析等扎實的財務專業知識和技能,更要深入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商業模式、市場環境等,能夠將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有機結合,實現業財融合。同時,復合型人才還要具備戰略思維與創新意識,能夠從企業發展的全局出發,運用前瞻的眼光及創新的方法,優化現金流管理策略,創造現金流價值。
在復合型現金流管理人才的培養中,企業應采取多種措施,構建科學、系統的培養機制。企業應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內部選拔和外部招聘相結合,引進既具備專業素養又具備實踐經驗的優秀人才,為現金流管理注入新鮮血液。同時,需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開展業務培訓與輪崗鍛煉,加強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的交流與合作,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理解能力及業務人員的財務意識,促進業財融合,并為其搭建人才發展平臺,為現金流管理人才提供多元化的職業發展路徑,激發人才的工作積極性。
7 結論
綜上所述,業財融合視角下的現金流管理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企業應樹立現金流管理的戰略意識,將業務與財務相結合,構建全面、科學、高效的現金流管理體系。企業需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加強現金流預算管理,重視應收賬款管理,全面管控現金流風險,積極培養復合型現金流管理人才,不斷創新現金流管理理念,優化現金流管理策略,提升現金流管理水平,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主動權,實現資金效益最大化,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成功.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現金流管理工作探究[J].投資與創業,2024,35(17):134-136.
[2] 汪新光. 業財融合視角下的企業現金流管理策略分析[J]. 精品,2024(15):50-52.
[3] 秦君俐.基于業財融合視角的國有企業現金流管理策略研究[J].商業觀察,2023,9(33):101-104.
[4] 周逸飛.中小房地產企業現金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23):125-126.
[5] 魏莉. 企業現金流管理與風險控制研究[J]. 時代商家,2024(35):76-78.
[6] 王萍.房地產企業現金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3(2):139-141.
[作者簡介]倪春靜(1990—),女,漢族,山東濟南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