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汽車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我國汽車制造業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選取其2018—2022年披露的財務數據為基礎,通過選取11個反映汽車制造行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指標進行因子分析得出一個共性因子代表營運能力,再與反映汽車制造行業上市公司資產結構的6個指標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對企業資產結構與經營績效關系進行實證研究。通過分析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資產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明確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推動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實現良好發展。
關鍵詞:資產結構;經營績效;汽車制造業
中圖分類號:F40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5) 26-0057-06
DOI:10.13939/j.cnki.zgsc.2025.26.015
1 引言
隨著技術不斷發展和消費需求的變化,汽車制造業也在不斷演進。汽車不僅是人們的交通工具,也是個人和家庭的重要資產之一。過去,汽車制造商不斷努力創新,推出更高效、更安全、更環保的車輛。同時,全球各地的汽車制造企業也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為就業和產業鏈條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未來,汽車制造業會繼續面臨挑戰和機遇。近年來,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經營績效水平日益重視。研究者也開始將汽車制造行業內的企業作為研究對象,積極探索提升企業經營績效水平的方法和策略。
各行業都認識到資產結構對于企業經營績效的重要性。不同領域的企業根據自身的特點對資產結構進行了細分和分類。趙文娟(2020)以22家中國上市企業和22家英國上市企業為樣本,比較分析了資產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具體影響,并提出從優化存貨和無形資產兩個方面提升中國上市企業的經營績效。張順(2018)指出,隨著我國現代經濟產業結構不斷深入推進與調整,對煤炭企業的運行發展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煤炭企業只有主動地實施資產結構改革,才能使企業的總體經營績效得到有效的提升,使企業在市場環境中健康穩定地發展。
通過國內外研究現狀可以看出,國外研究較早于國內研究,在不同的領域對資產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進行研究,國外研究比較善于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而國內研究現狀各方面比較完善。通過對以前研究的分析,發現鮮有學者對具體行業進行研究,鑒于此,文章的研究對象為汽車制造行業上市公司。為探究資產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文章運用了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對汽車制造行業的資產結構與經營績效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利用2018—2022年企業資產結構對經營業績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對第二大行業制造業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2 研究假設
企業中的流動資產對經營靈活性規劃和實施有幫助,有變現快、周轉速度快、盈利能力較弱的特點。流動資產比例高,企業風險承受能力和償債能力強。高亞琳(2015)研究新能源上市公司的資產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后,得出流動資產比例與經營績效呈正相關。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文章假設H1。
H1:流動資產對企業經營績效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固定資產是衡量一個企業生產率的主要指標,對企業的資金運作效率和效益起到基礎性作用,它的數量和質量會直接影響企業的銷售收入、銷售毛利和財務成果。甘彤彤(2017)研究發現,固定資產占比和無形資產占比與企業經營績效呈正相關。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文章假設H2。
H2:固定資產對企業經營績效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無形資產是企業創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體現,其比重的大小反映了企業對無形資產的認知和重視程度。汽車制造行業前些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形資產的投入和研發轉化成果的情況不容樂觀。高亞琳(2015)的研究表明,新能源行業上市公司的資產結構中,無形資產占比與經營績效存在負相關關系。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文章假設H3。
H3:無形資產對企業經營績效存在顯著的負相關。
由于貨幣資金是企業各項資產中流動性最強的一種,因此,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既是企業開展生產經營的基本前提,又是保證公司穩定運行、降低財務風險、增強償債能力的重要手段。甘彤彤(2017)的研究發現,不同的資產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程度不同,貨幣資金占比、存貨占比與企業經營績效負相關。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文章假設H4。
H4:貨幣資金對企業經營績效存在顯著負相關。
應收賬款是企業向購貨客戶提供的無償或幾乎無償的資金信貸,以商業信用方式進行。韓磊(2018)通過對30家上市煤炭企業的資產結構指標和經營績效之間的回歸分析,利用SPSS 17.0軟件得出結論:貨幣資金占比、應收賬款占比和無形資產占比對企業經營績效有正向影響。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文章假設H5。
H5:應收賬款對企業經營績效存在顯著正相關。
存貨是一項與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密切相關的流動資產,考慮到供應、需求不確定性和生產連續性等因素,沒有適當的存貨量將不利于合理的生產調度。存貨雖然是流動資產,但是流動性較差,存貨過多會占用一定的資產。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文章假設H6。
H6:存貨對企業經營績效存在顯著負相關。
3 實證研究設計
3.1 變量的選取
3.1.1 自變量的選取
文章選取流動資產比率、固定資產比率、無形資產比率、貨幣資金占比、應收賬款占比、存貨占比等多個自變量,對汽車制造企業的資產構成進行了研究。其中,流動資產比率是貨幣資金占比、應收賬款占比和存貨占比的總和。因此,文章選取這六個變量作為解釋變量來描述企業的資產結構。
3.1.2 控制變量的選取
在選擇控制變量方面,文章著重研究了企業資本周轉率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一般來說,規模越大的公司現金流越快,運營業績越好,企業總資產周轉率是反映企業總體資產利用效率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此基礎上,選擇公司年度營業收入占公司年末總資產的比重作為指標,并把它作為控制變量加入回歸模型。
3.1.3 因變量的選取
文章所選取的因變量能全面地反映我國汽車制造企業的經營績效。因為用單一的指標很難對汽車制造企業的經營績效進行全面評價,所以文章運用因子分析法,對所選擇的11項指標進行了分析,從而得出共性因子,再用共性因子構造一個新的變量代替原來的數據,計算出企業的綜合經營績效得分,得出對企業經營績效進行全面評價的指標,以此來作為文章的被解釋變量。變量定義見表1。
3.2 模型的建立
文章通過選取11個營業效率指標,并運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共性因子來衡量經營績效的大小。將流動資產比率、固定資產比率、無形資產比率、貨幣資金占比、應收賬款占比、存貨占比作為解釋變量,加入模型中,對其與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同時考慮將總資產周轉率作為控制變量加入其中。在參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文章構建了關于經營績效的多元回歸線性模型。
Y=a0+a1CR+a2FAR+a3IA+a4MFR+a5IR+a6ARR+a7TAT+b(1)
其中,a0為截距項;a1~a7為回歸系數;b為殘差值。
3.3 樣本的選取及數據的來源
3.3.1 樣本的選取
文章選擇2018—2022年A股市場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數據作為研究樣本。為確保回歸分析結果不受異常樣本或數據的影響,并最大限度地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在樣本篩選階段,文章進行了以下數據處理:一是對當年新上市的、已經退市和中止上市的上市公司進行了剔除;二是剔除財務數據中有遺失的樣本;三是將全部資料歸一化,避免綱量化差異。最終,筆者得到了100家有效樣本公司。
3.3.2 數據的來源
文章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國泰安數據庫,對于不能直接取得的數據,均由數據庫內原有數據,經數據處理軟件計算而成,充分保留了樣本數據,并利用Excel、SPSS 27.0和Stata 17.0等數據處理軟件對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資產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4 實證檢驗和結果分析
4.1 因子分析
筆者運用因子分析法,對企業經營績效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與評估。因子分析法是用少量因子來表述多個因子間的關系,將相關關系較密切的數個變量歸并到一類中,以少數幾個因子來反映原來的大多數信息。文章將經營績效作為一個被解釋變量,但卻有11個可變的指標,通過因子分析法可以將11個變量指標的主成分因子提取出來對數據進行降維。因子分析采用SPSS 27.0計量軟件來進行分析。
4.1.1 適應性分析
筆者運用相關矩陣,進行了巴特利特球形度測驗和KMO測驗,對所研究的各變量的適宜性進行因子分析,相關數據見表2。通過對相關系數矩陣的計算,可以對各變量間的相關性進行判定;KMO測驗亦可用來檢查各變量間的單一相關性與偏相關性。
根據表2,可以得出以下結論:KMO值為0.676,超過了0.6的閾值,表明可以進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具有0的顯著性,低于0.005,說明這11個變量適用于因子分析。
4.1.2 公因子提取
筆者運用SPSS 27.0軟件,得出各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從表3可以看到各個因素的特征值以及累積方差貢獻,其中,第1個因子的特征值為3.774,方差貢獻約為34.31%,根據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前3個因子,這3個因子的特征值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0.955%,可以看出,原變量的信息缺失程度很小,這3個因子基本可以將11個財務指標都綜合起來,說明抽取的結果比較好。
4.1.3 因子得分
首先,計算成分得分系數矩陣,結果見表4。通過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可以得到三個主成分的計算公式:
Y1=0.338X1+0.351X2+0.118X3+0.337X4+0.009X5-0.09X6-0.08X7+0.019X8+0.14X9+0.023X10-0.163X11
Y2=-0.046X1-0.056X2+0.068X3-0.099X4-0.298X5+0.405X6+0.389X7-0.038X8-0.095X9+0.033X10+0.221X11
Y3=-0.103X1-0.069X2+0.088X3-0.071X4-0.045X5+0.115X6+0.096X7+0.353X8+0.043X9+0.393X10+0.492X11
其次,對三個主成分Y1、Y2、Y3分別以各自的貢獻率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從而計算出經營績效的總得分Y,計算公式如下:
Y=(34.31%Y1+26.266%Y2+10.378%Y3)/70.955%(2)
最后,將上述主成分分析所得的Y作為經營績效指標,作為文章被解釋變量的量度。
4.2 相關性分析
在對各解釋變量、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后,再做回歸分析。根據表5的結果可知:企業流動資產比率、固定資產比率、存貨占比在5%的顯著水平上呈正相關;無形資產比率在5%的顯著水平上呈負相關;貨幣資金占比與經營績效之間不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應收賬款占比在10%的顯著水平上呈正相關;總資產周轉率在5%的顯著水平上呈負相關。另外,各樣本變量間的相關系數均小于0.8。所以,可以認為沒有多重的共線性,這一因素不會影響回歸的結果。
4.3 多元回歸驗證
根據表6中模型(1)的結果,流動資產比率和固定資產比率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分別在1%和5%的顯著水平上顯著,表示當企業的流動資產比率和固定資產比率提高時,其經營績效也將有所提高。無形資產比率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在1%的顯著水平上顯著,回歸系數為-3.183。這表明當企業的無形資產比率對經營績效是反向作用,當無形資產比率上升時,企業經營績效將有所下降。
根據表6中模型(2)的結果,存貨占比和應收賬款占比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分別在1%和10%的顯著水平上顯著。存貨和應收賬款對經營績效的影響是正向的。貨幣資金占比與企業經營績效不存在顯著性,該變量不影響經營績效。
根據表6中模型(3)的結果,在引入控制變量的情況下,其他變量的變化幅度較小。控制變量總資產周轉率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在1%的顯著水平上顯著,回歸系數為-0.68。這說明當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降低1%時,其經營績效將提高0.68%。
4.4 穩健性檢驗
為保證文章的可信度進行了如下穩健性檢驗。在前文中,筆者使用了多元線性回歸來檢驗資產結構和經營績效的關系,表7則采用固定效益模型檢驗兩者之間的穩健性,模型(1)為前文多元線性回歸的結果。模型(2)為增加控制變量模型,增加的控制變量有市凈率和資產負債率(表7用Pir表示市凈率,Ass表示資產負債率)。模型(3)為減少自變量模型,減少貨幣資金占比、存貨占比和應收賬款占比,留下三個核心變量(流動資產比率、固定資產比率和無形資產比率)。
結果如表7所示,增加控制變量后,核心變量在1%水平上顯著相關,驗證了前文假設H1;減少自變量后,核心變量在1%水平上顯著相關,驗證了前文假設H1和假設H3。固定效益模型結果支持前文假設,說明前文中的研究結果具有穩健性。
5 研究結論與研究啟示
5.1 研究結論
文章選取我國A股市場的汽車制造企業作為研究對象,以2018—2022年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為樣本,對6個變量進行了實證分析。通過對實證檢驗結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一是流動資產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假設H1成立。流動資產在公司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與公司的成長性有很強的正相關性。二是固定資產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假設H2成立。在汽車制造企業中,作為生產工具的固定資產,其所包含的是企業的主觀意愿,它直接影響著生產的內容與結果。三是無形資產與企業經營績效呈負相關,假設H3成立。在近幾年,汽車制造業的研發投入面臨著多種不利因素的沖擊,包括疫情散發、芯片結構性短缺、動力電池原材料高價位運行、部分地緣政治沖突等。四是應收賬款占比與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假設H5成立。驗證了前文假設,應收賬款的增多對企業產生了一些經濟效益上的影響。
5.2 研究啟示
文章通過對汽車制造業的特殊性進行分析,并對100家上市的汽車制造業公司的資產結構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以揭示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發展現狀及資產結構的特點。然后,文章從理論上分析了我國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其經營績效之間的關系,并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檢驗。
5.2.1 充分考慮行業因素對資產結構進行優化
判斷企業合理資產結構時,首先考慮行業特點。其次分析宏觀經濟因素,包括政府扶持政策、行業發展和風險水平。最后認清企業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和偏好。在對這些要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資產結構與產業關聯的模型,得出了一個合理的資產結構。對資產結構進行優化,可以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經營風險,增強公司的償債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從而提升公司的經營績效。
5.2.2 注重流動資產的管理
流動資產具有周轉快、易變現和數額變動大等特點,因此在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中,它成為重要的經濟來源,改進流動資產管理不僅考驗企業的管理水平,也對提高資產使用效率至關重要。必須注意的是,流動資產不是越多越好,要充分利用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收益。
5.2.3 注重固定資產真實需求和投資可行性
固定資產是投資成本高、使用期長且帶來長期經濟利益的資產。對固定資產效益的研究需要長期數據支持,少量年份數據可能導致錯誤判斷。為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企業需解決管理問題,應結合行業特點、戰略目標,分析真實需求,確認需求后,再考慮投資可行性和符合發展戰略固定資產。
5.2.4 重視無形資產比重的提升,研發投入的轉化
汽車制造企業應該把重點放在提高無形資產的比例上和研究開發投入轉變成企業的實際利益。這一產業的重點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強化研發團隊的組織和管理,保證研發投入的有效使用,并轉變成實際的產品或服務。通過提高無形資產在汽車行業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增強其競爭能力,提高其經濟效益。
5.2.5 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
通過文章的實證研究分析結果可以得出結論,應收賬款在資產結構中占比較高,并對企業的經營績效產生一定影響。應收賬款能體現公司的信用狀況,數額過大的應收賬款將使公司面臨較高的壞賬風險。在國內,由于A股汽車生產企業是一家大型的企業,它的產業鏈很長,并且還會有很多的上下游客戶,應收賬款的數量比較大,所以,應收賬款的比例對公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趙文娟.資產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中英上市企業的比較分析[J].綠色財會,2020(1):21-25.
[2]張順.煤炭企業資產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7):121.
[3]韓磊.資產結構對煤炭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J].煤炭技術,2018,37(3):333-334.
[4]甘彤彤.橡塑制品業上市公司資產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D].青島:青島科技大學,2017.
[5]高亞琳.新能源行業上市公司資產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5.
[基金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IT業上市公司營運能力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實證研究”(項目編號:202313920003)。
[作者簡介]覃冬情,女,廣西欽州人,就讀于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商學院,研究方向:會計;黃譯樂,女,廣西來賓人,就讀于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商學院,研究方向:會計;通訊作者:劉承偉,男,廣西桂林人,經濟師,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貿易政策、資本市場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