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精細化管理要求,在此情況下,為了提高供電公司整體管理水平,還需要加大推進業財融合力度,促進財務集約化管理,將業務集中統一開展,融合同類業務操作流程,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對資源的有效配置,增強對風險的防控能力,以切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提升業務效率,為供電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業財融合;供電公司;財務集約化管理;策略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22.067
引言
業財融合作為現代企業運營發展的重要管理模式,具有綜合性、系統性等特征,可以滿足新時期財務管理發展需要,有助于企業應對復雜、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1]。現階段,供電公司需要充分了解業財融合特點及相關內容,更新管理觀念,基于業財融合視域,結合財務管理需求及集約化管理目標制定多樣策略,將財務全方位融入業務,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業務效率,發揮財務管理職能作用,促進供電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
1 業財融合的背景與概念
對于業財融合的概念來說,其指業務與財務深度整合,旨在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決策效率,促進信息、資源及流程的無縫對接,要求業務與財務部門打破傳統信息壁壘,實現數據的實時交互與共享,從而支持業務決策,優化財務管理,提高企業整體價值創造力[2]。對于業財融合的背景來說,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分析。第一,社會背景。在數字化時代下,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無法滿足企業戰略需要,急需轉型升級,而在此情況下也對財務工作及人員提出更多要求和期望,需要打破傳統模式,不僅在經濟業務發生后進行分析記錄,更應做好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評價[3]。然而,海量數據會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量與工作難度,財務人員需要具備數據分析能力,采集并掌握更全面的數據信息,此時“業財融合”這一理念的提出可以滿足當前企業發展需求,通過業務與財務協同的方式提高數據信息質量,保證數據信息的全面可靠性,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既能夠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也可為管理會計轉型提供更多便利條件。第二,行業背景。近年來,電力體制不斷優化改革,全面促進企業外部優化自身戰略布局及業務結構調整,自覺高標準站位,著眼于為黨做好服務,為國家高速發展大局出謀劃策,堅持公司總部“一體四翼”高質量發展戰略布局,牢記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宗旨[4]。在此背景下,供電公司需要對現有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才能更好地推動企業自身發展,為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服務。對于供電公司來說,為了順應新經濟形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還應實施業財融合模式,通過業務與財務的有效結合,進一步補充完善業務數據,提高財務信息質量,促進財務實現集約化管理,更好地對各項資源進行規劃配置,推動供電公司提質增效,提升整體發展水平。
2 供電公司業財融合的實踐模式
2.1 財務數據與業務流程深度融合,推動全員參與管理
推動業財融合,需要供電公司管理人員能夠更新管理觀念,進一步促進財務數據與業務流程深度融合,提高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溝通效果,實現全員參與管理[5]。首先,供電公司應加大內部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專題活動、相關文件、會議等方式讓各部門及人員對業財融合、財務共享等相關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形成正確意識,可以主動參與配合,為業財融合的實現提供基礎支撐。其次,為了解決“信息孤島”現象,避免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發生,供電公司應注重跨部門協同與流程再造。供電公司應全面評估組織結構,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重塑組織結構,將傳統的功能性部門調整為以客戶為中心的跨部門協同團隊[6]。團隊主要由財務人員、業務人員以及技術人員等相關人員共同組成,提高財務與業務的結合度,促進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在再造業務流程方面,供電公司應對審批流程進行簡化,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運行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自動化的工作流管理,以提高業務操作的高效性、有序性、規范性[7]。
2.2 財務共享中心與業務系統一體化,提升運營協同效率
為了提升運營協同效率,促進業務與財務一體化發展,供電公司需要進一步整合財務共享中心與業務系統。在財務共享中心建設運行期間,各部門人員可以通過平臺檢索及相應的訪問權限獲取相關數據信息。財務人員還可以借助現代技術及軟件工具對財務數據展開自動采集、分析、處理,并對相關財務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實現對財務數據的最大化利用。首先,供電公司需要對各個業務的開展情況、關鍵環節等相關方面進行細致分析,找到財務與業務流程的融合節點,以提高業務與財務的結合度,也可以為業務項目的規范有效開展提供推力。同時,還應以業務為中心,厘清業務職責,明確劃分各部門及崗位對應的業務流程。其次,全面分析業務數據,對財務報告、資金管理等流程進行分類管理,設計業財核對時點與節點,發掘各系統的信息共享項,將業務流程由傳統的線性結構重組轉為開放的網狀協同模式,各個環節都可以在線上系統平臺進行操作處理[8]。最后,供電公司應運用先進技術,建設智能管理會計云平臺,將內部所運行的各類系統進行集成整合,將業務應用由“本地”發展至“云端”,以更好地提升協同效率。
2.3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財務決策支持,助力精準業務發展
為了提高決策水平,推動業務項目精準、高效、順利開展,供電公司應在推進業財融合過程中,積極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等先進手段。首先,財務人員可以運用大數據技術自動采集各類數據源的數據,還可以對財務數據進行實時監控,為財務決策提供及時信息支持。其次,財務人員可以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對歷史財務數據、成本、利潤等財務指標進行預測分析等,這樣有助于財務人員了解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而采取應對防范措施,以提高財務規劃水平,實現對資源的有效配置。
3 業財融合視域下供電公司財務集約化管理策略
3.1 優化財務流程標準化,提升運營效率
財務流程優化。制定標準化操作程序,不僅可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改善決策支持,也可以實現合規管理,減少人為失誤或風險隱患的發生,以此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在具體優化財務流程時,供電公司應對現階段財務管理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包括費用支出明細、收入來源等,以及加大與各部門及人員的溝通力度,通過員工反饋對財務運行實際狀況進行深入了解。根據所采集的數據信息,合理設定可量化的發展目標,以便于財務流程實現有效優化改進,如原有發票處理時間過長,在優化時制定合理時長的縮減目標。對資金管理、預算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制定規范統一的操作流程和要求。為了提高財務流程標準化程度,推進財務工作的高效開展,還應引進先進技術,或增設崗位、重新劃分部門職責等。同時,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供電公司不僅需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招聘更多專業人才,還需要針對財務人員開展培訓工作,通過培訓學習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為財務流程標準化的實施提供支撐。在培訓期間,應注重開展考核工作,并將考核評分結果與績效掛鉤,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促進財務人員能夠主動參與培訓學習。另外,財務流程標準化的實施屬于長期進行的工作,且市場環境、行業發展趨勢等也會不斷變化,供電公司需要定期對外部環境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定期對財務工作實際開展情況進行評估,以持續調整優化財務流程與財務相關制度要求,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財務管理質量,發揮其職能作用。
3.2 構建財務共享中心,集約化資源配置
財務管理集約化能夠增強財務預算功能、提高會計核算質量等,促進財務活動更加高效、高標準,以提升財務管理效率,促進供電公司長效、穩定發展。首先,供電公司應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化構建財務共享中心,整合更多數據信息,實現財務資源的集中調配和有效利用。財務人員可以通過系統平臺與大數據手段,對各項數據信息展開深入分析,進一步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其次,供電公司需要優化財務組織架構,實施扁平化管理,改進財務作業流程。然而,財務共享中心涉及諸多重要財務數據信息,應結合部門崗位、業務內容、數據信息私密性等,采取不同的權限設置方法,這樣擁有權限的部門及人員可以獲取相應的數據信息,而非權限人員也無法訪問,以達到保護數據信息的效果。
3.3 深化數據集成與業務協同,提升決策支持能力
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數據的質量、安全、標準化,以及集成效果等方面都有所欠缺,為推動業財融合,供電公司應擴大財務數據范圍,從財務數據延伸至業務數據,從結構化數據延伸至非結構化數據,從靜態數據延伸至動態數據,以及從內部數據延伸至外部數據[9]。為了提高數據采集質量與集成效果,供電公司還應做好數據治理工作,對端口、數據格式等方面按要求進行規范統一,并建立多元數據庫與財務模型,積極運用云計算、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先進工具與技術手段實現對數據的有效治理,加強業財數據的融合與共享力度。供電公司可以引進智能化財務管理系統,該系統需要具備可視化功能,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系統實時了解相關財務報表等內容,以更直觀清晰地了解財務狀況等,進而做出更合理科學的決策。為了進一步提升決策支持能力,整合多項數據信息,保證業務項目的順利開展,供電公司應加大對數據倉庫技術的應用力度。數據倉庫作用于組織決策的數據整合,可以滿足企業內部控制評價中的數據分析需求,能夠對不同時期和不同數據源進行整合,提高評價的信息化與智能化水平,為供電公司管理人員提供有效決策依據[10]。在實際應用前,先建立數據庫,采集存儲各項數據,輸出標準的結構化數據,根據供電公司內控內容,搭建數據倉庫,涉及預算管理、合同管理等多個主題。在實際應用時,可運用該技術,根據所選主題搭建對應的內控評價模型,自動高效對主題數據信息進行多維度評價,而評價結果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展示,包括折線圖、餅狀圖等。如此一來,供電公司管理人員就可以根據具體的圖形了解相關情況,從而進行科學決策。針對業務協同方面,供電公司需要重新優化業務流程,動態規劃工作任務,明確業務規則,以及借助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搭建業務協同系統,提高各部門及人員的信息傳輸、交流、共享力度,以此進一步提升協同能力,消除“信息孤島”現象。
3.4 加強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確保財務精準管控
建設集約化管理平臺,系統中應含有多個功能模塊,而通過預算管理功能模塊,可以快速獲取供電公司經營管理相關數據,同時該模塊還提供預算數據查詢、預算編制校驗等服務。財務人員通過系統平臺可更為高效地控制成本費用,實施標準化成本管理,圍繞業務場景開展項目的在線監控,對項目的預算編制及執行、預算控制及評估等環節實現在線閉環管控[11]。同時,系統中還設有項目儲備庫,可以自動采集獲取業務執行數據,便于財務人員實時了解,提高預算管理質量。預算編制校驗功能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提高數據的可靠性、精準性、全面性,提高預算編制水平,保證科學有效調整預算,以實現財務精準管控。
3.5 推動信息化建設,支撐財務智能化轉型
供電公司應推動財務信息化建設,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票據影像化處理等技術手段搭建智慧財務共享平臺,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效率,促進財務智能化轉型[12]。該共享平臺包括財務數據管理分析、業務流程優化再造、風險管理控制、輔助業務系統開發、跨部門信息共享等功能模塊。相較于以往的財務系統來說,可以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推進業財融合,實現智能財務。例如,針對風險管理來說,可運用哈希值等技術手段,實時追蹤、記錄、管理各類數據的修改情況,以保護數據,避免數據被篡改。運用區塊鏈技術全過程監測財務數據,一旦存在異常可第一時間預警,便于財務人員分析處理財務風險。另外,還應積極運用更多管理會計工具,如風險矩陣、風險清單等,可以精準全面把控財務風險問題,采取處理方案,提高風險管控效果。為了實現智慧財務共享平臺的有效構建和落實,還需要重視以下注意事項。首先,平臺架構采取分布式架構,保證系統可拓展,運行可靠穩定。其次,優化升級平臺數據治理及管理功能,提高數據監測分析能力,以更好地管理數據,保證數據安全、完整、一致、精準。同時,應保證平臺具備開放性和標準化的應用程序接口,便于不同業務系統間的數據交互和共享。最后,信息化環境存在不穩定性,供電公司還應安排技術人員定期對軟硬件設施進行檢查,做好系統的升級修復、設備設施的更換維護等工作,以及通過設置防火墻、采取入侵檢測技術等手段加大對系統平臺的防護力度,以保證應用環境安全可靠,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業財融合,推動供電公司實現財務集約化管理。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推進業財融合,可以優化業務流程,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實現財務集約化管理,加快財務管理轉型升級,以更好地為供電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推力。現階段基于業財融合視域,供電公司管理人員應更新管理觀念,對業財融合的概念、背景等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掌握,意識到財務與業務融合發展的重要性,進而通過優化財務流程、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加強業務協同、完善預算管理、推動財務信息化建設等方式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實效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財務數據,合理配置各項資源,以提升供電公司價值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長效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方莉.基于“互聯網+”的大型供電企業智慧財務管理體系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20(12):106-108.
[2]羅潔婷.供電企業業財信息貫通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10):221-223.
[3]李巧蓮.基于過程實時控制的財務集約化管理研究[J].首席財務官,2020(23):80-81.
[4]孫莉.供電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問題及策略優化[J].知識經濟,2024,697(33):72-74.
[5]郭洪濤.加強業財融合,提升供電公司財務管理水平[J].文淵(中學版),2023(12):725-727.
[6]張媛媛.大數據時代集團企業如何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J].發展改革理論與實踐,2023(14):47-49.
[7]劉文雪.業財融合視域下供電公司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創新優化[J].文淵(高中版),2022(04):605-607.
[8]劉馨.基于業財融合視角的企業管理會計應用體系構建策略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3(01):134-136.
[9]范亞男.業財融合背景下構建電力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模式[J].財富生活,2024(28):121-123.
[10]付海琪.業財融合視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優化策略探討[J].財富生活,2023(27):94-96.
[11]陳敬陽.業財融合在電力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電腦采購,2023(47):180-182.
[12]高云翔.財務數字化賦能下的企業業財融合發展[J].財會學習,2024(14):28-30.
作者簡介:劉于莎(1994-),女,漢族,四川蒼溪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