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 格雷格·萊科 采訪并編譯/ 頓思齊
Photo by Greg Lecoeur Interview amp; Translate by John Dun
是什么促使你一直專注于拍攝沙丁魚洄游這一自然現象?在你看來,相較于其他動物遷徙,它的獨特魅力何在?
格雷格·萊科是一位來自法國尼斯的水下攝影師。他對攝影的濃厚熱情以及對海洋生物學的癡迷,促使他通過相機鏡頭從水下探索這個星球。借助攝影,他揭示了海洋環境及其生物的美麗與脆弱。這位充滿抱負的探索者的作品被廣泛發表,他的熱忱在于教育公眾,助力保護我們的海洋。
沙丁魚洄游這套作品聚焦于自然界中規模龐大的沙丁魚群體遷徙現象。作品通過鏡頭記錄了數百萬條沙丁魚沿著海岸移動時的場景,展現了它們在遷徙過程中與各類捕食者的互動——空中的猛禽、水中的魚類等構成了完整的食物鏈圖景。
格雷格·萊科:沙丁魚洄游是自然界最壯觀的景象之一。數百萬條沙丁魚沿著海岸遷徙,如同一場“生命風暴”,吸引了一整條食物鏈的捕食者。物種間那種原始而直觀的聯系深深吸引著我。與許多其他遷徙不同,沙丁魚洄游是純粹的動態混沌與美感的結合:空中有猛禽盤旋,水下有海洋獵手潛伏,而中央則是閃閃發光的魚群。每一次下潛,都像是進入了一個鮮活、呼吸著的星球。


沙丁魚洄游的拍攝環境往往充滿變數。你遇到過哪些意想不到的挑戰?在極端條件下,如何保證素材的完整性?
格雷格·萊科:海洋有它自己的規則。有時你航行了數小時卻一無所獲;有時精彩瞬間發生得太快,你根本來不及反應。面對強洋流、低能見度以及捕食者行為的突然變化,你必須時刻做好準備。為了保證素材的完整性,我會預判可能出現的情況,在下水前把設備調試好,并與經驗豐富的船長和觀察員緊密協作。安全和對動物的尊重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從不靠得太近,而是讓故事自然展開。
從技術角度來說,拍攝快速移動的沙丁魚群與捕食者的互動時,你會優先考慮哪些設備和參數?有什么具體的拍攝技巧可以分享嗎?
格雷格·萊科:我主要使用廣角鏡頭,讓觀者能沉浸在場景中。快速自動對焦系統至關重要,因為捕食者的移動毫無規律。我傾向于使用高速快門(1/1000秒或更快)配合連拍來捕捉激烈的動作瞬間。光線方面,我通常采用自然光,但有時也會用閃光燈來凸顯沙丁魚銀色身體的細節。最重要的是,我會調整自己的位置,讓光線處于有利角度,等待動作主動“找上門”,而不是去追逐它。
在你拍攝的沙丁魚洄游系列作品中,哪一張照片最令你滿意?能描述一下按下快門那一刻的現場情況以及你當時的創作思路嗎?
格雷格·萊科:我最難忘的瞬間之一,是捕捉到一場完美的協同捕獵。海豚把魚群趕向水面,鵜鶘像箭一樣俯沖而入。當時,光線是金色的,能見度極佳,這種拍攝條件是很罕見的。我屏住呼吸,調整構圖——讓沙丁魚在畫面中形成漩渦狀的動態軌跡,而捕食者從各個角度合圍。那張照片用一個畫面講述了整個故事。

動物遷徙題材往往聚焦“生存與循環”。通過這些沙丁魚洄游的影像,你希望向讀者傳遞哪些生態啟示?
格雷格·萊科:我想讓人們感受到海洋生命的緊迫感。在沙丁魚洄游中,每位參與者都在生態系統的平衡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提醒我們,生命的繁盛是脆弱的。保護海洋物種以及它們賴以生存的遷徙通道,不僅僅是為了拯救沙丁魚,更是為了守護一整條生命鏈。
在拍攝過程中,你是否觀察到近年來沙丁魚洄游模式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與海洋環境的改變有關聯嗎?
格雷格·萊科:是的,我注意到洄游在時間、地點和規模上都出現了變化。有些年份,洄游的魚群密度變低,或者來得更晚。氣候變化、海洋變暖以及過度捕撈都被認為是潛在的原因。這些變化會在食物鏈中產生連鎖反應,生態平衡也可能會被打破。

作為長期記錄自然生態系統的攝影師,你認為人類活動對沙丁魚洄游這類遷徙現象的影響是否在加劇?影像記錄能為保護工作提供哪些支持?
格雷格·萊科:人類活動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從魚類資源減少,到海洋溫度和洋流的變化。攝影無法替代科學數據,但它能讓無形變為有形。有沖擊力的影像能與觀者建立情感連接,激發公眾關注,并能促使決策者保護這些重要的自然現象。
對于同樣想拍攝動物遷徙的攝影愛好者,你在前期準備和現場拍攝方面有什么建議?
格雷格·萊科:準備工作至關重要。下水前要了解拍攝對象的行為,拍攝遷徙的關鍵在于時機和耐心;鍛煉體能耐力,因為洋流可能會讓人精疲力盡;準備好合適的設備,并對其了如指掌。最重要的是,尊重野生動物。你是去見證的,而不是去干擾的。讓海洋決定它想向你展示什么。
格雷格·萊科(Greg Lecoeur)
法國攝影師,2016年獲國家地理年度攝影師獎,2020年獲年度水下攝影師獎
